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传代

传代

传代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546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4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345篇;相关期刊140种,包括生物技术通报、生物技术通讯、微生物学通报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首届中国奶业大会、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暨2008年学术研讨会理事会第二次会议、第九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会议等;传代的相关文献由1849位作者贡献,包括元英进、张永安、曲良建等。

传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4 占比:35.53%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1.28%

专利文献>

论文:345 占比:63.19%

总计:546篇

传代—发文趋势图

传代

-研究学者

  • 元英进
  • 张永安
  • 曲良建
  • 王玉珠
  • 邹旸
  • 陈瑞爱
  • 胡梦龙
  • 丁国杰
  • 尹建伟
  • 张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青; 张军辉; 赵强; 郑明海; 钱琼秋; 陈再鸣
    • 摘要: 在海鲜菇工厂化栽培模式下,比较分析母种继代和菌种不同扩繁工艺对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影响。结果:母种继代从第1代到第8代,在营养生长阶段,菌丝萌发时间均为24 h,满袋时间F_(2)~F_(8)与对照F_(1)均为35~36天,无显著性差异。在生殖生长阶段,菌袋后熟时间,随传代数(F_(2)~F_(8))的增加,呈延长的趋势;原基形成时间,各处理均为8~9天;F_(2)~F_(8)代间的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即随继代数的增加,单产逐步下降,呈负相关性。通过与常规固体三级菌种扩繁工艺比较,液化菌种工艺的菌丝萌发时间提早12 h,满袋时间缩短10天,后熟期减少20天,污染率下降4.6个百分点,原基形成早2天,生物转化率提高15.6个百分点,且子实体整齐、朵形好。
    • 谭水; 周洲; 李晓芳; 余南燕; 向文静; 王英姿; 陈超群; 李忠玉; 黄立军; 钟光明
    • 摘要: 目的 探讨体外特殊条件下鼠衣原体(Chlamydia muridarum,Cm)连续传代培养后在感染性、生长发育以及致病性等生物学性状上的变化,为筛选减毒活疫苗,筛查毒力相关基因提供依据.方法 将实验室Cm野生株(G0)通过常规细胞培养,在辅助或不辅助培养条件下交替连续传代后,将亲本株G0与获得的传代株G28进行衣原体感染离心依赖性、细胞吸附能力、衣原体感染细胞生长曲线、衣原体形成的噬斑大小以及两种菌株在感染小鼠生殖道后所形成的输卵管病变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与亲本株G0相比,传代株G28对感染离心条件的依赖性显著下降(P<0.05);对感染细胞的吸附能力却明显上升(P<0.05);G0与G28在感染细胞32 h内的生长曲线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在感染细胞中所形成的噬斑大小也无明显区别;但体内毒力试验中,G0感染小鼠后致输卵管病变率为87.5%,而G28的输卯管病变率仅为37.5%,两者形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m传代株G28与亲本株G0相比,在感染能力显著增强的情况下,其致病性却显著降低,为后续鉴定毒力基因,进一步提取基因型单一的减毒株并应用于衣原体减毒活疫苗带来了希望.
    • 李淑君; 崔志松; 包木太; 栾晓; 李颖超; 郑立
    • 摘要: 为揭示富集传代培养过程中南极多环芳烃降解菌群的演替规律,以菲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对南极菲尔德斯半岛不同地理位置的6份土壤样品进行了富集和连续传代培养,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富集传代培养过程中菲降解菌群的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富集培养阶段南极菲降解菌的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传代培养阶段(P<0.05),但传代培养阶段的代际物种丰富度无显著差异(P>0.05).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富集培养阶段与传代培养阶段的群落结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传代培养阶段菲降解菌群趋于相对稳定,代际间群落结构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量微生物在富集培养阶段丰度较高,但因不能适应实验室培养条件或不能利用菲而在传代培养阶段被淘汰.反之,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鞘氨醇菌属(Sphingobium)、贪噬菌属(Variovorax)、甲基娇养杆菌属(Methylotenera)和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等适应了该选择压力并在传代培养阶段形成了动态平衡的优势种群.此外,Pseudomonas、Sphingobium和Variovorax等在富集传代培养过程中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优势种在维持群落的动态平衡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研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南极土壤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潜力以及关键微生物动态变化的认识,为下一步充分挖掘利用南极环保功能微生物资源提供重要的依据.
    • 马逸群; 邵丽诗; 万珊杉; 杨扬; 李嘉琦; 王家平
    • 摘要: 目的 探索改进大鼠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分离培养方法,以获取生长状态良好、数量多、传代所需时间短的BMSCs.方法 选取6周龄的SD大鼠,从长骨中提取BMSCs,采用细胞刮刮取法(A组)、胰蛋白酶消化法(B组)及胰蛋白酶消化合并细胞刮刮取法(C组)分离BMSCs,比较原代培养瓶剩余细胞数量、P1代每高倍视野细胞数目、传代后到收获所需的时间.结果 A组与C组贴壁细胞数目较少,镜下多数区域几乎未见BMSCs,分离较为彻底;B组瓶底可见较多贴壁细胞,呈圆形,形态相似,大小均一传代后.第1天时C组BMSCs贴壁数目明显多于其余两组(P<0.001),同时各组培养基中可见少量悬浮细胞.第2天起C组贴壁细胞开始呈现鱼群状分布趋势,其余两组仍呈散在分布.第7天时,C组细胞几乎长满瓶底,BMSCs生长融合达80% ~90%,其余两组细胞间隙较大,仍未达到收获标准.C组在传代后第5天便有1瓶BMSCs长满瓶底,其余各瓶第7天时也几乎达到收获标准.A组从传代到收获所用时间为(8.1±0.8)d,B组所用时间为(10.3±0.8)d,C组所用时间为(6.7±0.9)d.C组收获时间明显短于其余两组(P<0.001).结论 胰蛋白酶消化合并细胞刮刮取法是一种快速、实用、高效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技术.
