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管理
骨科护理管理的相关文献在2014年到2022年内共计102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篇、专利文献416265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母婴世界、中国卫生产业、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等;
骨科护理管理的相关文献由113位作者贡献,包括孙丛、王玲娟、马许宁等。
骨科护理管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16265篇
占比:99.98%
总计:416367篇
骨科护理管理
-研究学者
- 孙丛
- 王玲娟
- 马许宁
- 高颜鹏
- 万克玲
- 刘静
- 朱玲莉
- 王凤英
- 罗贞华
- 赵文双
- 陈陶
- 候书娜
- 刘叶超
- 刘娟
- 刘曙光
- 刘琳
- 刘翠芬
- 刘荣
- 吴夏佳
- 吴清芬
- 周琴
- 周芳
- 孙燕
- 宋芹
- 尹俊
- 左昌兰
- 庄卫红
- 张会倩
- 张慧英
- 张慧霞
- 张晶
- 张桂然
- 张玉辉
- 张立
- 张维
- 彭薇
- 怀爱萍
- 文莉娟
- 时宝萍
- 晏飞
- 曹玉
- 朱雪梅
- 李媛媛
- 李小立
- 李璐
- 李艳青
- 杨彩虹
- 杨虹
- 林秋琼
- 梁海燕
-
-
彭薇
-
-
摘要:
目的:探讨赋能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25医院骨科收治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的患者为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赋能健康教育的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护理技能掌握度、护理管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相关知识知晓率、依从性、疾病的复发率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康复护理技能掌握度和对照组相比均较高(P0.05);实施健康教育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评分均在对照组之上,而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数值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护理质量、服务态度、住院环境三方面评价发现,研究组的满意度均在对照组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赋能健康教育有助于帮助患者掌握康复护理技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护理满意度高,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
贾雅青
-
-
摘要:
目的:探究在骨科护理管理中渗透人性化理念的护理效果.方法:纳入研究时间范围:2017.12-2019.12,病例:骨科患者,96例,分组:平行信封抽签,实验组:48例,人性化理念护理,对照组:48例,常规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及一般满意患者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管理中渗透人性化护理理念,有利于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程度,降低医患纠纷.
-
-
朱玲莉
-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基于循环质控理念的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3月期间于骨科进行住院治疗的120例骨折患者以及24名骨科护理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护理人员各12名,对照组予以骨科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引入循环质控理念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风险意识评分、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结果:护理人员护理风险意识评分对比,观察组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模式了解程度、风险因素了解程度、危险管理行为动向以及风险意识态度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出现护理服务、护理记录、护理管理以及患者意外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67%vs3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6.67%vs 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将循环质控理念运用到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中,可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意识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
-
胡敏敏
-
-
摘要:
目的:研讨于临床骨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6S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于我院骨科在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间收治的病人中随机抽选80例为调查对象,依据黑白球法纳为两组,即常规组(n=40)与6S组(n=40).常规组执行传统管理模式,6S组执行6S管理模式.统计两组病人对骨科护理质量的评分.结果:相较于常规组,6S组病人对药物、病房的护理管理质量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临床骨科护理管理工作中,通过合理采纳6S管理模式,可以提升护理管理效果.从病房、安全、卫生、药物等多方面强化护理管理质量,临床应用优势显著.
-
-
朱玲莉
-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基于循环质控理念的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3月期间于骨科进行住院治疗的120例骨折患者以及24名骨科护理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护理人员各12名,对照组予以骨科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引入循环质控理念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风险意识评分、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结果:护理人员护理风险意识评分对比,观察组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模式了解程度、风险因素了解程度、危险管理行为动向以及风险意识态度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出现护理服务、护理记录、护理管理以及患者意外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67%vs3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6.67%vs 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将循环质控理念运用到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中,可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意识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
-
时宝萍;
段伟锋
-
-
摘要:
目的: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互动管理模式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10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骨科患者,研究时间选自2019年1月-2020年11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50例,行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50例,应用互动管理模式),之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和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情绪和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护理过的程中,应用互动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可以充分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护理的质量,患者的预后因此得到优质保障.
-
-
马玲玲
-
-
摘要: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方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2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骨科患者,根据抽签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的护理方式)和实验组(全程健康教育方式)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而实验组使用全程健康教育方式.然后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骨科护理质量、健康教育质量、患者对骨科康复的认识水平、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骨科护理质量、健康教育质量、患者对骨科康复的认识水平、接受治疗的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状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方式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改善患者和医生之间剑拔弩张的气氛,使患者药物治疗的配合下发挥更大的效果,从而加快患者身体康复.也有利于减轻患者在疾病中的疼痛,让患者感受到细致体贴的照顾,最终解医生和患者之间紧张的医护关系,提高现代护理水平.
-
-
王凤英
-
-
摘要:
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RM)指对经济损失的风险予以发现、评价,并寻求其对策的管理科学,以减少经济损失的风险和法律诉讼为目的。 医疗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护理技术、药物、环境、设备、医疗护理制度与程序等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的活动。 随着公众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护理界的共识。 创伤骨科的住院患者因车祸或意外事故致伤者居多,急诊多、多发伤及复合伤等严重创伤者多、病情复杂、变化快,术后管道多,病程及卧床时间相对较长,对护理要求高、难度大,生活护理繁重,患者及家属无心理准备,承受能力差等特点。 因此,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各类风险,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已成为骨科护理管理所面临的新课题。 文章旨在分析骨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寻求其防范对策,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有效规避护理风险的发生。
-
-
陈芳
-
-
摘要:
目的 研究疼痛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骨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管理的80例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各40例的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疼痛管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前疼痛评分(NRS)无较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改善更明显,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护理管理中运用疼痛管理能明显改善骨折病人生理上的疼痛,提高患者舒适感.
-
-
万克玲
-
-
摘要:
目的了解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互动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本文将本院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进行治疗的80例骨科患者,通过随机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中的患者在进行管理的时候采取的是互动管理的模式,对照组中的患者则是采取的常规管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骨科疾病环境质量、护理管理质量进行比较分析,还要对护理前后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满意度、护理质量、恢复状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患者实施互动管理模式效果非常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关系,因此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
-
-
-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6-28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骨科患者助行使用的骨科护理助行器,包括架体,架体内形成有供人体站立的空间,架体的一侧开设有缺口,架体靠近其四角的位置设置有四根沿竖向延伸的支撑杆,位于架体前侧的两根支撑杆底端连接有单向轮,其中一根支撑杆上套设有转筒,转筒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转动连接有坐板,坐板远离第一连杆的位置设置有支撑结构,坐板具有工作工位和收纳工位,坐板位于工作工位时,支撑结构支撑坐板处于水平位置并位于缺口处,坐板位于收纳工位时,坐板折叠于助行架体的一侧,通过此结构使得病人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借助坐板进行休息,进而避免病人由于过度疲劳而摔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