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萨伊定律

萨伊定律

萨伊定律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1年内共计133篇,主要集中在经济学、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3篇、专利文献867篇;相关期刊117种,包括前线、江汉论坛、经济师等; 萨伊定律的相关文献由151位作者贡献,包括叶德磊、于敏、冯亚男等。

萨伊定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3 占比:13.30%

专利文献>

论文:867 占比:86.70%

总计:1000篇

萨伊定律—发文趋势图

萨伊定律

-研究学者

  • 叶德磊
  • 于敏
  • 冯亚男
  • 李仙娥
  • 李佐军
  • 王萍
  • 葆光
  • 许小年
  • 郑大喜
  • 丁堡骏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刘民权
    • 摘要: 发展的动力在于人力资本的积累,特别是教育.正如新加坡的经验所证明的那样,教育可以引导和促进一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教育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真正应该首先关心的.本文就教育提出一条可能的"萨伊定律",即通过造就一支达到一定规模的受过良好教育的技术工人队伍,一国或可大量吸引需要雇用这些技术工人的国内和国际投资(通常是在服务业和制造业部门内).也就是说,在造就这样的一支技术工人队伍的同时,或有可能也就造就了对这支队伍的需求.在一个日益由全球供应链和生产链、全球直接投资和金融资本流动驱动的时代,教育的这种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效应尤其明显.那些在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优先考虑教育投资,而且其政府在这方面起到强有力的引领作用的国家,将尤有可能从其教育投资的这一效应中受益.
    • 张传兵; 居来提·色依提
    • 摘要: 经济学家萨伊历来饱受争议,以他名字命名的"萨伊定律"更是聚讼纷纭.本文通过研究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发现:"萨伊定律"与其文本原意不同,该定律将其表述中的"生产"偷换成了"供给",是对萨伊思想的误读,因而其销售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其消费论一味强调节俭,忽视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和满足需求的福利效应,则有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上述发现可以还原他在经济思想史中的地位并加深对当今市场运行规律的理解.
    • 高东方
    • 摘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萨伊定律都是从供给侧寻求经济增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供给学派的理论源头是萨伊定律,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供给学派的某些政策主张也有相似之处.但中国当今面临的经济环境和萨伊定律或供给学派提出时的经济情况大相径庭,不能照搬照抄萨伊定律的政策主张.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借鉴萨伊定律,更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基础制度上设计一整套的结构性改革方案.
    • 赵茂林; 潘越
    • 摘要: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我们对萨伊的经济理论进行再评析,对于经济理论史研究的深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萨伊的经济理论在本质上具有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辩护性,但并不意味着萨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规律的揭示毫无价值.萨伊对供给与需求的结构分析,还有对奢靡和鄙啬等错误消费观的批判以及对节约和理性消费的提倡,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整顿消费风气仍具有借鉴意义.
    • 李文阔; 张雪松
    • 摘要: 对宏观经济体系产生的背景作了阐述,并对1992年世界经济危机与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进程进行了介绍,最后得出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原因与过程.
    • 李小云
    • 摘要: 凯恩斯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于市场以及市场遇到的危机均有一定的研究和论述.凯恩斯和马克思均对萨伊定律提出过批评,而萨伊定律的核心在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关系.产能过剩作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大问题,其产生与供给—需求的关系密不可分.产能过剩既是一个理论困惑,也是当下的一个研究热点和经验困惑.对此,凯恩斯与马克思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AD—AS曲线的关系进行讨论,在借鉴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路线的基础上,文章构建新的分析框架,分析中国产能过剩的机理,通过该推理路线最大程度拟合中国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 杨启鹏1
    • 摘要: 本文试图通过梳理供给学派发展史和主要观点,对比供给侧改革思想,并梳理异同,指出对供给侧改革的误解,并探析供给学派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实证发现,西方供给学派起源于法国重农学派并曾兴盛于上世纪70年代,其核心理论为''萨伊定律''。西方供给学派在理论、产生背景、所面临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等方面与我国供给侧改革均存在明显差异,但在经济、市场与政府关系、创新以及分析国际形势等方面对我国的供给侧改革仍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 亓为康
    • 摘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的新态势中供给和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日益显著,面对当前情况,党中央战略性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西方供给理论因强调供给管理被一些学者视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源流.基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与内涵,结合西方供给理论的兴起与发展,从时代背景、供需平衡、政策国情、发展目标等方面分析并揭示了二者的本质差异.因此我国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将政治经济学理论与我国新时代的发展特点和发展现状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有助于我国顺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陈凤香
    • 摘要: 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滞胀”问题,供给经济学派兴起.供给学派复活了古代的萨伊定律.整个供给学派按观点又可分为以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孟德尔、阿瑟·拉弗、万尼斯基、诺尔曼·图尔和保罗·罗伯茨为代表的激进派供给经济学,和以M·费尔德斯坦(M.Feldstein)为代表的温和派供给经济学.供给经济学的政策主张为里根所采纳,较为有效地解决了美国的滞胀问题,但也给美国经济带来了财政赤字增加等负面影响.针对我国目前经济出现的“四降一升”的问题,中央政府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不能与西方的供给经济学混为一谈.
    • 周庭芳; 张超
    • 摘要: 著名的“萨伊定律”被误述、误解的甚多,实际上它的核心命题是正确的:在一个社会中,生产者供给越多,创造的需求就越大,整体经济就越繁荣,每个人的获益就越大.可见,激励生产是促进财富增长的最好政策.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劳动者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能够参与供给并且有利可图,在制度层面就是要保护他们的供给权和收入权.西方发达国家与中国的发展经验都表明,保护供给权和收入权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是非常重要的,这两个权利受到的侵害越大,增加供给就会越困难,经济就越不可能增长.当前我国经济所遇到的问题也主要是因为供给端成本过高,企业与个人的收入权受到侵害所致,但我国具有天然的政治体制优势,推动改革的效率要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