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公告号CN11291355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原文格式PDF
申请/专利权人 田举鹏;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61844.7
申请日2021-01-18
分类号A01G17/00(20060101);C05G3/80(20200101);C05G5/20(20200101);G06T15/00(20110101);G06T17/00(200601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地址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二曲镇中心东街3号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古树移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百年古树移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园林建设的施工中都不可避免的要遇到移植古树名木的问题。因为古树名木大都树龄较大、体量大、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再加上这些树都具有特殊意义,不允许大量的截枝疏叶,因此移栽难度较大。现有技术中进行古树移种栽植方法在对根坨进行包装运输的步骤中,因根坨土球通过木箱包装,但是在移栽过程中无法保证古树的根系完整度,也无法实现对古树的生长活力的维持,造成古树移植失败。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目前进行古树移植在移栽过程中无法保证古树的根系完整度,也无法实现对古树的生长活力的维持,造成古树移植失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百年古树移植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百年古树移植方法,所述百年古树移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构建古树三维模型:获取根系的生长状态,使用WinRHIZO进行根系分析,得到根系分析结果;依据根系分析结果中的根尖位置、根系分布状况、单根自相似的结构,用L文法中的字符表示根系的结构,用L文法中的产生式表示根系的生长规则,建立根系三维模型,得到根系在三维空间中的分布信息;
步骤二,对古树根系的直径进行计算:获取根系三维模型中的树高以及根系直径,得到古树模型的参考树高与古树模型的参考根系直径;对古树的实际树高进行测定,并依据获取的古树模型的参考树高、古树的实际树高、古树模型的参考根系直径进行古树根系的实际直径的计算;所述树高为古树根系与茎部连接处至古树最顶端的距离;
步骤三,进行古树定植穴的挖掘:选择阳光直射的向阳山坡或是平地且阳光照射时间大于6h/日的区域作为古树定植区域;在晴朗天气进行定植穴的挖掘,定植穴挖掘中,依据获取的古树根系的直径进行古树定植穴的直径以及定植穴的深度的确定;定植穴挖掘后,在定植穴的穴底回填干净的河沙形成根部保护层;
步骤四,进行古树的挖掘:依据古树树冠大小以及根系的三维模型进行古树开挖的挖坑直径的确定;按照树冠直径的2/3为准进行古树根系的挖掘,以树主杆基部为圆心画圆,沿圆周边沿向下开挖,挖掘中参考根系的三维模型对垂直向下挖掘破坏的根系进行避开;在挖掘至根系最大直径后改垂直挖掘为斜向开挖,得到上大下小呈锅形的带根土球,深达主根末端,得到挖掘出根系的古树;
步骤五,进行古树的运输以及进行运输至古树定植区域的古树的定植:根据根稍平衡理论重截大枝,得到方便运输的古树;使用塑料布对古树的带根土球进行包裹,直至包裹住整个根系;进行古树存活营养液的制备,在古树树身进行挂营养液;采用竹子做通气孔,在古树运输至古树定植区域后进行古树的定植;
步骤六,进行古树定植后的管理:使用草绳进行古树树身的绑缠,从下往上由树体基部用草绳一匝挨一匝绕树身进行缠绕,直到树身上部分杈处停止并使用锁扣进行草绳末端的固定;对树身树冠进行喷水,保持树体湿润,直至新植树成活;依据天气情况对古树的根部进行浇水,浇水时若地面有积水现象则立即停浇。
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建立根系三维模型,包括:
(1)依据根系分析结果中的根尖位置构建根尖感知三维空间模型,利用根尖感知三维空间模型获取邻居环境因素和邻居根尖信息;
(2)确定所有根尖感知环境因素最丰富的三维区域;
(3)定义和计算邻居环境因素、邻居根尖信息以及根尖感知环境因素最丰富的三维区域对根系生长过程的影响量;
(4)依据计算得到的影响量与虚拟根系三维动态模型进行根系三维模型的构建。
进一步,所述依据计算得到的影响量与虚拟根系三维动态模型进行根系三维模型的构建,包括:通过产生式迭代产生预测根系在三维空间中分布的字符串String,进行根系三维模型的构建。
