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智能化代餐粉灌装加工设备

一种智能化代餐粉灌装加工设备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代餐粉灌装加工设备,包括载料台和设于所述载料台上方的灌装机,所述载料台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传送带,所述载料台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支撑弹簧,所述第一支撑弹簧上设有载料板,所述载料板上设有可做上下运动的挡块;所述载料板上还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所述第一转辊和所述第二转辊上绕设有第二传送带;所述载料台上方设有输料框,所述输料框上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有与所述灌装机出料管相配合的第一通孔。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3793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吉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125138.4

  • 发明设计人 冯魏;郑雅丹;杨鹏;

    申请日2021-01-29

  • 分类号B65B1/04(20060101);B65B7/28(20060101);

  • 代理机构33261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杜放

  • 地址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子湖镇兴业路129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4:2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化代餐粉灌装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灌装机主要是包装机中的一小类产品,从对物料的包装角度可分为液体灌装机,膏体灌装机,粉剂灌装机,颗粒灌装机;从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来讲分为半自动灌装机和全自动灌装生产线。

代餐粉是一种由谷类、豆类、薯类食材等为主,其它属类植物的根、茎、果实等可食用部分为辅制成的一种单一或综合性冲调粉剂产品。

代餐粉一般为罐装,在将代餐粉装入到罐内时通常需要灌装操作,包装罐在移动至灌装机下方后无法准确的与灌注机出料口相对齐,从灌装机上落下的代餐粉容易掉落在包装罐外侧造成代餐粉的浪费;代餐粉在装入到包装罐内后还需要输送至下个工位后再做密封操作,包装罐在运输过程中环境中的杂质容易飞入到包装罐内混入到代餐粉内,引发代餐粉的食品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化代餐粉灌装加工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代餐粉灌装加工设备,包括载料台和设于所述载料台上方的灌装机,所述载料台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传送带,所述载料台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支撑弹簧,所述第一支撑弹簧上设有载料板,所述载料板上设有可做上下运动的挡块;所述载料板上还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所述第一转辊和所述第二转辊上绕设有第二传送带;所述载料台上方设有输料框,所述输料框上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有与所述灌装机出料管相配合的第一通孔;包装罐在第一传送带作用下输送至加工台上,第二传送带与第一传送带相互配合,使包装罐在加工台上也能够正常移动;挡块对包装罐起定位作用,当包装罐移动至挡块一侧后,挡块将包装罐挡下,此时包装罐刚好处于灌装机出料管下方,出料管开启后将代餐粉注入到包装罐内;出料管在开启前,出料管往下运动,减小出料管与包装罐的高度差,避免代餐粉在注入到包装罐内时从罐内溅出,减少代餐粉的浪费;出料管往下运动时推动密封盖往下运动,密封盖被压在包装罐顶部,密封盖盖在包装罐后,出料管与第一通孔相对齐,出料管处排出的代餐粉通过第一通孔进入到包装罐内;当包装罐内的代餐粉重量达到指定数值后,载料板推动载料板往下运动,出料管关闭后往上运动,对包装罐内的代餐粉量做准确控制;由于包装罐内的重量持续增加,载料板是逐步往下运动的,为出料管提供充足的反应时间,以便及时的将出料管关闭,避免过量的代餐粉被注入到包装罐内,对每罐代餐粉的重量做控制;第二传送带带动灌装完成后的包装罐往前移动,灌装完成后的包装罐移动至第一传送带上,此时密封盖盖在包装罐上,在密封盖作用下对包装罐内的代餐粉起保护作用,避免包装罐在传送过程中混入杂质,从而保证代餐粉产品的成品质量;通过挡块的上下运动,对包装罐的运动状态进行控制,对包装罐起定位的同时使包装罐在装满后能够继续往前移动,使代餐粉包装工序顺利进行,增加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所述载料板上设有第一通槽,所述挡块穿设于所述第一通槽内,所述挡块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通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块相对应的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一连接块底部设有第二支撑弹簧,所述第二活动槽底部设有电磁铁;所述第一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转辊传动配合的传动轮。

