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平面
控制平面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705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邮电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9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1471183篇;相关期刊167种,包括光通信技术、光通信研究、通信世界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2016年全国通信软件学术会议、2013年电子信息前沿技术论坛、2011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通信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会议等;控制平面的相关文献由1234位作者贡献,包括顾畹仪、周敏、张航等。
控制平面—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71183篇
占比:99.98%
总计:1471542篇
控制平面
-研究学者
- 顾畹仪
- 周敏
- 张航
- 柯克·艾伦·伯勒斯
- 王光全
- 纪越峰
- 彭国华
- 徐云斌
- 斯蒂芬·威廉·埃奇
- 范忠礼
- 许宗幸
- 金耀辉
- J·西耶德
- M·卡兹米
- M·格里奥
- Q·沃赫拉
- R·舍卡尔
- 丁毅
- 不公告发明人
- 严代兴
- 叶正麟
- 吴健学
- 孙俊
- 宋鸿升
- 张杰
- 张炳焱
- 斯里古里·卡马尔苏
- 方劲松
- 曾广明
- 李培源
- 爱-虹·林
- 胡卫生
- 赵继军
- 迪伊皮卡·斯里尼瓦桑
- 魏学勤
- 黄红兵
- B.E.约翰松
- G·Q·王
- H.吕宁
- H·罗内克
- H·齐西莫普洛斯
- J.肯普夫
- L-B·奥尔松
- P·施利瓦-伯特林
- P·赫德曼
- S.彼得松
- S·P·亚伯拉罕
- T.K.尼尔松
- 乔俊
- 侯赛因·巴哲瑞
-
-
关梦婷;
李花顺
-
-
摘要:
波长交换光网络(WSON)是基于波分复用传输网的自动交换光网络,可实现大容量、端到端的全光网通信,WSON智能化的关键是加载控制平面并具有保护与恢复功能,即收到告警之后进行自动保护倒换。文中研究了光网络的生存性,并提出一种新的OA-OSC联合告警算法,文中主要说明该算法的设计原理,并基于验证OA-OSC联合告警算法合理性这一目的,采用对比观察的方法构建五节点拓扑进行实验,实验证明了该算法与传统告警相比,减少了业务倒换所需时间,且该算法有利于系统进行链路管理,可进一步提高光网络的生存性。
-
-
范广宇;
王兴伟;
贾杰;
黄敏
-
-
摘要:
软件定义网络(SDN)在推动网络创新的同时也为网络安全带来新的挑战.文章针对SDN应用平面与控制平面安全交互方法进行研究,以确保SDN提供可靠的网络服务.首先,文章提出SDN应用平面与控制平面安全交互方法总体架构;其次,利用TLS协议完成应用与控制器代理间的双向认证及安全通信,同时设计应用权限管理与应用身份信息管理,确保应用能够安全合理地访问控制器;然后,提出流规则冲突检测和消解算法,确保网络策略正确执行;最后,采用Floodlight控制器和Mininet平台实现该系统,并与已有SDN应用身份认证机制和权限管理机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SDN应用平面与控制平面安全交互方法所引入的延迟是可以接受的.
-
-
蔡岳平;
李栋;
许驰;
王振;
张潇文
-
-
摘要:
工业互联网是工业4.0的关键使能技术,而网络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首先分析了典型工业互联网业务流量类型和需求,以及时间敏感网络(TSN)和5G-U作为工业互联网网络的适配性;接着探讨了5G-U与TSN融合的4种架构模式:5G-U作为TSN的网络、链路、网桥/交换机模式,及TSN作为5G-U承载网络模式;然后研究了5G-U与TSN融合的关键技术,包括时间同步平面的融合、数据平面流量QoS框架与可靠桥接机制的融合以及管控平面的融合;最后讨论了5G-U与TSN融合的研究挑战和发展趋势.
-
-
段威
-
-
摘要:
具有虚拟化功能特点以及可编程能力的路由器设备基本上是加强未来数据中心网络建设以及保障未来网络创新试验床安全高效应用的重要技术设备。然而结合当前情况来看 , 可编程虚拟路由器在设计与实现过程中所面临的阻碍因素较多 , 难以切实满足未来网络试验床以及数据中心网络的建设要求。为及时缓解这一问题 , 本文主要立足于可编程虚拟路由器应用特性 ,对基于可编程硬件的虚拟路由器控制平面设计实现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
-
-
汪硕;
尹淑文;
卢华;
张继栋
-
-
摘要:
时间敏感网络可以为应用提供有界低时延的确定性传输服务,为异构的实时以太网提供更加统一通用的架构与标准,然而IEEE802.1 Qcc标准下的时间敏感网络在各种应用场景中的实现部署存在各种挑战。对时间敏感网络中的控制管理机制研究进行了总结叙述,从传输性能、可扩展性、技术融合3方面分析归纳了所面临的问题,并介绍控制管理机制在相关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尚待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
-
刘倩;
项朝君;
黄华峰;
王高松
-
-
摘要:
近10年来网络带宽经历了10 M~100 G的万倍级跨越,为避免转发平面上送的海量报文将控制平面冲击过载,IP核心网部署了多项安全加固策略来保障报文的安全传递从而实现加强网络和设备安全的目的.本文通过对某地市城域网汇聚层和核心路由器间控制平面协议安全加固策略的分析,给出IP核心网控制平面协议防攻击策略部署的注意事项和业务维护保障建议.
