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液货船槽型舱壁端部加强结构型式

液货船槽型舱壁端部加强结构型式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货船槽型舱壁端部加强结构型式,槽型舱壁的固接于内壳板的面板为第一面板,连接于第一面板的腹板为端部腹板,端部腹板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面板;槽型舱壁的底部固接于底边舱斜板,底边舱斜板上固设有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底边舱斜板上固设有用于加强端部腹板的纵向加强板;纵向加强板的两端分别固接于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槽型舱壁结构及其加强布置导致的施工问题,焊接和油漆质量更高,船厂施工更便利,降低了潜在的返工和修复工作量,进一步优化了船厂的生产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8172505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22763561.X

  • 发明设计人 邵波;刘文华;鲁肃;

    申请日2022-10-20

  • 分类号B63B3/56(2006.01);

  • 代理机构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 31307;

  • 代理人刘必榕

  • 地址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2633号

  • 入库时间 2023-01-19 01:01: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30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货船槽型舱壁端部加强结构型式。

背景技术

对液货船的槽型舱壁设计而言,不仅需要满足规范对槽型舱壁结构的强度要求,而且需要考虑槽型舱壁结构及相应加强的施工便利性要求。邻近内壳处的槽型舱壁,因其下列板与底边舱斜板相交,其对应的底边舱内加强的施工空间尤其需要关注。

邻近内壳处,槽型舱壁的一侧面板在底边舱内对齐设置舭部横隔板进行加强,另一侧面板在底边舱内对齐设置局部强构件进行加强;槽型舱壁的腹板在底边舱内对齐设置月牙型肘板进行加强,该月牙型肘板一般不被底边舱斜板的纵骨贯穿以缓解船厂施工难度。

基于传统的槽型舱壁结构型式,当底边舱斜板与基线的夹角越大时,即,斜板越接近竖直时,该月牙形肘板就不得不被斜板纵骨贯穿。船厂施工难度更大,结构对齐精度、焊接质量及后续的油漆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存在一定的返工和修复工作量。另外,槽型舱壁的下端受力比较大,属于结构设计的关键节点,施工的缺陷使结构失效的概率大大增加,可能降低船舶的运营寿命。由此,底边舱斜板与基线的夹角在设计中往往被限制,以保证月牙型肘板不被底边舱斜板的纵骨贯穿,不利于其他专业灵活调整船舶货舱的舱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液货船槽型舱壁端部加强结构型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液货船槽型舱壁端部加强结构型式,槽型舱壁包括用于形成槽口的面板和腹板,槽型舱壁的固接于内壳板的面板为第一面板,连接于第一面板的腹板为端部腹板,端部腹板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面板;槽型舱壁的底部固接于底边舱斜板,底边舱斜板上固设有用于加强第一面板的第一加强板和用于加强第二面板的第二加强板;底边舱斜板上固设有用于加强端部腹板的纵向加强板;纵向加强板的两端分别固接于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第一面板和端部腹板之间、端部腹板和第二面板之间均为焊接连接;第一面板和端部腹板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90°≤α≤110°。

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均设于底边舱内。

纵向加强板设于底边舱内。

端部腹板不与底边舱内的纵骨对齐,纵向加强板设于底边舱的相邻的纵骨之间。

端部腹板与底边舱内的一个纵骨对齐,与端部腹板对齐的该纵骨作为纵向加强板。

第一面板和端部腹板之间的夹角、端部腹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的夹角均为90°。

纵向加强板垂直于底边舱斜板。

纵向加强板和底边舱斜板之间为焊接连接。

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均沿船宽方向横向分布。

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槽型舱壁结构及其加强布置导致的施工问题,焊接和油漆质量更高,船厂施工更便利,降低了潜在的返工和修复工作量,进一步优化了船厂的生产成本;另外,施工存在缺陷的概率大大降低,提升了船舶的运营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槽型舱壁一侧面板的横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槽型舱壁另一侧面板的横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槽型舱壁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液货船槽型舱壁端部加强结构型式,槽型舱壁10包括用于形成槽口的面板和腹板,槽型舱壁的固接于内壳板20的面板为第一面板11,连接于第一面板的腹板为端部腹板21,端部腹板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面板12。

槽型舱壁的底部固接于底边舱斜板30,底边舱斜板30上固设有用于加强第一面板11的第一加强板31和用于加强第二面板12的第二加强板32。第一加强板31和第二加强板32均设于底边舱50内。

第一加强板31和第二加强板32均沿船宽方向横向分布。第一加强板31和第二加强板32相互平行。

底边舱斜板30上固设有用于加强端部腹板的纵向加强板40;纵向加强板40设于底边舱50内。

纵向加强板40的两端分别固接于第一加强板31和第二加强板32。

本实施例中,第一面板11和端部腹板21之间、端部腹板21和第二面板12之间均为焊接连接。

第一面板11和端部腹板21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90°≤α≤110°。

本实施例中,第一面板11和端部腹板21之间的夹角为90°。

本实施例中,端部腹板21不与底边舱内的纵骨51对齐,纵向加强板40设于底边舱的相邻的纵骨之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端部腹板与底边舱内的一个纵骨对齐,与端部腹板对齐的该纵骨作为纵向加强板。

本实施例中,纵向加强板40垂直于底边舱斜板30。纵向加强板40和底边舱斜板30之间为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槽型舱壁的第一面板、端部腹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的角度,并在底边舱斜板固接纵向加强板,使得槽型舱壁端部的结构得以加强,并使槽型舱壁和底边舱斜板之间的结构得以加强;同时,还可以避免纵向加强板被底边舱的纵骨贯穿,使得船厂施工难度大大降低,施工时的结构对齐精度、焊接质量及后续的油漆质量都能得到保证,使得施工缺陷的概率大大降低。

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液货船邻近内壳处的槽型舱壁的结构型式,并辅以相应的槽型舱壁加强布置,解决了槽型舱壁结构及其加强布置导致的施工问题,焊接和油漆质量更高,船厂施工更便利,降低了潜在的返工和修复工作量,进一步优化了船厂的生产成本。另外,施工存在缺陷的概率大大降低,提升了船舶的运营寿命。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