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族技艺融入现代职业教育的问题研究——基于云南省S学校的个案考察
【6h】

民族技艺融入现代职业教育的问题研究——基于云南省S学校的个案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民族技艺融入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分析

(一)民族技艺与现代职业教育的关系

(二)民族技艺融入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三)民族技艺融入现代职业教育情况评价体系

二、民族技艺融入云南省S学校的个案考察

(一)云南省S学校情况简介

(二)民族技艺融入云南省S学校的基础保障

(三)民族技艺融入云南省S学校的质量发展

(四)民族技艺融入云南省S学校的教育成果

三、民族技艺融入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民族技艺融入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民族技艺融入职业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四、民族技艺融入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一)云南省S学校的发展路径

(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的教育应包含两重属性:“普通性”和“民族性”,即民族地区的教育既要发挥普通教育的作用,兼顾国家的政策方针,又要注重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和受教育水平。作为国民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也应承担这一责任,所以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则蕴含了“民族性”与“职业性”的双重属性,具有特殊的文化使命。
  本研究在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知行学说”、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和杜威“从做中学”思想的指导下,基于基础保障、质量发展和教育成果三个纬度制定出民族技艺融入现代职业教育的情况评价体系,以解决民族技艺要怎么融入、通过什么方式融入现代职业教育的问题,并进一步考察在调查个案中民族技艺是否真正融入到了职业教育中。本研究选取被列为“全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职业教育民族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公共实训基地”的云南省S学校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考察法和调查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考察民族技艺融入职业教育的具体情况及融入效果,力图找到民族技艺融入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融入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探索出民族技艺融入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期促进民族技艺及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民族技艺融入云南省S学校的过程中,由于云南省S学校对教学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民族技艺专业经费短缺、受民族技艺的特质及社会观念的影响和民族技艺产业市场需求量较小等原因的限制,云南省S学校在融入民族技艺过程中出现了民族技艺专业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学方式落后、缺乏行业企业的指导等主要问题,严重影响了民族技艺在云南省S学校的融入效果。
  因此,要想解决民族技艺融入云南省S学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民族技艺融入云南省S学校的效果,达到将民族技艺较好的融入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中的目的,突破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就应分别从云南省S学校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这两个层面来探索出民族技艺融入职业教育的有效发展路径。
  民族技艺要有效融入云南省S学校,需要从学校自身层面做出调整。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丰富民族技艺教师队伍,增强学生对民族技艺的兴趣,使办学特色化;教师应加强自身专业素养,使课堂多样性;并改变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需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层面的不断努力。各民族地区应加强校际交流学习合作项目,加大省内甚至是国内职业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加大经费扶持力度,出台扶持民族技艺专业产业的相关措施,增加和扶持民族技艺相关企业,加大市场需求量;加强行业、企业的引导,使学校与企业形成无缝合作,共同促进民族技艺的不断发展;增强社会与家庭对民族技艺学科的认可度,带动职业教育中民族技艺相关专业向更好、更深的方向发展,从而使民族技艺与现代职业教育达到有效融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