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底稿法
工作底稿法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0年内共计109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40857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中华会计学习、电子财会、集团经济研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商业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等;工作底稿法的相关文献由131位作者贡献,包括高群仙、唐丽红、常小勇等。
工作底稿法—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40857篇
占比:99.95%
总计:240966篇
工作底稿法
-研究学者
- 高群仙
- 唐丽红
- 常小勇
- 文非
- 曾廷敏
- 朱官祥
- 朱峥
- 王秀芬
- 薛东成
- 裴淑红
- 谷亚芹
- 黄治兵
- 黄燕妮
- 乔彦军
- 任奉民
- 任广方
- 何继承1
- 傅朝选1
- 兰艳泽
- 冯丽霞
- 刘光军
- 刘宏
- 刘汉
- 刘继茂
- 刘英
- 刘萍
- 刘金雄
- 刘颖
- 南岳峰
- 占慧莲
- 卢鹤
- 史文铭
- 吴剑波
- 吴国娜
- 周丽容
- 周成彦1
- 周文华
- 唐林1
- 喻立勇
- 夏增权
- 夏广良
- 孙凤娥
- 孙庆江
- 孙志洁
- 孙毅
- 宁凤敏
- 尤加标
- 崔振龙
- 嵇大海
- 左艳秋
-
-
罗联玬
-
-
摘要:
在实务中现金流量表两种类编制方法:一是在平时编制会计凭证时进行分类,在每一笔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相关的会计凭证录入时,确定其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变动金额,直接归类到现金流量表的具体报表科目,最后将一个报告期间的相关报表科目发生额汇总后生成报表。二是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为基础编制,这种方法又可细分为工作底稿法和T形账户法。文章通过分析如何利用工作底稿法编制平衡无误的现金流量表,能够对实务操作中如何编制现金流量表给予一定的参考。
-
-
蔡旺良
-
-
摘要:
针对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公益二类单位会计实务,提出科目转换工作底稿法,通过编制转换分录实现新旧会计科目余额过渡.综合运用财务软件的"基本会计核算"、"辅助核算"、"自定义项核算"功能,构建立体式账务系统,保持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互为衔接.合理选择收入确认法,完善财务会计科目设置.探讨核算单元划分和边缘业务的会计处理.
-
-
-
-
裴淑红
-
-
摘要:
采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 是以工作底稿为手段, 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数据为基础, 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 从而编制现金流量表.为便于理解这一重要方法, 本文通过案例介绍了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程序、调整分录和会计分录的联系与区别、调整分录的编制思路 (即把编制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等.
-
-
-
-
-
-
高群仙
-
-
摘要: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日益重要,但由于会计教学中对如何编制现金流量表涉及甚少,又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平时基本不需要提供此表,会计软件提供的现金流量表不很正确,所以熟悉和正确编制此表就很有意义.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分析了手工和采用软件做账的公司,应该如何做好日常基础工作,采用工作底稿法和”T“型法来正确编制此表.
-
-
曾廷敏;
朱峥
- 《中国商业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企业自制存货与成本费用的增减变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表面上看,成本费用与现金流量的变化毫无关系,但从存货的角度看,却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在运用“工作底稿法”或“T型账户法”确定企业相关现金流量时,都必须对成本费用—存货—主营业务成本—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之间的逻辑联系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揭示其内在本质联系,深刻说明现金流量变化的原因。本文基于这一目的,对从“存货”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对现金流量的影响进行比较深刻的阐述,并引用数据验证,从而较好的揭示了”存货”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的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