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大功率船用柴油机气阀导管拆装平台

大功率船用柴油机气阀导管拆装平台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功率船用柴油机气阀导管拆装平台,包括支撑框架、滑移支架、拆装单元、滑移支架横移装置、移动底座、旋转平台、旋转平台纵移装置和一对定位柱,滑移支架下端分别通过侧板燕尾块支撑在上层框架平台横向两端的横移燕尾导轨上。拆装单元垂直固定在滑移支架的顶板中心下侧,滑移支架横移装置设置在上层框架平台上,旋转平台纵移装置设置在中层框架平台上。移动底座两端分别通过纵移燕尾块支撑在对应的纵移燕尾导轨上,旋转平台下侧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移动底座上,定位柱分别固定在旋转平台的两对角上。本发明定位精确,操作方便省力,降低了气阀导管装拆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大功率船用柴油机的安装效率和安装质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18281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船动力镇江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670707.3

  • 发明设计人 赵俊;方强;徐文强;

    申请日2021-06-17

  • 分类号B23P19/02(20060101);B63B73/20(20200101);

  • 代理机构32200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徐澍

  • 地址 212002 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长江路40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04:0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内燃机装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功率船用柴油机气缸盖的零部件安装平台。

背景技术

大功率船用柴油机是指功率在428kW~4345kW范围的船用柴油机,为保证柴油机正常运行时进、排气阀能沿直线方向运动并改善散热效果,需在气缸盖中安装进、排气阀的气阀导管。同时为保证气密性和预紧力,每个气阀导管与气缸盖安装孔间采用过盈配合。目前,拆除或安装气阀导管时,工人使用榔头敲击拆装工具进行拆除或装配,操作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且不能保证敲击力垂直向下,敲击时产生的横向分力容易损伤气阀导管外圆和气缸盖的气阀导管安装孔,导致安装或拆除气阀导管非常困难,严重影响大功率船用柴油机的安装效率和安装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功率船用柴油机气阀导管拆装平台,提高气阀导管的拆装效率,降低气阀导管和气缸盖的损伤风险。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大功率船用柴油机气阀导管拆装平台,包括矩形钢管焊成的支撑框架、滑移支架、拆装单元、滑移支架横移装置、移动底座、旋转平台、旋转平台纵移装置和一对定位柱,所述支撑框架呈长方体形,支撑框架底部四角分别设有万向轮,支撑框架顶部和中部分别设有上层框架平台和中层框架平台;滑移支架呈门形,包括顶板和顶板两端下的侧板,所述侧板下端分别通过侧板燕尾块支撑在对应的横移燕尾导轨上,所述横移燕尾导轨分别固定在上层框架平台的横向两端上;拆装单元垂直固定在滑移支架的顶板中心下侧,滑移支架横移装置设置在上层框架平台上,旋转平台纵移装置设置在中层框架平台上;移动底座两端分别通过纵移燕尾块支撑在对应的纵移燕尾导轨上,所述纵移燕尾导轨分别固定在中层框架平台上;旋转平台下侧分别通过推力轴承和径向轴承支撑在移动底座上,定位柱分别固定在旋转平台的两对角上。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拆装单元包括螺旋千斤顶、连接轴、连接套筒、传动轴、拆装工具、安装板和拆装单元手轮,垂直倒置的螺旋千斤顶底部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滑移支架的顶板中心下侧,连接轴上端焊接固定在螺旋千斤顶的升缩轴端头下,连接轴下端与连接套筒、拆装工具上端依次固定连接;水平设置的传动轴的一端端头与螺旋千斤顶的输入轴焊接固定,传动轴另一端通过传动轴支撑轴承支撑在滑移支架一侧的侧板中部,拆装单元手轮固定在传动轴的另一端端头上。

