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资金流动
跨境资金流动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484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贸易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4篇、专利文献25021篇;相关期刊131种,包括中国对外贸易、中国货币市场、区域金融研究等;
跨境资金流动的相关文献由487位作者贡献,包括管涛、刘源、吴书画等。
跨境资金流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5021篇
占比:98.10%
总计:25505篇
跨境资金流动
-研究学者
- 管涛
- 刘源
- 吴书画
- 周永峰
- 李升
- 管玉贵
- 课题组
- 费广平
- 郭潇
- 马楠
- 高铮
- 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国际收支处课题组
- 乔兆颖
- 何迎新
- 倪素芳
- 刘毅
- 司斌涛
- 吕丹
- 孙天琦
- 孙树强
- 宋国军
- 庞春阳
- 张伟杰
- 张硕
- 张锁晨
- 张锦增
- 彭康
- 戴俊
- 李伟
- 段端
- 温建东
- 牛轶
- 王大贤
- 王家强
- 王有鑫
- 王蕾
- 胡国正
- 许满刚
- 谢亚轩
- 谢端纯
- 赵灵
- 赵阳
- 邓吉宁
- 邹林
- 金满涛
- 钟升
- 丁孟
- 丁志杰
- 万占标
- 万文彦1
-
-
谢端纯
-
-
摘要:
自由贸易港作为当前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是其主要特征之一。金融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政策框架从顶层设计、法律基础、实施路线图等多维度构建与自由贸易港制度体系相适应的金融制度“四梁八柱”,聚焦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服务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实体经济发展。本文深入阐释了海南自由贸易港金融政策框架的主要内容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建议,对于提升海南自由贸易港金融改革开放效能,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
鲁翠芬
-
-
摘要:
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下,国际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我国国际收支延续基本平衡格局,在此背景下,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呈现新的特点和风险,因此,很有必要分析研究影响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具体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
-
-
-
沈卉平
-
-
摘要:
在我国涉外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居民个人外汇收支规模不断增加,现行的个人外汇管理政策难以完全满足个人外汇资金配置需求,个人跨境资金流动需求日益扩大与部分项目外汇收支管理不完备之间的矛盾逐渐增大,迫切期待改革并完善个人外汇管理体制以实现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为此,本文以个人外汇管理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
-
刘开雄
-
-
摘要: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502亿美元,较11月末上升278亿美元,升幅为0.86%。2021年12月,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跨境资金流动活跃有序。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12月,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元指数下跌,主要国家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
-
-
李敏霞
-
-
摘要:
证券市场双向开放是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本文测度了近20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三个维度的开放度,分析了证券市场开放与我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情况。构建证券市场开放度与短期跨境资金流动门限回归模型,测算了证券市场开放度与短期跨境资金流动门槛值。研究证实,我国证券市场开放度与跨境资金流动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小于门槛值呈正效应,大于门槛值呈负向效应。同时,表明证券市场双向开放度变化对我国短期跨境资金流动的效应更显著。本文围绕健全证券市场机制、增强金融体制改革协调性、优先开放领域及产品、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和市场预期引导等提出了建议。
-
-
何迎新
-
-
摘要:
美国证券市场开放成熟,是中国企业境外上市首选目的地之一。《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使美国中概股面临较大的退市风险。中国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在保护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加强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合作,同时,引导中国企业采用私募发行等方式解决融资需求。为给美国中概股转向非美国证券交易所再次上市和回归A股创造条件,监管部门需完善境外上市政策,完善境内证券市场制度规则,加大证券市场开放,加强统计和监测,积极应对《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带来的冲击和风险。
-
-
李洋
-
-
摘要:
近年来,国际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促使外汇业务往来日益频繁,不法分子将非法资金合法化的手段也越来越复杂。外汇监管中发现的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和转移资金用于境外赌博或偿还赌债、受贿资金转移、非法按金交易等案例,都有明显的洗钱特征。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对跨境资金流动监测也在不断加强。外汇部门反洗钱监管需要加强与其他部门协同合作,统筹外汇局、金融机构等主体齐抓共管,才能提高风险防控的有效性与监管效率。
-
-
李俏莹;
孙方江
-
-
摘要:
科技进步、经济活动发展不断演变推动货币形态的演变,随着数字技术发展,央行数字货币逐步登上历史舞台,并被视为改善跨境支付效率的重要机遇。央行数字货币将来是否真正用于跨境领域,将会是主权货币竞争、公共与私人货币竞争、地缘政治等综合因素权衡的结果。基于此,本文研究央行数字货币跨境应用的基本概念和潜在路径,探讨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对国际货币竞争的影响,并系统梳理当前全球主要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对央行数字货币的战略研究与实践探索,研判各主要国际货币的初步态度,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政策建议,包括统筹“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提升我国在数字货币领域话语权;统筹“创新引领”和“风险可控”,通过优化技术设计扬长避短;统筹“央行主导”和“私营部门参与”,促进形成各方推动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