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适应与共生——重庆地区高校教学建筑设计策略初探
【6h】

适应与共生——重庆地区高校教学建筑设计策略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研究对象

1.3研究目的

1.4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5研究方法

1.6研究框架

2 重庆地区高校教学建筑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重庆地区高校教学建筑的历史沿革

2.2 重庆地区高校教学建筑的现状

2.3 重庆地区高校教学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2.4 小结

3 重庆地区环境与高校教学建筑

3.1 重庆地区的环境特殊性

3.2 高校教学建筑的特点

3.3 高校教学建筑与环境的适应与共生

3.4 重庆地区高校教学建筑的设计原则

3.5 小结

4 建筑与自然地形环境共生的设计策略

4.1 建筑群体布局顺应地形自由生长

4.2 建筑平面形式不拘一格因地制宜

4.3 建筑竖向关系与地形相契合

4.4 小结

5 建筑与自然气候条件相适应的设计策略

5.1 建筑群体布局注重微气候调适

5.2 建筑单体设计对气候的适应

5.3 建筑构造设计对气候的适应

5.4 小结

6 良好育人空间环境的营造策略

6.1 建筑内外空间的过渡形成交往空间

6.2 建筑内部交往空间的营造

6.3 传承地域文化

6.4 延续高校文脉

6.5教学建筑综合体模式

6.6 小结

7 设计实践——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理科大楼方案设计

7.1项目概况

7.2 建筑与地形的共生

7.3 建筑对气候的适应

7.4 良好育人空间环境的营造

8 结 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 录A

展开▼

摘要

重庆市范围内高校众多,教育氛围浓郁,是中国著名的文教城。教学建筑是高校中最重要的、也是与师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建筑类型。高校师生的主要教学实验活动都是在各类教学建筑中进行和完成的。高校的教学建筑包括供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使用的公共教学楼和各院系的专业教学楼,以及兼具教学和一般学科常规实验功能的普通教学实验综合楼。重庆是中国乃至全世界闻名的特大型山地城市,具有特殊的环境条件,包括特殊的自然地形环境、自然气候条件、地域文化环境等。因此,重庆地区高校的教学建筑必须与重庆地区各方面的环境条件相适应,结合重庆地区特定的环境条件做出有针对性的设计,同时营造出良好的育人空间环境,满足教学建筑对于功能、美观、经济、生态节能等各方面的需求,从而实现营造理想的教书育人建筑空间的目标。
  本文共分为7个章节。第1章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的目的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框架等内容。第2章阐述了重庆地区高校教学建筑的历史沿革、现状及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第3章分析阐述了当代高校教学建筑的特点,同时阐述了重庆地区的环境特殊性,最后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建筑和环境间适应共生的相关理论的归纳总结,得出了重庆地区高校教学建筑的设计原则。第4章~第6章是相对平行的3个章节,分别分析得出了教学建筑适应重庆地区的自然地形环境和自然气候条件的设计策略,以及营造良好的育人空间环境的设计策略。第4章从教学建筑群体布局顺应地形自由生长、单体平面形式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建筑竖向关系与地形相契合这三个方面分析得出了重庆地区高校的教学建筑与自然地形环境共生的设计策略;第5章从教学建筑群体布局注重微气候调适、单体设计对气候的适应以及构造设计对气候的适应这三个方面分析得出了重庆地区高校的教学建筑与自然气候条件相适应的设计策略;第6章从教学建筑如何通过建筑内外空间的过渡形成交往空间、如何营造建筑内部的交往空间、如何传承重庆地域文化、如何延续高校文脉和如何运用教学建筑综合体模式这五个方面分析得出了重庆地区高校教学建筑营造良好育人空间环境的设计策略;第7章以笔者在研究生阶段跟随导师参与全过程的设计项目——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理科大楼方案投标设计为例,具体论述了以上几个章节所总结的重庆地区高校教学建筑的设计策略在这一具体案例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又对重庆地区高校教学建筑的设计策略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