所述载料板上设有第四活动槽,所述第四活动槽内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底部设有第三支撑弹簧,所述第一限位板顶部设有橡胶膜,所述第四活动槽内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限位板固定于所述第四活动槽内的第一限位块;所述挡块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推块相配合的第二通槽,当所述第一连接板往所述第一活动腔一侧移动时,所述第一限位板移动至所述第四活动槽顶部。

所述第四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五活动槽,所述第一限位块设于所述第五活动槽内,所述第一限位块上设有限位弹簧;所述第一限位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相对应的第三通槽,所述第三通槽内壁上设有第六活动槽,所述第六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相配合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设有第二连接弹簧;所述第一限位板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四活动槽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杆底部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内设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设有第三连接弹簧,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一端固连于所述活动板上;所述第三连接板底部设有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活动腔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推块相配合的第七活动槽,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三推块,所述第三推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推块相配合的第四通槽。

所述挡块上设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一通槽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推板相配合的第八活动槽;所述挡块底部设有第九活动槽,所述第九活动槽内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有第四连接弹簧,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腔内,所述第一凹槽底部设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上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设有第一斜槽,所述第一活动腔顶部与外界相通。

所述第一转辊上设有传动套,所述传动套为橡胶制成,所述第一转辊上设有与所述传动套相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内壁上设有第十活动槽,所述第十活动槽内设有第二推板,所述第二推板上设有第五连接弹簧,所述载料板上设有与所述第十活动槽相通的第三活动腔,所述第三活动腔一端设有第四活动腔,所述第四活动腔内设有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上设有第六连接弹簧,所述第四连接板上设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第三活动腔内,所述第三连接杆上设有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二连接绳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二推板上;当所述第一推块往所述第一活动腔内移动时,所述第四连接板往所述第四活动腔一端移动。

所述挡块上设有第四连接块,所述第一通槽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四连接块相配合的第十活动槽,所述第四连接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动腔相通的第十一活动槽,所述第十一活动槽内设有第三推板,所述第三推板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十一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推杆;所述第四活动腔侧部上设有与所述第十活动槽相通的第四通槽,所述第四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第四通槽相配合的第四连接杆。

所述载料台上设有压板,所述压板底部设有第五连接杆和第六连接杆,所述载料台上设有第五活动腔,所述第六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第五活动腔内,所述第六连接杆底端设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底部设有第四支撑弹簧;所述第一通槽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推块相配合的第五通槽,所述第五通槽侧壁上设有第十二活动槽,所述第十二活动槽内设有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三限位板上设有第七连接弹簧,所述第三限位板上设有第七连接杆,所述第七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槽内,当所述压板往下运动时,所述第三限位往所述第十二活动槽内移动。

所述载料板上设有第十三活动槽,所述第十三活动槽内设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十三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第八连接弹簧,所述第二推杆设于所述第七连接杆一侧;所述载料台上设有第六活动腔,所述第六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第六活动腔内,所述第六连接杆底部设有第四限位板,所述第四限位板底部设有第五支撑弹簧,所述第六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十四活动槽,所述第十四活动槽内设有第四推块,所述第四推块上设有与所述第四限位板相配合的第二斜槽,所述第四推块上设有第九连接弹簧。

所述输料框内设有第三传送带,所述输料框内壁上设有第十五活动槽,所述第十五活动槽内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设有第十连接弹簧;所述第十五活动槽内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穿设有第三推杆,所述第三推杆一端设有第五限位板,所述第五限位板上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输料框内壁上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三推杆往所述连接管外侧移动的第四推板;所述第一通孔顶部设有第十六活动槽,所述第十六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七活动腔,所述第十六活动槽内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设有第五推板,所述第五推板底部设有第六支撑弹簧,当所述第五推板往下运动时,所述支撑块往所述第十五活动槽内移动。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挡块对包装罐起定位作用,当包装罐移动至挡块一侧后,挡块将包装罐挡下,使包装罐刚好处于灌装机出料管下方,避免代餐粉在注入到包装罐内时散落在外,减少代餐粉的浪费;第二传送带带动灌装完成后的包装罐往前移动,灌装完成后的包装罐移动至第一传送带上,此时密封盖盖在包装罐上,在密封盖作用下对包装罐内的代餐粉起保护作用,避免包装罐在传送过程中混入杂质,从而保证代餐粉产品的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沿B-B处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的B处放大图。

