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激光焊点检测设备及焊点检测方法

激光焊点检测设备及焊点检测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焊点检测设备及焊点检测方法,激光焊点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台、夹持组件、第一驱动机构以及吸合部件,该夹持组件设于检测台的台面上,该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固定待检测产品,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检测台,吸合部件与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吸合部件用于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与待检测产品上的第一焊点吸合并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向第一焊点施加预设压力。采用实施例的方案,能够快速判断待检测产品的第一焊点的焊接质量,无需人工目测检验,检测效率高且检测精度高,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不良品流入市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6598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0622393.5

  • 发明设计人 梁涛;李海清;

    申请日2020-06-30

  • 分类号G01N3/08(20060101);

  • 代理机构44381 广州德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万振雄;林玉旋

  • 地址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玉峰山镇玉龙大道18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29:1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器件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焊点检测设备及焊点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激光焊接因具有集聚能量集中、焊接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中。相关技术中,对焊接后产品焊点的质量检测主要是人工目视检测,在激光焊接后,将焊接产品放置在放大镜下面,检测人员通过放大镜目视焊点表面,观察焊点表面是否存在明显的失效特征。但是,这种检测方式一方面检测效率不高,另一方面,人工目视检测往往只能检查出缺陷明显的产品,而对于焊接强度不够但是其焊点表面的状态符合要求的产品却无法有效检查出来,检查精度低下,容易导致不良品流入市场,影响产品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激光焊点检测设备及焊点检测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焊点检测设备,所述激光焊点检测设备包括

检测台;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设于所述检测台的台面上,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固定待检测产品;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检测台;以及

吸合部件,所述吸合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吸合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与所述待检测产品上的第一焊点吸合并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向所述第一焊点施加预设拉力。

第二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使用激光焊点检测设备的焊点检测方法,

所述激光焊点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台、夹持组件、第一驱动机构以及吸合部件,所述夹持组件设于所述检测台的台面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检测台并与所述吸合部件驱动连接;所述焊点检测方法包括:

将待检测产品放置于所述夹持组件上并通过所述夹持组件夹持固定;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吸合部件沿第一方向运动至与所述待检测产品的第一焊点接触连接;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吸合部件沿第二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吸合部件向所述第一焊点施加预设拉力;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激光焊点检测设备及焊点检测方法,通过设置第一驱动机构和吸合部件,利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吸合部件与待检测产品上的第一焊点吸合并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向第一焊点施加预设拉力,这样,可通过当第一焊点受吸合部件施加的预设拉力作用而脱离待检测产品时,即可判断该待检测产品上的第一焊点的焊接强度不够,而若第一焊点受吸合部件施加的预设拉力作用而不会脱离待检测产品,则可判断该待检测产品上的第一焊点的焊接强度足够。采用上述方案,利用吸合部件和第一驱动机构配合即可快速判断该待检测产品的第一焊点的焊接强度和焊接质量,无需人工目测进行检验,检测效率高且检测精度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一公开的激光焊点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实施例一公开的待检测产品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实施例一公开的待检测产品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公开的激光焊点检测设备的检测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公开的激光焊点检测设备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公开的激光焊点检测设备(省略检测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公开的承载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一公开的第一驱动机构、承载部件以及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实施例一公开的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实施例二公开的焊点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激光焊点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公开的激光焊点检测设备主要用于对焊接的待检测产品(例如电池极耳、充电器)的焊点处的强度进行检测,以确保该产品的焊接质量。具体地,该激光焊点检测设备10包括检测台11、夹持组件12、第一驱动机构13以及吸合部件14。该夹持组件12设于检测台11的台面上,该夹持组件12用于夹持固定待检测产品30(如图2A所示)。第一驱动机构13设于检测台11,吸合部件14与第一驱动机构13驱动连接,该吸合部件14用于在第一驱动机构13的驱动下与待检测产品30上的第一焊点吸合并在第一驱动机构13的驱动下向第一焊点施加预设压力。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预设拉力可为事先设定好的拉力,该预设拉力的设定要求可根据待检测产品30上的第一焊点的焊接质量符合要求时,能够承受的拉力。即,当待检测产品30上的第一焊点的焊接强度足够时施加的该拉力并不会使得第一焊点脱离待检测产品30,而若第一焊点的焊接强度不足时,施加的该拉力可使得第一焊点脱离该待检测产品30。示例性地,该预设拉力可设置为例如7N、10N等等,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的焊接质量要求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采用本实施例的激光焊点检测设备10,通过吸合部件14与待检测产品30上的第一焊点吸合并向该第一焊点施加预设拉力,由于该待检测产品30被夹持组件12夹持固定在检测台11上,当第一焊点在吸合部件14的预设拉力作用下脱离待检测产品30时,则说明该第一焊点的焊接强度不足,该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一焊点的焊接质量不符合要求;而当第一焊点在吸合部件14的预设拉力作用下未与待检测产品30脱离时,则说明该第一焊点的焊接强度足够,该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一焊点的焊接质量符合要求。可见,采用实施例的方案,能够快速判断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一焊点的焊接质量,无需人工目测检验,检测效率高且检测精度高,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不良品流入市场。

