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遗传稳定性

遗传稳定性

遗传稳定性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572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农作物、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6篇、会议论文70篇、专利文献161902篇;相关期刊287种,包括生物技术通报、微生物学通报、西北植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65种,包括2016第六届中国兽药大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6学术年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2016年联合学术大会)、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等;遗传稳定性的相关文献由2187位作者贡献,包括金宁一、刘秀梵、彭大新等。

遗传稳定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6 占比:0.29%

会议论文>

论文:70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61902 占比:99.66%

总计:162448篇

遗传稳定性—发文趋势图

遗传稳定性

-研究学者

  • 金宁一
  • 刘秀梵
  • 彭大新
  • 何佳
  • 余美伦
  • 孟庆雪
  • 李影
  • 秦香芹
  • 苑玉凤
  • 金扩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鹏; 王少林
    • 摘要: 肠杆菌科细菌是社区和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相继出现极大地增加了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难度,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耐药性的维持通常会对细菌造成一定的适应性代价,表现为细菌生长速率、毒性和传播的减弱,而补偿性进化[1]、无适应性代价和适应性增加的耐药突变的出现[2]、耐药基因与其他基因的遗传连锁和协同选择[3]以及质粒的稳定性机制[4]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肠杆菌科细菌耐药基因稳定遗传。本文综述了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现状和传播现状、耐药基因适应性代价的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以及耐药性稳定遗传的驱动因素,以期为解决肠杆菌科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持续存在这一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 高娃; 其布日; 萨初拉; 苏少锋; 吴青海; 白苏乐; 呼和; 郁彭
    • 摘要: 为实现漆酶基因稳定高效的异源表达,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同源整合表达载体pGQLR,删除其来自原核的DNA序列后电转化至产朊假丝酵母菌(Candida utilis,C.utilis),构建一株表达漆酶的产朊假丝酵母工程菌ZHQX1,并对其遗传稳定性和酶活进行评价。ZHQX1在连续传代100代时外源基因仍稳定存在,保持了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培养96 h时其漆酶酶活是同时期原始菌—云芝栓孔菌酶活的4.8倍,达到1078.9 U/L。
    • 冯鹏鹏; 周钰涵; 高杏; 高滢; 郭立芸; 葛峻伶; 林良才; 张翠英
    • 摘要: 为了获得低产高级醇的工业酿酒酵母菌株,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株680bg为出发菌株,运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 ARTP)对其进行不同时长的诱变处理,结合孔板培养和分光光度法检测,建立了高通量筛选体系。最终,筛选获得了8株低产高级醇的酵母菌株,其中菌株ARTP-162的高级醇产量下降最为显著,降低了约21%,且遗传性能稳定。
    • 喻娜; 黄勇盛; 黄旭
    • 摘要: 为分析旱半夏组培苗的遗传稳定性,从100条UBC引物中筛选出6条引物,对野生旱半夏和不同继代数组培苗进行ISSR扩增。结果表明:从电泳条带的带型和强弱来看,野生型植株在继代过程中基本保持一致,野生型和第十一代组培苗之间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0.88%,与继代六十代组培苗之间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1.42%。这说明旱半夏能够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保持较高的遗传稳定性
    • 夏栋; 卢卫; 张俊; 谭艳平; 刘学群; 王春台
    • 摘要: 为检测转sm-Ngt1基因株系后代的遗传稳定性,对连续2年种植的15个转sm-Ngt1基因T4代水稻株系进行了阳性鉴定,并以农业部要求的9对引物对转基因标记物进行检测,同时对其农艺性状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15个转基因株系中,编号1、3、5、7-9、11-15这11个转基因株系中含有sm-Ngt1基因,除编号8株系外,sm-Ngt1基因在其余10个株系中均能稳定遗传;在9对检测标记物引物中5对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其中3对引物(NOS-F1/NOS-R1、T35S-F1/T35S-R1、NPTF68/NPTR356)在所有转基因水稻株系后代中(T5、T6代)都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2对引物(35S-F1/35S-R1、HPTF226/HPTF69)检测结果与sm-Ngt1检测结果相同。结果表明编号1、3、5、7、9、11-15的10个转基因株系中含有35S启动的sm-Ngt1基因和HPT基因能稳定遗传,且这些转基因株系生育期、株高、结实率及千粒重与受体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
    • 刘雨轩; 胡宗琪; 汪雪蓉; 李冬花; 王泓钦; 赖恭梯; 甘代奎; 赖呈纯; 陈桂信
