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功能食品专用油脂基料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功能食品专用油脂基料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摘要

一种功能食品专用油脂基料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中碳链甘油酯、高熔点脂肪、亚麻酸类油脂进行三元酯交换而构成;以脂肪酶为催化剂,在温度及搅拌强度下,使中碳链甘油酯与高熔点脂肪、亚麻酸类油脂进行三元酯交换,一步得到所述功能食品专用油脂基料油。本发明所述的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的熔程较宽、能显著改善体内糖脂代谢紊乱、平衡补充体内必需和功能脂肪酸、快速补充能量,可满足消费者,尤其是超重、肥胖、脂肪肝、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血粘稠度、高尿酸血症、高胰岛素血症等代谢综合症患者及运动员的饮食和营养需求,可广泛应用于油脂粉末、人造奶油、运动营养食品。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7292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昌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86345.3

  • 申请日2021-01-22

  • 分类号A23L33/115(20160101);A23D9/00(20060101);A23D9/04(20060101);A23D7/00(20060101);A23D7/04(20060101);

  • 代理机构36134 南昌朗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郭毅力;郭显文

  • 地址 330031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58:4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专用油脂技术领域。涉及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脂肪酸依据脂肪酸碳链的长度分为短链脂肪酸(碳原子数为2-6的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缩写为SCFA)、中链脂肪酸(碳原子数为8-12的脂肪酸,Medium-chainfatty acids,缩写为MCFA)、长链脂肪酸(碳原子数大于12的脂肪酸,Long-chain fattyacids,缩写为LCFA),依据机体能否自行合成分为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s,缩写为EFA)、非必需脂肪酸(Non-essential fatty acids,缩写为NEFA)。

油脂为混合脂肪酸甘油酯,依据油脂甘油骨架分子上连接的脂肪酸的碳原子数,分为长碳链油脂(Long-Chain Triglycerides,简称LCT)、中长碳链油脂(Medium andLong-Chain Triglycerides,简称MLCT)、中碳链油脂(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简称MCT)、短碳链油脂(Short-Chain Triglycerides,简称SCT)。

油脂是人体三大产能营养素、六大主要营养素之一。油脂的单位产能量(9kcal)是其他两种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4kcal)、蛋白质(4kcal)的2.25倍。因绝大部分油脂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人体若长期缺食油脂、会导致严重的生理机能紊乱。

国内外有关长碳链油脂和长碳链脂肪酸的研究报道表明,长碳链油脂是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在体内被吸收、转运、存储。长碳链脂肪酸在细胞内的转运和代谢产能需依赖肉毒碱-酰基肉毒碱转移酶系统,其分子量较大、血液中溶解度较小、半衰期较长、代谢和清除较慢而不完全。体内多余的长碳链脂肪酸易于再酯化为长碳链甘油酯而积蓄于血液、肝脏、脂肪等组织内,影响肝、肾、肺等脏器功能,进而引发脂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长期过量摄入富含长碳链油脂的高能食物是引发超重、肥胖、脂肪肝、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血粘稠度、高尿酸血症、高胰岛素血症等代谢综合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国内外有关中碳链油脂和中碳链脂肪酸的研究报道表明,中碳链油脂所含中碳链脂肪酸有辛酸(Caprylic acid,缩写为C)、癸酸(Capric acid,缩写为Ca)、月桂酸(Lauricacid,缩写为La)三种。中碳链油脂是以游离中碳链脂肪酸的形式在体内被吸收、转运、代谢。中碳链脂肪酸分子量小、血液中溶解度大、半衰期短,体内转运不需依赖肉毒碱-酰基肉毒碱转移酶系统,可直接进入细胞和线粒体进行氧化产能,体内代谢和产能速度快,血液中清除速度也快且完全。中碳链脂肪酸在体内不易再酯化,对肝、肾、肺等脏器影响小,不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不加深黄疸,节省蛋白质(节氮)作用比长碳链脂肪酸更显著。中碳链油脂具有快速补充体内能量、改善体内糖脂代谢紊乱作用。但中碳链脂肪酸不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也不能在体内转化为功能脂肪酸,无法提供人体生长发育所需必需脂肪酸和功能脂肪酸。