由前述可知,该待检测产品30可为电池极耳焊接或者是充电器的充电接口焊接,本实施例以该待检测产品30为充电器的充电接口为例,即,本实施例的激光焊点检测设备10用于检测该充电器的充电接口的焊接质量。示例性地,如图2A、图2B所示,图2A中示出了该充电器的正面示意图,图2B示出了该充电器的背面示意图。当将充电器夹持固定在夹持组件12上时,该充电器的正面朝向该夹持组件12夹持固定,该充电器的背面朝向该吸合部件14。具体地,在该充电器的正面,其设有充电接口,该充电接口设有充电引脚,为了将该充电引脚固定在该充电器上,该充电引脚处需进行焊接,即,在充电器的背面对应该充电引脚的位置即可形成焊点,以将充电引脚固定在该充电器上。换言之,该第一焊点可为该充电器的背面对应该充电引脚的位置,或者是该第一焊点可为该充电引脚。

可以理解的是,当然,该第一焊点也可为该充电器的其他与充电引脚接电导通的位置,且该位置同样为焊接位置。具体地,为了便于说明,将充电引脚定义为第二焊点32,在充电器的背面对应充电引脚的位置处形成第三焊点33,由于充电器需确保充电引脚充分焊接,因此,在充电器的背面会形成连续的焊点,主要为在对应充电引脚的位置处形成的第三焊点33,以及与第三焊点33连续、接电导通且位于第三焊点33一侧的第一焊点31。

结合图3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台11可为方形台状,对该待检测产品30的焊点质量的检测则可在检测台11的台面110上进行。该检测台11的台面110分别设有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该第一侧板111、第二侧板112以及检测台11的台面110围合形成检测空间111b,该夹持组件12可位于该检测空间中。可选地,第一侧板111、第二侧板112均可为方形板,第一侧板111、第二侧板112可分别自检测台11的台面110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采用在检测台11的台面110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围合形成检测空间的方式,可以使得用于检测待检测产品30的空间更加集中。

进一步地,第一侧板111、第二侧板112分别设有感测器件111a、112a,感测器件111a、112a与第一驱动机构13电连接,该感测器件111a、112a用于感测是否有物体进入检测空间111b中,且该感测器件111a、112a还用于在感测到物体进入检测空间111b中时向第一驱动机构13发送信号以使第一驱动机构13停止驱动。具体地,该感测器件111a、112a可为红外传感器或者是超声波传感器,以红外传感器为例。由前述可知,第一驱动机构13需驱动吸合部件14运动至该待检测产品30所在位置并与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一焊点31吸合,因此,在检测过程中,为了避免检测人员不小心伸手进入检测空间111b或者是在夹持固定待检测产品30过程中而有可能第一驱动机构13驱动吸合部件14压合于检测人员的手部造成检测人员受伤的情况,该红外传感器可对检测人员的人手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检测人员手伸入检测空间111b中时,红外传感器可发送信号至第一驱动机构13,则第一驱动机构13可停止驱动吸合部件14运动,从而避免吸合部件14压合检测人员手部造成受伤的情况。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然还可在检测台11上设置报警器,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检测人员手伸入检测空间111b时,可同步发送信号至报警器,从而报警器可发出警报,提醒检测人员。

进一步地,第一侧板111的感测器件111a以及第二侧板112的感测器件112a分别设于第一侧板111、第二侧板112相互朝向的一面上,换言之,第一侧板111上的感测器件111a与第二侧板112的感测器件112a相对设置,且该第一侧板111的感测器件111a、第二侧板112的感测器件112a均设置在第一侧板111、第二侧板112靠近夹持组件12的位置,以便于在检测人员双手一进入检测空间111b时即可快速检测。

一些实施例中,该吸合部件14可包括胶带、吸盘或磁铁中的任一种,从而能够在与第一焊点31接触时即可吸合第一焊点31,进而可有利于对第一焊点31施加预设拉力。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吸合部件14也可采用拉钩和/或拉伸配合的方式。

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以该吸合部件14为胶带为例进行说明。

结合图4至图6所示,一些实施例中,该吸合部件14为胶带(为了便于说明,以下以吸合部件14标识为胶带14进行说明),该激光焊点检测设备10还包括承载部件15,该承载部件15可用于承载胶带14,且该承载部件15与第一驱动机构13驱动连接。该承载部件15用于在第一驱动机构13的驱动下与待检测产品30接触,以使胶带14与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一焊点31接触并吸合。具体地,该承载部件15可为块状结构,其一端驱动连接于第一驱动机构13,其另一端可用于承载胶带14。考虑到为了确保在胶带14接触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一焊点31过程中,该承载部件15和胶带14能够始终保持粘接,该承载部件15的用于承载胶带14的一面可为平面,从而可增加承载部件15与胶带14的接触面积,确保二者的粘接可靠性。换言之,该胶带14可为双面胶带14,且一面可粘接在承载部件15上,该胶带14的另一面可用于粘接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一焊点31。在进行检测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3驱动承载部件15相对检测台11运动,使得承载部件15可运动至靠近该待检测产品30处并压合在待检测产品30上,此时设置在承载部件15上的胶带14可对准该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一焊点31并在承载部件15的压合作用下粘接在该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一焊点31上,然后再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3驱动该承载部件15上升,使得承载部件15离开待检测产品30,由此利用承载部件15的上升使得胶带14对该第一焊点31施加预设拉力,从而可检测该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一焊点31的焊接质量。

