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质旅游资源

地质旅游资源

地质旅游资源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21篇,主要集中在旅游经济、自然地理学、地质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5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13627篇;相关期刊84种,包括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环球人文地理、集团经济研究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安徽省2014年青年地质学术讨论会、第九届资源环境经济管理论坛、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4届年会暨白水洋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研讨会等;地质旅游资源的相关文献由23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广胜、王心源、申燕萍等。

地质旅游资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5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3627 占比:99.89%

总计:113748篇

地质旅游资源—发文趋势图

地质旅游资源

-研究学者

  • 张广胜
  • 王心源
  • 申燕萍
  • 陈积岩
  • 魏峰群
  • 丁华
  • 何慧
  • 刘春涌
  • 周红英
  • 孙冬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红; 王义强; 李晓燕; 刘慧佳
    • 摘要: 野外实践教学是训练学生进行野外调查、培养学生野外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吉林大学地学专业在设定与修订培养方案时对野外实践教学环节极为重视。文章结合地学野外实践教学需要,以伊通火山群为例,设计了旅游地学野外实践教学路线的主要内容,包括火山地质遗迹旅游资源美学价值观察、火山地质遗迹形成过程与机理科学研究、伊通火山群火山地质遗迹独特性观察以及火山地质遗迹科学价值(橄榄岩包体)考察等。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旅游地学野外实践教学路线的观察与学习,提升地学野外实践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并且培养学生保护资源环境、热爱地球科学的专业情怀。
    • 肖青山
    • 摘要: 本文对湖南省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产业融合这一全新角度,从"旅游+地质"产业融合的角度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探讨当前湖南省在"旅游+地质"产业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对湖南省"旅游+地质"产业融合提出地质观赏旅游模式、地质研学旅游模式、地质养生旅游模式、地质鉴购旅游模式等4种发展模式,开发旅游资源本身的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为游客提供鉴赏与购买平台,丰富了游客旅游活动体验.通过研究湖南省旅游产业与地质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助力湖南旅游产业和地质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湖南区域经济发展.
    • 刘洋; 邵景安; 梁修银; 罗倩; 刘毅
    • 摘要: 从全域旅游视角出发,对地质旅游资源概念与分类、调查与评价、开发与保护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地质旅游资源概念与分类仍然存在争议;地质旅游资源调查已基本形成三步调查法,地质旅游资源评价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因子选取上多注重社会经济条件;地质旅游资源开发集中在与其他旅游资源整合上,宏观上侧重分级、分区与开发模式研究,微观上注重具体旅游路线规划;地质公园是目前保护地质旅游资源重要的手段;如何在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中找到自身定位,充分发挥作用,探寻实现全域旅游,是未来关注的焦点;地质公园的建立目标与全域旅游的理念相辅相成,建议将部分地质公园的研究成果与全域旅游结合,促进全域旅游的实施,推动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
    • 刘泽东; 陈希泉; 华国欢
    • 摘要: 通过对赣南红层地质旅游资源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分析了红层的成因,对红层丹霞地貌进行了评价并提出具体的开发建议.
    • 叶辉; 王金亮; 赵娟娟
    • 摘要: 基于多源数据并结合GIS技术平台对北回归线(云南段)的地质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与评价,调查结果表明,①北回归线(云南段)的地质旅游资源主要有洞穴类、山石景观类、水景类、峡谷类,其中山石景观类与水景类资源较多;②研究区域内的地质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建水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个旧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和沧源佤族自治县,呈现出西多东少的特点;③在调查与分类结果的基础之上,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运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对北回归线(云南段)内的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程度进行了评价与等级划分,开发潜力程度为5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红河县、石屏县、建水县、个旧市、蒙自市、文山县、砚山县区域范围内;沧源佤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思茅区、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西畴县、麻栗坡县、富宁县内的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潜力为4~3级;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内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程度为2~1级.为了更好地开发与保护该区地质旅游资源,建议后续开发过程中重点围绕区域内的水景资源进行开发,并结合区域地理位置与民俗风情,为提升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以及旅游健康大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 张阳; 郭威; 查方勇; 寇猛
    • 摘要: 以陕西少华山地质公园太古宙片麻岩地质遗迹和花岗岩山岳地貌景观为评价对象,在对公园区域地质背景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公园的地质旅游资源类型.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对少华山地质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价,并给出了详细的评价结果分析.研究表明,少华山地质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价等级为优,反映了公园突出的地质旅游资源禀赋,具备很好的开发前景.单项评价中科普价值评价最高,凸显了公园完善的科普展览与培训体系.
    • 洪增林; 徐通; 薛旭平
    • 摘要: 汉中天坑群是在中国32°~33°N湿润热带—亚热带岩溶地貌区北界首次发现的岩溶地质遗迹.为了科学地评价汉中天坑群地质遗迹旅游资源,为下一步旅游规划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生态旅游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条件、生态旅游开发条件等3个方面选取资源景观价值、资源科学与文化价值、生态环境质量、环境安全条件、区位与交通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建立多层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地质遗迹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得出汉中天坑群地质遗迹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得分为90.67分.本文研究表明,汉中天坑群具有五级生态旅游资源的禀赋,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 张旭
    • 摘要: 本文阐述了当地挖掘地质旅游资源的可能性与重要性,并将井陉县测鱼镇周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与概述,对当地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出了建议.研究认为井陉县测鱼镇存在水域风光,地貌景观,古生物遗迹,古建筑等地质旅游资源.提出可以通过度假旅游与观光旅游并重,结合区内资源产业优势,整合地质旅游资源,加强与大学合作开发旅游资源,注重开发保护工作,将地质旅游的开发紧紧与扶贫相结合,完善配套设施等开发对策来开发当地地质旅游资源,发展当地地质旅游经济,解决当地贫困问题,形成当地扶贫新形势.
    • 李志超; 王钦军; 陈玉; 周红英
    • 摘要: 东方市是海南省西部的重要港口城市,拥有丰富的地质旅游资源.通过收集遥感、地质、地理等多源数据,根据国家标准《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 0303-2017),结合野外实地调查获取相关数据,调查了东方市11处地质旅游资源单体,构建了海南省东方市地质旅游资源数据集.结果发现,东方市发育地貌景观大类地质遗迹,其中又可分为岩土体地貌、构造地貌和水体地貌3种类型,包括碳酸盐岩地貌等5个亚类.本数据集揭示了东方市地质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为东方市规划地质公园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撑,为推动东方市,甚至海南省地质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 李志超; 王钦军; 陈玉; 周红英
    • 摘要: 东方市是海南省西部的重要港口城市,拥有丰富的地质旅游资源。通过收集遥感、地质、地理等多源数据,根据国家标准《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 0303-2017),结合野外实地调查获取相关数据,调查了东方市11处地质旅游资源单体,构建了海南省东方市地质旅游资源数据集。结果发现,东方市发育地貌景观大类地质遗迹,其中又可分为岩土体地貌、构造地貌和水体地貌3种类型,包括碳酸盐岩地貌等5个亚类。本数据集揭示了东方市地质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为东方市规划地质公园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撑,为推动东方市,甚至海南省地质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