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死亡的青睐——尤金·奥尼尔悲剧的死亡情结解析
【6h】

对死亡的青睐——尤金·奥尼尔悲剧的死亡情结解析

代理获取

摘要

尤金·奥尼尔,美国戏剧之父,先后四次获得普利策奖,193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乃迄今获此殊荣的唯一的美国戏剧家。他给美国文学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严肃戏剧,确立了美国戏剧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正如美国戏剧评论家约翰·加斯纳所说:“在奥尼尔之前,美国只有剧院;在奥尼尔之后,美国才有了戏剧。”
   在其3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奥尼尔孜孜不倦地完成了50余部剧作,基本上均为悲剧,死亡常常成为其笔下人物最终结局,他对死亡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这种情结不仅仅体现在其个人生活上,还体现在他的戏剧作品中。本文旨在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奥尼尔作品中出现的两种形式的死亡——肉体死亡和精神死亡,并进一步探讨奥尼尔死亡情结所体现的独特的死亡观,以及这种死亡观和其悲剧视野的联系。
   文章由五部分构成。在引言部分,笔者首先对奥尼尔及其作品,以及其对世界戏剧所做贡献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奥尼尔的研究。
   第二部分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笔者讨论了奥尼尔死亡情结的具体表现,指出在奥尼尔的剧作中,死亡主要以两种形式出现:肉体的死亡和精神的死亡。在奥尼尔的早期作品中,肉体的死亡常常是主人公的最终归宿。作为寻求归属感、征服欲望和重获新生的手段,死亡被赋予了崇高的美感。在其中期,尤其是后期作品中,对死亡的处理,由外部的对抗转入了内部灵魂,其笔下人物大都虽生犹死。在此,悲剧不再仅仅是肉体的死亡,现代社会的人们的内心世界的无尽的自我折磨及为摆脱痛苦所做的徒劳的挣扎才是真正的悲剧。
   第三部分,从社会、个人和传统影响三个方面探讨了奥尼尔死亡情结形成的原因。奥尼尔生活在物质丰裕精神贫乏的二十世纪之交,此时的西方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信仰危机,尼采的呐喊——“上帝死了”将人们抛入巨大的精神恐慌之中。此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人们目睹了无数的杀戮、疾病和死亡,遭受无尽的心理创伤。奥尼尔的死亡情结正是植根于这样一个社会现实,且继承了西方悲剧的两大传统,即古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悲剧。此外,他的家庭悲剧及独特的人生经历是其死亡情结形成的内在基因。
   本文的第四部分重点分析了奥尼尔的死亡情结所体现出的其独特的死亡观。奥尼尔的死亡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其前期作品中的人物面对死亡,平静安详,欣然接受。死亡是一种幸福,一种快乐,是苦难人生的结束和新的生命的孕育。然则在其中后期剧作中,死亡所被赋予的崇高性荡然无存,其主要人物对死亡持拒斥的念度,继续他们虽生犹死的生存状态。
   在结语部分,笔者指出奥尼尔的死亡情结并非是其消极的人生态度的体现,死亡并非对生命的否定,相反,死亡是对存在的意义的拷问。生活是悲剧性的,但也是有意义的。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透过悲剧也能体现自身生存的尊严和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