可以理解的是,当吸合部件14采用胶带14时,该胶带14的粘接宽度可根据需粘接的第一焊点31的宽度来设置,例如该胶带14可采用3.0mm宽度的胶带14,只要能够确保胶带14能够完全粘住第一焊点31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定位该胶带14,在承载部件15的用于承载胶带14的一面可对应该胶带14设置有定位槽151,该胶带14可粘接于该定位槽151,从而定位胶带14在该承载部件15上的位置,同时,也便于测试完后该胶带14的更换。

进一步地,该承载部件15可为弹性部件或柔性部件,采用弹性部件或柔性部件,可以避免承载部件15在下压于待测试产品过程中对待测试产品造成损伤的情况。换言之,该承载部件15可选用材料硬度低于待测试产品的材料,例如该承载部件15可选用硅胶块或者是橡胶块等等。

一些实施例中,激光焊点检测设备10还包括升降板16、胶带放卷部160、胶带收卷部161以及第二驱动机构162,该胶带放卷部160、胶带收卷部161间隔设于升降板16上,该胶带放卷部160用于放卷胶带14,胶带收卷部161用于收卷胶带14,第二驱动机构162设于检测台11并与升降板16驱动连接,该第二驱动机构162用于驱动升降板16相对检测台11发生升降,以使升降板16带动胶带14靠近或远离待检测产品30。具体地,该升降板16可升降设置在该检测空间111b中,该升降板16与检测台11的台面110垂直。胶带放卷部160和胶带收卷部161分别设置在升降板16的两侧,且胶带收卷部161和胶带放卷部160间隔设置,用于缠绕胶带14。换言之,本实施例的胶带14可为长条状胶带,其可绕设在胶带收卷部161和胶带放卷部160上,从而可利用胶带收卷部161和胶带放卷部160的缠绕作用,便于调整胶带14相对待检测产品30的位置,以便于在其中一节胶带14测试完一个待检测产品30后,可利用胶带收卷部161和胶带放卷部160将该其中一节胶带14缠绕起来,然后使得下一节胶带14可重新对准待检测产品30的位置,确保用于与每一个待检测产品30配合的胶带14均为新的胶带,以保证胶带14粘接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一焊点31的粘性。

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位于升降板16左侧的为胶带收卷部161,位于升降板16右侧的为胶带放卷部160。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胶带收卷部161位于升降板16右侧,而胶带放卷部160位于升降板16左侧,只要胶带收卷部161和胶带放卷部160间隔设置,能够用于绕设胶带14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胶带收卷部161和胶带放卷部160的结构相同,以胶带收卷部161为例说明其具体结构。该胶带收卷部161包括第一转盘161a、第二转盘161b以及连接在第一转盘161a和第二转盘161b之间的缠绕轴161c,该缠绕轴161c则用于绕设胶带14,而第一转盘161a、第二转盘161b分别位于缠绕轴161c两端可防止胶带14自缠绕轴161c上脱离。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胶带收卷部161也可仅包括缠绕轴161c,只要能够绕设胶带14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162可通过支撑架162a支撑固定在检测台11的台面110上,且该第二驱动机构162可位于升降板16的背离胶带收卷部161、胶带放卷部160的一面。这样,在升降板16发生升降的过程中,胶带收卷部161、胶带放卷部160可在升降板16的带动下一起发生升降,从而带动胶带14一起发生升降。