图7为图5中的C处放大图。

图8为图2中沿C-C处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的D处放大图。

图10为图2中沿D-D处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的E处放大图。

图12为图2中沿E-E处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2中的F处放大图。

图14为图2中沿F-F处的剖视图。

图15为图14中的G处放大图。

图16为图14中的H处放大图。

图17为图14中的I处放大图。

图18为图2中沿G-G处的剖视图。

图19为图18中的J处放大图。

图20为图18中的K处放大图。

图21为图2中沿H-H处的剖视图。

图22为图21中的L处放大图。

图23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24为图23中沿I-I处的剖视图。

图25为图24中的M处放大图。

图26为图24中的N处放大图。

图27为图24中的O处放大图。

图28为图25中的P处放大图。

图29为图23中沿J-J处的剖视图。

图30为图29中的Q处放大图。

图31为图23中沿K-K处的剖视图。

图32为图23中沿L-L处的剖视图。

图33为图32中的R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3所示,一种智能化代餐粉灌装加工设备,包括载料台1和设于所述载料台1上方的灌装机,所述载料台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传送带,所述载料台1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支撑弹簧111,所述第一支撑弹簧111上设有载料板11,所述载料板11上设有可做上下运动的挡块13;所述载料板11上还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第一转辊120和第二转辊,所述第一转辊120和所述第二转辊上绕设有第二传送带12;所述载料台1上方设有输料框2,所述输料框2上设有密封盖3,所述密封盖3上设有与所述灌装机的出料管4相配合的第一通孔;包装罐在第一传送带作用下输送至加工台上,第二传送带与第一传送带相互配合,使包装罐在加工台上也能够正常移动;挡块对包装罐起定位作用,当包装罐移动至挡块一侧后,挡块将包装罐挡下,此时包装罐刚好处于灌装机出料管下方,出料管开启后将代餐粉注入到包装罐内;出料管在开启前,出料管往下运动,减小出料管与包装罐的高度差,避免代餐粉在注入到包装罐内时从罐内溅出,减少代餐粉的浪费;出料管往下运动时推动密封盖往下运动,密封盖被压在包装罐顶部,密封盖盖在包装罐后,出料管与第一通孔相对齐,出料管处排出的代餐粉通过第一通孔进入到包装罐内;当包装罐内的代餐粉重量达到指定数值后,载料板推动载料板往下运动,出料管关闭后往上运动,对包装罐内的代餐粉量做准确控制;由于包装罐内的重量持续增加,载料板是逐步往下运动的,为出料管提供充足的反应时间,以便及时的将出料管关闭,避免过量的代餐粉被注入到包装罐内,对每罐代餐粉的重量做控制;第二传送带带动灌装完成后的包装罐往前移动,灌装完成后的包装罐移动至第一传送带上,此时密封盖盖在包装罐上,在密封盖作用下对包装罐内的代餐粉起保护作用,避免包装罐在传送过程中混入杂质,从而保证代餐粉产品的成品质量;通过挡块的上下运动,对包装罐的运动状态进行控制,对包装罐起定位的同时使包装罐在装满后能够继续往前移动,使代餐粉包装工序顺利进行,增加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如图9所示,所述载料板11上设有第一通槽,所述挡块13穿设于所述第一通槽内,所述挡块13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块131,所述第一通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块131相对应的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一连接块131底部设有第二支撑弹簧132,所述第二活动槽底部设有电磁铁;所述第一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转辊120传动配合的传动轮130;包装罐未送入到载料台上时第一传送带转动带动传动轮转动,挡块处于升起状态,包装罐移动至载料板上后,第二传送带在传动轮作用下转动,第二传送带带动包装罐在载料板上移动,包装罐移动至挡块一侧,挡块将包装罐阻挡,包装罐停止在出料管下方,以便完成代餐粉的灌装操作;当包装罐内的灌装操作完成后,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力,在磁力作用下吸引第一连接块往下运动,第一连接块带动挡块往下运动,挡块进入到第一通槽内,传动轮再次带动第二传送带转动,第二传送带带动灌装完成的包装罐往第一传送带上移动,将灌装完成后的包装罐运出,使代餐粉的包装操作连续进行;在挡块设置下可准确的对包装罐起定位作用,将包装罐固定指定位置上,出料管内掉出的代餐粉可直接掉落至包装罐内,避免代餐粉散落在载料板上影包装罐在载料板上的移动。

