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小说中人物的自我身份建构 ————以《暗店街》和《夜半撞车》为例
【6h】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小说中人物的自我身份建构 ————以《暗店街》和《夜半撞车》为例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莫迪亚诺及其作品

1.2 莫迪亚诺作品特色

1.2.1 内容特色

1.2.2 艺术特色

1.2.3 莫迪亚诺小说元素

1.3 莫迪亚诺研究综述

1.4 研究缘起

2. 身份困境

2.1 身份的“断裂”

2.1.1 失忆者——居依

2.1.2 与过去失联者——“我”

2.2 多重身份的杂糅失焦

2.2.1 多重身份导致生活的游移

2.2.2 强烈反差的双重身份

2.3 虚无感

2.3.1 距离感与“死”的氛围

2.3.2 无助感与孤独感

3. 身份建构

3.1 行为层面

3.1.1 从过去的时间寻找身份

3.1.2 追寻过去的行动方式

3.2 心理层而

3.2.1 以回忆证明身份

3.2.2 童年往事与现实的重合

3.2.3 身份异托邦

3.3 身份建构的深层寓言

3.3.1 悖论式的建构过程

3.3.2 关于本体论的言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上世六十年代莫迪亚诺开始在法国文坛崭露头角。2014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法国第14个获奖者。莫迪亚诺的小说有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关于人物的身份建构的主题。在他的小说里,许多人物深陷身份的困境和泥沼当中,一些特定的原因阻碍他们进行自身的身份认同。在创作前期莫迪亚诺关注的主要是人物的国籍、职业等实质身份,后期他扩大了身份的范畴和意义,将目光投向了人物的人际关系、孤独感等。其中,《暗店街》和《夜半撞车》集中代表了两个时期的对人物身份问题的写作。《暗店街》的主人公居依·罗郎因为罹患失忆症而丢失了从前所有的身份信息,《夜半撞车》的主人公“我”想摆脱当下混乱的生活状态带来的身份迷失,于是他们二人各自走上了身份构建之路。论文就以《暗店街》和《夜半撞车》为分析对象,探索莫迪亚诺小说中的人物在不同的身份范畴和背景下进行的核心内涵相似的身份建构活动。《暗店街》和《夜半撞车》中,居依和“我”所陷入的身份困境主要有三个:身份的“断裂”、多重身份的杂糅失焦、虚无感。人物身份建构的过程,包括心理过程、行为过程和人物身份建构的深层寓言。行为向度的身份寻找使人物拥有身份在世的证明,心理向度的身份建设使人物获得自我身份的完整认知,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身份认同的达成。深层寓言是指这一系列身份建构主题或现象的书写背后莫迪亚诺展开的关于悖论的、关于本体论的深刻涵义。人物的整个身份建构过程中呈现出三个悖论:真实与虚幻、回忆与遗忘、解构与建构。人物身份建构的结果体现了莫迪亚诺小说对于蕴含在身份之中的本体论的哲学探索,即自我与他者相交融的辩证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