长碳链脂肪酸中的亚油酸(Linoleic acid,缩写为L)是一种ω-6必需脂肪酸,亚麻酸(linolenic acid,缩写为Ln)是一种ω-3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是体内合成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缩写为ARA)、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缩写为EPA)、二十二碳五烯酸(D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缩写为DHA)、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缩写为PG)、血栓烷(Thromboxane,缩写为TXA)以及白三烯(Leukotrienes,缩写为LT)等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前体或母体。这些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和视网膜的重要构成成分,具有促进和维持脑神经系统和视觉系统发育和生长、可降低血液中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含量、防止胆固醇和脂肪在动脉壁上积聚、健康心脑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改善体内糖脂代谢紊乱作用。

天然食用油脂绝大部分是长碳链脂肪酸含量达95%(w/w)以上的长碳链油脂,如大豆油、棕榈油、花生油、菜籽油、猪油、玉米油、米糠油、茶籽油、橄榄油、可可脂等。中碳链脂肪酸含量达50%以上的中长碳链油脂只有椰子油(约含辛酸7.5%、癸酸7.0%、月桂酸48.0%)、棕榈仁油(约含辛酸3.9%、癸酸5.0%、月桂酸47.5%)、山苍籽核仁油(约含癸酸15.8%、月桂酸71.6%),中碳链脂肪酸含量达95%(w/w)以上的中碳链油脂只有本发明的发明人研究发现的樟树籽仁油(Cinnamomumcamphora seed kernel oil,缩写为CCSKO)(含辛酸0.32~0.47%、癸酸56.49~61.98%、月桂酸34.18~39.20%),短碳链脂肪酸含量大于1%的油脂只有通过发酵牛乳生产的牛酪脂。

应用于冷饮(冰淇淋、雪糕)、饮料(奶茶、代餐粉、咖啡)等的食品专用油脂——人造奶油和油脂粉末,至今仍以动物脂肪、氢化植物油、棕榈油等长碳链油脂以及辛酸癸酸含量低于30%w/w的棕榈仁油、椰子油等中长碳链油脂为原料生产。致使食品专用油脂至今还存在富含长碳链油脂、含反式脂肪酸、中碳链脂肪酸不足、缺乏必需脂肪酸(亚麻酸和亚油酸)之不足,长期食用含这些食品专用油脂食品的消费者易患超重、肥胖、脂肪肝、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血粘稠度、高尿酸血症、高胰岛素血症等代谢综合症疾病。

为克服长碳链食用专用油脂产品的弊端,国内外相关油脂研究人员相继研发出多种中长碳链食品专用油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以下几种:

专利(CN201310261549)公开了一种含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长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或中长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人造奶油和起酥油用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相对于组合物的总重量而言,所述油脂组合物含有80wt%以上的甘油三酯,相对于形成油脂组合物的全部脂肪酸的总重量而言,中碳链脂肪酸占8~15wt%;所述油脂组合物通过物理混合或酯交换反应获得,其中,所述酯交换反应可以是化学酯交换反应或酶促酯交换反应。

专利(CN201310410498)公开了一种植脂末用油脂组合物及由此制备的植脂末,尤其涉及一种零反式脂肪酸植脂末用油脂组合物及由此制备的植脂末。所述零反式脂肪酸植脂末用油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在形成油脂组合物的全部脂肪酸中,中碳链脂肪酸和长碳链脂肪酸的重量之和为98wt%以上,并且中碳链脂肪酸和长碳链脂肪酸的重量之比为10-35:65-90。利用本发明的零反式脂肪酸植脂末用油脂组合物所制备的植脂末解决了以氢化植物油为原料的传统植脂末中因反式脂肪酸含量过高而会对身体带来危害的问题。

专利(CN201310717548)公开了一种冰淇淋专用油脂,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形成所述专用油脂的全部脂肪酸的总重量而言,中碳链脂肪酸占5%-25%;相对于所述专用油脂的总重量而言,含有组分B75%-95%;其中,所述中碳链脂肪酸是碳数为6~10的脂肪酸;所述组分B选自于由棕榈油、棕榈仁油及二者的改性产品所组成的组。本发明还提供了由本发明的冰淇淋专用油脂制备的冰淇淋组合物。

美国专利(US2004/0191391Al)公开了一种中碳链脂肪酸含量为5-23%、含两个中碳链脂肪酸分子的甘油三酯质量含量为1-20%的烹饪食用油。

专利(CN106490189A)公开了一种使用功能性油脂制备的油脂含量低,不含反式脂肪酸的人造奶油,其中的中碳链油脂等功能性油脂的含量为5~9%。

专利(CN103315071A)公开了一种使用非氢化植物油经过调配后制备植脂鲜奶油的方法,该专利中使用的棕榈仁油和椰子油含量为18%~30%,且并未考虑必需脂肪酸的用量。