进一步地,该第二驱动机构162可为电机丝杆驱动机构,即,该第二驱动机构162包括固定在支撑架162a的电机和与电机传动连接的丝杆,该升降板16可通过滑块与丝杆的配合以实现在丝杆的作用下发生升降运动。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二驱动机构162也可为气缸、液压缸等驱动机构,只要能够驱动升降板16发生直线升降运动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胶带收卷部161和胶带放卷部160的转动以调节胶带14的位置,该激光焊点检测设备10还包括第三驱动机构17,该第三驱动机构17设于升降板16的背离胶带收卷部161或胶带放卷部160的一面,且该第三驱动机构17与胶带放卷部160或胶带收卷部161驱动连接,用于驱动胶带放卷部160或胶带收卷部161运动,以调整胶带14的粘接位置。具体地,第三驱动机构17可为电机,该第三驱动机构17可固定在升降板16的对应胶带收卷部161的位置,从而第三驱动机构17可驱动胶带收卷部161,以实现驱动胶带收卷部161转动。更具体地,在实现第三驱动机构17和胶带收卷部161连接时,可在升降板16对应该胶带收卷部161的缠绕轴161c的位置设置通孔,第三驱动机构17的驱动轴可由升降板16的另一面通过该通孔延伸至与该胶带收卷部161的缠绕轴161c连接,从而实现驱动该缠绕轴161c运动,从而在胶带收卷部161运动过程中,因胶带收卷部161收卷胶带14使得胶带14发生运动,从而可带动胶带放卷部160也发生转动,实现调节胶带14的粘接位置。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张紧胶带14,防止胶带14因张紧力不够而无法有效粘接第一焊点31,该升降板16上可转动设有一个或多个导向辊164,该一个或多个导向辊164位于胶带收卷部161和胶带放卷部160之间,该一个或多个导向辊164用于绕接该胶带14。示例性地,该导向辊164为四个,分别两两对称设置在升降板16上,位于升降板16的同一侧的两个导向辊164之间间隔设置。采用设置四个导向辊164的方式,能够对胶带14的绕接进一步起到导向作用,一方面更容易调节胶带14的粘接位置,另一方面还可对胶带14进一步起到张紧作用,保证胶带14始终处于张紧状态,以便于粘接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一焊点31。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导向辊164的数量可根据胶带收卷部161、胶带放卷部160在升降板16上至待检测产品30的位置设置,例如,若胶带收卷部161、胶带放卷部160距离待检测产品30较近,则该导向辊164的数量可设置少一些,例如设置一个、两个或者三个等等。当胶带收卷部161、胶带放卷部160距离待检测产品30较远,则导向辊164的数量可设置多一些,例如如上述的四个或者是五个、六个,或更多个等等。

进一步地,该导向辊164可为滚轴状结构,其内可设置有轴承,以便于滚动,这样,在胶带14调节位置过程中,由于胶带14的运动,可使得导向辊164也相对升降板16发生转动,从而导向辊164可对胶带14起到导向和张紧作用。

一些实施例中,该激光焊点检测设备10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与第三驱动机构17电连接,该胶带收卷部161、胶带放卷部160、至少一导向辊164三者之一设有感应器164a,该感应器164a可用于感应器164a所在的部件的转动角度并发送电信号至控制器,该控制器用于根据电信号与第三驱动机构17的转动角度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该控制器还用于在对比结果与预设结果不一致时控制第三驱动机构17驱动胶带放卷部160或胶带收卷部161运动。示例性地,在靠近胶带放卷部160的一个导向辊164上设置有感应器164a,该感应器164a可示例性为角度识别器,该感应器164a可用于感应该导向辊164的转动角度,并发送电信号至控制器。举例来说,当测试完一个待检测产品30后,需对粘接的胶带14位置进行调节,以确保胶带14的粘性能够粘接下一个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一焊点31,则此时可通过控制第三驱动机构17驱动胶带收卷部161转动,从而调节胶带14的粘接位置,在此过程中,因胶带14在胶带收卷部161和胶带放卷部160的作用下会发生运动,从而带动导向辊164转动,则感应器164a可感应该导向辊164的转动角度,以确定其转动的角度是否与预设的转动角度匹配。换言之,当感应器164a感应到导向辊164转动后,其可感应器164a转动的角度并发送电信号至控制器,则控制器可对该导向辊164转动的角度与第三驱动机构17驱动该胶带收卷部161的转动角度进行对比,如果对比结果不一致,则说明该胶带收卷部161、导向辊164未转动到预设的角度,控制器可控制第三驱动机构17驱动胶带收卷部161运动,直至转动的角度与预设的转动角度匹配。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确保调节胶带14的粘接位置,使得用于测试待检测产品30的胶带14均为新胶带14,具有较好的粘性,可保证与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一焊点31粘接。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感应器164a还可为编码器。该控制器可集成设置在检测台11上,例如,该控制器可集成于设置在检测台11上的电路板,其不仅可对第三驱动机构17起到控制作用,还可对第一驱动机构13、第二驱动机构162均起到控制作用。

结合图7至图9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13可设置在升降板16上,从而该第一驱动机构13可用于驱动承载部件15相对升降板16发生升降运动。具体地,该第一驱动机构13可为电机丝杆机构,该第一驱动机构13的电机131可设置在升降板16的顶部,该第一驱动机构13的丝杆132可自升降板16的顶部向下延伸至靠近升降板16的底部,承载部件15通过滑动块133滑动连接于该第一驱动机构13的丝杆132,从而承载部件15可在该滑动块133的作用下,相对第一驱动机构13的丝杆132发生升降运动。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13也可为气缸或者是液压缸驱动机构,只要能够驱动承载部件15发生升降运动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该激光焊点检测设备10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同时确保承载部件15能够下压对准待检测产品30,该第一驱动机构13在升降板16上的设置位置可位于胶带收卷部161和胶带放卷部160之间。示例性地,该第一驱动机构13在设置在升降板16的中部,胶带收卷部161和胶带放卷部160可对称设置在该第一驱动机构13的两侧。与之对应的,承载部件15可对应位于升降板16的中部,胶带14的两端分别缠绕在胶带收卷部161和胶带放卷部160,而胶带14的中部(粘接位置)则设置在承载部件15上。

