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3中国广州“首届国际养生大会” >《黄帝内经》积极心理学思想与养生

《黄帝内经》积极心理学思想与养生

摘要

积极心理学注重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而不是消极的心理疾病的矫正,这也是《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预防思想的精髓所在。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奠基之作的《黄帝内经》有很多关于心理活动与人体生理、发病、疾病诊治、预防养生等方面的论述,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含义,涉及人的意识、潜意识、思维、情感、记忆、感觉及自我调控等精神活动,强调以适当的修养调摄方法,培养、获得一种健康充实稳定的心理状态,其调神养生防治疾病的思想蕴涵着丰富的积极心理学内涵。人的心理活动(精神情志活动),中医学将其统称为情志,或叫情绪。而对积极情绪的激发和性格力量的构建,将直接和间接地有助于减轻痛苦和解除导致痛苦的根源。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是“超越没有抑郁、焦虑和愤怒之上的一个过程”。“幸福”的最浅层次含义就是快乐的生活,关注积极情绪。积极心理学强调从正面而不是从负面来界定与研究心理健康,更关注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而不是消极的心理疾病的矫正。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了积极干预在建构快乐、投入与意义方面的功效,积极干预将成为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有效的补充。《内经》中蕴涵着心理卫生和心理教育的深刻思想根基,在心理学发展的新形势下,强化健康心理理念,弘扬传统精华,同时借鉴西方经验,创建出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卓有成效的心理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将有利于融会知新,促进心理学的发展,更好地为现代人类健康服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