专利(JP2015211666A)公开了一种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和长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经过一定比例酯交换后用于制备人造奶油,其中使用的中碳链甘油三酯的含量从0.5%~100%,并未考虑必需脂肪酸的用量。

以上发明产品皆存在“中长碳链食品专用油脂中的中碳链脂肪酸含量都低于30%(w/w)、所含中碳链脂肪酸皆为辛酸和癸酸、必需脂肪酸(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低且比例不合理”等问题。

因此,制备一种中碳链脂肪酸占脂肪酸总质量比为65%以上,且亚油酸比亚麻酸质量比为0.5,且符合功能食品专用油脂要求的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简称BO)就显得极其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食品专用油脂基料油,以樟树籽仁油或与樟树籽仁油脂肪酸组成相似的混合油酯为主要原料,以巴沙鱼油硬脂或棕榈酸硬脂等高熔点脂肪和亚麻酸类油脂为辅助原料,通过酯交换反应构建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该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具有熔程较宽、能显著改善体内糖脂代谢紊乱、平衡补充体内必需脂肪酸和功能脂肪酸、快速补充体内能量的特点。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功能食品专用油脂基料油,由中碳链甘油酯、高熔点脂肪、亚麻酸类油脂进行三元酯交换而构成。

所述的中碳链甘油酯包括樟树籽仁油,以及与樟树籽仁油脂肪酸组成相似的混合油酯。

所述的高熔点脂肪其熔点范围为44~52℃,包括巴沙鱼油硬脂、棕榈硬脂等。

所述的亚麻酸类油脂包括紫苏籽油、亚麻籽油等。

本发明所述的功能食品专用油脂基料油的脂肪酸以脂肪酸质量计,中碳链脂肪酸所占质量比为63%~69%、长碳链脂肪酸中的亚油酸与亚麻酸质量比为0.5。优选的,所述的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的中碳链脂肪酸占总脂肪酸质量比为65%。

其中,中碳链脂肪酸来源于樟树籽仁油或与樟树籽仁油脂肪酸组成相似的混合油酯。长碳链脂肪酸来源于巴沙鱼油硬脂或棕榈硬脂等熔点在44~52℃的脂肪、亚麻酸类油脂。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功能食品专用油脂基料油中所用的中碳链甘油酯,取自樟树籽仁油。

本发明所述的功能食品专用油脂基料油以25℃和30℃时的SFC计,25℃时,SFC分别为5.8%~15.6%,30℃时,SFC分别为0%~8.3%。优选的,所述的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在25℃时的SFC为13.8%,30℃的SFC为7.5%。

本发明的发明人研究发现,樟树籽仁油(Cinnamomumcamphora Seed Kernel Oil,缩写为CCSKO)约含辛酸0.32~0.47%、癸酸56.49~61.98%、月桂酸34.18~39.20%,中碳链脂肪酸含量达95%以上,属于天然中碳链甘油脂。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功能食品专用油脂基料油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功能食品专用油脂基料油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以脂肪酶为催化剂,在适宜温度及搅拌强度下,使中碳链甘油酯与高熔点脂肪、亚麻酸类油脂直接进行三元酯交换,一步得到所述功能食品专用油脂基料油。其中,所述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的中碳链脂肪酸所占质量比为63%~69%,长碳链脂肪酸中亚油酸与亚麻酸质量比为0.5。

优选的,所述功能食品专用油脂基料油的中碳链甘油酯中的中碳链脂肪酸所占质量比为65%。

所述脂肪酶为脂肪酶Lipozyme RM IM、脂肪酶Lipozyme TL IM、脂肪酶Novozyme435、脂肪酶Staphylococcus caprae lipase。优选的,所述的脂肪酶为脂肪酶Staphylococcus caprae lipase。

所述脂肪酶加入量按混合油质量的百分比为5~25%、三元酯交换反应温度35~55℃、三元酯交换反应时间1~8h。优选的,所述脂肪酶加入量按混合油质量的百分比为10%、三元酯交换反应温度50℃、三元酯交换反应时间4h。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上述功能食品专用油脂基料油在食品的应用。