如图9、26所示,所述载料板11上设有第四活动槽,所述第四活动槽内设有第一限位板14,所述第一限位板14底部设有第三支撑弹簧143,所述第一限位板14顶部设有橡胶膜,所述第四活动槽内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限位板14固定于所述第四活动槽内的第一限位块16;所述挡块13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一连接板133,所述第一连接板133上设有第一连接弹簧134,所述第一连接板133上设有第一推块135,所述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推块135相配合的第二通槽,当所述第一连接板133往所述第一活动腔一侧移动时,所述第一限位板14移动至所述第四活动槽顶部;包装罐未移动至载料板上时,第一限位板处于第四活动槽内,包装罐移动至挡块一侧后,包装罐推动第一推块移动,第一推块带带动第一连接板移动,第一连接板在移动时第一限位板移动至第四活动槽顶部,第一限位板顶部的橡胶膜抵在包装罐底部,橡胶膜与挡块相互配合,对包装罐起固定作用,避免包装罐在做灌装处理时移动,保证代餐粉均能够注入到包装罐内,减少代餐粉的浪费;第一限位板在包装罐移动至挡块一侧后才从第四活动槽内升起,避免第一限位板对包装罐的移动造成阻碍,使包装罐可在载料板上正常移动。

如图4、22、26、27所示,所述第四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五活动槽,所述第一限位块16设于所述第五活动槽内,所述第一限位块16上设有限位弹簧161;所述第一限位板14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16相对应的第三通槽,所述第三通槽内壁上设有第六活动槽,所述第六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16相配合的活动板141,所述活动板141上设有第二连接弹簧142;所述第一限位板14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杆112,所述第四活动槽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12相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杆112底部设有第二连接板140,所述第二连接板140上设有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内设有第三连接板1401,所述第三连接板1401上设有第三连接弹簧1402,所述第三连接板1401上设有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一端固连于所述活动板141上;所述第三连接板1401底部设有第二推块1403,所述第二活动腔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推块1403相配合的第七活动槽,所述第一连接板133上设有第三推块136,所述第三推块136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推块1403相配合的第四通槽;挡块从第一通槽内升起时,第三推块处于第二连接板底部,第二推块穿设于第四通槽内;包装罐推动第一推块移动时,第一连接板带动第三推块移动,第四通槽抵在第二推块侧壁上带动第二推块一同移动,第三连接板拉动第一连接绳移动,第一连接绳拉动活动板移动,活动板从第一限位块底部移开,第一限位块失去对第一限位板的限位后第一限位板往上运动,第一限位板顶面抵在包装罐底面,对包装管起固定作用。

