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带曝气孔搅拌杆并采用加压曝气的堆肥装置

一种带曝气孔搅拌杆并采用加压曝气的堆肥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堆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曝气孔搅拌杆并采用加压曝气的堆肥装置,包括堆肥箱,所述堆肥箱的内部纵向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上端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堆肥箱的上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进气管的侧壁固定设置有曝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上端贯穿堆肥箱的上侧壁延伸至堆肥箱的上端并固定设置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堆肥箱上侧壁的右端通过第二轴承纵向转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转杆的杆壁固定设置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所述第二皮带轮之间转动连接,便于在堆肥反应之前,将反应物进行粉碎,使反应物与微生物存放箱之间完全接触,增加反应的速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89806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武国庆;

    申请/专利号CN202110166216.5

  • 发明设计人 武国庆;

    申请日2021-02-04

  • 分类号C05F17/964(20200101);C05F17/979(20200101);C05F17/971(20200101);

  • 代理机构50219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陈万江

  • 地址 046300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贾豁乡郭村郭村6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16:0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堆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曝气孔搅拌杆并采用加压曝气的堆肥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堆肥化方法处理粪便、有机生活垃圾等有机废物是符合现代低碳经济理念的良好手段,堆肥装置是堆料和堆肥反应进行的重要承载物,而装置散发的臭气往往成为限制小型堆肥装置在居民生活小区、高校、科研院所等室内场所进行应用的致命缺陷,而堆肥反应器内物料混合不均匀、通风曝气不充分不均匀,堆体内存在厌氧核,堆肥反应进程慢,是导致堆肥产生臭气的重要原因,因此提出一种带曝气孔搅拌杆并采用加压曝气的堆肥装置。

但是现有的堆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内部的反应物体型较大,从而不能完全与微生物接触,影响发酵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曝气孔搅拌杆并采用加压曝气的堆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堆肥装置不能对内部的反应物进行有效处理,当反应物体型较大时,不可以完全与微生物接触,从而影响发酵速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曝气孔搅拌杆并采用加压曝气的堆肥装置,包括堆肥箱,所述堆肥箱的内部纵向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上端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堆肥箱的上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进气管的侧壁固定设置有曝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上端贯穿堆肥箱的上侧壁延伸至堆肥箱的上端并固定设置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堆肥箱上侧壁的右端通过第二轴承纵向转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转杆的杆壁固定设置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所述第二皮带轮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堆肥箱上侧壁的左端固定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右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右端与所述进气管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堆肥箱的右侧壁固定设置有微生物存放箱,所述微生物存放箱的下侧壁固定设置有进液管,所述堆肥箱内部的下端横向设置有横管,所述横管的上侧壁固定设置有均匀排布的喷头,所述进液管的下端贯穿堆肥箱的右侧壁延伸至堆肥箱的内部并与所述横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堆肥箱右侧壁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堆肥箱左侧壁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堆肥箱左侧壁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侧壁固定设置有粉碎箱,所述粉碎箱的上侧壁固定设置有进料斗,所述粉碎箱的内部横向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右端通过第三轴承与所述粉碎箱的右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横杆的左端贯穿粉碎箱的左侧壁延伸至粉碎箱的左端并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横杆的杆壁固定设置有粉碎刀片,所述粉碎箱的右侧壁固定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右端贯穿堆肥箱的左侧壁并延伸至堆肥箱的内部,所述进料管的管壁固定设置有封堵机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进气管管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管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套管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对称的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均与所述环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封堵机构包括封堵板,所述封堵板纵向设置在进料管的内部,所述封堵板的上侧壁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下侧壁的左端固定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下端与所述堆肥箱的上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和出料管的外部均固定设置有开关阀。

优选的,所述堆肥箱的下侧壁固定设置有对称的支撑底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粉碎箱、第二电机、横杆、粉碎刀片、进料管、封堵板、连接块和电动推杆的共同配合,便于在堆肥反应之前,将反应物进行粉碎,使反应物与微生物存放箱之间完全接触,增加反应的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堆肥箱、2进气管、3曝气管、4第一皮带轮、5转杆、6第一电机、7第二皮带轮、8抽风机、9连接管、10微生物存放箱、11进液管、12横管、13出气管、14出料管、15放置板、16粉碎箱、17进料斗、18横杆、19第二电机、20粉碎刀片、21进料管、22套管、23限位块、24封堵板、25连接块、26电动推杆、27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曝气孔搅拌杆并采用加压曝气的堆肥装置,包括堆肥箱1,堆肥箱1的内部纵向设置有进气管2,进气管2的上端通过第一轴承与堆肥箱1的上侧壁转动连接,进气管2的侧壁固定设置有曝气管3,进气管2的上端贯穿堆肥箱1的上侧壁延伸至堆肥箱1的上端并固定设置有第一皮带轮4,堆肥箱1上侧壁的右端通过第二轴承纵向转动设置有转杆5,转杆5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6,转杆5的杆壁固定设置有第二皮带轮7,第一皮带轮4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7之间转动连接,堆肥箱1上侧壁的左端固定设置有抽风机8,抽风机8的右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管9,连接管9的右端与进气管2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机构,堆肥箱1的右侧壁固定设置有微生物存放箱10,微生物存放箱10的下侧壁固定设置有进液管11,堆肥箱1内部的下端横向设置有横管12,横管12的上侧壁固定设置有均匀排布的喷头27,进液管11的下端贯穿堆肥箱1的右侧壁延伸至堆肥箱1的内部并与横管12的右端固定连接,堆肥箱1右侧壁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出气管13,堆肥箱1左侧壁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出料管14,堆肥箱1左侧壁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放置板15,放置板15的上侧壁固定设置有粉碎箱16,粉碎箱16的上侧壁固定设置有进料斗17,粉碎箱16的内部横向设置有横杆18,横杆18的右端通过第三轴承与粉碎箱16的右侧壁转动连接,横杆18的左端贯穿粉碎箱16的左侧壁延伸至粉碎箱16的左端并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19,横杆18的杆壁固定设置有粉碎刀片20,粉碎箱16的右侧壁固定设置有进料管21,进料管21的右端贯穿堆肥箱1的左侧壁并延伸至堆肥箱1的内部,进料管21的管壁固定设置有封堵机构。

连接机构包括套管22,套管22与进气管2管壁的上端固定连接,连接管9的管壁开设有环形槽,套管22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对称的限位块23,两个限位块23均与环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封堵机构包括封堵板24,封堵板24纵向设置在进料管21的内部,封堵板24的上侧壁固定设置有连接块25,连接块25下侧壁的左端固定设置有电动推杆26,电动推杆26的下端与堆肥箱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

堆肥箱1的下侧壁固定设置有对称的支撑底座。

工作原理:将反应物通过进料斗17倒入粉碎箱16的内部,启动第二电机19,第二电机19带动右端固定连接的横杆18转动,横杆18带动杆壁固定连接的粉碎刀片20转动,对反应物进行粉碎,启动电动推杆26,电动推杆26带动上端固定连接的连接块25移动,连接块25带动下端固定连接的封堵板24移动,被粉碎的反应物通过进料管21流入堆肥箱1的内部,启动抽风机8,抽风机8通过进气管2和连接管9通过空气,通过进液管11、横管12和喷头27向堆肥箱1的内部流入微生物,启动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带动下端固定连接的转杆5转动,转杆5带动杆壁固定连接的第二皮带轮7转动,第二皮带轮7通过皮带带动第一皮带轮4转动,第一皮带轮4带动进气管2和曝气管3转动,对内部进行搅拌,使内部反应充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