    • 蔡博治; 傅从从; 陈乐; 刘喆汇; 李先蕾; 倪娜; 林常敏; 黄铿
    •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代数人头皮毛乳头(Dermal papilla,DP)细胞体外培养方法 及其形态学差异.方法 从人头皮分离DP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传代培养至第9代,观察、记录不同代数细胞形态、多层聚集性变化.结果 1~3代DP细胞呈梭形,具有明显的多层聚集生长特性;而4代以上形状不规则DP细胞逐渐增多,细胞传代时间从低代的2~3周延长至6周以上,多层聚集性逐渐消失.结论 体外培养的DP细胞随着代数次数增加,其生长速度、形态、多层聚集性等特性发生显著改变.
    • 戴宇婷; 刘自昭
    • 摘要: 目的 探讨药品试验常用标准菌种斜面保藏法的保存效果及期限,为实验室管理和使用标准菌种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对标准菌种的要求,对能使用斜面保藏法保藏的常用标准菌种进行接种、培养和保存,定期检查菌种活性和特性,对保藏方法、条件、期限等进行记录和评估.结果 各标准菌种在使用相应培养基、相应保藏条件下,试验保藏期限内菌种状态良好,且5代标准菌种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本法可满足标准菌种的短期保藏需要,实际工作中可同时使用多种保藏方法确保菌种质量.
    • 吴双; 朱善元; 郭长明; 左伟勇; 王永娟; 秦枫; 洪伟鸣; 王安平
    • 摘要: 为研究鸽副黏病毒ND167在SPF鸡胚传代中毒力和F基因序列变化,运用有限稀释法将ND167连续传代扩繁,每代次均选择病毒稀释度最高且血凝价最高的尿囊液进行传代,共传10代次,测定第1、5和10代次的最小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和F基因序列.结果表明,ND167在鸡胚传代过程中F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虽未突变,但是毒力却在逐渐增强,从中等毒力株演变为强毒力株.说明对于PPMV毒力判定需要根据动物实验进行,需警惕PPMV在鸡群中反复传代引起毒力增强.%In order to study the virulence and F gene sequence of ND167 in 10-day-old specific-pathogen-free (SPF) chicken embryos,the virus was passaged by chicken embryo Limit dilution method.Allantonic fluid with the highest dilution rate and hemagglutiantion titer was chosen for further Limit dilution.We purified ND167 for 10 generations,and the MDT,ICPI and F gene sequences of the 1st,5th and 10th generation were determin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mino acid of F protein cleavage site in ND167 was not changed and no significant mutation was found during the purification,but the virulence was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medium virulent strain to highly virulent strain.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researchers should determine PPMV virulence based on animal experiments and be alert to the increased virulence of PPMV in the flocks caused by repeated passage.
    • 丁华建; 王金晶; 朱佳琪; 郑梅莹; 郑飞云; 李永仙; 钮成拓; 刘春风; 李崎
    • 摘要: 酿酒酵母在进行连续传代的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以及细胞内的各项生理指标因受胁迫条件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细胞出现逐渐衰老现象.深入了解酿酒酵母在传代中的生理变化对酿酒酵母抗衰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综述了酿酒酵母在传代过程中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酵母在工业生产中的抗衰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physiological indexes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have changed during serial re-pitching due to the stress conditions in serial handlings and the cells become aging.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physiological changes of S.cerevisiae during serial re-pitching to understand the anti-aging effect of S.cerevisiae.In this paper,the changes of the physiological indexes during re-pitching of yeast are summarized,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vious works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proposed.
    • 张姣
    • 摘要: The bacterial species is an important biological resource owned by a country.The preservation of strains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microbiological basic work.Under natural conditions,bacterial contamination and death are inevitable.The passaging and inoculation of microorganisms is a basic operating technique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strains,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strains.%菌种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重要生物资源,菌种保存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微生物学基础工作.在自然条件下,菌种的污染、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而微生物的传代、接种技术是菌种保存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对菌种保存意义重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