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起义
湘南起义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8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共产党、中国史、中国军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6篇、专利文献6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党史纵横、小康、文史博览等;
湘南起义的相关文献由168位作者贡献,包括廖义军、吴志平、吴绪斌等。
湘南起义
-研究学者
- 廖义军
- 吴志平
- 吴绪斌
- 彭儒
- 曾长秋
- 光新伟
- 吴昕
- 唐正芒
- 夏远生
- 孙伟
- 张映波
- 徐宝来
- 曾科
- 江子
- 王军
- 王建柱
- 蒙秀琼1
- 谭献民
- 鞠景奇
- 黄仲芳
- 丁冠楠
- 丁卫华
- 万江维
- 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红色金融史编写组
- 仁曾尖措
- 付祥华
- 伍君
- 何小文
- 何珍良
- 何立波
- 俞向党
- 元昕
- 刘专可1
- 刘克明
- 刘华清
- 刘国
- 刘学民
- 刘宇祥
- 刘建1
- 刘建平
- 刘志仁
- 刘瑛
- 刘畅
- 刘都贤
- 叶介甫
- 叶学贤
- 叶方舟
- 吕坚
- 吕梅
- 吴伟良
-
-
何小文
-
-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军委在1955年至1965年期间,先后对仍在部队工作的解放军将领授予了军衔,其中就有王云霖。王云霖在16岁便参加革命,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湘南起义,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是我军较早的"医务官"之一。让我们一起来追忆这位不惧枪林弹雨的开国将军。
-
-
-
-
摘要:
1928年1月12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智取宜章县城,打响了湘南起义的第一枪。紧接着,在朱德、陈毅和中共湘南特委的共同领导下,湘南各县党组织纷纷行动起来,组织农军配合工农革命军发动起义。宜章、郴县、永兴、耒阳、资兴等县苏维埃政府先后宣告成立。一时间,革命烽火燃遍湘南,武装起义席卷20余县,参加群众上百万之多,声震湘、粤、赣3省,形成了“红旗漫卷南天乱,湘南这边红一片”的生动局面。
-
-
朱新春
-
-
摘要:
英烈小档案朱良才(1900—1989),原名朱绍时,湖南汝城县人。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红四军连党代表、营部书记、支队政委,红一方面军师政委、军政委,援西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政干校副校长、政委等职,参与了湘南起义、黄洋界保卫战、长征、西征等历史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北京军区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58年因病主动退出领导岗位。1989年2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
-
陈而辰;
李柏
-
-
摘要:
作品说明:《缅怀》设计说明:油画创作,尺寸40cm×50cm,横构图。这幅作品主要表达的是在郴州的湘南起义纪念塔,纪念塔高28.1m,由6390块花岗岩建造而成、高大的纪念塔巍然耸立,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下,描绘出的几何图案的剪影,使人肃然起敬。
-
-
水君
-
-
摘要:
杨得志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是人民军队中很具代表性的一位开国上将。从1928年跟随湘南起义部队到井冈山开始,在以后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他是毛泽东非常赏识和器重的一员战将。对毛泽东,杨得志也有诉说不尽的情愫。
-
-
小西
-
-
摘要:
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工农革命军在宁冈砻市胜利会师。井冈山会师和红四军成立,对坚持井冈山地区的斗争,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
-
若飞
-
-
摘要:
在湖南常德的一面石墙上镌刻着这样一首诗:"一夜风云变,上海大屠杀。尔琢拔刀起,血誓效讨伐。革命不成功,此生不理发。"这短短的诗行,是烈士王尔琢投身革命、终身向党的真实写照。王尔琢,1903年生,湖南石门人。他曾就读于黄埔一期,是周恩来最看重的学生之一,并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后来又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历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参谋长、红四军参谋长,是工农红军最年轻的参谋长。
-
-
-
李武厚(文/图);
曾飞(文/图)
-
-
摘要:
“1928年4月,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起义的农军,经过艰难曲折,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了。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当时毛泽东35岁,陈毅27岁,彭德怀30岁,年龄最长的朱德也才42岁……所以,青春一直是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春天的井冈山,鸟语花香,处处绿叶舞动,一片生机盎然。3月18日,江西省井冈山市人武部开展“学党史砺初心、新时代新担当”主题活动,引导大家自觉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
-
李月
-
-
摘要:
湘南起义研究起步较晚,但经过长期努力业已积累一定的史料基础,可以支撑湘南起义研究的深入.既有的研究虽也算硕果累累,但有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与深入研究,且就新时代的要求而言也尚有一定差距.在党中央大力倡导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大背景下,湘南起义的相关研究应当与时俱进,研究如何发挥湘南起义作为党史的资政育人作用,进一步发掘湘南起义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