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照明
住宅照明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92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电工技术、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30227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安家、大连工业大学学报、中国照明电器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第八届年会、海峡两岸第七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98中国绿色照明国际研讨会等;住宅照明的相关文献由120位作者贡献,包括詹庆旋、庞云、张云翠等。
住宅照明—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0227篇
占比:99.94%
总计:130307篇
住宅照明
-研究学者
- 詹庆旋
- 庞云
- 张云翠
- 彭小云
- 贺晓阳
- 邹念育
- Steve Bowling
- 乔维德
- 井上容子
- 刘祖芳
- 勾淑华
- 姜佳丽
- 孔令国
- 孙明明
- 孙艳霞
- 康斌生
- 张伯敏
- 张佩钢
- 彭世超
- 房媛
- 文桂萍
- 李立
- 沈卫民
- 沈建忠
- 翟恒喜
- 蒋国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Lighting Designers1
- Joachim Ritter
- 中村 肇
- 中村肇
- 于红霞
- 任致程
- 余方洋
- 侯培柱
- 刘华
- 刘宏卫
- 刘志东
- 刘敏层
- 刘炜
- 卢贤丰
- 原永志
- 右光明
- 叶芳姣
- 向朝玉
- 吕庶
- 周鼎金
- 唐飞
- 國嶋道子
- 姚加飞
- 姚娜
-
-
庞云;
彭小云
-
-
摘要:
照明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开展住宅照明系列研究,探索改善现状的途径,对提升住宅环境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上述工作的一部分,采用自愿非随机抽样和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50户住宅实施入户面访和照明测量,发现单户照明合格率为0,各房间合格率仅为2%~16%。合格率最低的房间是卧室和起居室、最低的指标是照度,主要原因为照明设备选型、安装位置不当和产品质量问题。采用主成分法对学习室照明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影响因素为照度和R_(a),其次为反射比与T_(cp),在此基础上尝试进行照明指标综合评价,其结果表现出合理性。
-
-
庞云;
彭小云
-
-
摘要:
为了研究住宅建筑照明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侧重从主观评价的角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了主要参与者的构成,及其对于住宅照明的需求、满意度与认知度,结果表明:受访者的认知度偏低,而需求、满意度较高,得分高低与照明决策者、实施者和预算等因素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采用因子分析法等对住宅照明要求进行分类、排序,发现最受重视的需求是功能性,并且对功能性和美观性层面的认知度高于其他层面。研究结果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并对住宅照明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
庞云;
彭小云
-
-
摘要:
我国未制定专门的住宅照明标准,相关从业人员对住宅照明的认识存在不足.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与住宅照明应用有关的国内外标准或出版物进行分析,梳理出可供参考或借鉴的内容,并对其进行分析、对比与评论,提出了建议.可为住宅照明设计提供一个综合的参考信息源.
-
-
-
-
李秋军
-
-
摘要:
照明在现代生活和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优秀的照明设计以及优良的照明工程,可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美化人们的生活,激发人们的智慧,创造出崭新的业绩.
-
-
刘敏层;
刘华
-
-
摘要:
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要求,从住宅照明、商业照明、应急照明方面介绍了某商住楼照明系统的设计.提出商住楼照明系统设计时要满足用户各方面要求,更多考虑细节和各种使用场合,选用合适的照明灯具,并依据计算数据确定灯具的功率和数量,保证商住楼的照明质量.
-
-
甘映峰
-
-
摘要:
居住行为对室内照明提出了一系列个性化要求,优秀的住宅照明设计应该营造出能够使居住者体验到温馨的"家的氛围"的空间.当下许多住宅照明并未与商业展示照明拉开距离,无论是设计手法还是营造氛围,都过于相似.我们通过对顶光源的优化精简、尝试更多的使用壁灯、台灯、落地灯来主导住宅空间照明(非操作空间照明)效果,并科学地安排空间照度的水平及垂直分布,为住宅空间带来良好的光感体验及个性化效果.
-
-
曹祥红;
张华
-
-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Wi-Fi的住宅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从智能化、人性化设计的角度为住宅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一种参考。以STM8S103系列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通过Wi-Fi模块实现与手机APP客户端的通信,结合APP实现使用手机控制不同房间灯具亮灭以及调节亮度和色彩等功能。本系统还可以兼容室内其他具有Wi-Fi接口的智能设备,共同构成综合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
-
姜佳丽;
邹念育;
房媛;
李悠然;
汪广业;
张云翠;
贺晓阳;
井上容子;
安玉熙
-
-
摘要:
对中日韩三国居民照明光源认知程度与使用情况、照明节能水平以及照明改善需求的相关信息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国的住宅光环境中白炽灯尚未完全取缔,但认知度较高;对LED较为了解,但使用程度有待提高;三个国家照明节能水平存在差异,对照明的改善需求分别有各自的倾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