如图9、22所示,所述挡块13上设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一通槽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推板相配合的第八活动槽;所述挡块13底部设有第九活动槽,所述第九活动槽内设有第二连接块137,所述第二连接块137上设有第四连接弹簧1371,所述第二连接块137上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腔内,所述第一凹槽底部设有第三连接块110,所述第三连接块110上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设有第一斜槽,所述第一活动腔顶部与外界相通;第一限位块顶部设有第三斜槽;当包装罐内的代餐粉装满后,电磁铁通电吸引第一连接块往下运动,挡块带动第一推板往下运动,第一推板推动第二连接板往下运动,第二连接板带动第一限位板往下运动,活动板抵在第三斜槽上推动第一限位块进入到第五活动槽内,第一限位板移动至第一限位块底部后利用第一限位块将第一限位块固定;挡块往下运动时第三连接块插入到第九活动槽内,第二连接块抵在第一斜槽上,第二连接块移动至第三连接块一侧,第二限位块抵在第二限位块顶部,在第二限位块与第二连接块的相互配合下将挡块固定;传动轮带动第二传送带转动,第二传送带带动包装罐在载料板上移动,包装罐从挡块顶部移开时与第一连接板顶部相接触,在包装罐的移动下带动第一连接板移动,第一连接板移动时推动第二连接杆移动,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二连接块移动,第二连接块与第二限位块脱开接触,包装罐从挡块顶部移开后,挡块失去限位后直接从第一通槽内伸出,第三推块重新移动至第二连接板底部,第二推块重新插入到第四通槽内,完成挡块的复位。

如图19、20所示,所述第一转辊120上设有传动套1203,所述传动套1203为橡胶制成,所述第一转辊120上设有与所述传动套1203相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内壁上设有第十活动槽,所述第十活动槽内设有第二推板1202,所述第二推板1202上设有第五连接弹簧1201,所述载料板14上设有与所述第十活动槽相通的第三活动腔,所述第三活动腔一端设有第四活动腔,所述第四活动腔内设有第四连接板150,所述第四连接板150上设有第六连接弹簧1501,所述第四连接板150上设有第三连接杆1503,所述第三连接杆1503穿设于所述第三活动腔内,所述第三连接杆1503上设有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二连接绳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二推板1202上;当所述第一推块135往所述第一活动腔内移动时,所述第四连接板150往所述第四活动腔一端移动;第一传送带转动时带动传动轮转动转动,传动轮与传动套侧壁相接触带动第一转辊转动,为第二传送带的转动提供动力;包装罐抵在第一推块上后,包装罐推动第一推块往第一活动腔内移动,第四连接板往第四活动腔一侧移动,第四连接板带动第三连接杆移动,第三连接杆拉动第二连接绳移动,第二连接绳拉动第二推板移动,第二推板往第十活动槽内移动,第二推板移动增加空腔的空间,传动套内的空气被吸入到空腔内,传动套侧壁收缩不与传动轮相接触,第二传送带处于停止状态,避免第二传送带与包装罐底部产生相对摩擦影响包装罐的稳定性的同时造成第二传送带的磨损;第二传送带仅在包装罐上下料时转动,使包装罐抵在挡块上即处于静止状态,以便将密封盖准确的盖在包装罐上,利用密封盖对包装罐内的代餐粉起保护作用。

如图20、26所示,所述挡块13上设有第四连接块138,所述第一通槽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四连接块138相配合的第十活动槽,所述第四连接块138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动腔相通的第十一活动槽,所述第十一活动槽内设有第三推板139,所述第三推板139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十一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391,所述第一连接板133上设有第一推杆;所述第四活动腔侧部上设有与所述第十活动槽相通的第四通槽,所述第四连接板150上设有与所述第四通槽相配合的第四连接杆1502;包装罐抵在第一推块上时,包装罐推动第一推块往第一活动腔内移动,第一推块带动第一连接板移动,第一推杆推动第三推板在第十一活动槽内移动,第三推板推动第四连接杆移动,第四连接杆带动第四连接板移动,第三连接板随第四连接板移动时拉动第二推板移动,使传动套与传动轮脱开接触,传动轮处于空转状态,避免第二传送带与包装罐产生相对运动影响代餐粉的灌装操作;利用第四连接杆与第三推板相接触,使挡块在做上下运动时仍能够推动第四连接杆往第四通槽内移动,在灌装完成前使第二传送带均处于静止状态,保证灌装操作的稳定性。