由前述可知,升降板16同样可在第二驱动机构162驱动下发生升降运动,因此,对于本实施例的激光焊点检测设备10而言,其有两次发生升降运动的过程,以下将详细说明:

①第一次升降运动:当需对待检测产品30进行检测时,将待检测产品30夹持固定于夹持组件12,此时,通过第二驱动机构162驱动升降板16相对检测台11发生升降运动,使得升降板16靠近待检测产品30设置,此时,胶带14可大致位于该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一焊点31上方。

②第二次升降运动: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3驱动承载部件15相对升降板16发生升降,使得承载部件15在第一驱动机构13的驱动作用下,沿靠近待检测产品30的方向运动,直至承载部件15压合在待检测产品30上,此时,该胶带14受承载部件15压合作用可粘接于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一焊点31上,然后通过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3驱动该承载部件15向上运动,即,使得承载部件15沿远离待检测产品30的方向运动,由于胶带14粘接于该第一焊点31,同时胶带14受承载部件15作用向上运动,从而使得胶带14对第一焊点31施加向上的拉力,此时,检测人员可通过观察该胶带14对第一焊点31施加的预设拉力是否使得第一焊点31脱离待检测产品30,若是,则说明该第一焊点31的焊接强度不足,该待检测产品30为不良品;若否,则说明第一焊点31的焊接强度足够,该待检测产品30为良品。

③调整胶带14粘接位置:在当前的待检测产品30检测完成后,检测人员可取下该待检测产品30,并更换下一个待检测产品30,在此过程中,可通过控制第三驱动机构17驱动胶带收卷部161运动,使得胶带收卷部161将已经粘接过该当前的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一焊点31的胶带14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更换下一节未粘接过的胶带14,以便于粘接下一个待检测产品30。

结合图10所示,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该夹持组件12设有第一接电件121,该第一接电件121用于与待检测产品30的第二焊点32接触以电连接,该激光焊点检测设备10还包括连接部件18,该连接部件18与第一驱动机构13驱动连接,该连接部件18设有第二接电件181,该第二接电件181用于与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三焊点33接触以电连接。该激光焊点检测设备10还包括控制板,该控制板电连接于第一接电件121和第二接电件181,该控制板用于在吸合部件14向第一焊点31施加预设拉力时检测该第一接电件121和第二接电件181的阻值变化,以及该控制板用于根据该阻值变化输出检测结果。

其中,该第二焊点32和第三焊点33位于待检测产品30的不同表面,该第一焊点31、第二焊点32以及第三焊点33相互导通。

考虑到第一焊点31通常为多个,在胶带14粘接施加预设拉力过程中,可能存在胶带14粘接的该处焊点的强度足够,但其他处的焊点不足的情况无法被检测出来,因此,本实施例采用进一步在胶带14对第一焊点31施加预设拉力过程中测试第一接电件121和第二接电件181分别连接于第二焊点32和第三焊点33的内阻,从而可以通过根据该内阻的变化,进一步确定该全部的第一焊点31的焊接强度,提高检测精度。

具体地,由前述可知,以该待检测产品30为充电器为例,则第二焊点32为设置在充电器的正面的充电引脚,该第三焊点33则为充电器的背面对应该充电引脚位置处的焊接钢片,由于第一接电件121与第二焊点32接触,第二接电件181与第三焊点33接触,因此,为了不影响测试,该第一焊点31位于该第三焊点33的一侧或者是一端,从而可便于该胶带14粘接。

进一步地,第一接电件121和第二接电件181均可为导电顶针或导电弹片,从而可直接与第二焊点32和第三焊点33接触。示例性地,该第一接电件121为导电顶针,其设置在夹持组件12上,这样,当将待检测产品30固定在夹持组件12上时,该第一接电件121即可与待检测产品30的第二焊点32接触。该第二接电件181同样为导电顶针,从而第二接电件181可与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三焊点33接触,从而实现电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该连接部件18可为块状结构,其可固定在升降板16上,这样,在升降板16在第二驱动机构162发生升降运动的过程中,连接部件18也能够跟随升降板16发生升降运动,从而靠近待检测产品30或远离待检测产品30,以实现第二接电件181与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三焊点33接触或远离该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三焊点33。具体地,该连接部件18可通过固定架182固定在升降板16上,该固定架182可与升降板16围合形成中空的升降空间182a,该升降空间182a可用于供该承载部件15发生升降运动。换言之,连接部件18至该升降板16的直线距离相较于该承载部件15至该升降板16的直线距离更远。即,连接部件18位于该承载部件15的外侧,该第二接电件181也位于承载部件15的外侧。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连接部件18与该承载部件15的距离可根据待测试的产品结构来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连接部件18可设有用于设置该第二接电件181的垫块183,该垫块183设置在连接部件18的底部,第二接电件181可固定穿设在垫块183上。具体地,该垫块183可采用绝缘、弹性或柔性材质的块状结构,从而一方面可保证绝缘,另一方面在第二接电件181与第三焊点33接触时,该垫块183与待检测产品30接触可避免刮伤待检测产品30,起到保护待检测产品30的作用。示例性地,该垫块183可为硅胶垫块。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垫块183也可为橡胶垫块或者是海绵垫块等。