进一步的,所述滑移支架横移装置包括横移手轮、横移同步齿形带、一对横移滚珠丝杠、一对横移滑块、一对横移同步齿形带轮和4个横移轴承座,所述横移滚珠丝杠两端分别通过横移轴承支撑在横移轴承座中,所述横移轴承座分别固定在上层框架平台的角部上,横移滑块分别旋合在对应的横移滚珠丝杠上,横移滑块一侧分别固定在滑移支架对应侧板下部的内侧面上;横移滚珠丝杠的一端端头分别伸出上层框架平台一侧的横移轴承座,横移同步齿形带轮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横移滚珠丝杠的一端端头上,横移同步齿形带绕在两个横移同步齿形带轮上;一根横移滚珠丝杠的另一端端头伸出对应的横移轴承座,横移手轮固定在另一根横移滚珠丝杠的另一端端头上。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底座呈开口向下的槽形,所述槽形两端的垂直支撑板下端分别与纵移燕尾块固定连接,所述纵移燕尾块支撑在对应的纵移燕尾导轨上,所述纵移燕尾导轨分别固定在中层框架平台一侧的边杆和中部横杆上,旋转平台纵移装置设置在移动底座的槽形顶面和中层框架平台一侧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平台纵移装置包括纵移手轮、纵移同步齿形带、一对纵移滚珠丝杠、一对纵移滑块、一对纵移同步齿形带轮和4个纵移轴承座,所述纵移滚珠丝杠两端分别通过纵移轴承支撑在纵移轴承座中,所述纵移轴承座分别固定在中层框架平台的两端上,纵移滑块分别旋合在对应的纵移滚珠丝杠上,纵移滑块上侧间隔固定在移动底座的槽形顶面下;纵移滚珠丝杠的一端端头分别伸出中层框架平台一端的纵移轴承座,纵移同步齿形带轮分别固定在对应的纵移滚珠丝杠的一端端头上,纵移同步齿形带绕在两个纵移同步齿形带轮上;一根纵移滚珠丝杠的另一端端头伸出对应的纵移轴承座,纵移手轮固定在另一根纵移滚珠丝杠的另一端端头上。

进一步的,定位柱下端的螺柱分别拧入固定在旋转平台的两对角,定位柱分别插入气缸盖的两对角的贯穿螺栓孔中,且与贯穿螺栓孔间隙配合。

本发明的拆装单元的螺旋千斤顶能驱动拆装工具上下移动,滑移支架横移装置和旋转平台纵移装置分别采用滚珠丝杠和滑块的直线传动方式,滑移支架能沿着上层框架平台横向前后移动,移动底座能沿着中层框架平台纵向左右移动,旋转平台能绕着移动底座轴线转动,使得本发明具有三维坐标系的X轴、Y轴和Z轴的直线移动和Z轴旋转的四个自由度。只需分别转动纵移手轮和横移手轮,就能使拆装工具在XY平面内任意移动到气阀导管的安装点位上,再转动拆装单元手轮,拆装工具下移快速完成气阀导管装入或移出气缸盖。本发明定位精确,操作方便省力,大大降低了气阀导管装拆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大功率船用柴油机的安装效率和安装质量。

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使用本发明将气阀导管装入气缸盖的示意图;

图5是使用本发明从气缸盖中拆除气阀导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仅是为了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发明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位置。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包括矩形钢管焊成的支撑框架1、滑移支架2、拆装单元3、滑移支架横移装置4、移动底座5、旋转平台6、旋转平台纵移装置7和一对定位柱8,支撑框架1呈长方体形,支撑框架1底部四角分别设有万向轮11,支撑框架1顶部和中部分别设有上层框架平台12和中层框架平台13。滑移支架2呈门形,包括顶板21和顶板21两端下的侧板22,侧板22下端分别通过侧板燕尾块23支撑在对应的横移燕尾导轨24上,横移燕尾导轨24分别固定在上层框架平台12的横向两端上。

拆装单元3垂直固定在滑移支架2的顶板21中心下侧,包括螺旋千斤顶31、连接轴32、连接套筒33、传动轴34、拆装工具35、安装板36和拆装单元手轮37,垂直倒置的螺旋千斤顶31底部通过数个紧固螺钉313固定在安装板36上,安装板36焊接固定在滑移支架2的顶板21中心下侧,连接轴32上端焊接固定在螺旋千斤顶31的升缩轴311端头下,连接轴32下端与连接套筒33、拆装工具35上端依次固定连接。水平设置的传动轴34左端端头与螺旋千斤顶31的输入轴312焊接固定,传动轴34右端通过传动轴支撑轴承38支撑在滑移支架2右侧的侧板22中部,拆装单元手轮37固定在传动轴34的右端端头上。

滑移支架横移装置4设置在上层框架平台12上,包括横移手轮41、横移同步齿形带42、一对横移滚珠丝杠43、一对横移滑块44、一对横移同步齿形带轮45和4个横移轴承座46,横移滚珠丝杠43两端分别通过横移轴承461支撑在横移轴承座46中,横移轴承座46分别固定在上层框架平台12的角部上,横移滑块44分别旋合在对应的横移滚珠丝杠43上,横移滑块44一侧分别固定在滑移支架2对应的侧板22下部的内侧面上。横移滚珠丝杠43的一端端头分别伸出上层框架平台12一侧的横移轴承座46,横移同步齿形带轮45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横移滚珠丝杠43的一端端头上,横移同步齿形带42绕在两个横移同步齿形带轮45上。一根横移滚珠丝杠43的另一端端头伸出对应的横移轴承座46,横移手轮41固定在另一根横移滚珠丝杠43的另一端端头上。