如图1、6、31所示,所述载料台1上设有压板15,所述压板15底部设有第五连接杆和第六连接杆151,所述载料台1上设有第五活动腔,所述第六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第五活动腔内,所述第六连接杆底端设有第二限位板154,所述第二限位板154底部设有第四支撑弹簧155;所述第一通槽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推块135相配合的第五通槽,所述第五通槽侧壁上设有第十二活动槽,所述第十二活动槽内设有第三限位板191,所述第三限位板191上设有第七连接弹簧192,所述第三限位板191上设有第七连接杆19,所述第七连接杆19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槽内,当所述压板15往下运动时,所述第三限位板191往所述第十二活动槽内移动;包装罐推动第一推块往第一活动腔内移动时,传动套内的空气进入到空腔内,传动套侧壁不与传动轮相接触,传动轮处于空转状态;第一限位板从第四活动槽内升起抵在包装罐底部,出料管推动密封盖往下运动,密封盖盖在包装罐上,密封盖侧壁与压板相接触,密封盖拖动压板往下运动,第三限位板往第十二活动槽内移动,在第三限位板作用下将第十二活动槽顶部封闭;包装罐内的灌装操作完成后,出料管往上运动从第一通孔内脱出,电磁铁通电吸引挡块往下运动,在第三限位板作用下,保证挡块在完全进入到第一通槽内后传动轮再与传动套形成传动配合,避免包装罐抵在挡块上时第二传送带即带动包装罐移动,保证包装罐移动的稳定性。

如图7、15所示,所述载料板11上设有第十三活动槽,所述第十三活动槽内设有第二推杆18,所述第二推杆18上设有第二滑块181,所述第十三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181相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181上设有第八连接弹簧182,所述第二推杆18设于所述第七连接杆19一侧;所述载料台1上设有第六活动腔,所述第六连接杆151穿设于所述第六活动腔内,所述第六连接杆底部设有第四限位板152,所述第四限位板152底部设有第五支撑弹簧153,所述第六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十四活动槽,所述第十四活动槽内设有第四推块17,所述第四推块17上设有与所述第四限位板152相配合的第二斜槽,所述第四推块17上设有第九连接弹簧171;压板往下运动时带动第六连接杆往下运动,第四限位板随第六连接杆往下运动抵在第二斜槽上,在第四限位板与第二斜槽的相互配合下推动第二推杆往载料板中部移动,第二推杆推动第七连接杆移动,第三限位板随第七连接杆移动进入到第十二活动槽内,利用第三限位板将第十二活动槽顶部封闭,避免挡块未完全进入到第一通槽内第二传送带即带动包装罐移动,对第二传送带起保护作用,同时保证对包装罐传送的稳定性。

如图1、13、25、28、33所示,所述输料框2内设有第三传送带22,所述输料框2内壁上设有第十五活动槽,所述第十五活动槽内设有支撑块26,所述支撑块26上设有第十连接弹簧261;所述第十五活动槽内连接管27,所述连接管27内穿设有第三推杆28,所述第三推杆28一端设有第五限位板281,所述第五限位板281上设有第二复位弹簧282,所述输料框2内壁上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三推杆28往所述连接管27外侧移动的第四推板254;所述第一通孔顶部设有第十六活动槽,所述第十六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七活动腔,所述第十六活动槽内设有连接环32,所述连接环32上设有第五推板321,所述第五推板321底部设有第六支撑弹簧322,当所述第五推板321往下运动时,所述支撑块26往所述第十五活动槽内移动;密封盖通过第三传送带输送至输料框一端,支撑块对处于输料框一端的密封盖起支撑作用,此时密封盖处于包装罐上方,出料管往下运动与密封盖上的连接环相接触,支撑块为密封盖提供支撑力,出料管推动连接环相对于密封盖往下运动,连接环带动第五推板往下运动,支撑块往第十五活动槽内移动,密封盖失去支撑力后随出料管一同往下运动,密封盖盖在包装罐上将包装罐顶部遮挡,避免包装罐在输送时杂质进入到包装罐内,同时在密封盖作用下,使出料管处排出的代餐粉准确的进入到包装罐内,避免代餐粉在灌装时洒出;当第二个密封盖往输料框一端移动时,第二个密封盖与第四推板相接触,密封盖推动第四推板移动,第三推杆从连接管内移出,第三推杆推动支撑块往第十五活动槽外移动,支撑块重新从第十五活动槽内伸出,第二个密封盖移动至输料框一端后支撑块为第二个密封盖提供支撑力,为下一个包装罐的灌装做准备。