以下对该第二接电件181与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三焊点33的接触以电连接的过程简单描述:

当待检测产品30在夹持组件12上夹持固定时,设置在夹持组件12上的第一接电件121可刚好与待检测产品30上的第二焊点32接触,然后控制第二驱动机构162驱动升降板16向下运动以靠近待检测产品30,在此过程中,连接部件18以及垫块183在升降板16的带动下同样向下运动以靠近待检测产品30,直至设置在该垫块183上的第二接电件181对准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三焊点33并与之接触,此时,控制第二驱动机构162停止驱动,则第二接电件181保持与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三焊点33接触。然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3驱动承载部件15向下运动直至该承载部件15压合在待检测产品30上,此时该胶带14可粘接于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一焊点31,然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3驱动承载部件15向上运动以脱离该待检测产品30,在此过程中,该胶带14始终粘接在该第一焊点31并对该第一焊点31施加预设拉力,该第一接电件121、第二接电件181始终与第二焊点32和第三焊点33接触,则通过检测第一接电件121和第二接电件181对应连接处的焊点的阻值变化,即可获知该第一焊点31的焊接强度是否足够。

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板可为检测台11的电路板,且为了能够更准确测量该第一接电件121和第二接电件181连接于第二焊点32和第三焊点33的阻值变化,该激光焊点检测设备10还包括内阻测试器,该内阻测试器可电连接于第一接电件121、第二接电件181以及控制板,从而内阻测试器可将测试得到的阻值变化反馈至控制板,使得控制板可以根据阻值变化输出检测结果。

请再次参阅图1,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检测人员快速获知检测结果,该激光焊点检测设备10还可包括输出部件19,该输出部件19可设置在检测台11,该输出部件19可与控制板电连接,从而输出部件19可输出该检测结果。可选地,该检测结果可至少包括内阻值、施加的预设拉力、焊接强度情况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该输出部件19可包括发光部件、显示器件或声音部件中的至少一种。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该输出部件19可包括显示器件,该显示器件设置在检测台11的前端面,该显示器件可用于显示内阻值以及焊接强度。例如,该显示器件可显示测量的内阻值,以及可文字显示OK或者NG,用于代表焊接强度足够或焊接强度不足。当然,该显示器件也可采用其他文字显示,例如可显示强度够或显示强度不够等等,只要能够便于检测人员获知检测结果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输出部件19也可包括发光部件,该发光部件可为LED灯,其可通过发出不同颜色光线,以便于检测人员根据不同颜色光线快速确定检测结果。示例性地,当发光部件发出红色光线时,则可判定该检测结果为焊接强度不足,当该发光部件发出绿色光线时,则可判定该检测结果为焊接强度足够。这样,可便于检测人员快速获知检测结果。同理,当输出部件19包括声音部件时,例如为扬声器或者是声音报警器时,可通过输出OK或NG的语音来分别对应检测结果为焊接强度足够或焊接强度不足,这样检测人员通过语音播报,即可快速获知检测结果。

结合图10和图11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夹持组件12设置在检测台11上,该夹持组件12可包括固定块122和一个或多个夹持块123,该固定块122可用于放置待检测产品30,该夹持块123可用于夹持固定待检测产品30。可选地,为了有效定位待检测产品30在固定块122上的位置,在固定块122上可设置有放置槽122a,待检测产品30可至少部分放置在该放置槽122a中。具体地,该放置槽122a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可根据待检测产品30设置,例如,当待检测产品30为近似方形结构时,该放置槽122a可设置为方形槽,当该待检测产品30为圆形或类圆形结构时,该放置槽122a可设置在圆形或类圆形槽。

进一步地,为了对待检测产品30在放置槽122a中进行固定,同时也避免损伤待检测产品30,在该放置槽122a中可设置有吸盘1221,该吸盘1221可吸住待检测产品30,同时吸盘1221可不损伤待检测产品30,对待检测产品30进行定位和固定,避免其在检测过程中移位。

