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DNA编码

DNA编码

DNA编码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296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8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99504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福建电脑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十一届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现状研讨会、第19届全国计算机新科技与计算机教育学术大会、2004年全国印染优质、高效、节能、节水、清洁生产经验交流会等;DNA编码的相关文献由597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洪芳、彭宣嘉、吴阿亮等。

DNA编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8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9504 占比:99.86%

总计:99640篇

DNA编码—发文趋势图

DNA编码

-研究学者

  • 杨洪芳
  • 彭宣嘉
  • 吴阿亮
  • 蒯乐天
  • 李科
  • 陈雯婷
  • 李进
  • 张勋才
  • 万金桥
  • 牛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杜鑫昌; 高瑜翔; 曹远杰; 涂雅培; 吴美霖
    • 摘要: 为了解决现有图像加密算法处理后的密文图像在传存储过程中带宽利用率低、占据较大的存储空间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混沌压缩感知和DNA编码的多图像加密算法,可同时对多幅图像进行压缩加密为一幅密文图像。通过SHA-256安全散列算法产生内部密钥,实行一次一密,极大地提高了算法的安全性。相比于传统加密算法,密文图像空间利用率提高了约87.5%,平均每幅复原图像的峰值信噪比达26.42,复原图像的细节仍清晰可见。密文图像像素改变率(UACI)与统一平均变化程度(NPCR)分别达到33.75%和99.81%,接近于理论值。提出的多图像压缩加密算法具有较好的压缩性和安全性。
    • 张淑霞; 李珊珊; 白牡丹; 杨娜
    • 摘要: 近年来,彩色图像的安全存储与传输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现有的低维混沌系统和单调DNA编码系统因其结构单调、繁杂度和安全性较低,不能满足图像加密的最根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混沌系统与DNA编解码相结合的彩色图像加密算法。首先,对彩色图像的分块进行加密;其次,将Logistic混沌映射生成的参数与空间复杂的Chen超混沌映射结合;再次,对彩色图像的红色(red,R)、绿色(green,G)和蓝色(blue,B)的3个通道进行置乱;最后,利用DNA编码对图像进行混乱加密处理。同时增加了加密算法中混沌系统的个数,优化了加密算法的流程。改进算法在MATLAB 2018b上进行仿真,通过直方图、信息熵和相邻像素相关性等对仿真结果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提高了加密算法的加密效率,并增强了加密的安全性。
    • 邓文博; 刘帅; 刘福才; 黄茹楠
    • 摘要: 针对传统图像加密算法安全性能差和传输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CS和DNA编码相结合的图像压缩加密算法。首先,采用CS对待加密图像进行预处理,在预处理过程中由克罗内克积KP构造测量矩阵并按比例缩小原始图像。接着,利用超混沌Bao系统产生的混沌序列动态控制DNA编码、解码和运算方式,对压缩图像进行加密和解密。最后,通过重构算法得到重构图像。该算法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超混沌Bao系统产生的混沌序列,通过将生成的混沌序列整数化,对原始图像进行DNA扩散操作。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图像的传输效率和安全性。
    • 杨宇光; 裴帅康
    • 摘要: 首先提出基于混沌的明文关联初值生成方案,然后在初值生成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双混沌系统和DNA(deoxyribonucleic acid)编码的图像加密算法.加解密实验结果表明解密图像与明文图像完全一致.对该文算法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文算法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和鲁棒性.相对于其他引用文献算法,该文算法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
    • 沈继云
    • 摘要: 针对图像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易受到外界的攻击以及经典图像置乱加密方法的密钥量小、安全程度较低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双重置乱的图像加密算法,该算法包括位置置乱和像素值置乱。首先,对经典矩阵变换Arnold cat进行改进,避免攻击者通过无限次迭代恢复出原始图像,并引入混沌映射以解决改进后的Arnold cat变换所产生的参数过多及参数安全性等问题,实现了像素的位置置乱。然后,通过DNA编码规则对像素点进行重新编码、运算,并将运算结果重新赋值给像素点,实现了像素值的置乱加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使加密后的图像像素的相关性明显降低,图像加密效果良好。
    • 刘刚
    • 摘要: 近期,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叶健课题组在《PLoS Pathogens)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植物双生病毒卫星DNA编码的PC1蛋白可以通过靶向光信号途径的PIF转录因子家族调控的虫媒病毒抗性,促进虫媒病毒的快速传播,揭示了光调节双生病毒-烟粉虱-植物三者互惠共生的新机制。
    • 宫帅; 霍橙; 谢冬
    • 摘要: 采用后稀疏化方案对待加密的明文图像做压缩感知处理,利用DNA编码规则与帐篷映射产生的混沌矩阵做规则运算,将单一编码多元化,对图像进行像素扩散,最后将扩散矩阵进行分割合并处理形成密文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图像加密方案具备强的抗攻击特性和较好的重构效果.
    • 师婷; 高丽
    • 摘要: 现有的低维混沌映射编码系统和单一的DNA编码系统结构简单、复杂度和安全性较低,不能满足图像加密的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结合DNA编码和超混沌映射的彩色图像加密方法.首先,根据明文图像的信息,迭代生成每个混沌图的初始值及与明文图像大小相同的随机矩阵.然后,对生成的图像初始值和随机矩阵进行同等大小的分块,每个区块的DNA编码方式和每个区块之间的DNA操作规则由动态超混沌序列决定.最后,引入扩散操作以达到更好的加密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复杂度、较强的安全性和较大的密钥空间,可以抵抗多种攻击.
    • 袁立; 谢俐; 龙颖; 胡春强; 蒋淘金
    • 摘要: 彩色图像的安全性一直受到学者的关注。针对彩色图像加密算法置乱效果不佳、扩散特性不强、抵御统计攻击能力较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哈希和DNA编码的彩色图像混沌加密算法。运用哈希函数生成Arnold混沌映射的参数,将Arnold混沌映射和Logistic混沌映射结合,对图像进行R、G、B3个维度的置乱,再利用DNA编码对图像进行混乱处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表明:本文的算法具有良好的加密效果,且对统计、差分攻击具有很好的抵御效果。
    • 关博文
    • 摘要: 图像-压缩加密算法在实际应用时,如果压缩-加密算法每次只能针对单一图像进行操作,那么该算法应用场景太过局限并且执行效率过低.为了提高图像压缩-加密算法的效率、安全性及实用性,同时实现对两张图像同时进行加密.本文提出了一种双图像压缩-加密算法基于分数阶超混沌系统与DNA编码实现.在所提出的算法中,通过将两张待加密图像关联起来并同时压缩-加密,能够使加密图像复杂性提高的同时,为密文图像提供很好地迷惑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