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1.主题阅读教学相关概念界定
2.主题教学的相关研究
3.主题阅读教学相关研究
4.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相关研究
5.研究述评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六)理论基础
1.课程整合理论
2.多元智能理论
(七)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1.研究对象
2.调查工具
一、小学高年级主题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主题阅读文本分析不到位
1.教师难以改变单篇备课模式
2.教师忽视语文教材中的“双线”
3.不重视“主题阅读”的课外阅读文本
(二)主题阅读教学指导缺少针对性
1.过于强调“自主阅读”
2.教师指导过程中忽视学段特点
3.教师缺少对学生针对性的指导
(三)教学过程流于形式,缺少良好教研团队
1.主题阅读教学流程僵化
2.缺少良好教研团队
(四)主题阅读教学方法单一固化
1.每种课型的教学方法单一
2.教师未能结合学段特点
3.教师忽视学情
(五)主题阅读作业形式与内容缺少创新性
1.主题阅读教学作业内容单一
2.主题阅读教学作业形式单一
二、小学高年级主题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对主题阅读的文本解读能力较弱
(二)应试教育背景下片面侧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
(三)学生缺少自觉性,教师指导不到位
(四)实施过程难度大,团队教研能力较弱
(五)教学方法单一化,缺少针对性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改进策略
(一)教师深入解读文本,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
1.教师以“双线组织”视角解读语文教材
2.大胆取舍文本,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二)加强主题阅读教学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利用预习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2.尊重学生多元化、个性化解读文本
3.读写结合指导,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三)优化教学流程,组建良好教研团队
1.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紧跟“主题阅读”教学改革步伐
2.组建良好教研团队,形成教育合力
3.学校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对“主题阅读”教学的重视
(四)创新“主题阅读”教学方式,优化作业形式与内容
1.依据主题创设情景,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2.加强“主题阅读”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体验感”
3.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
4.优化“主题阅读”作业设计,丰富作业形式与内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教师版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教师课堂表现观察记录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