进一步,步骤三中,所述进行定植穴的挖掘,包括:将挖掘中获取的表土、里土分开放置。
进一步,步骤三中,所述依据获取的古树根系的直径进行古树定植穴的直径以及定植穴的深度的确定,包括:定植穴的直径大于古树根球直径50~100cm,以及定植穴的深度大于古树根球深度1~1.5m。
进一步,步骤三中,所述根部保护层的厚度为1~1.5m。
进一步,步骤五中,所述进行古树存活营养液的制备,包括:
(1)按照质量份数称取尿素4~6份、腐殖酸铵2~3份、硫酸钾3~4份、硼酸钠2~3份、硫酸镁1~2份、硫酸锌1~3份、酵母菌1~2份;
(2)将尿素溶于水中进行搅拌,得到尿素溶液;
(3)在尿素溶液中加入腐殖酸铵、硫酸钾、硼酸钠、硫酸镁、硫酸锌,得到混合液;
(4)在酵母菌中加入温度为26~28℃的水,搅拌均匀得到酵母菌液;
(5)将酵母菌液与混合液进行混合,超声分散,得到古树存活营养液。
进一步,步骤五中,所述采用竹子做通气孔,包括:设定竹子的直径为5~10cm,竹子高度大于定植穴深度45~55cm,将竹节部位打开;竹子的数量根据定植穴周长大小确定,按穴盘周长每50~100cm使用一根竹子。
进一步,步骤五中,所述在古树运输至古树定植区域后进行古树的定植,包括:
(1)去掉包裹的塑料布,在根系喷施复合菌剂;
(2)按穴盘周长每50~100cm竖直放置通气竹,竹根放穴底,竹梢朝上,与地面垂直;
(3)回填表土里土,表土在下,里土在上;
(4)浇水,保持土壤含水率为55~65%;
(5)在树基部上1~1.5m处,沿树身一周每隔25~35cm挂置一个营养液吊瓶补充输液。
进一步,所述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为:
1)按照质量份数称取EM菌剂3~5份、枯草芽孢杆菌1~2份、植物乳杆菌2~3份;
2)分别进行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的活化,得到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
3)将EM菌剂加水稀释,后加入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搅拌均匀,得到复合菌液;
4)按照复合菌液与水的质量比为1:200~300的比例混合,得到复合菌剂。
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对根系的分析进行根系开挖,减少对根系的破坏;在运输途中使用营养液保证古树活力的维持,能够实现移栽成活率的提升。本发明采用了竹管透气装置,为根系恢复提供了良好的呼吸系统;并且根部喷施了复合有益菌剂,有利于根系恢复抗病;另外深根下部填有根部防护层,避免了根部浇水时积水沤根现象,能够实现根系的保护,进而提高古树移植成活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百年古树移植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立根系三维模型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行古树存活营养液的制备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古树运输至古树定植区域后进行古树的定植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百年古树移植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百年古树移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构建古树三维模型:获取根系的生长状态,使用WinRHIZO进行根系分析,得到根系分析结果;依据根系分析结果中的根尖位置、根系分布状况、单根自相似的结构,用L文法中的字符表示根系的结构,用L文法中的产生式表示根系的生长规则,建立根系三维模型,得到根系在三维空间中的分布信息;
S102,对古树根系的直径进行计算:获取根系三维模型中的树高以及根系直径,得到古树模型的参考树高与古树模型的参考根系直径;对古树的实际树高进行测定,并依据获取的古树模型的参考树高、古树的实际树高、古树模型的参考根系直径进行古树根系的实际直径的计算;所述树高为古树根系与茎部连接处至古树最顶端的距离;
S103,进行古树定植穴的挖掘:选择阳光直射的向阳山坡或是平地且阳光照射时间大于6h/日的区域作为古树定植区域;在晴朗天气进行定植穴的挖掘,定植穴挖掘中,依据获取的古树根系的直径进行古树定植穴的直径以及定植穴的深度的确定;定植穴挖掘后,在定植穴的穴底回填干净的河沙形成根部保护层;
S104,进行古树的挖掘:依据古树树冠大小以及根系的三维模型进行古树开挖的挖坑直径的确定;按照树冠直径的2/3为准进行古树根系的挖掘,以树主杆基部为圆心画圆,沿圆周边沿向下开挖,挖掘中参考根系的三维模型对垂直向下挖掘破坏的根系进行避开;在挖掘至根系最大直径后改垂直挖掘为斜向开挖,得到上大下小呈锅形的带根土球,深达主根末端,得到挖掘出根系的古树;
