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减小的栅极-源极/漏极电容的半导体晶体管

具有减小的栅极-源极/漏极电容的半导体晶体管

摘要

一种新颖半导体结构及形成该结构的方法。半导体结构包括(a)栅极层,(b)在栅极层上的栅极介质层,(c)在栅极介质层上的半导体层。半导体层通过栅极介质层与栅极层电绝缘。半导体层包括(i)与栅极介质层直接物理接触的第一和第二沟道区域,以及(ii)第一,第二和第三源极/漏极区域。第一沟道区域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源极/漏极区域之间并与之直接物理接触。第二沟道区域设置在第二和第三源极/漏极区域之间并与之直接物理接触。第一,第二和第三源极/漏极区域在栅极层正上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0424889C

    专利类型发明授权

  •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510115136.8

  • 发明设计人 朱慧珑;

    申请日2005-11-10

  • 分类号H01L29/78(20060101);H01L21/33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47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于静;李峥

  • 地址 美国纽约

  • 入库时间 2022-08-23 09:01:2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1-0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1L 29/78 授权公告日:20081008 终止日期:20171110 申请日:2005111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12-15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1L29/78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01108 申请日:20051110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0-12-15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1L 29/78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01108 申请日:20051110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08-10-08

    授权

    授权

  • 2008-10-08

    授权

    授权

  • 2006-09-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09-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08-02

    公开

    公开

  • 2006-08-02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