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音频
数字音频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2108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0篇、会议论文46篇、专利文献151059篇;相关期刊407种,包括西部广播电视、演艺科技、世界广播电视等;
相关会议37种,包括科技研究——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2014年声频工程学术论坛暨学术交流年会、第18届国际广播电视技术讨论会(ISBT 2013)等;数字音频的相关文献由2275位作者贡献,包括周佳宁、王志锋、王向阳等。
数字音频—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1059篇
占比:99.21%
总计:152265篇
数字音频
-研究学者
- 周佳宁
- 王志锋
- 王向阳
- 雷文
- 姚炜
- 游余立
- 张海军
- 李锦文
- 高鹏
- 夏丹
- 田元
- 左明章
- 杨红颖
- 舒泽池
- 邹峰
- 闵秋莎
- 陈迪
- 姚璜
- 朴正熏
- 刘璋
- 叶俊民
- 孙洪军
- 杜黎明
- 王建民
- 王朝坤
- 王静
- 程剑涛
- 邸娜
- B.科维西
- 余方桃
- 冯昂
- 孔帅
- 曹晓卫
- 曾春艳
- 李伟
- 杨锐
- 申红兵
- 赵红
- 邢观斌
- 陶涛
- 余琰
- 冯世雄
- 布莱恩·威廉·克罗格
- 庄少宏
- 张倩
- 斯特林·杜
- 曾庆法
- 朱健
- 李正本
- 沈勇
-
-
更太加;
石海强;
胡洋霞;
魏建国
-
-
摘要:
随着Internet的普及和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数字水印技术不断进步,并且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多媒体文件被肆意伪造与破坏等诸多安全问题,网络上存在着多种免费的音频编辑软件,不法分子可以随意地对语音产品进行恶意的编辑,音频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也受到巨大的威胁。如何在通信网络中安全传送数字信息,防止秘密信息非法泄漏与破坏,已成为电子商务以及多媒体通信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国内外数字水印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以及应用进行了阐述。
-
-
-
李彬
-
-
摘要:
文章从广电工程的视角出发,首先简要介绍了数字音频的形式及大致应用方向,其次详细叙述了该技术所表现出的优势,包括精准剪辑节目、提高编辑效率等,最后围绕该技术的应用要点展开了讨论,内容涉及数字调音台、云端技术还有嵌入技术等方面。希望能使相关人员受到启发,通过对该技术进行充分应用的方式,为广播电视持续发展助力。
-
-
-
林松涛
-
-
摘要:
随着数字广播技术在广播电台的普及应用,数字音频网络的安全性随之受到高度重视。在数字音频系统的安全设计和具体实施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通过改变数字音频网络系统结构,采用安全的网络传输协议,对数据的保密性、传输过程的安全性、数据储存方式进行设计和实施,保证了数据传输和节目播出的安全。
-
-
孙锋彝
-
-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大批信息技术应运而生,特别是数字网络的信息化发展显著增强,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可以说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近年来,广播电视工程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数字音频技术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何借助数字音频技术推动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真正发挥出数字音频的技术优势,实现更好地发展,正成为电视台行业首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侧重于针对数字音频技术的基本概述以及其在广播电视工程中所具备的技术优势和落实途径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
-
德吉卓嘎
-
-
摘要:
在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广电工程发展过程当中更加注重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这也是因为音频处理技术的不断提升,确实可以更好地保障音频文件本身的质量,同时也可以将音频文件在传输以及处理过程当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切实提高了国家广电工程的整体发展水准。本文首先针对数字音频技术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对其意义以及优势进行分析和研究,论述了在广电工程中实现数字音频技术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以及其在未来的具体应用方向和趋势,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技术研究人员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帮助。
-
-
刘勇;
李琚门;
胡保祯;
魏大鹏
-
-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袖珍式AES数字音频监听仪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对该仪器在数字音频领域中的应用场景进行分析。仪器采用紧凑的一体化设计,具备数字接口、转换电路、电池和扬声器。仪器操作简单、功耗低、体积小,极大方便了音频技术人员的日常使用。在大型音频工程或广播电台等专业音频领域,通常使用AES/EBU格式进行数字音频数据传输,该仪器在涉及数字音频领域的工程建设、系统维护等应用场景中应用广泛。
-
-
温雪
-
-
摘要:
数字音频的水印处理实际上是对音频的一种等效标记,具有信息加密的作用,覆盖的范围也相对较为广泛。近年来,在处理的过程中,部分水印嵌入环节逐渐暴露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对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数字音频水印技术进行了研究。进行数字音频水印感知预处理,设定自适应嵌入目标,进行音频信号分段处理及嵌入重组的同时,还需要对音频离散加密变换作出处理。同时,设计离散小波变换嵌入模型,采用Fibonacci小波逆向置换法实现数字音频水印处理。最终的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时域数字音频处理测试组以及传统自适应音频处理测试组相对比,所设计的离散小波变换数字音频测试组最终得出的鲁棒系数相对较高,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表明对于水印的嵌入误差较少,效果更佳,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
-
郝洁
-
-
摘要:
文章从分析节目传输系统存在的风险隐患入手,详细介绍了一种发射台节传系统备件测试与技能演练平台,完整说明了该系统涉及的技术及标准,该平台属于多功能多用途平台,可以实现对发射台节目传输系统所有备件测试,还能够作为节传系统技能演练、故障演练、应急预案演练、技能考核的平台。
-
-
杨鹏飞;
陈秀荣
- 《2018年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广播融媒技术专委会年会》
| 2018年
-
摘要:
贵州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基于AOIP网络和数字音频技术的异构广播总控系统,依托具有AES3音频标准和AES67网络音频标准的直播数字调音台、数字矩阵、网络矩阵、八选一智能切换器、数字音分等核心设备,在此些核心设备融合AES3音频标准和AES67网络音频标准,构建互为备份的2路数字链路和1路IP链路及源端到宿端的设备和信号的全流程监测监控.实现源端至宿端信号的数字和IP流传输,实时监测监控源端至宿端的播出路由信号和设备,把控播出路由信号质量,智能化应急代播和判断与应急处理异常状况,整合系统设备和信号数据资源的总控系统,从而实现我台安全优质播出的目标.