S105,进行古树的运输以及进行运输至古树定植区域的古树的定植:根据根稍平衡理论重截大枝,得到方便运输的古树;使用塑料布对古树的带根土球进行包裹,直至包裹住整个根系;进行古树存活营养液的制备,在古树树身进行挂营养液;采用竹子做通气孔,在古树运输至古树定植区域后进行古树的定植;
S106,进行古树定植后的管理:使用草绳进行古树树身的绑缠,从下往上由树体基部用草绳一匝挨一匝绕树身进行缠绕,直到树身上部分杈处停止并使用锁扣进行草绳末端的固定;对树身树冠进行喷水,保持树体湿润,直至新植树成活;依据天气情况对古树的根部进行浇水,浇水时若地面有积水现象则立即停浇。
如图2所示,步骤S101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立根系三维模型,包括:
S201,依据根系分析结果中的根尖位置构建根尖感知三维空间模型,利用根尖感知三维空间模型获取邻居环境因素和邻居根尖信息;
S202,确定所有根尖感知环境因素最丰富的三维区域;
S203,定义和计算邻居环境因素、邻居根尖信息以及根尖感知环境因素最丰富的三维区域对根系生长过程的影响量;
S204,依据计算得到的影响量与虚拟根系三维动态模型进行根系三维模型的构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依据计算得到的影响量与虚拟根系三维动态模型进行根系三维模型的构建,包括:通过产生式迭代产生预测根系在三维空间中分布的字符串String,进行根系三维模型的构建。
步骤S103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行定植穴的挖掘,包括:将挖掘中获取的表土、里土分开放置。
步骤S103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依据获取的古树根系的直径进行古树定植穴的直径以及定植穴的深度的确定,包括:定植穴的直径大于古树根球直径50~100cm,以及定植穴的深度大于古树根球深度1~1.5m。
步骤S103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根部保护层的厚度为1~1.5m。
如图3所示,步骤S105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行古树存活营养液的制备,包括:
S301,按照质量份数称取尿素4~6份、腐殖酸铵2~3份、硫酸钾3~4份、硼酸钠2~3份、硫酸镁1~2份、硫酸锌1~3份、酵母菌1~2份;
S302,将尿素溶于水中进行搅拌,得到尿素溶液;
S303,在尿素溶液中加入腐殖酸铵、硫酸钾、硼酸钠、硫酸镁、硫酸锌,得到混合液;
S304,在酵母菌中加入温度为26~28℃的水,搅拌均匀得到酵母菌液;
S305,将酵母菌液与混合液进行混合,超声分散,得到古树存活营养液。
步骤S105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竹子做通气孔,包括:设定竹子的直径为5~10cm,竹子高度大于定植穴深度45~55cm,将竹节部位打开;竹子的数量根据定植穴周长大小确定,按穴盘周长每50~100cm使用一根竹子。
如图4所示,步骤S105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古树运输至古树定植区域后进行古树的定植,包括:
S401,去掉包裹的塑料布,在根系喷施复合菌剂;
S402,按穴盘周长每50~100cm竖直放置通气竹,竹根放穴底,竹梢朝上,与地面垂直;
S403,回填表土里土,表土在下,里土在上;
S404,浇水,保持土壤含水率为55~65%;
S405,在树基部上1~1.5m处,沿树身一周每隔25~35cm挂置一个营养液吊瓶补充输液。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为:
S501,按照质量份数称取EM菌剂3~5份、枯草芽孢杆菌1~2份、植物乳杆菌2~3份;
S502,分别进行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的活化,得到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
S503,将EM菌剂加水稀释,后加入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搅拌均匀,得到复合菌液;
S504,按照复合菌液与水的质量比为1:200~300的比例混合,得到复合菌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优的具体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机译: 一种用于治疗需要移植细胞或组织的个体的方法,一种用于治疗需要移植未成熟造血细胞的个体的方法。一种用于在个体需要中诱导供体特异性耐受的方法,一种细胞。或组织移植物。以及治疗需要细胞或组织移植物的人的方法
机译: 树移植装置及其使用的树移植方法
机译: 树移植方法及配备树移植操作器的自跑式主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