所述的食品,包括但不限于油脂粉末、人造奶油、运动营养食品。

本发明所述的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的熔程较宽、能显著改善体内糖脂代谢紊乱、平衡补充体内必需和功能脂肪酸、快速补充能量,可满足消费者,尤其是超重、肥胖、脂肪肝、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血粘稠度、高尿酸血症、高胰岛素血症等代谢综合症患者及运动员的饮食和营养需求,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油脂粉末、人造奶油、运动营养食品,提高人类的健康和生活水平,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的中碳链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质量比对肥胖模型小鼠的各类指标的影响,其中,a为对小鼠体重的影响;b为对小鼠体内脂肪系数的影响;c为对小鼠血清中血清甘油三酯(TG)的影响;d为对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的影响。

图2为实施例1中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的中碳链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质量比对肥胖模型小鼠的各类指标的影响,其中,a为对小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影响;b为对小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影响;c为对小鼠血清空腹血糖(FBG)的影响;d为对小鼠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的影响。

图3为实施例1中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的中碳链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质量比对肥胖模型小鼠的各类指标的影响,其中,a为对小鼠胰岛素抵抗系数(HOMA-IR)的影响;b为对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影响;c为对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的影响。

图4为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的中碳链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质量比对不同温度下SFC的影响。

在图1-图4中,H-BO--高脂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饲料,NC--基础饲料(AIN-93M)组,NR--恢复组,HFD--高脂饲料(D12451)组,BO1—MCFA占总脂肪酸质量比为63%的H-BO组,BO2—MCFA占总脂肪酸质量比为65%的H-BO组,BO3—MCFA占总脂肪酸质量比为67%的H-BO组,BO4—MCFA占总脂肪酸质量比为69%的H-BO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所有的百分数、比例、比率、或百分数按照质量计算。

除非特别说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用于本发明中。实施例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做示范之用。

在本发明的下述实施例中。

脂肪酸含量测定方法参考GB 5009.168-2016。

酯交换率测定方法参考《Characterization of medium-chain triacylglycerol(MCT)-enriched seed oil from Cinnamomumcamphora(Lauraceae)and its oxidativestability》(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11,59(9):4771-4778)。

Sn-2位脂肪酸含量测定方法参考国标GB/T 24894-2010、GB 5009.168-2016。

凝固点测定方法参考SN/T0801.17—2010。

GC型号:Agilent7890B色谱柱:DB-23熔融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

HPLC型号:Agilent1260色谱柱:C18柱(5μm*4.6mm*200mm)。

本发明的下述实施例中,樟树籽仁油为自制,使用的巴沙鱼油硬脂、棕榈硬脂、紫苏籽油、亚麻籽油均通过市场购买获得;脂肪酶Lipozyme RM IM购自诺维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脂肪酶Lipozyme TL IM购自诺维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脂肪酶Novozyme 435购自诺维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脂肪酶Staphylococcus caprae lipase为自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动物试验中使用的饲料为基础饲料(AIN-93M)、高脂饲料(D12451)和高脂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饲料(H-BO),其配方及产能占比详见表1-1、表1-2。

表1-1动物实验中的基础饲料和高脂饲料配方

表1-2动物实验中的高脂功能食品专用油脂基料油饲料配方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实施方案中,与高脂饲料组肥胖模型小鼠相比较,所述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具有显著改善体内糖脂代谢紊乱作用,是指其改善肥胖模型小鼠体内糖脂代谢紊乱效果达15%及以上,即肥胖模型小鼠的脂肪系数、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血糖(FGB)、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系数(HOMA-IR=[(FBG(mmol/L)×FINs(ng/ml)]/22.5)、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等指标水平的降低或增高率达15%及以上。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采用的樟树籽仁油、巴沙鱼油硬脂、紫苏籽油原料的脂肪酸为原料,其组成与分布详见表2。按照中碳链脂肪酸所占质量比为63%、65%、67%、69%,亚油酸与亚麻酸质量比为0.5,分别称取适量的樟树籽仁油、大豆油和亚麻籽油于不同酯化反应器中,并按混合油质量的10%(w/w)加入脂肪酶Staphylococcus caprae lipase。反应温度为50℃,搅拌反应时间为4h。三元酯交换反应结束后,分离出反应液中的脂肪酶,测定三元酯交换率和SFC(固体脂肪系数),得到中碳链脂肪酸占总脂肪酸质量比分别为63%、65%、67%、69%,亚油酸与亚麻酸质量比皆为0.5,三元酯交换率分别为73.13%、74.05%、74.35%、73.91%,在25℃下SFC分别为15.6%、13.8%、9.7%、5.8%,30℃下SFC分别为8.3%、7.5%、3.8%、0%的系列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不同中碳链脂肪酸占总脂肪酸质量比的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脂肪酸组成详见表3。

