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细胞凋亡通路相关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缺血性小卒中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相关性分析
【6h】

细胞凋亡通路相关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缺血性小卒中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相关性分析

 

目录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和方法

一、 研究设计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1、一般资料登记、危险因素评估

2、 危险因素界定

3、神经功能缺损评估

四、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多态性的检测

1、研究基因位点的选择

2、实验方法

五、临床结局评价

1、主要终点

2、次要终点

六、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AMIS后END的发生率

二、END组和无END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三、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四、END组和无 END组14个SNPs的分布

五、14个SNPs的GMDR分析

六、具有交互作用的Bcl-2 rs1564483与CASP9 rs4233533两个位点不同基因型组合与END发生的相关性

七、Logistics回归分析END发生的危险因素

讨论

一、AMIS后END的发生率

二、END发生的预测因子

三、Bcl-2基因多态性与END相关性

四、Bcl-2 rs1564483与CASP9 rs4233533交互与END发生相关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相关性研究进展 综述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在急性缺血性小卒中(acute minor ischemic stroke,AMIS)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发生率,细胞凋亡通路相关基因多态性与AIMS后EN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德阳市人民医院首次发病经头颅核磁共振确诊的462例AMIS患者,患者为从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发病72小时内入住者,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第1天到10天进行评分。对细胞凋亡相关的7个基因14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进行检测。主要终点为END,END定义为与入院时NIHSS评分比较,入院后10天内NIHSS评分增加≥2分,其中运动功能评分增加≥1分。14个基因位点间的交互作用使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eneralized Multifactor Dimenmonality Reduction,GMDR)进行分析。探讨14个基因位点及它们间的交互作用与END发生的相关性。结果:1、纳入462例AMIS病人,入院后10天内77例出现END,AMIS后END发生率为16.7%;2、与无END的患者比较,发生END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高和病因学分型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患者的比例高;3、单因素分析发现,14个基因位点中Bcl-2 rs1564483基因型分布频率在END与无END患者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4、GMDR分析发现,这7个基因14个SNPs间存在交互作用,最佳模型为Bcl-2 rs1564483与CASP9 rs4233533联合作用模型,其高风险交互基因型对AMIS后END发生的风险有增加的作用;5、多因素Logistic回归调整协变量后发现,高风险交互基因型与AMIS后END发生风险之间独立相关(OR=2.21,95%CI 1.01-4.85,P=0.04)。结论:1、入院时NIHSS评分及病因学分型与AMIS后END发生独立相关。2、Bcl-2 rs1564483与CASP9 rs4233533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这两个基因位点高风险交互型会增加AMIS后END发生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