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源截污
控源截污的相关文献在2010年到2022年内共计136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建筑科学、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61407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广东化工、净水技术、给水排水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0年江苏省地基基础联合学术年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2016全国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等;控源截污的相关文献由29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东、严炜东、何立海等。
控源截污—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61407篇
占比:99.95%
总计:261528篇
控源截污
-研究学者
- 刘东
- 严炜东
- 何立海
- 侍宇
- 储友兵
- 刘娟
- 刘杰
- 刘水
- 勾朝伟
- 史晓忠
- 吴翔
- 姚鹏举
- 孙正甫
- 季洁
- 施晔
- 李彬
- 李晓霞
- 王佳卿
- 王永君
- 王良军
- 相凤奎
- 秦劲伟
- 聂泽宇
- 肖许沐
- 胡友春
- 胡和平
- 袁锦洋
- 谭东林
- 郑娇
- 郭柱
- 闫超
- 陈德业
- 雷文江
- 高进仑
- 丁宁
- 丁敏
- 丁瑞芬
- 丁萌
- 万成仁
- 严伟讯
- 乔典福
- 于亚群
- 于文铭
- 任伯帜
- 任雷
- 任雷2
- 何佳佳
- 何杰
- 余琦
- 俞芳琴
-
-
张伟勤
-
-
摘要:
文章以阜阳市水系综合整治(含黑臭水体治理)PPP项目为例,选取黑臭水体污染最为严重的颍西片区,并探讨水环境修复工程在黑臭水体治理领域的应用效果。该项目采用截断污染源、底泥疏浚、投加高效物化凝聚剂、修建漂浮型生态河道、MABR膜技术、PGPR原位生态修复技术等多种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式,对受污染的城市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经综合治理后,水环境修复初见成效,水体黑臭问题得以解决,水体感官质量明显改善。
-
-
徐祖信;
张竞艺;
徐晋;
王思玉;
陈宗群;
林夷媛;
王静怡;
屈扬;
尹海龙;
李怀正;
金伟
-
-
摘要:
长江中下游城市普遍存在排水系统提质增效问题,成为制约城市水环境长效改善的关键瓶颈。结合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马鞍山驻点城市需求,围绕精准控源截污和雨天排放污染控制,以马鞍山市主要城市内河——慈湖河水系水质改善为案例,开展了4项关键技术研究:1)基于河流网格化水量水质监测的排污口溯源方法,结合反问题方法,确定慈湖河干流污染负荷排入的主要区域,实现简便、准确的排污口排查;2)基于水质特征因子构建蒙特卡洛-化学质量平衡模型,识别慈湖河主要排区雨水管道混接污水量和地下水入渗量,利用生物遗传算法(MGA)识别混接和破损的具体点位;3)综合考虑降雨特征、前期晴天数、管道沉积物、混接污水等多因素影响,建立排口水质和水量动态过程线,提出基于多因素影响的“浓度-体积”优化调蓄设计,大幅提高截留污染负荷;4)提出并探究基于管道絮凝的溢流污染高效控制技术的可行性。通过科技支撑和各方的努力,慈湖河水质得到稳定改善,为进一步提升长江中下游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提供参考和借鉴。
-
-
杨昉;
任伯帜
-
-
摘要:
本文以湘潭市爱劳渠低排渠流域治理为例,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及相关数据收集,对渠道现状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内源污染等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并根据现状污染源调查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技术治理对策,提出"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的综合整治思路。对保证下阶段爱劳渠低排渠及其他地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有的放矢、精准施策提供借鉴意义。
-
-
刘萌斐;
焦涛;
贾俊杰
-
-
摘要:
以长江江苏段某国控断面为例,本文针对控制断面及其所在小流域的主要水系特征和水环境问题,系统分析河道水污染的主要成因,同时按照“分类、分级、分区、分期”理念,从水利调度、控源截污、生态修复、稳定达标保障措施四个方面提出合理可行的控制断面水质达标方案,这对平原闸控河网城市的水环境改善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和借鉴作用。
-
-
-
沙桐;
王洋;
汪聪;
王少伦;
吴凡;
韩卫强;
杨敬畏
-
-
摘要:
村镇黑臭水体已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对具有典型特征的村镇地区水环境治理工作研究,更具有难度和代表性。研究流域是典型的水系发达村镇地区,对该流域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技术的选择、适用范围、技术要点和限制因素进行梳理,并分析在治理过程中实际遇到的难点问题,如治理基础与前提的控源截污技术中截污纳管的不同布置形式、面源控制中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适合水系发达的村镇地区水环境治理的几点建议,以期为相关的地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在设计前期提供参考和借鉴。
-
-
刘玉兵;
宋燕云
-
-
摘要:
要有效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减轻水污染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必须加强源头治理,积极实施截污技术,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从源头和终端两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雨污分流系统的改造、雨污混接、错接管道的改造、城市初期雨水收集和处理的源头污染防治、污水直排管道和汇流管道的末端治理。最后,提出加强对废水处理的控制对策,为进一步优化废水治理提供依据。
-
-
邓彦博
-
-
摘要:
水污染问题受到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市政的相关工程在开展的过程中,也着力于水体的改善。本次文章就以黑臭水体中,控源截污技术的应用为核心,探讨市政排水系统的管理工作实施阶段,黑臭水体具体的改善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分析,为我国水环境的改善,以及水污染问题的解决,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从而还给我国国民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
-
-
贾永斌
-
-
摘要:
以人工利用目测或反光镜的方法相比,管道检测机器人在城市地下排水管线检测中具有安全性高、精度高、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等特点.文章主要是利用管道检测机器人在无锡市某区域"控源截污"工程中进行排水管网的疏通检测及数据后处理与分析.经结果表明,该区域检测管线结构性缺陷数量等级为Ⅱ级,具有变坏的趋势数量较高;功能性缺陷等级I级,所占有的比重较大,管道运行基本不受影响.为以后整改工作指明具体方向,作出相应的指导.
-
-
-
陈旭;
孔令竹
- 《中国首届“与自然和谐”国际水环境生态建设技术发展会议》
| 2018年
-
摘要:
近年来,城市水环境逐步恶化对居民身心健康和城市生态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黑臭水体的整治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以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钱桥区域重污染河道整治工程为例,该区域内水质较差,气味难闻,严重影响周边环境.针对其外源污染持续输入、内源污染缺乏治理等问题,从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流域的工程整治措施,以期达到净化城市河道,保护河道生态系统的目的,为今后类似的黑臭河道治理提供思路.
-
-
原沙沙;
郭卉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
-
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黑臭水体现象越发普遍,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沈阳市新开河为例,探究黑臭水体产生的原因,以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为整治思想和行动目标.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让以新开河为代表的沈阳城市运河水系环境得到全方位改善,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意在为类似城市黑臭水体的系统治理提供参考.
-
-
- 《2016全国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
-
摘要:
以长江流域江苏段某国控断面为例,针对控制断面及其所在小流域的主要水系特征和水环境问题,系统分析出河道水污染的主要成因;按照'分类、分级、分区、分期'理念,从水利调度、控源截污、生态修复、稳定达标保障措施四个方面提出合理可行的控制断面水质达标方案,对平原闸控河网城市的水环境改善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和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