表2樟树籽仁油、巴沙鱼油硬脂和紫苏籽油的脂肪酸组成

表3不同中碳链脂肪酸占总脂肪酸质量比的功能食品专用油脂基料油脂肪酸组成(L/Ln为0.5)

备注:L/Ln指亚油酸与亚麻酸质量比。

实验选用3-4周龄的C57BL/6雄性小鼠,体重13-16g。实验期间,小鼠饲喂于标准饲养笼里,自由采食和饮水,12h/12h昼夜循环光照,饲养温度为23±2℃,湿度为40%-60%。经一周的适应性饲喂后,随机将小鼠分为两组,10只小鼠作为基础饲料组(Normal Chow,NC组)、饲喂基础饲料AIN-93M,60只小鼠作为高脂饲料组(High Fat Diet,HFD组)、饲喂高脂饲料D12451,饲喂8周后称量并记录小鼠体重。将HFD组中体重比NC组小鼠平均体重重20%及以上的小鼠选定为营养型肥胖模型小鼠并用于后续的实验。

造模完成后,按体重将营养型肥胖模型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HFD组、恢复组(NR组)及4组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组(BO1组、BO2组、BO3组、BO4组),继续喂养10周。HFD组小鼠继续饲喂高脂饲料,NR组饲喂基础饲料,BO1组、BO2组、BO3组、BO4组小鼠分别饲喂中碳链脂肪酸所占质量比分别为63%、65%、67%、69%且长碳链脂肪酸中亚油酸与亚麻酸质量比为0.5的高脂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饲料(H-BO)。NC组小鼠继续饲喂基础饲料AIN-93M至实验结束。实验过程中所用饲料的具体饲料配方详见表1-1、表1-2。

实验终点时称量并记录了小鼠终体重,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检测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谷丙转氨酶(也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也称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水平。分离、称量小鼠睾周脂肪、肾周脂肪,将睾周脂肪和肾周脂肪总和作为腹部脂肪质量。计算脂肪系数(脂肪占体重的百分比)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BG(mmol/L)×FINs(ng/ml)]/22.5)。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SPSS Inc.,Chicago,IL,USA)进行数据处理。动物实验结果列于图1~图3中。

由图1-a~图1-b可以看出:基础饲料组(NC组)、恢复组(NR组)及BO1组、BO2组、BO3组、BO4组小鼠的脂肪系数处于较低水平,且BO1组、BO2组、BO3组、BO4组小鼠的脂肪系数分别比高脂饲料组(HFD组)小鼠低20.6%、24.3%、24.8%、25.3%;说明中碳链脂肪酸质量占比为63%、65%、67%、69%且长碳链脂肪中亚油酸与亚麻酸质量比为0.5的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具有显著减少小鼠体内脂肪作用。

由图1-c~图2-b可知: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对小鼠血清TG、TC及LDL-C水平影响较大。基础饲料组(NC组)、恢复组(NR组)及BO1组、BO2组、BO3组、BO4组小鼠的TG、TC及LDL-C均处于较低水平,且BO1组小鼠的TG、TC及LDL-C水平分别比高脂饲料组(HFD组)小鼠低16.8%、12.1%、11.3%,BO2组小鼠的TG、TC及LDL-C水平分别比高脂饲料组(HFD组)小鼠低22.7%、14.0%、18.0%,BO3组小鼠的TG、TC及LDL-C水平分别比高脂饲料组(HFD组)小鼠低24.3%、18.9%、18.0%,BO4组小鼠的TG、TC及LDL-C水平分别比高脂饲料组(HFD组)小鼠低25.6%、19.4%、18.6%;说明中碳链脂肪酸质量占比为65%、67%、69%且长碳链脂肪酸中亚油酸与亚麻酸质量比为0.5的BO具有显著降低小鼠血脂作用。