移动底座5呈开口向下的槽形,槽形两端的垂直支撑板51下端分别与纵移燕尾块52固定连接,纵移燕尾块52支撑在对应的纵移燕尾导轨53上,纵移燕尾导轨53分别固定在中层框架平台13一侧的边杆131和中部横杆132上,旋转平台6上侧为用于支撑气缸盖10的矩形工作平台61,旋转平台6下侧向下垂直延伸出台阶套筒62,台阶套筒62的上下端分别通过推力轴承63和径向轴承64支撑在移动底座5上。

旋转平台纵移装置7设置在移动底座5的槽形顶面54和中层框架平台13左侧之间,包括纵移手轮71、纵移同步齿形带72、一对纵移滚珠丝杠73、一对纵移滑块74、一对纵移同步齿形带轮75和4个纵移轴承座76,纵移滚珠丝杠73两端分别通过纵移轴承761支撑在纵移轴承座76中,纵移轴承座76分别固定在中层框架平台13的两端上,纵移滑块74分别旋合在对应的纵移滚珠丝杠73上,纵移滑块74上侧间隔固定在移动底座5的槽形顶面54下。纵移滚珠丝杠73的一端端头分别伸出中层框架平台13一端的纵移轴承座76,纵移同步齿形带轮75分别固定在对应的纵移滚珠丝杠73的一端端头上,纵移同步齿形带72绕在两个纵移同步齿形带轮75上。一根纵移滚珠丝杠73的另一端端头伸出对应的纵移轴承座76,纵移手轮71固定在另一根纵移滚珠丝杠73的另一端端头上。

定位柱8下端的螺柱81分别拧入固定在旋转平台6的两对角,定位柱8分别插入气缸盖10的两对角的贯穿螺栓孔101中,且与贯穿螺栓孔101间隙配合。气缸盖10可以在旋转平台6上得到可靠的支撑和精确的定位,便于装拆气阀导管20。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4所示将气阀导管20装入气缸盖10中,先将气缸盖10底部朝上支撑在本发明的旋转平台6上,并将气缸盖10两对角的贯穿螺栓孔101分别套在对应的定位柱8上,使得气缸盖10得到快速定位,然后将气阀导管20底部定位在气缸盖10的安装位置上。接着分别摇动滑移支架横移装置4的横移手轮41和旋转平台纵移装置7的纵移手轮71,摇动横移手轮41时,一根横移滚珠丝杠43端头的横移同步齿形带轮45通过横移同步齿形带42带动另一根横移滚珠丝杠43同步转动,分别驱动各自的横移滑块44沿着图2中三维坐标系的Y轴方向即支撑框架1的横向移动,从而带动滑移支架2沿支撑框架1横向移动,滑移支架2带动其顶板21下的螺旋千斤顶31横移。

摇动纵移手轮71时,一根纵移滚珠丝杠73端头的纵移同步齿形带轮75通过横移同步齿形带72带动另一根横移滚珠丝杠73同步转动,分别驱动各自的纵移滑块74沿着图2中三维坐标系的X轴方向即支撑框架1纵向移动,从而带动移动底座5和其上的旋转平台6沿着图2中三维坐标系的X轴方向即支撑框架1的纵向移动。通过滑移支架2的横移和旋转平台6的纵移,如有需要还可转动旋转平台6,使得螺旋千斤顶31下部的拆装工具35对准将要安装的气阀导管20。转动拆装单元手轮37,使得螺旋千斤顶31的升缩轴311依次带动连接轴32、连接套筒33和拆装工具35下压,将气阀导管20压入气缸盖10中。

图5所示从气缸盖10中拆除气阀导管20,先将气缸盖10底部朝下支撑在本发明的旋转平台6上,并将气缸盖10两对角的贯穿螺栓孔101分别套在对应的定位柱8上,使得气缸盖10得到快速定位。然后采用和安装气阀导管20同样的纵横向调节拆装工具35点位的方法,使拆装工具35下端对准气缸盖10中的气阀导管20,再通过与前述将气阀导管20装入气缸盖10中相同的使旋转平台6的纵移的方法,完成拆装工具35的点位调整。转动拆装单元手轮37,拆装工具35下压推动气阀导管20脱离气缸盖10,完成气阀导管20的拆除。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