如图11、13、30、33所示,所述载料框内壁上设有第十七活动槽,所述载料框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十七活动槽与所述第十五活动的连接腔,第十七活动槽内设有活动块25,活动块上设有第四推杆251,第四推杆穿设于连接腔内,连接管与连接腔相通;活动块上可转动连接有第八连接杆253,第八连接杆与活动块的连接处设有扭簧,第四推板设于所述第八连接杆上;第八连接杆顶部设有第三滑块255,第十七活动槽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三滑块相配合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一端设有第十八活动槽;第三滑槽内壁上设有第十九活动槽,第十九活动槽内可转动连接有限位杆23,第十九活动槽内壁上还设有第七支撑弹簧231;所述第十九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八活动腔,所述第八活动腔顶部设有第九活动腔,所述第八活动腔内设有第九连接杆24,第九连接杆通过一第三连接绳与限位杆相连,第九连接杆顶部铰接有第十连接杆29,第九活动腔顶部设有第五推杆210,第五推杆从第九活动腔内穿出;密封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五推杆相配合的缺口;密封盖在输料框内移动时,密封盖与第四推板相接触,第三滑块嵌于第三滑槽内,在第三滑块与第三滑槽的相互配合下对第八连接杆起止转作用,密封盖移动推动第四推板移动,第四推板带动活动块移动时带动第四推杆移动,第四推杆往连接腔内移动挤压连接腔内的空气,连接腔内的空气被挤入到连接管内,在气压作用下推动第三推杆往连接管外侧移动;当第三滑块移动至第十八活动槽内后,第三滑块的止转限位解除,密封盖推动第四推板移动时第八连接杆转动,密封盖从第四推板一侧移开,限位杆在第七支撑弹簧作用下复位,在限位杆作用下对第三滑块起限位作用,第三滑块无法回至第三滑槽内,使支撑块持续从第十五活动槽内伸出;密封盖移动至输料框一端时,密封盖处于第五推杆一侧,第五推杆处于缺口内,出料管往下运动推动连接环往下运动时,第五推板推动第五推杆往下运动,第五推杆推动第十连接杆往下运动,第十连接杆推动第九连接杆往第八活动腔两侧移动,第三连接绳拉动限位杆转动,限位杆进入到第十九活动槽内后第三滑块进入到第三滑槽内,第二复位弹簧拉动第三推杆往回移动,连接管内的空气往连接腔内移动,气压推动第四推杆往回移动,完成活动块的复位;此时支撑块失去支撑力后在第十连接弹簧作用下往第十五活动槽内移动,密封盖失去支撑力后随出料管一同往下运动,密封盖盖在包装罐上完成代餐粉的灌装操作。

如图28所示,所述第十六活动槽底部设有第十一连接杆33,第十一连接杆上设有第二凹槽331,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一气囊;连接环上设有与所述第十一连接杆相对应的第三通孔,出料管底部设有与第十一连接杆相对应的连接槽,连接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应的橡胶块41,所述密封盖内壁上设有第二气囊31,第二气囊与第一气囊相通;出料管往下运动时抵在连接环上时,连接环相对密封盖往下运动第十一连接杆从第三通孔内穿过,第十一连接杆插入到连接槽内,橡胶块嵌入到第二凹槽内,出料管与密封盖形成连接配合;支撑块进入到第十五活动槽内后,出料管带动密封盖一同往下运动,密封盖盖在包装罐上,第二气囊抵在包装罐侧壁上,第二气囊内的气流受到挤压后进入到第一气囊内,第一气囊充气后膨胀将橡胶块从第二凹槽内推出,当出料管往上运动时出气管自动与密封盖推开连接,密封盖盖在包装罐上对包装罐内部起保护作用,保证代餐粉成品的食用安全性。

本申请附图仅为示意图,以说明书描述和实际设置尺寸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