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信息网络
气象信息网络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09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大气科学(气象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629171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广东气象、内蒙古气象、陕西气象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31届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1年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科技年会等;气象信息网络的相关文献由21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帅、王慧瑜、贾萍等。
气象信息网络—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29171篇
占比:99.98%
总计:629280篇
气象信息网络
-研究学者
- 王帅
- 王慧瑜
- 贾萍
- 何欢
- 刘军
- 刘帆
- 卓凤艳
- 卢淞岩
- 唐雅茜
- 姚朋
- 岳勇
- 常履福
- 庞亚峰
- 张敏
- 彭江华
- 朱津辉
- 朱海波
- 李社宏
- 李铭鉴
- 燕东渭
- 王昊
- 程雷
- 纪立恒
- 胡仲殊
- 蔡昕哲
- 谢明
- 贾思阳
- 邹红
- 陈兰
- 陈建云
- 陈斌源
- 青娉楚
- 鲁霞
- HUANG Chi
- JN Si-sheng
- WANG Hua
- YUAN Shun
- 严律轩
- 于宏君
- 于溥天
- 于璐
- 于震宇
- 仲光嵬
- 任建兵
- 何卫平
- 何海燕
- 冯海霞
- 刘一谦
- 刘亚玲
- 刘光辉
-
-
郭旗;
曾麒麟;
魏光龙;
刘芳
-
-
摘要:
气象信息化步伐的持续加快使得气象信息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各类实时气象资料的不间断传输对信息网络的稳定性、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当网络与设备出现故障时,很容易影响气象数据传输的时效性与完整性,且完全依靠人工方式难以及时查出故障所在。文章针对该实际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B/S架构的气象信息网络监控系统,实现了对网络设备与服务器的自动监控,并可自动告警,快速反映故障信息,帮助系统管理员更迅速地定位并解决故障,为气象服务提供高效的网络保障。
-
-
袁小燕;
董彭赓;
黄德华
-
-
摘要:
针对当前气象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现状,结合气象网络的建设情况,分析当前气象网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提升信息网络安全等级的相关措施,使气象信息网络安全得到全面的保障。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气象事业的现代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当前福建省已经建成气象要素综合观测数据监控系统、气象环境实景监控系统以及气象视频会商系统等,气象网络体系化明显提升。
-
-
青娉楚;
卢淞岩;
邹红;
姚朋;
陈兰
-
-
摘要:
气象部门的业务运行、数据传输主要依托于气象信息网络,因气象资料的传输时效性要求,气象信息网络须保持24 h不间断运行。一旦网络中断,会影响气象业务运行和资料的及时性与完整性,如刚好出现在极端天气过程,可能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针对气象信息网络业务运行与气象资料传输实际情况,采用J2EE+MySQL+Android手机配合等技术方法,设计与实现南充市气象信息网络监控系统,系统主要包含监控、报警、系统web界面等主要功能模块。
-
-
张云飚;
郭士鑫;
陈正旭
-
-
摘要:
气象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随着气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气象信息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笔者重点分析了浙江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的现状,并探索基于等级保护2.0下网络安全体系的设计与实现,使得浙江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
-
青娉楚;
卢淞岩;
邹红;
姚朋;
陈兰
-
-
摘要:
气象部门的业务运行、数据传输主要依托于气象信息网络,因气象资料的传输时效性要求,气象信息网络须保持24 h不间断运行.一旦网络中断,会影响气象业务运行和资料的及时性与完整性,如刚好出现在极端天气过程,可能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针对气象信息网络业务运行与气象资料传输实际情况,采用J2EE+MySQL+Android手机配合等技术方法,设计与实现南充市气象信息网络监控系统,系统主要包含监控、报警、系统web界面等主要功能模块.
-
-
李国华;
李中华;
杨芳;
金健强;
徐峰
-
-
摘要:
围绕中国气象局网络安全设计方案,文章以黄冈市气象局为例,阐述了市县两级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的现状,分析了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提出了提高市县级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其他市县级气象信息网络安全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
-
庞谦;
王磊
-
-
摘要:
当前我国国家省市级信息中心气象信息呈现网络式分布,组成了气象信息网络系统。气象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使用能快速提高相关信息处理速度,帮助信息实现实时传导和安全备份。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全的气象信息网络能快速的向上级部门传达信息指令,伴随着信息网络系统进一步拓展,网络安全问题暴露了出来,给气象网络系统的安全造成了隐患,这一现象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采取科学的方式预防气象信息网络安全问题,提高系统安全度,确保气象信息能在网络局范围之内稳定传输。围绕着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安全和防范展开论述。
-
-
-
张玲;
张敏;
吴雅军
-
-
摘要:
气象信息网络安全隐患与防御措施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章首先对气象信息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技术相关进行了简单概述,其次对气象信息网络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待解决隐患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气象信息网络安全防御工作中应用的具体措施进行了研究.
-
-
陈建云;
郭庆燕
-
-
摘要:
随着气象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我国气象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满足了我国气象部门提高信息工作效率的需要,但网络故障、病毒软件入侵、恶意软件攻击等也不断出现,将对我国气象部门的信息安全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气象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制定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确保我国天气预报信息网络的安全.
-
-
张斌
- 《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2016年
-
摘要:
文中简要介绍了天津空管气象台改造气象信息网络,构建5层信息安全保护措施的部署,分析了建立多层次、不同安全区域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改进气象信息网络安全防护设计方案并实施.对此次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系统建设中的主要内容、各级分工进行了论述,探讨了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系统应当采取的完善措施,包括安全隔离网闸、入侵防御系统等并设计了网络安全的整体部署拓扑图,规划建设一个具有可操作性、高稳定度、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安全体系,对气象信息网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天津空管气象台按照人、机、环、管四方面不安全因素,对气象信息网络潜在的安全风险隐患进行管控,改进网络结构并加固信息安全保护体系.
-
-
WANG Hua;
汪华;
HUANG Chi;
黄笞;
JN Si-sheng;
金石声;
YUAN Shun;
袁顺
- 《第31届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贵州省气象省级局域网是直接支撑省级气象业务服务和管理的基础网络,同时也是全国气象信息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省内数据共享和直达县级的视频会商、远程实景监视、公共气象服务信息收集业务的开展及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全省地面广域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覆盖范围,系统功能与性能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WOC广域网加速技术在贵州省气象信息系统中的测试效果显得尤为必要.在优化了交换路由策略的同时部署WOC加速系统,通过有效的TCP代理的方式实现快速TCP,减少等待会话请求/应答的等待时间,当专线网络环境下启用快速HTP可以有效的解决延迟丢包大情况下TCP的一些存在的一些短板,并且通过流量整形、协议优化及LZO压缩等技术实现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专线传输质量,削减带宽、推迟或者避免带宽频繁升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