进一步地,该第一接电件121可设置在固定块122上,具体可位于该吸盘1221的外周,从而使得当待检测产品30放置在放置槽122a中时,该第一接电件121即可对准待检测产品30上的第二焊点32并与之接触以实现电导通。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接电件121相对放置槽122a的具体位置可根据需要测试的产品结构来设置,例如第一接电件121还可设置在吸盘1221中,只要能够与待检测产品30的第二焊点32接触电导通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该夹持块123可为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地,该夹持块123可为多个,该多个夹持块123间隔设置在固定块122的外周,用于夹持固定该固定块122,从而避免固定块122在检测过程中发生移位,进而避免待检测产品30发生移位。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该夹持块123的夹持可靠性,该夹持组件12还包括第四驱动机构124,该第四驱动机构124设于检测台11的台面110上,该第四驱动机构124与夹持块123驱动连接,用于驱动夹持块123以使夹持块123夹持固定该待检测产品30。具体地,第四驱动机构124可为气缸。采用第四驱动机构124进一步驱动夹持块123夹持固定的方式,可以有效确保待检测产品30在固定块122上的夹持固定,避免待检测产品30移位,进而有利于确保检测的精度。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四驱动机构124也可为液压缸。

请再次结合图1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台11的前端面上设有启动按键113,该启动按键113可用于控制该激光焊点检测设备10的控制板的通断电。可选地,该启动按键113可为一个或多个,该启动按键113选用多个时,需多个启动按键113同时按下方能实现启动,这样可以提高该激光焊点检测设备10的启动安全性,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因误触其中一个启动按键113即导致激光焊点检测设备10启动造成检测事故的问题。示例性地,该启动按键113为两个,该两个启动按键113间隔设置在检测台11的前端面且对称设置,上述的显示器件可设置在两个启动按键113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启动按键113也可设置为三个、四个或者仅设置一个。

此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针对第一驱动机构13、第二驱动机构162、第三驱动机构17、第四驱动机构124设置启动按键113来控制启动。例如,可设置一个启动按键113,利用可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3、第二驱动机构162、第三驱动机构17以及第四驱动机构124的启动。或者可设置四个启动按键113,这四个启动按键113可分别用于对应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3、第二驱动机构162、第三驱动机构17以及第四驱动机构124的启动。

进一步地,该检测台11的前端面还设有警报器114,该警报器114用于在该激光焊点检测设备10运行出现故障时发出警报,以提醒检测人员快速排查故障。示例性地,该警报器114可为声光报警器,该警报器114可设置在启动按键113的下方。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警报器114也可仅为声音报警器,该警报器114也可设置在启动按键113的上方。

进一步地,该检测台11的前端面还设有复位按钮115,该复位按钮115用于在激光焊点检测设备10出现异常时按压使得该激光焊点检测设备10停止工作,以及该复位按钮115还可用于在再次按压时使得该激光焊点检测设备10复位。示例性地,该复位按钮115位于启动按键113的下方,且该复位按钮115与警报器114间隔设置分位于显示器件的两侧。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复位按钮115也可设置在启动按键113的上方。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激光焊点检测设备10对待检测产品30的检测过程简单描述如下:

将待检测产品30放置在固定块122的放置槽122a中利用吸盘1221吸住待检测产品30,并使得待检测产品30正面上的第二焊点32和第一接电件121相接触。然后将夹持块123相对固定块122移动至夹持块123夹持固定在固定块122的外周,启动第四驱动机构124,使得第四驱动机构124对夹持块123施加驱动力使得夹持块123紧紧夹持在固定块122的外周,确保固定块122在测试过程中不会发生移位,进而确保待测试产品不会发生移位。然后启动第二驱动机构162,使得第二驱动机构162带动升降板16、胶带收卷部161、胶带放卷部160、连接部件18以及连接部件18上的第二接电件181向朝向待检测产品30的方向运动,直至该第二接电件181与待检测产品30上的第三焊点33接触并电导通,接着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3,使得第一驱动机构13驱动承载部件15带动胶带14向朝向待检测产品30的方向下压,使得承载部件15压合在待检测产品30上,进而胶带14可粘接在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一焊点31上,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3反向运动,带动承载部件15脱离待检测产品30,从而胶带14可向第一焊点31施加预设拉力,此时第一接电件121和第二接电件181可将第二焊点32、第三焊点33的阻值变化反馈至内阻测试器,进而内阻测试器可将该阻值变化反馈至控制板,通过控制板控制显示器件显示出来,从而测试人员可快速获知该第一焊点31处的焊接质量。

当该待检测产品30检测完成后,检测人员可控制上述机构停止,然后将该当前的待检测产品30取出,并更换新的待检测产品30。对应的,控制第三驱动机构17驱动胶带收卷部161运动,使得胶带收卷部161将刚刚检测完成的胶带14收卷起来,并带动胶带放卷部160释放新的胶带14,从而确保用于测试新的待检测产品30的胶带14为具有足够粘性的胶带14,确保测试的正常、可靠进行。

