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与CETP基因常见单核苷酸多态的相关性研究
【6h】

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与CETP基因常见单核苷酸多态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本课题采用包括收集经临床确诊的粤西地区汉族人群中高脂血症患者外周血标本、生物信息学方法搜寻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基因中常见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PCR扩增SNPs所在DNA片段、限制性内切酶谱检测SNPs、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检测数据、结合师兄李俊涛的研究结果,运用遗传学分析软件SHEsis对启动子区和内含子1中的不同多态性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和单倍型分析等方法,筛查粤西地区汉族人群中CETP基因内可能与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相关的功能性SNPs以及单倍型,为临床上合理用药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方法]
   1.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粤西地区汉族人群中高脂血症患者外周血标本233例,5ml/例。收集上述病例调脂治疗前的全套血脂检测结果以及其他有关临床资料和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4周后(辛伐他汀,20mg/day)的全套血脂检测结果。
   2.搜索NCBI数据库SNP database中CETP基因中4个SNPs(1405V、A373P、TaqIB、1696G/A)的DNA序列资料。
   3.设计并合成4对扩增含这4个SNPs的DNA片段时所需的引物。
   4.PCR扩增CETP基因中包含这4个SNPs的DNA片段。
   5.限制性内切酶谱检测PCR扩增片段中的SNPs,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6.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各SNPs与各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筛查粤西汉族人群中CETP基因内与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相关的SNPs。
   7.运用SHEsis遗传学分析软件对CETP基因的不同多态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及单倍型分析并初步探讨单倍型与他汀类药物疗效之间的关系。
   [结果]
   1.在所研究的四个多态位点(1405V、A373P、TaqIB、1696G/A)中有两个(1405V、TaqIB)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另外两个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说明这两个多态位点(A373P、1696G/A)的突变型个体患高脂血症的危险性较低。
   2.高脂血症患者TC基线水平在1405V多态不同基因型的3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Ⅱ基因型个体的TC水平比Ⅳ+ⅤⅤ基因型个体高。调整年龄、性别、吸烟、体质量系数等混杂因素的影响作用后,TC基线水平的差异仍然存在。而较高TC水平被认为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提示Ⅱ基因型个体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可能高于其他两种基因型的个体。
   3.辛伐他汀治疗4周后,TC、LDL-C和VLDL-C水平变化量改变在1405V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3组问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F=20.17,P<0.00l;F=31.10,P<0.001;F=9.488,P<0.001),Ⅱ基因型个体的TC、LDL-C和VLDL-C水平下降幅度大,调整混杂因素后该差异仍然存在。
   4.辛伐他汀治疗4周后,TC、LDL-C和VLDL-C水平变化量在TaqIB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3组间的差异也存在显著性意义(F=14.05,P<0.001;F=3.485,P=0.032;F=3.822,P=0.023),VLDL-C水平的下降幅度B1B1型比B182型高约0.09 mmol/L(P=0.020),HDL-C水平的升高幅度B1B1型和B182型分别比B282型高约0.17 mmol/L(P=0.038),0.15 mmol/L(P=0.045),可见B1等位基因携带者对他汀类药物的治疗较敏感。
   5.辛伐他汀治疗4周后血脂水平的改变,在A373P多态的各基因型中,在调整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只有HDL-C(P=0.001)的变化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由于突变型个体较少而缺乏实际意义;在1696G/A多态的各基因型中,在调整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各血脂指标的变化量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这两个多态位点同辛伐他汀调脂效果并无关联。
   6.结合师兄李俊涛的研究结果,对CETP基因启动子区以及内含子1区的四个多态位点-629C/A,-971G/A、-1337C/T与TaqIB进行两两之间的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四者两两之间均存在连锁不平衡。
   7.对由-629C/A,-971G/A,-1337C/T和TaqIB四个多态位点组成的单倍型分析显示:频率大于5%的有6种单倍型H1、H5、H6,H9,H13,H14,这6种单倍型频率之和占总体的72.1%,其中H13(1111)所占比例最大,这四个多态位点中的一个或两个突变的患者占到总体的65%左右。
   [结论]
   1.在粤西地区的高脂血症患者中,CETP基因1405V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的患者对他汀类药物的敏感度不同。Ⅱ基因型患者的血脂指标下降幅度比Ⅳ+ⅤⅤ型大,因此提示临床医生Ⅱ基因型患者更适合用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
   2.CETP基因TaqIB多态可能也是影响粤西地区高脂血症患者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个体化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B1等位基因携带者对他汀类药物的治疗较敏感,这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3.CETP基因中的A373P和1696G/A这两个多态位点对他汀类药物疗效的影响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不大。
   4.由-629C/A、-971G/A、-1337C/T和TaqIB四个多态位点组成的不同单倍型在患者中的频率分布不同,粤西地区高脂血症患者的这四个位点中的一个或两个突变的个体占到65%左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