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中韩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比较

中韩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比较

摘要

中韩两国毗邻,气候环境、文化底蕴、人种体质都相似,近代也有受殖民受侵略的历史。本文通过梳理中韩两国足球历史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希望中国校园足球的振兴和发展能够借鉴邻国成功经验走上中国特色校园足球的道路,扶持足球事业、产业的发展,给予中国足球向前进步的生命力,而不是原样照搬国外已经成熟了的运营模式来框套我们根基尚浅的足球幼苗。本文以中韩两国校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足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研究表明,韩国向德国球培养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希望能对中国校园足球学习后,从曾经的“体校模式”转成体教结合的“校园模式”。中国也曾想照搬德国模式,派了许多留学少年过去但收效甚微。可见没有学到重点、没有传播开来。中国足球与韩国足球的现行差距主要体现在观念的接纳、结构的调整、商业的加入几个方面。足球是最有魅力的运动,而发展高水平竞技运动首先要有雄厚的运动员储备,校园才能奠定人才基础。《足球改革总体方案》设计了全面改革的蓝图,但方向很多,需要看到校园足球的兴起才是各项改变的基石。以动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我们不仅要增加足球人口的数量,还要能够提高质量。发展校园足球更重要的是观念的改变,才能给校园足球注入蓬勃的生命力。如果再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包办的手段来扶持将泯灭足球本身的魅力。校园足球很重要的是人力资源建设,到大学来塑造人才已经晚了。运动项目是文化的载体,校园足球的推广归根到底其实是文化建设。要赋予中国足球以中国精神与中国特色。足球场上展现的拼搏、合作、个人特点的发挥非常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从校园足球出发,在中国传统沉稳内敛的气质中注入竞争、抗衡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对中国文化的一个冲击和内涵的纳入,校园足球下一步可能是排球进校园、武术进校园,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的观念的变化。中国想要重新塑造世界格局,首先要有强大的民族素质才能站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