糖脂代谢密切相关,脂代谢紊乱易引起糖代谢紊乱。从图2-c~图3-a可以看出:基础饲料组(NC)、恢复组(NR)及BO4组、BO3组、BO2组、BO1组小鼠血清中的FBG水平、FINs水平及HOMA-IR指数都处于正常较低水平、无明显差异,且BO4组小鼠的FBG水平、FINs水平及HOMA-IR指数分别比高脂饲料组(HFD)小鼠低26.0%、24.2%、39.2%,BO3组小鼠的FBG水平、FINs水平及HOMA-IR指数分别比高脂饲料组(HFD)小鼠低25.4%、23.3%、38.6%,BO2组小鼠的FBG水平、FINs水平及HOMA-IR指数分别比高脂饲料组(HFD)小鼠低25.2%、21.2%、38.3%,BO1组小鼠的FBG水平、FINs水平及HOMA-IR指数分别比高脂饲料组(HFD)小鼠低23.8%、16.7%、36.9%;说明中碳链脂肪酸质量占比为63%、65%、67%、69%,且长碳链脂肪酸中亚油酸与亚麻酸质量比为0.5的BO具有显著改善小鼠体内糖代谢作用。

由图3-b、图3-c可知: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对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影响较大。基础饲料组(NC组)、恢复组(NR组)及BO4组、BO3组、BO2组、BO1组小鼠的ALT、AST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且BO4组小鼠的ALT、AST水平分别比高脂饲料组(HFD组)小鼠低45.3%、33.5%,BO3组小鼠的ALT、AST水平分别比高脂饲料组(HFD组)小鼠低43.1%、30.0%,BO2组小鼠的ALT、AST水平分别比高脂饲料组(HFD组)小鼠低40.7%、27.9%,BO1组小鼠的ALT、AST水平分别比高脂饲料组(HFD组)小鼠低37.9%、24.5%,说明中碳链脂肪酸与长碳链脂肪酸质量占比为63%、65%、67%、69%,且长碳链脂肪酸中亚油酸与亚麻酸质量比为0.5的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具有显著修复小鼠肝损伤的作用。

综合分析图1~图3可以断定中碳链脂肪酸质量占比处于63%~69%之间,且长碳链脂肪酸中亚油酸与亚麻酸质量比为0.5的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具有改善小鼠体内糖脂代谢紊乱作用,其中,中碳链脂肪酸质量占比处于65%~69%时,且长碳链脂肪酸中亚油酸与亚麻酸质量比为0.5的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改善小鼠体内糖脂代谢紊乱效果最显著。

由图1~图4综合衡量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的熔程和改善小鼠体内脂肪代谢紊乱和高效补充体内必须脂肪酸和功能脂肪酸的作用效应,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的中碳链脂肪酸占总脂肪酸质量比为65%~69%时,改善小鼠体内脂肪代谢紊乱和高效补充体内必须脂肪酸和功能脂肪酸效果显著。其中,中碳链脂肪酸占总脂肪酸质量比为65%的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在25℃时SFC为13.8%,30℃时SFC为7.5%,且熔程较宽。故选用中碳链脂肪酸占总脂肪酸质量比为65%的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为最优选。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按照中碳链脂肪酸占总脂肪酸质量比为65%、亚油酸与亚麻酸质量比为0.5,称取164.06g的樟树籽仁油、65.48g巴沙鱼油硬脂和20.46g紫苏籽油组成的混合油脂于4个相同规格的反应器中,并分别按混合油质量的10%(w/w)加入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e 435、固定化脂肪酶Staphylococcus caprae lipase、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IM、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于4个反应器中。三元酯交换反应条件为:磁力搅拌(搅拌子30mm×10mm、转速100rpm),反应温度选取各脂肪酶推荐的最适温度,分别为(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e 435、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 IM、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60℃、(固定化脂肪酶Staphylococcus caprae lipase)50℃,反应时间为4h。

三元酯交换反应结束后,采用HPLC-ELSD检测方法测定三元酯交换率。比较分析脂肪酶种类对三元酯交换率的影响,选定脂肪酶种类。由表4可知,采用脂肪酶Staphylococcus caprae lipase制备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时三元酯交换率最高、达74.34%(w/w),催化效率最高的脂肪酶为Staphylococcus caprae lipase。