-
-
朴贞美
- 《科技研究——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广播电台的发展已经有了很长的一段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站的技术也越来越先进,有传统的模拟音频技术,进化到现代的数字音频技术,这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当然,在现代广播电台的日常运行中,也会出现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如播出系统硬件故障、音频文件错误、播出环境恶劣等,都会威胁到数字音频的播出安全.本文从广播电台的播出的系统设计、审定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广播电台数字音频播出的安全技术.保证电台数字音频的安全播出是电台日常运转的重要工作之一。其很大程度上是由技术层面决定的。各项技术在对电台节目安全播出上的价值在于播出系统的优化设训一及对于音频质量的控制,并在各个技术问进行合理分配,统一规划,如节目的保存、编排、制作、播出、分发等,将各个技术都充分利用起来,成为一个能够最优化的核心系统,制作出质量上乘、听众喜爱、受益面庄内容适当、经效益高的精品节目。在节目的数据安全方面,应加强加密技术的推行,保证网络的安全,及节目信息的安全及完整,防止核心信息的丢失。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因此,数字技术在今后电台的发展中会越来越重要,运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
-
景新幸;
蒋敏
- 《2012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年会》
| 2012年
-
摘要:
本设计以基于FPGA芯片的目标板EP2C70F896C6N为系统平台,利用SOPC技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作者自行架构SOPC硬件电路,通过ALTERA公司的NIOS Ⅱ控制I2C总线、AUDIO控制器、SDRAM控制器等,写采集音频数据的应用程序及扩展功能应用程序,实现数字音频A/D、D/A转换、存储、LCD显示等功能.同时结合matlab2010版本软件对所采集音频数据进行仿真。实践证明,系统具有集成度高、稳定性强、扩展性好、实时性强等特点.
-
-
-
展再铭;
汪波
- 《2011数字电视中国峰会(CCBN2011)》
| 2011年
-
摘要:
本文提出的是基于FPGA的AES/EBU数字音频网络化监控设备的研发。本方案没有采用传统的CS8414类芯片接收数字音频、ARM系统进行网络设计的方案,而是采用FPGA直接进行AES/EBU数字音频解码、压缩和以太网组播输出,节约开发和使用成本,降低功耗,提高了节目的监控能力和灵活性。本方案还解决了音频设备和音频播放客户端计算机之间的时间同步问题。
-
-
朱晓蓓
- 《第18届国际广播电视技术讨论会(ISBT 2013)》
| 2013年
-
摘要:
AES/EBU信号能否以数字音频双绞线在100米以上距离传输,究竟能够可靠地传多远,是一个困扰音频工作着许久的问题.本文根据AES3标准和GY/T 224-2007《数字视频、数字音频电缆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标准,结合实际经验,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详细阐述了测试设备、测试对象、测试参数、测试方法及测试结论,实际验证了AES/EBU信号可以在170米以内数字音频双绞线上安全传输.
-
-
-
-
韦尧;
骆冉;
裴家兴
- 《第16届国际广播电视技术讨论会(ISBT 2011)》
| 2011年
-
摘要:
随着国家对音像制品和广播节目内容版权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各个电台和电视台需要重新调整广播节目采集、编辑制作和播出等相关环节,因此,版权管理系统的搭建被提上了日程。本文着重介绍了水印的添加和提取,促成广播节目采集、编、播相关环节的调整,形成版权管理的流程和系统方案.版权管理系统包括版权信息管理和版权行为控制两方面内容。版权信息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各类版权信息的收集、存储和发布展现,具体实现版权信息在系统中的数据表示、存储、检索、流转、传输等流程。版权行为控制由各业务系统根据版权管理系统提供的信息来进行处理,涉及到节目生成周期中各个关键环节点:如节目策划、查询、制作、入出库、播出、销售等,是通过贯穿节目生产“采、编、播、存、管”全流程的版权管理。系统主要实现版权使用情况统计查询、版权合同信息管理、版权信息发布、版权日常事务等版权信息管理和应用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