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共政策有效性困境的制度研究
【6h】

公共政策有效性困境的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一、公共政策有效性困境呼唤制度研究

二、制度分析理论框架

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理论假设

第一章公共政策与制度

第一节公共政策及其特征

一、公共政策的含义

二、公共政策的特征

第二节制度及其分类

一、制度的定义

二、制度的分类

第三节公共政策与制度的关系

一、二者的区别

二、二者的联系

第二章公共政策有效性评价:标准与问题

第一节公共政策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一、关于公共政策评价标准的不同观点

二、公共政策有效性的综合评价标准

第二节公共政策有效性困境及其表现

一、公共政策有效性困境

二、公共政策有效性困境的现实表现

第三章公共政策有效性困境的制度分析

第一节制度供给视角下的公共政策有效性困境

一、政策信息的输入-传导机制不健全

二、政策制定缺乏有力的制度设计

三、政策执行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第二节公共政策有效性困境的制度变迁解读

一、政策的成本-收益博弈结构失衡

二、路径依赖与政策调整之间的矛盾

三、政治文化的内在影响

第三节制度创新视角下的政策有效性困境

一、制度创新滞后于政策创新

二、制度创新动力不足

第四章强化制度供给与创新,提高公共政策的有效性

第一节倡导制度新理念

一、制度新理念的一般论述

二、核心制度新理念

第二节搭建制度平台,创新决策方式

一、建立健全政策审核及考评制度

二、强化政策责任及激励机制

三、深化政策执行的试点制度

四、建立健全参与主体多元化制度

五、健全民意反映与事项公示制度

六、整合利用政策信息库

第三节强化公共政策的监控与反馈机制

一、强化机关监控

二、建立健全监控反馈机制

三、完善相对独立的公共监控机制

参考文献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后记

展开▼

摘要

在公共管理的视野中,公共政策被视为掌握公权力的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产品.在当代社会,公共政策的触角已延伸到包括政治、经济在内的社会各领域.保证公共政策的有效性是实现国家战略、保障社会持续发展和增加人民福祉的重要前提.然而,目前公共政策失灵已成为当代各国政府所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性最根本的因素是制度供给问题.沿着制度分析的视角可以发现,公共政策有效性困境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发的:政策信息输入一传导机制不健全、政策制定缺乏有力的制度设计、政策执行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政策的成本一收益博弈结构失衡、路径依赖与政策调整之间的矛盾、政治文化的内在影响、制度创新动力不足等等. 提高公共政策有效性的根本突破路径在于强化制度供给与制度创新.本文在分析公共政策有效性内在肌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制度建设的若干思路与对策,一是倡导现代制度理念观念,包括服务观念、效率观念、制度观念及诚信理念等;二是搭建制度平台,创新决策方式,主要包括建立健全政策审核及考评制度、强化政策责任及激励机制、深化政策执行的试点制度、建立健全参与主体多元化制度、健全民意反映与事项公示制度以及整合利用政策信息库;三是强化公共政策的监控与反馈机制,主要包括强化人大监督、完善相对独立的公共监控机制、建立健全监控反馈机制等等.文章采用新制度主义、系统分析以及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对公共政策失效的制度根源进行了深入挖掘,在充分结合现实的基础上,揭示出提高政策有效性的基本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