-
-
曾帅;
钱志华;
赵天烽;
任彦;
王育杰
-
-
摘要:
软件定义光网络(SDON)作为智能光网络中最新一代网络架构,其控制平面承载着诸多核心功能,其中控制平面的生存性、控制冗余和控制时延等因素对网络整体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提出一种以生存性条件为约束的软件定义光网络(SCD)控制器部署算法,在保证用户对网络生存性需求的前提下,利用最短路径和极小支配集等数学原理来降低控制时延和减少控制器部署个数,降低控制冗余,并利用联合判决条件选择管控中心部署节点,协调控制器间的工作.实验表明:首先,所提算法可以百分之百保证用户对网络的生存性要求;其次,所提算法相对于C-MPC算法至少降低了15%的网络故障告警概率,提高了网络生存性;同时,相对于以时延为约束的部署算法减少了约40%的控制器部署个数.特别是在生存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中,所提算法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此外,管控中心的部署算法在复杂的大规模网络中,可以动态地满足用户对网络生存性不同程度的需求.
-
-
朱嘉豪;
徐凯;
王炎豪;
陆煜斌;
宣涵;
沈建华
-
-
摘要:
软件定义光网络(SDON)中,控制平面可能遭遇入侵威胁从而对网络的稳定可靠服务供给造成影响.文章针对SDON集中控制平面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入侵检测策略,采用孤立森林算法来检测点异常,采用指数权重移动平均(EWMA)算法来检测序列异常.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基于机器学习的SDON检测技术能够实现90%点异常检测准确率和85%序列异常检测准确率.
-
-
-
周华春;
蒋旭卉;
刘颖;
张宏科
- 《2007年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骨干网是实现城域网互联的网络,其安全性直接影响到互联网的可靠运行。本论文从攻击角度研究骨干网核心设备路由器的安全,根据Amoroso分类标准以及骨干网路由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可扩展、层次清晰的攻击分类方法,着重研究了其控制平面主要协议OSPF、IS-IS和BGP面临的攻击方法。
-
-
-
-
蒋汉平;
商蕾
- 《第四届中国软件工程大会》
| 2007年
-
摘要:
通过对移动网络工作机制的分析,对移动网络的软件架构和模块框架进行研究,设计出分层的软件架构,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在控制平面扩展了移动IPv6的进程,通过绑定缓存或更新、隧道建立的优化,实现对移动路由器的支持;数据平面主要负责对数据包进行转发以及加封包和解封包的操作。高性能、通用、易于扩展的软件架构能够满足移动网络中的不同网络实体的功能和性能需求.
-
-
-
-
韩晓媛
- 《天津市电力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文章概述了智能光网络产生的背景、基本概念及其特征;详细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自动交换光网络的体系结构是由控制平面、管理平面和传送平面组成,并说明了控制平面的模块和组件以及自动交换光网络的三种连接方式;分析了智能光网络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采取分步实施的策略,由传统传送网络和ASON混合组网最终过渡到全ASON网络;并对未来智能光网络的发展及其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影响做了展望.
-
-
DING Xue-li;
丁雪丽
- 《2013年电子信息前沿技术论坛》
| 2013年
-
摘要:
软件定义网络(SDN)作为一种新型网络架构,是目前学术界和产业界讨论的热点.SDN采用控制层与数据转发层分离的设计思想,是实现网络可编程的典型架构,将大大简化网络管理,促进网络发展的不断创新.本文从传统网络的发展需求出发,简单介绍了软件定义网络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与当前的开发情况,讨论了SDN在企业网络、数据中心、基于基础设施的无线接入网、军事通信网等中的应用潜力,最后归纳总结了SDN在控制器与交换机设计、软件定义互联网、控制器与应用服务间的接口、以信息为中心的组网(ICN)等方面的发展方向与挑战.
-
-
DING Xue-li;
丁雪丽
- 《2013年电子信息前沿技术论坛》
| 2013年
-
摘要:
软件定义网络(SDN)作为一种新型网络架构,是目前学术界和产业界讨论的热点.SDN采用控制层与数据转发层分离的设计思想,是实现网络可编程的典型架构,将大大简化网络管理,促进网络发展的不断创新.本文从传统网络的发展需求出发,简单介绍了软件定义网络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与当前的开发情况,讨论了SDN在企业网络、数据中心、基于基础设施的无线接入网、军事通信网等中的应用潜力,最后归纳总结了SDN在控制器与交换机设计、软件定义互联网、控制器与应用服务间的接口、以信息为中心的组网(ICN)等方面的发展方向与挑战.
-
-
DING Xue-li;
丁雪丽
- 《2013年电子信息前沿技术论坛》
| 2013年
-
摘要:
软件定义网络(SDN)作为一种新型网络架构,是目前学术界和产业界讨论的热点.SDN采用控制层与数据转发层分离的设计思想,是实现网络可编程的典型架构,将大大简化网络管理,促进网络发展的不断创新.本文从传统网络的发展需求出发,简单介绍了软件定义网络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与当前的开发情况,讨论了SDN在企业网络、数据中心、基于基础设施的无线接入网、军事通信网等中的应用潜力,最后归纳总结了SDN在控制器与交换机设计、软件定义互联网、控制器与应用服务间的接口、以信息为中心的组网(ICN)等方面的发展方向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