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犯罪心理痕迹

犯罪心理痕迹

犯罪心理痕迹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1年内共计90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法律、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6824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湖北警官学院学报、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湖南警察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三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2008年命案现场勘查与分析交流会等;犯罪心理痕迹的相关文献由111位作者贡献,包括邢书力、陈利、李志锋等。

犯罪心理痕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 占比:1.27%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6824 占比:98.70%

总计:6914篇

犯罪心理痕迹—发文趋势图

犯罪心理痕迹

-研究学者

  • 邢书力
  • 陈利
  • 李志锋
  • 陈鸿伟
  • 武伯欣
  • 任克勤
  • 傅晓海
  • 刘洪广
  • 孔艺霖
  • 孙志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孔艺霖
    • 摘要: 当代社会日益向着现代、智能的方向发展,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也不断升级,以往现场多见的物质痕迹也随着犯罪分子反侦查意识的提高而减少,对现场勘查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侦查人员从犯罪心理痕迹的基础概念出发,深入研究犯罪现场勘查中物质痕迹与心理痕迹之间存在的联系,分析犯罪嫌疑人犯罪行为与心理活动的关联,反复改进弥补犯罪心理痕迹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以实战案例论证犯罪心理痕迹在犯罪现场勘查中的价值和作用,为犯罪现场勘查和案件侦破提供更多有用信息,提升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能力和水平。
    • 孔艺霖
    • 摘要: 当代社会日益向着现代、智能的方向发展,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也不断升级,以往现场多见的物质痕迹也随着犯罪分子反侦查意识的提高而减少,对现场勘查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侦查人员从犯罪心理痕迹的基础概念出发,深入研究犯罪现场勘查中物质痕迹与心理痕迹之间存在的联系,分析犯罪嫌疑人犯罪行为与心理活动的关联,反复改进弥补犯罪心理痕迹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以实战案例论证犯罪心理痕迹在犯罪现场勘查中的价值和作用,为犯罪现场勘查和案件侦破提供更多有用信息,提升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能力和水平.
    • 叶馨
    • 摘要: 犯罪心理画像起源于美国FBI,近几年,犯罪心理的研究和运用在国内逐步发展起来.本文对犯罪心理画像的概念进行总结,从二分法入手,从归纳法和演绎法阐述犯罪心理画像的方法.当前犯罪心理画像在国内发展存在最紧要的问题不外乎技术人员在理论和实践上对该技术的成熟把握及运用.
    • 郭朋伟
    • 摘要: 当前犯罪活动呈现出主体职业化、手段专业化、组织严密化等特点。随着作案人反侦查能力的增强,犯罪现场能够获得的传统物质痕迹越来越少,侦查工作时常因此陷入僵局。但与现场物质痕迹不同,能够反应作案人主观心理状态、心理活动、个性心理特征的现场犯罪心理痕迹并不受此限制。准确理解犯罪心理痕迹的概念和特征,掌握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步骤和方法,通过对现场痕迹的收集、整理、分类与分析,可以从有限的物质痕迹中挖掘出更多的犯罪心理痕迹,帮助侦查人员拓宽侦查视野、识别犯罪分子伪装、避免侦查误区、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
    • 向凯朋; 曹俊梅
    • 摘要: 犯罪心理痕迹在我国的理论发展和应用两方面存在诸多困境,理论方面表现为概念存在分歧、一些重要概念界定不明、相关学科研究不足.实践方面困境表现为应用范围狭窄、应用的积极性不高、应用效益不高.究其双重困境出现的原因,根本上看是我国文化背景造成对犯罪心理痕迹起支撑作用的基础学科的缺位,同时相关数据库尚待完善等也是重要因素.欲走出困境,加强基础科学的建设、提高侦查人员收集心理证据意识等是题中之义.对犯罪心理痕迹目前状况进行反思,必须对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方法进行准确定位,同时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方法与传统侦查手段的契合度将影响犯罪心理痕迹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最后,犯罪心理痕迹应拓展所能应用的案件的类型,进行创新,这将是犯罪心理痕迹在我国发展的关键.
    • 张贇; 竺斌
    • 摘要: 犯罪心理痕迹从狭义层面来剖析,就是指侦查人员准备对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进程时,判定犯罪人的心理想法及个性要求,并从犯罪现场来得到现场遗留下的物质痕迹.如果剖析案情时遵照犯罪心理痕迹,要以犯罪心理学为基础,同时要借助犯罪心理内外机制来剖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在使用犯罪心理痕迹时,侦查人员要将犯罪心理痕迹的不稳定性克服掉,且消除犯罪心理痕迹剖析的主观性,创建一套完整的犯罪心理痕迹整理系统.
    • 向凯朋1; 曹俊梅1
    • 摘要: 犯罪心理痕迹在我国的理论发展和应用两方面存在诸多困境,理论方面表现为概念存在分歧、一些重要概念界定不明、相关学科研究不足。实践方面困境表现为应用范围狭窄、应用的积极性不高、应用效益不高。究其双重困境出现的原因,根本上看是我国文化背景造成对犯罪心理痕迹起支撑作用的基础学科的缺位,同时相关数据库尚待完善等也是重要因素。欲走出困境,加强基础科学的建设、提高侦查人员收集心理证据意识等是题中之义。对犯罪心理痕迹目前状况进行反思,必须对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方法进行准确定位,同时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方法与传统侦查手段的契合度将影响犯罪心理痕迹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最后,犯罪心理痕迹应拓展所能应用的案件的类型,进行创新,这将是犯罪心理痕迹在我国发展的关键。
    • 徐俊文
    • 摘要: 犯罪心理痕迹广泛存在于犯罪过程之中,具有物质附着性特性,附着于认知载体、生理载体、现场物质载体等相关载体上.提取犯罪现场犯罪心理痕迹载体,正确解读附着在载体上的犯罪心理痕迹,有利于发现侦查线索,锁定嫌疑人的身份和范围,提高侦查破案的效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