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 >“每天两个大课间”的实践历程与理论建构——以河南省为例

“每天两个大课间”的实践历程与理论建构——以河南省为例

摘要

2011年,教育部印发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审视中小学体育工作实际和特点,要想满足“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基本要求,每天应有一节体育课加上一次课间操,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应有一节课外体育活动加上一次课间操.但经过实地调查发现,由于体育师资匮乏,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周三节(一、二年级为四节)体育课的要求尚难全面落实,这就意味着大部分学校每周要安排至少两节课外体育活动,才能满足“每天一小时”的要求,而每周要安排两节课外体育活动,学校在场地、器材、师资等方面的难度并不亚于开足体育课.于是,怎样切实保证中小学生真正拥有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时间,怎样使“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不停留在口号上或止步于愿景中,就成了一个非常严峻、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河南省教育厅在树立榜样标杆和推广典型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和论证,于2013年在全省中小学正式实行“每天两个大课间,确保锻炼一小时”的重大举措,并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了大课间体育活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撑。分析研究河南省教育厅贯彻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思路和举措,对于全面落实教育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强化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促进广大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