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门诊心理治疗的效果评价研究
【6h】

门诊心理治疗的效果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研究背景

第二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问题提出

1门诊心理治疗的界定

2心理治疗效果评价研究

3我国门诊心理治疗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4研究内容的确定

第二节研究框架

1疗效标准

2会谈成分

3理论构想Ⅲ:会谈效果模型

4本研究具体内容

5本研究的特色

第三章问卷编制与修订

第一节门诊心理治疗满意度问卷的编制

1目的

2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小结

第二节门诊心理治疗结果问卷的编制

1目的

2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与小结

第三节期望问卷的修订

1目的

2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小结

第四节治疗联盟问卷的修订

1目的

2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小结

第五节会谈评价问卷的修订

1目的

2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小结

第四章 门诊心理治疗效果研究

第一节门诊心理治疗状况调查

1目的

2资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小结

第二节门诊心理治疗满意度评价

1目的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5小结

第三节门诊心理治疗剂量效果研究

1目的

2资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小结

第五章会谈成分及其之间关系研究

第一节心理治疗期望的研究

1目的

2资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小结

第二节治疗联盟的研究

1目的

2资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小结

第三节会谈评价的研究

1目的

2资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小结

第四节会谈成分间关系的研究

1目的

2资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小结

第六章会谈效果模型研究

1目的

2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小结

第七章单个案研究

1目的

2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小结

第八章总的讨论

1关于测量工具

2关于治疗效果

3关于会谈成分

4关于会谈成分作用途径

5关于会谈效果模型

6关于个案研究

7对策

8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第九章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成果及参研的课题

