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建筑的灰空间设计研究
【6h】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建筑的灰空间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起源

1.2 研究的基本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第2章 灰空间在宗教建筑中的相关运用

2.1 灰空间与清真寺建筑的概念诠释

2.2.1 灰空间的定义与内涵

2.2.2 “颓存”、“和平”的清真寺建筑

2.1 灰空间在宗教建筑中的形态与要素

2.2.1 灰空间在宗教建筑中的通常存在形态

2.2.2 灰空间在宗教建筑中的基本构成要素

2.3 灰空间在宗教建筑中的运用

2.3.1 灰空间在中国传统宗教建筑中的运用

2.2.3 灰空间在西方古典宗教建筑中的运用

2.2.4 灰空间在东西方现代宗教建筑中的运用

第3章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建筑的灰空间设计

3.1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建筑的文化概况

3.1.1 “源远流长”的历史沿革

3.1.2 “河湟谷地”的地域文化

3.1.3 “和谐共融”的建筑特色

3.2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的建筑空间布局

3.2.1 中轴对称的庭院式建筑布局

3.2.2 关系明确的建筑构成单元

3.2.3 功能清晰的主要单体建筑

3.3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建筑的灰空间界定

3.3.1 “无限遐想”的入口灰空间

3.3.2 “严谨有序”的檐廊灰空间

3.3.3 “丰富多样”的路径灰空间

3.3.4 “虚实自然”的庭院灰空间

3.4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建筑的灰空间设计手法

3.4.1 空间结构的架空与穿插

3.4.2 边界布局的扩大与减小

3.4.3 材料属性的选取与利用

3.4.4 交通路径的组织与连接

3.5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建筑的灰空间设计特征

3.5.1 空间形态的多义性特征

3.5.2 交通路径的协调性特征

3.5.3 心理情感的暖昧性特征

3.5.4 视觉感知的再造性特征

3.5.5 融合共存的哲学性特征

3.5.6 建筑语言的边缘性特征

第4章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建筑的灰空间设计作用

4.1 弥补建筑机能的不足

4.1.1 弥补建筑功能跨度不足

4.1.2 弥补人生理跨度的不足

4.1.3 弥补人心理跨度的不足

4.2 推助内外空间的融合

4.2.1 增加过渡形式

4.2.2 创造连接方法

4.2.3 充实介入内容

4.3 丰富建筑空间的层级

4.4 烘托建筑空间的意境

4.4.1 灰空间中承载物的象外意境

4.4.2 空间远近、透视延伸的意境

4.4.3 空间洇晕与推递烘托的意境

第5章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建筑的灰空间设计启示

5.1 清真寺建筑灰空间设计的文化内涵启示

5.2 清真寺建筑灰空间设计的材料运用启示

5.3 “灰空间”对现代清真寺建筑的设计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部分研究、实践成果

展开▼

摘要

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的研究是中式建筑研究内容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之一,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建筑,必要研究的重点地区就是西北地区,而作为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西宁即曾经的“青唐城”一跃而成为丝路东段当时最繁盛的城市之一,自此伊斯兰教正式传入西宁,逐渐成为中国回族的重要聚居地之一,而伊斯兰教建筑也成为了其聚居区的标志性建筑,特别是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建筑是伊斯兰教文化与当地地域文化长期融合而成的特色建筑,但西北地区随着当下经济的发展,其西宁地区虽然作为伊斯兰文化与穆斯林生活高密度的地区,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偏远、历史原因复杂以及经济长期的闭塞导致穆斯林的整体文化普遍较低,所以长久以来对其文化的整理和研究也相应较少,致使传统的伊斯兰建筑文化也未得到较好的保护和研究,其中作为穆斯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清真寺建筑更是从未有完整深刻的分析与研究,清真寺这种独特的宗教建筑空间更是无人问津,虽然中国的伊斯兰建筑丰富且具有自身特色,但是相应的研究比较滞后,研究的时间也比较短,目前存在的专著与系统的知识数据也颇为稀少,那么细致到对西宁伊斯兰教建筑的研究就更为薄弱,即使存在的多数研究形式也只是针对建筑的历史与演变做了相应的总结和整理,并未进行系统的建筑空间分析与建筑设计的研究,而且将其作为地域传统文化组成的重要部分的理论也非常紧缺。本文通过大量收集和整理国内外对宗教建筑灰空间的研究现状来总结分析、整合数据,从而确切研究方向,针对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建筑的灰空间设计进行研究,文章会从清真寺的文化构成,平面布局,空间形态,结构组织等方面,循序渐进地对清真寺建筑中灰空间设计进行研究,以清真寺建筑灰空间设计为论文的核心,由建筑空间布局研究为切入点,层层递进从而对清真寺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过渡性空间——灰空间的设计进行研究,整理总结灰空间对清真寺建筑的建筑空间意义,建筑功能的意义,建筑装饰的意义,建筑文化(建筑的地域文化、人文文化、历史文化)的意义等,通过对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的建筑灰空间设计研究,总结和整理灰空间设计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和体现,特别是对宗教建筑中建筑空间形态存在形式,所形成的特有建筑情感提出了针对性的论述,也是对清真寺同类的宗教建筑进行深层次的建筑空间设计意义的挖掘与剖析,进而对全球化影响下的西宁地域清真寺建筑文化与建筑设计发展引出一些启示,从而更好的为以后的公共建筑空间设计研究奠定基础,对宗教性公共建筑中灰空间设计的应用提供更加合理化,系统化的设计理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