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人工耳蜗脱落提醒方法及人工耳蜗系统

一种人工耳蜗脱落提醒方法及人工耳蜗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耳蜗脱落提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体外声音处理器产生的电压阈值;S2、获取所述体外声音处理器发出的指令,记录当前控制电压并判断所述控制电压是否低于所述电压阈值;若所述控制电压低于所述电压阈值,中断响应并发送脱落数据;若所述控制电压不低于所述电压阈值,发送正常数据并根据指令施加刺激电流刺激神经细胞产生听觉;S3、判断是否变更为其他声音环境;若声音环境已变更,返回步骤S1;若声音环境未变更,返回步骤S2。本发明的人工耳蜗脱落提醒方法能够在人工耳蜗脱落时及时发出提醒,从而有效防止了人工耳蜗的丢失。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31183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1090280.0

  • 申请日2022-09-07

  • 分类号G08B21/24(2006.01);A61N1/36(2006.01);A61N1/05(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苑晨硕

  • 地址 201318 上海市浦东新区青黛路668号

  • 入库时间 2023-07-13 06:30:0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7-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8B21/24 专利申请号:2022110902800 申请日:202209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6-23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入式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人工耳蜗脱落提醒方法及人工耳蜗系统。

背景技术

临床上使用人工耳蜗作为治疗极重度耳聋主要方法,为患者解决了把声音的机械震动转换成神经电脉冲的生物机制问题。目前商用的人工耳蜗系统包括体外声音处理器与体内植入体两部分,体内植入体植入患者,体外声音处理器的主要功能是采集人体周围的声音,经过一系列的模数转换、算法处理、特征编解码之后,将获取到的刺激指令序列通过近距离无线电的方式传输到体内植入体中,植入体通过解析刺激指令序列,提取刺激频率、刺激电流、刺激电极等特征值,通过电极刺激人体耳蜗内的纤毛细胞,使患者产生听觉。体内植入体除了接收声音相关的指令外,还可以根据体外声音处理器的参数命令采集人体或植入体芯片的一些特征值,例如,人体耳蜗阻抗值、两电极间的电压值、变压器两端电压值,将采集的特征值通过近距离无线电的方式返回至人工耳蜗体外声音处理器。

随着人工耳蜗产品的发展,对产品的安全性、小型化、轻量化、长时间使用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人工耳蜗作为高端的医疗器械,非常贵重。目前,人工耳蜗脱落后,需要靠患者自身察觉或其他人提醒。但在一些环境中,例如散步、跑步、骑车等场景,体外声音处理器根据声音环境可能过滤较小的声音,使得患者基本上接听不到有效音频信息,即人工耳蜗体外声音处理器传入体内植入体的声音大小完全被过滤掉了,也就是植入体除自身工作外,不会对人体耳蜗神经进行刺激,患者属于无声音的状态,导致即使脱落了也无法立马发现。当发现时已与丢失位置相差甚远,寻找丢失的体外声音处理器范围变得广泛,导致不容易找回、甚至丢失的情况发生。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耳蜗脱落提醒方法,该方法能够在体外声音处理器脱落时及时发出脱落提醒,从而便于快速找回,进而起到了防止丢失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耳蜗系统,该系统通过应用上述脱落提醒方法,有效防止了丢失情况的发生。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耳蜗脱落提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体外声音处理器产生的电压阈值;

S2、获取所述体外声音处理器发出的指令,记录当前控制电压并判断所述控制电压是否低于所述电压阈值;

若所述控制电压低于所述电压阈值,中断响应并发送脱落数据;

若所述控制电压不低于所述电压阈值,发送正常数据并根据指令施加刺激电流刺激神经细胞产生听觉;

S3、判断是否变更为其他声音环境;

若声音环境已变更,返回步骤S1;

若声音环境未变更,返回步骤S2。

现有技术中,防丢失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通过多次采集特征值,判断体外声音处理器与植入体分离。