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激光焊点检测设备10,通过设置吸合部件14在第一驱动机构13驱动下吸合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一焊点31并对其施加预设拉力,同时还通过设置第一接电件121以及第二接电件181连接内阻测试器来测试待检测产品30上的与第一焊点31导通的第二焊点32和第三焊点33的阻值变化,从而不仅可实现对待检测产品30的焊接强度、焊接质量的自动检测,而且还可有效提高检测的精度,替代了相关技术中只能通过人工目测的方式,检测方式更加简单、可靠且精度更高。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2以及图1、图2A、图2B,本实施例二公开了一种使用激光焊点检测设备10的焊点检测方法,该激光焊点检测设备10为如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激光焊点检测设备10。该焊点检测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201、将待检测产品放置于夹持组件上并通过夹持组件夹持固定。

本步骤的目的是先定位待检测产品30在检测台11上的位置,同时将待检测产品30固定住,避免待检测产品30在检测过程中发生移位而导致影响检测结果。

可选地,将待检测产品30放置于夹持组件12上的方式可通过检测人员手工放置,当然也可利用机械手自动放置的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203、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吸合部件沿第一方向运动至与所述待检测产品的第一焊点接触并吸合。

在此步骤中,第一方向是指朝向该待检测产品30的方向。该第一方向可为朝下方向,从而便于该吸合部件14靠近待检测产品30。该吸合部件14可采用胶带14、磁铁或者是吸盘1221等,从而能够对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一焊点31进行吸合,以使得该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一焊点31与该吸合部件14连接在一起,便于该吸合部件14对第一焊点31施加预设拉力。

205、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吸合部件沿第二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吸合部件向所述第一焊点施加预设拉力。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在本步骤中,该第二方向可为远离该待检测产品30的方向,即,该第二方向可为向上的方向,从而在吸合部件14向上运动过程中,可对第一焊点31施加预设拉力。当第一焊点31在吸合部件14的预设拉力作用下脱离待检测产品30时,则说明该第一焊点31的焊接强度不足,该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一焊点31的焊接质量不符合要求;而当第一焊点31在吸合部件14的预设拉力作用下未与待检测产品30脱离时,则说明该第一焊点31的焊接强度足够,该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一焊点31的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由此可知,采用本实施例的焊点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判断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一焊点31的焊接质量,无需人工目测检验,检测效率高且检测精度高,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不良品流入市场。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203之后,以及步骤205之前,该焊点检测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204、将第一接电件、第二接电件分别与待检测产品的第二焊点以及第三焊点接电导通。

在上述步骤205之后,该焊点检测方法还包括:

207、检测第一接电件、第二接电件在吸合部件向第一焊点施加预设拉力时的阻值变化。

其中,该第二焊点32、第三焊点33均与待检测产品30的第一焊点31电导通,且该第二焊点32与第三焊点33可设置在待检测产品30的不同表面。该第一接电件121、第二接电件181可为导电顶针,第一接电件121连接于第二焊点32、第二接电件181连接于第三焊点33,且第一接电件121、第二接电件181还连接至内阻测试器,从而第一接电件121、第二接电件181相当于连接于待检测产品30的正负极,从而可测试该待检测产品30的焊点处的阻值变化,从而该内阻测试器可快速测量该阻值变化并得到该焊点处的焊接强度是否足够的结论。举例来说,通常,第一焊点31有多个,该吸合部件14在吸合时,通常只吸合其中一个,在该吸合部件14的预设拉力作用下,如果该一个第一焊点31处的焊接强度不足,则该一个第一焊点31会被吸合部件14拉动而脱离待检测产品30,由于其他的第一焊点31与该一个第一焊点31是电导通的,则此内阻测试器测量到的阻值变化较大,则此时可以获知该处的全部第一焊点31质量不符合要求。若该一个第一焊点31处的焊接强度足够,则该一个第一焊点31不会被吸合部件14拉动,即,该一个第一焊点31不会脱离待检测产品30,则此时该内阻测试器测量到的全部的第一焊点31的阻值变化不大,即可获知该处的全部第一焊点31质量符合要求。

这样,采用进一步利用第一接电件121和第二接电件181测量待检测产品30的阻值变化的方式,可有效提高对该待检测产品30的焊点检测的精度,无需对每一个焊点都进行上述吸合操作,可提高检测效率。

209、根据阻值变化输出检测结果。

本实施例中,可通过设置输出部件19来输出检测结果。该输出部件19可包括发光部件、显示器件或声音部件中的至少一种。示例性地,该输出部件19可包括显示器件,该显示器件设置在检测台11的前端面,该显示器件可用于显示内阻值以及焊接强度。例如,该显示器件可显示测量的内阻值,以及可文字显示OK或者NG,用于代表焊接强度足够或焊接强度不足。当然,该显示器件也可采用其他文字显示,例如可显示强度够或显示强度不够等等,只要能够便于检测人员获知检测结果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3、内阻测试器等可通过在检测台11上设置的电路板上的控制器或处理器来实现。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激光焊点检测设备及焊点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激光焊点检测设备及焊点检测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