    • 摘要: 【目的】通过向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种类的抑菌剂,建立锦绣杜鹃开放式组织培养,并以开放式组织培养初代和增殖阶段培育的试管芽苗为材料,探究开放式组织培养体系的遗传稳定性,以期为将来杜鹃花的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锦绣杜鹃当年生枝条的顶芽和带腋芽茎段为试验材料,对外植体的消毒方式以及开放式组织培养初代与增殖培养的阶段培养基抑菌剂的使用浓度进行探索,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各时期不同处理的试管芽苗与母本材料间的遗传稳定性。【结果】外植体材料的适宜消毒方式为10%H2O2消毒10~15 min,顶芽存活率61.67%,污染率33.33%,茎段存活率23.33%,污染率68.33%;开放式组织培养阶段,NaClO适宜作为抑菌剂,最适添加量为0.01%,材料存活率62.22%,此时新生叶片细长,数量多,增殖系数为3.067。ISSR分子标记分析表明,不同消毒方式处理的外植体材料、开放式组织培养的各试管芽苗材料以及母本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均为0.919~0.995,材料间的变异率低,遗传稳定性较好。【结论】初步探索了开放式组织培养用于杜鹃花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锦绣杜鹃外植体的适宜消毒方式为10%H_(2)O_(2)消毒10~15 min,顶芽材料的存活率比带腋芽茎段材料高;在开放式组织培养的初代培养和增殖培养阶段,适宜添加0.01%NaClO作为培养基抑菌剂;外植体的不同消毒处理与开放式组织培养,对试管材料遗传稳定性的影响不大。
    • 邹俊杰; 徐妙云; 张兰; 郑红艳; 王磊
    • 摘要: 玉米螟和田间杂草严重影响我国玉米的生长发育,导致玉米产量和品质下降。培育具有抗虫、耐除草剂等复合性状的转基因玉米成为转基因玉米育种的一个趋势。将cry1Ab、cry1F和cp4epsps构建在同一载体上并利用农杆菌转化到玉米Hi-II中,通过与玉米自交系郑58进行回交转育,获得了具有郑58遗传背景并兼具抗虫和耐除草剂性状的转基因玉米株系BFL4-1。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和侧翼序列测序分析表明,BFL4-1中目的基因插入片段位于第3染色体基因间区,为单一插入位点。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结果表明,cry1Ab、cry1F和cp4epsps在不同组织中均能稳定表达。田间玉米螟接虫和喷施草甘膦试验表明,BFL4-1株系高抗玉米螟并且对草甘膦具有较好的耐受性,与对照相比在农艺性状方面无显著差异。由此表明,获得的BFL4-1为具有抗玉米螟和耐草甘膦除草剂复合性状的转基因玉米新材料。
    • 武小霞; 张博; 杨思琪; 廖艺; 蒋金胜; 张佳惠; 王港庆; 于明珠; 赵莹
    • 摘要: 以T7代转GmESR1基因大豆株系4-17、4-18、4-21、4-24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析其遗传稳定性以及环境安全性,调查其花粉活力、土壤微生物、生育期、产量农艺性状等重要环境安全性指标,探究转基因大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标记基因Bar基因在T7代可稳定遗传;GmESR1基因在转基因株系根、茎、叶中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花粉传播能力、生育期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转基因株系4-18放线菌数量高于对照;转基因株系4-17和4-21分枝数和单株荚数显著增加。研究结果将为转基因大豆资源环境安全性评价研究奠定基础。
    • 白春玲; 杨磊; 苏广华; 魏著英; 王学侨; 朱琳; 周新宇; 海超; 吴迪; 刘雪霏; 武云喜; 张立; 李光鹏
    • 摘要: 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3 PUFAs)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对多种疾病有抑制作用。利用超数排卵与胚胎移植技术(superovul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MOET)对FAT1转基因牛进行了扩繁,并对F_(1)代牛进行了生长指标测定与遗传稳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系祖公牛ZK005;用ZK005的冻精经人工授精生产F2代,并对其进行生长指标测定、遗传稳定性分析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原代牛的MOET扩繁效果良好,获得了8头FAT1基因阳性F_(1)代牛;F_(1)代牛生长指标与野生型牛无显著差异;外源基因稳定整合,n-3 PUFAs含量显著提高,n-6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3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6/n-3)比值显著降低;F_(1)代牛各组织中n-3 PUFAs含量显著提高,其中肌肉中提高最明显。从F_(1)代牛中选择备用系祖公牛ZK005,其精液冷冻后活力达40%,经人工输精获得F2代牛12头,F2代牛生长发育与血液生化指标整体上与野生型牛无显著差异。以上研究表明,利用转基因技术选育FAT1转基因牛,可培育富含n-3 PUFAs的转基因牛新品系(种),提高牛肉、奶中n-3 PUFAs含量,且FAT1基因在F_(1)和F2代牛中均能稳定有效表达,对转基因牛的健康无不利影响,可为人类提供更营养的食品。
    • 黄玉; 尼玛扎西; 薛正莲; 张国强
    • 摘要: 为获得高性能的金龟子绿僵菌菌株,本研究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处理金龟子绿僵菌,通过比较产孢快慢和生长直径大小进行初筛,用抗紫外能力和毒力作为复筛指标选育菌株,并对育种获得的突变株进行耐热性和遗传稳定性试验,最终在ARTP 40 s和紫外120 s时筛选出一株产孢量高、耐紫外线、毒力强、遗传稳定的优良菌株AU34.该菌株产孢时间比原始菌株快,产孢量为1.63 ±0.22(108 cell/cm2),较原始菌株提高了63.81%.经紫外照射5 min后,AU34存活率为3.18%,比原始菌株更耐紫外照射.并且AU34对小菜蛾的毒力强,校正死亡率为85.71%,半数致死时间(Half-lethal time,LT50)为6.12 d.与原始菌株相比,AU34的耐热性也有较大提高.传代培养6代后,菌株AU34的产孢量无明显变化,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