2、添加传感器防止丢失。

3、添加过孔,并搭配细绳等防止丢失。

4、利用蓝牙信号路径损失防止丢失。

其中,第一种方式在使用时需要主动查询,实际中不确定脱落什么时候发生,也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发送查询命令,例如设置5s主动查询一次,那么脱落提醒响应的时间在0s至5s中都有可能发生,导致脱落后,体外声音处理器丢失变动范围较大;另外,如果每次都查询特征值,则在传输过程中,输入指令查询指令,等待返回数据,需要占用体外声音处理器与植入体通信时间比较长,占据音频传输带宽,对患者听到的声音实时性影响大,而且存在查询命令需要输入多次的情况。

第二种方式主要通过添加陀螺仪或光照传感器实现,但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重量、体积,也增加了对电能的损耗。

第三种方式需要将一端系在衣服、帽子、脖子之上,这种方式简单实用,却对患者使用带来不便。如果细绳短,患者使用起来影响脖子转动,如果细绳长,则容易被其他人或物钩住。

第四种方式通过检测体外声音处理器与遥控器通信间的距离,当路径损失达到阈值后,说明声音处理器与佩戴者相隔距离比较远了,然后进行脱落提醒,从而实现防丢失功能,然而实际使用中,蓝牙信号路径损失检测距离一致性不达标,相同位置,多次测量的路径损失,可能相差1米以上。

本发明则通过将控制电压与电压阈值相对比实现了防丢失的功能,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脱落后及时提醒,且不影响产品的安全性、小型化、轻量化及长时间使用。

优选的,所述电压阈值为所述体外声音处理器将当前声音环境与所述体外声音处理器内存储的声音环境进行对比得到的。

优选的,所述体外声音处理器内存储的声音环境为0dB到130dB分成的多个等级的声音环境。

优选的,所述体外声音处理器内存储声音环境的方法包括:

设定声音环境;

采集供电电压并判断所述供电电压是否有效;若所述供电电压有效,将所述供电电压及对应的声音环境存储至所述体外声音处理器中。

优选的,所述采集供电电压并判断所述供电电压是否有效包括以下步骤:

重复采集多次供电电压;

确定多次采集到的供电电压的平均值和最小值;

判断所述最小值与所述平均值的差值是否高于误差阈值;

若不高于所述误差阈值,则所述供电电压有效;若高于所述误差阈值,则所述供电电压无效。

优选的,所述误差阈值为20mV。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人工耳蜗系统,包括:所述体外声音处理器和植入体,所述体外声音处理器和所述植入体配合以实现上述的人工耳蜗脱落提醒方法。

优选的,所述体外声音处理器内设置有非易失性内存;进一步地,非易失性内存包括EEPROM、Flash和EPROMD。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式程序实现上述的人工耳蜗脱落提醒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人工耳蜗脱落提醒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人工耳蜗脱落提醒方法在不影响人工耳蜗本身的安全性、小型化、轻量化及续航的前提下实现了脱落后及时发出提醒,从而便于快速找回,进而起到了防止丢失的效果。另外,对于老年人、小孩以及其他需要关心的人群,还可以搭配手机或其他联网设备,在丢失时给监护人发送提醒信息,从而便于迅速找回。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人工耳蜗脱落提醒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更加清晰的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阐述,下面以具体实施例的形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工耳蜗脱落提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体外声音处理器产生的电压阈值;

其中,电压阈值为体外声音处理器将当前声音环境与体外声音处理器内存储的声音环境进行对比得到的,即体外声音处理器根据遥控器设定的声音环境或者根据采集的音频数据分析声音环境,从存储的信息中提取对应的电压阈值,并将该电压阈值发送到植入体。体外声音处理器内存储的声音环境为0dB到130dB分成的多个等级的声音环境。具体划分时可将其划分为10个等级,具体等级数量也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划分,如果对声音敏感度很高,可以划分更多的等级,如果对声音敏感度低,则可以划分得少点。在划分时,每个声音环境划分等级的间隔为中间密,两端疏,这样能更好的符合人耳听力响度特性,从而提供不同声音环境的识别度。