展开▼

摘要

门诊心理治疗是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治疗和缓解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具有重要作用。我国门诊心理治疗的效果究竟如何,已有这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门诊调查报告中,由治疗师单方面做简单有效或无效评价;研究内容单一,通常是与药物治疗作比较,缺乏对个体心理治疗效果的研究。本研究采用心理治疗研究中的效果设计取向,在自然状态下对医院个体形式的心理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结果研究和过程研究两部分。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单个案方法等多种方法,对门诊心理治疗的效果、治疗因素和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在修订与编制了两个治疗效果问卷与三个心理治疗会谈成分问卷后,结果研究部分利用问卷调查门诊患者心理治疗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对门诊多次治疗患者心理治疗效果进行连续监测,采用生存分析建构门诊心理治疗的剂量效果模型;过程研究部分放在一次会谈中进行考察,根据Lambert(1992)提出的心理治疗效果四因素模型设计泛理论会谈效果模型,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和验证一次会谈中四因素如何作用产生治疗效果。最后通过单个案研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和诠释。全文旨在对门诊心理治疗效果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为心理治疗理论本土化提供依据。
   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自编门诊心理治疗满意度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满意度问卷形成一个因素,即满意度。经检验,问卷具有较好的同质信度和结构效度,临床实用性良好,可作为评估患者对心理治疗是否满意的有效工具。
   2.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自编门诊心理治疗结果问卷,经检验具有较好的同质信度和重测信度;实证效度佳,能区分正常人群和门诊患者,对治疗改变敏感,与常用诊断量表中度显著相关,患者咨询前后问卷测得的即时效果与患者满意度间相关显著,且三个维度与满意度相关的差异性间接证实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相关程度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也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结构效度,可以作为医院门诊心理治疗效果评价的工具。
   3.修订期望问卷(CEQ和PEI-R),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期望问卷形成三个因素:效果期望、建议-关系期望和听众-赞成期望。问卷信效度经检测显示良好,可以作为评估患者对心理治疗期望的有效工具。
   4.修订治疗联盟问卷(WAI-S台湾版),经检验,较好的同质信度、结构效度和实证效度,可以作为评估心理治疗中治疗联盟质量的有效工具。
   5.修订会谈评价问卷(SEQ-V台湾版),经检验,较好的同质信度、结构效度和实证效度,可以用来评估患者心理治疗会谈感受。
   6.本研究中大多数患者对门诊心理治疗满意。患者的性别、就业状况、诊断情况、既往咨询经历史和是否用药对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状况和收入水平对满意度有显著影响,表现为随年龄增长对心理治疗满意度下降,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患者、家庭状况为独居者和收入水平最低者对心理治疗满意度最低。
   7.剂量效果研究生存分析显示本研究中门诊心理治疗效率:5次会谈治疗后有1/4患者达到临床显著效果,9次会谈后半数患者可以获得临床显著效果,17次会谈后将会有3/4患者达到临床显著效果。该数据可供门诊心理治疗师与患者协商会谈次数时作借鉴参考。
   8.本研究中患者对心理治疗效果抱有正向期望。在角色期望方面,患者更倾向于寻求建议-关系而不是寻求听众-赞成。性别对期望没有显著影响;年龄越小越渴望寻求建议-关系;教育程度越高,效果期望有增加趋势,而寻求建议-关系期望增加更显著;独居者最倾向于寻求听众-赞成,与配偶和父母居住者最倾向于寻求建议-关系,抱有最大的效果期望;休学者最愿意寻求建议-关系;收入越低越倾向于寻求建议-关系,收入越高越倾向于寻求听众-赞同。神经症更多寻求建议-关系,人格障碍更多寻求听众-赞同;心理障碍越严重,效果期望和寻求建议-关系期望越低;既往没有咨询经历的人抱有更高效果期望,而有咨询经历的人抱有更高角色期望;对既往咨询效果评价越高,所持效果期望越高;没有接受药物治疗患者的效果期望更高,而接受药物治疗者更倾向于寻求建议-关系。
   9.本研究中患者评价的治疗联盟总体正向,但与台湾和美国相比仍有差距,有待提高。性别对治疗联盟没有显著影响;年龄越小、教育程度越高、以及收入越低者对联盟评价越高;家庭结构越完整对治疗联盟评价越高,与父母和配偶居住者最高,独居者评价最低;上班上学者对治疗联盟评价好于待业者。神经症评价的治疗联盟最高,而人格障碍评价的治疗联盟最低;心理病理越严重,治疗联盟评价越差;咨询经历有无不影响患者对治疗联盟的评价,但对既往咨询效果评价越高,治疗联盟评价越高;是否用药不影响患者评价的治疗联盟。
   10.本研究中患者的会谈评价总体正向,顺畅性评价稍高于深度性。性别和收入对会谈评价没有显著影响;年龄越小会谈评价越高;教育程度越高会谈评价也越高;与父母配偶居住者会谈评价最高,独居者评价最低;休学者对会谈评价最高,而待业者最低。诊断类型对会谈评价无影响;心理病理越严重对会谈顺畅性评价越低;既往没有接受过心理咨询者会谈评价高于有咨询经历者,对既往咨询效果评价越高,对本次会谈评价越高;药物使用对会谈评价无显著影响。
   11.本研究证实效果期望是通过治疗联盟为中介对会谈评价产生作用,中介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建议-关系期望是通过治疗联盟的完全中介作用对会谈评价产生作用。
   12.本研究显示会谈效果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度,模型可以接受。根据会谈效果模型得出心理治疗的总效果为单次会谈效果累积,会谈前心理健康状态好的患者通过治疗后获益更多,获益部分是通过期望→治疗联盟→会谈评价中介。期望是通过治疗联盟→会谈评价促进治疗效果,其作用为间接效应。治疗联盟对治疗效果的正效应是通过会谈评价完全中介。会谈评价作为治疗效果的即时指标对其有正预测力。
   13.单个案研究中结合定量分析和质性研究,发现对患者治疗改善有帮助的因素是4个:患者资源、治疗关系、干预技术和期望,患者资源通过影响期望,期望影响治疗关系,而治疗关系决定干预技术的使用,它们联合在一起协调一致共同导致治疗改变发生,验证前文提出的会谈效果模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