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贸易壁垒
蓝色贸易壁垒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1年内共计94篇,主要集中在贸易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109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法制与社会、合作经济与科技、商情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3年第十届中国技术管理(MOT)学术年会、江苏省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等;蓝色贸易壁垒的相关文献由117位作者贡献,包括于梦璇、邱璜、高凛等。
蓝色贸易壁垒
-研究学者
- 于梦璇
- 邱璜
- 高凛
- 黄焕山
- 姬锦霞
- 张磊
- 施健
- 涂家翔
- 潘宏
- 王泽波
- 王粹月
- 王靖
- 田天
- 申天恩
- 缪琨
- 胡未名
- 邱聪颖
- 郑克芳
- 陈艳丽
- 黄俊霞
- 黄蕾
- MENG Xiang-min
- ZHANG Hong
- 于谨凯
- 任佳瑜
- 任平
- 伍志华
- 刘丽杰
- 刘婷
- 刘谦慧
- 刘颖
- 单宝
- 吕宗元
- 吴卓衡
- 吴雪飞
- 唐娅娇
- 孟凡娟
- 宁凯
- 安慧子
- 宋华末
- 布岩
- 常久超
- 张东芳
- 张云娟
- 张宇
- 张开翼
- 张弛
- 张慧
- 张智群
- 张海霞
-
-
-
-
薛燕
-
-
摘要:
蓝色贸易壁垒的核心是社会责任标准(SA8000),该标准的设立对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短期的贸易抑制效应、贸易转移效应,以及中长期的贸易促进效应。我国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受蓝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在所难免,所以为使我国出口企业能够高效地应对,就必须在相关机制上健全和完善。
-
-
-
-
汪飞宇
-
-
摘要:
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国,我国的出口贸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蓝色贸易壁垒的冲击.本文结合我国劳工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探索蓝色贸易壁垒的应对之策.
-
-
胥懿容;
王丽力
-
-
摘要:
在国际贸易领域,有一种以社会责任标准为核心的蓝色贸易壁垒正在逐渐变得强大起来.由于我国出口的商品,劳动密集型占有很大一部分,因此,受到蓝色贸易壁垒的影响相对比较严重.在这种背景,有必要对蓝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分析,希望可以为降低我国进出口贸易风险起到一定积极思考作用.
-
-
-
-
于梦璇;
田天;
郑克芳;
胡未名;
陈艳丽
-
-
摘要:
蓝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贸易壁垒,给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以博弈论为基础,分析了蓝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动因机制、运行机制和解决机制。通过分析国家之间博弈模型得出结论: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更具有设置蓝色贸易壁垒的意愿和优势;贸易报复能力越低的国家越有可能遭受蓝色贸易壁垒的限制;发展中国家是否应对贸易壁垒取决于他们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提出发展中国家应联手应对发达国家的贸易歧视,增强共同的贸易反制能力,以此减少发达国家对其设置贸易壁垒的可能性。
-
-
宋华末;
王凯华
- 《2013年第十届中国技术管理(MOT)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近年来,“社会条款”一词在西方频繁出现,其核心就是将劳工标准纳入多边贸易体制,过国际贸易的互动关系,由贸易制裁手段达到促使未能遵守劳工标准的国家整改的目的.发展中国家则认为发达国家将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的主张实质是利用蓝色贸易壁垒来抑制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是改头换面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劳工标准问题的争论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在贸易谈判和国际竞争中均无法回避这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