患者植入人工耳蜗手术康复后,鉴于每个个体特征如头皮厚度、神经敏感程度、电极与耳蜗贴合度不一致,需要由专业人员调节每一个人工耳蜗装置中的参数使之为病人提供最舒适、最有效的刺激并让病人舒适地听到各种声音的过程。在该调机过程中,即可将相应的声音环境存储到体外声音处理器内。

具体而言,体外声音处理器内存储声音环境的方法包括:

设定声音环境;

采集供电电压并判断供电电压是否有效;

若供电电压有效,将供电电压及对应的声音环境存储至体外声音处理器中;

若供电电压无效,则当前植入体存在问题,产品一致性存在问题,需要对植入体进行检查。

重复上述存储步骤,直至所有等级声音环境检测完毕。

其中,采集供电电压并判断供电电压是否有效包括以下步骤:

重复采集多次供电电压;

确定多次采集到的供电电压的平均值和最小值;

判断最小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是否高于误差阈值,该误差阈值为20mV;

若不高于误差阈值,则供电电压有效;若高于误差阈值,则供电电压无效。

实际上,该供电电压为植入体的供电电压。

S2、获取所述体外声音处理器发出的指令,记录当前控制电压并判断所述控制电压是否低于所述电压阈值;

若所述控制电压低于所述电压阈值,中断响应并发送脱落数据;脱落数据用1位数据表示(植入体向体外声音处理器返回数据时,采用曼切斯特编码,除去帧头、校验位之外,仅有8位有效数据位,其中用一位表示“脱落数据”)。

若所述控制电压不低于所述电压阈值,发送正常数据并根据指令施加刺激电流刺激神经细胞产生听觉;此时体外声音处理器与植入体配合正常。

实际使用时,体外声音处理器采集周围的声音环境,通过近距离无线电的方式传输指令。植入体接收体外声音处理器发出的指令通过电极刺激神经细胞使人产生听觉,此时植入体的供电电压即为控制电压。

S3、判断是否变更为其他声音环境;

若声音环境已变更,返回步骤S1;若声音环境未变更,返回步骤S2。

该步骤用于对当前所处环境进行判断,若当前所处环境发生变化,则重新将当前环境与体外声音处理器存储的声音环境进行对比,并得出相应的电压阈值,若环境未发生变化,则继续执行S2。

本实施例中,当体外声音处理器脱落时,由于体外声音处理器无法在下发指令后获取到植入体的状态反馈,则体外声音处理器实施脱落提醒。佩戴状态下,体外声音处理器与植入体进行交互频率在100Hz以上,这样能够在10ms以内进行响应,从而在对应的脱落距离在2cm以内发出警告,大大降低丢失的概率。

另外,还可以将体外声音处理器与智能设备无线连接,这样,在体外声音处理器获取到脱落提醒后,可以在半空中、地上、车上等,紧急与穿戴设备,如手环、手表进行震动提醒,或与手机、平板等进行蓝牙通信,或上传至监护者手机提醒,进而便于获取脱落位置追踪找回。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工耳蜗系统,包括:体外声音处理器和植入体,体外声音处理器和植入体配合以实现实施例1所述的人工耳蜗脱落提醒方法。

其中,体外声音处理器内设置有非易失性内存;进一步地,非易失性内存包括EEPROM、Flash和EPROMD。

植入体包括处理器、ADC采集变压器、发射线圈以及电极。植入体工作时的供电电压通过ADC采集变压器采集后通过发射线圈发射到体外声音处理器中。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式程序实现实施例1所述的人工耳蜗脱落提醒方法的步骤。

实施例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1所述的人工耳蜗脱落提醒方法的步骤。

总之,本发明的人工耳蜗脱落提醒方法能够在人工耳蜗脱落时及时发出提醒,从而有效防止了人工耳蜗的丢失。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