表4脂肪酶种类对三元酯交换率的影响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中碳链脂肪酸占总脂肪酸质量比为65%、亚油酸与亚麻酸质量比为0.5,称取164.06g的樟树籽仁油、65.48g巴沙鱼油硬脂和20.46g紫苏籽油于反应器中。三元酯交换反应条件为:脂肪酶Staphylococcus caprae lipase为5%~25%(混合油质量的百分比),磁力搅拌(搅拌子30mm×10mm、转速100rpm),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h。

反应结束后,采用HPLC-ELSD检测方法测定三元酯交换率。比较分析加酶量对三元酯交换率的影响,确定加酶量。由表5可知,加酶量为10%时三元酯交换率最高、达74.21%(w/w),最佳加酶量为10%。

表5 Staphylococcus caprae lipase加入量对三元酯交换率的影响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中碳链脂肪酸占总脂肪酸质量比为65%、亚油酸与亚麻酸质量比为0.5,称取164.06g的樟树籽仁油、65.48g巴沙鱼油硬脂和20.46g紫苏籽油于反应器中。三元酯交换反应条件为:脂肪酶Staphylococcus caprae lipase为10%(混合油质量的百分比),磁力搅拌(搅拌子30mm×10mm、转速100rpm),反应温度为35~55℃,反应时间为4h。

反应结束后,采用HPLC-ELSD检测方法测定三元酯交换率。比较分析反应温度对三元酯交换率的影响,确定反应温度。由表6可知,反应温度为50℃时三元酯交换率最高、达74.33%(w/w),最佳反应温度为50℃。

表6酯交换反应温度对三元酯交换率的影响

实施例5。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中碳链脂肪酸占总脂肪酸质量比为65%、亚油酸与亚麻酸质量比为0.5,称取164.06g的樟树籽仁油、65.48g巴沙鱼油硬脂和20.46g紫苏籽油于反应器中。三元酯交换反应条件为:脂肪酶Staphylococcus caprae lipase为10%(混合油质量的百分比),磁力搅拌(搅拌子30mm×10mm、转速100rpm),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8h。

反应结束后,采用HPLC-ELSD检测方法测定三元酯交换率。比较分析反应时间对三元酯交换率的影响,确定反应时间。由表7可知,反应时间为4h时三元酯交换率最高、达74.36%(w/w),最佳反应时间为4h。

表7酯交换反应时间对三元酯交换率的影响

实施例6。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中碳链脂肪酸占总脂肪酸质量比为65%、亚油酸与亚麻酸质量比为0.5,称取164.06g的樟树籽仁油、63.62g棕榈硬脂和22.32g亚麻籽油于反应器中。三元酯交换反应条件为:脂肪酶Staphylococcus caprae lipase为10%(混合油质量的百分比),磁力搅拌(搅拌子30mm×10mm、转速100rpm),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h。

反应结束后,通过HPLC-ELSD检测方法测定三元酯交换率为74.34%,采用GC测定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中的脂肪酸含量。辛酸0.49%,癸酸36.71%,月桂酸27.56%,亚油酸2.52%,亚麻酸4.98%。

实施例7。

利用各实施例制备的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与其他配料制备功能植脂末,其制备流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制备料液:按照功能植脂末配方表8,称取相应质量的水溶性物质于63~67℃热水中,待水溶性物质全部溶解后,称取相应质量的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和单双脂肪酸甘油酯于水溶液中,60~90rpm转速下搅拌25~30min;

(2)剪切乳化:使用剪切机剪切料液1~2min左右;

(3)均质乳化:使用加已杀菌均质机于25~30Mpa压力下均质料液2次;

(4)干燥造粒:使用压力喷雾机和流化床进行干燥造粒,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90-100℃。

表8功能植脂末配方表

实施例8。

利用各实施例制备的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产品与其他配料制备功能人造奶油,其制备流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制备油相:按照功能人造奶油配方表9,称取相应质量的功能食品专用油脂用基料油、卵磷脂、三聚甘油酯加热到65℃,搅拌溶解得到油相;

(2)制备水相:称取相应质量的纯化水、酪蛋白和甜味剂,65℃下搅拌均匀制备水相;

(3)剪切乳化:将油相和水相在65℃下混合均匀,使用剪切机剪切料液1~2min左右;

(4)骤冷捏合成型:将乳液放在冰浴中350rpm搅拌5min;

(5)熟化:将乳化液转移至20℃恒温箱中熟化24h后,4℃冷藏熟化24h,即得到功能人造奶油。

表9功能人造奶油配方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