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

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包括导向软管、导丝、驱动机构和送丝机构。导向软管能够伸入长骨干的髓腔内,于导向软管的前端固定有能够引导导向软管前进方向的胶囊本体。导丝穿入导向软管内,所述导丝的前端伸出导向软管并固定有与导向软管抵接的钝头。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导向软管向前移动,所述驱动机构距导向软管前端的距离至少为10mm。送丝机构置于长骨干外,用于驱动导丝向前移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7348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陈伟;张英泽;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89427.3

  • 申请日2021-01-22

  • 分类号A61B17/72(20060101);A61B17/92(20060101);

  • 代理机构13127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李志民

  • 地址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自强路13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58:4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

背景技术

在骨科治疗中,四肢长骨骨折是临床常见损伤,在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的手术方案中主要有切开复位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内固定两种。

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因创伤小、患者失血量少、骨折周围含有促进骨折愈合的因子的血肿可被保留,术后感染、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已经成为治疗骨干骨折的主流技术。

但是目前在闭合复位的手术过程中,对于存在侧方移位的骨折复位困难,没有专用的器具,影响了复位的准确性和手术质量,成为四肢长骨骨折治疗中的难题,至今没有解决。

在中国发明专利CN201310605218.5中公开了一种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该复位器是通过将折弯的复位头伸入骨折断端对侧的髓腔内,拉动复位杆后端的推拉把手,使复位头拨动对侧的髓腔将对侧骨折断骨复位,从而能够导丝(3)插入到对侧的骨折断端的髓腔内,撤出外套筒后利用髓内钉配套工具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固定。该方案在手术操作时,两节断骨可能存再侧向或/和前后成角畸形,需要不断的旋转复位杆,调整复位头的角度,使其能够进入对侧骨折断骨,就需要使用辅助装置C臂机进行反复的透视的监视和引导,因此,存在以下问题:(1)装置操作过于复杂,过分依赖操作者的经验,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2)该装置采用先复位再穿丝的方式,但复位头进入对侧骨折断骨的髓腔内较浅,在复位时将力作用在骨折的断点处,而该处断骨在受暴力后的强度低、脆性较大,在复位时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引导导丝进入对侧骨折断骨髓腔的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向软管,能够伸入长骨干的髓腔内,于导向软管的前端固定有能够引导导向软管前进方向的胶囊本体;

导丝,穿入导向软管内,所述导丝的前端伸出导向软管并固定有与导向软管抵接的钝头;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导向软管向前移动,所述驱动机构距导向软管前端的距离至少为10mm;及

送丝机构,置于长骨干外,用于驱动导丝向前移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固定于导向软管上,能够于髓腔内行走,于驱动机构前方的导向软管长度为10~50m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至少一根内管,与导向软管相贯设置,其两端与导向软管固定,于内管两端的内壁上固定有定位挡件;

于每一内管上设有:

两安装件,置于两定位挡件之间的内管内,能够沿内管轴向移动并被限制旋转;

弹簧,置于两安装件之间并处于压缩状态;

两驱动电机一,分别固定于两安装件的外侧,所述驱动电机一的电机轴与内管的轴线垂直设置;及

两走行轮,分别固定于两驱动电机一的电机轴上,能够伸出内管外沿髓腔内壁行走。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走行轮的环形面带有齿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挤压套,活动套设于导向软管外,并能够抵在髓腔的入口外,所述挤压套内孔呈锥形,大端开口朝后,能够使驱动机构进入;

所述驱动机构向前移动时,两走行轮受挤压套内壁挤压能够收入内管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齿排,布于导向软管的外壁上,沿导向软管轴向具有多个等间距布置的环形齿;

外硬导套,动套设于导向软管外,并置于髓腔外;

驱动电机二,固定于外硬导套上;及

驱动齿轮,装配于驱动电机二的电机轴上,并可转动的位于外硬导套内与齿排啮合传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内硬导套,置于外硬导套内,于内硬导套的外壁上嵌设有一圈永磁体一;

所述外硬导套的内壁上嵌设有一圈与永磁体一磁极相同的永磁体二,在磁场斥力的作用下,永磁体一与永磁体二保持设定的间距,使外硬导套与内硬导套之间形成有与导向软管壁厚相匹配的环形间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装置设置有胶囊本体,当导向软管前端运行到断骨的接茬处时,在透视的环境下,利用胶囊本体能够转向的功能,通过控制系统调节胶囊本体的角度,使导向软管的前端带着导丝进入对侧骨折断骨髓腔内,然后再将导向软管撤出,通过送丝机构继续向前推进导丝,从而使导丝能够穿入两节断骨的髓腔,最后沿导丝打入髓内钉,完成闭合复位内固定。

该装置的通过程序的自动化控制代替医生的手动操作,降低了手术操作的复杂性,简化操作步骤,节约了手术时间,且避免了反复透视造成的X光给使用者带来医源性辐射伤害。

另外,该装置中的驱动机构距导向软管前端的距离至少为10mm,驱动机构特定位置的设定,使驱动机构前端导向软管的长度不小于两节断骨之间的距离,不会使驱动机构进入两节断骨之间的肌肉内,使驱动机构无论是在髓腔内还是长骨外部都具有着陆支撑,保证有效的驱动动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复位器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复位器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的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导向软管1、导丝3、驱动机构5和送丝机构6。

导向软管1能够伸入长骨干的髓腔内,于导向软管1的前端固定有能够引导导向软管1前进方向的胶囊本体2。胶囊本体2为现有技术,现有的胶囊本体2包括驱动部件,该驱动部件是胶囊本体2的核心部件,一般集成在胶囊本体2中,现有的驱动方式主要包括:电机驱动方式、电磁驱动方式、压缩弹簧514驱动方式等,胶囊本体2信号连接有体外的控制单元,经过体外处理单元的处理对驱动部件控制,控制胶囊的旋转,可调整胶囊本体2的运行方向。

导丝3为医用导丝3,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导丝3穿入导向软管1内,且导丝3的前端伸出导向软管1并固定有与导向软管1抵接的钝头4,钝头4的设置可防止导丝3从导向软管1内向后抽出,使导向软管1能够向前推着钝头4从而使导丝3向前移动。

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导向软管1向前移动,所述驱动机构5距导向软管1前端的距离至少为10mm。

送丝机构6置于长骨干外,采用现有的送丝机构如机械手、轮组或人工送丝即可,在此不做赘述。在将导向软管1取出后,送丝机构6开始工作,用于驱动导丝3继续向前移动,进入对侧断骨髓腔内,为髓内钉的置入提供导向。

该装置设置有胶囊本体2,当导向软管1前端运行到断骨的接茬处时(可通过透视确定,也可设置位置跟踪系统判断),在透视的环境下,利用胶囊本体2能够转向的功能,通过体外的控制系统调节胶囊本体2旋转,改变前进方向,使导向软管1的前端带着导丝3进入对侧骨折断骨髓腔内,导丝3前端进入对侧髓腔内后,医护人员将导向软管1撤出,然后通过送丝机构6继续向前推进导丝3,送丝达到一定位置后停止,从而使导丝3能够穿入两节断骨髓腔内,最后沿导丝3打入髓内钉,完成闭合复位内固定。

该装置的通过程序的自动化控制代替医生的手动操作,降低了手术操作的复杂性,简化操作步骤,节约了手术时间,且避免了反复透视造成的X光给使用者带来医源性辐射伤害。

另外,该装置中的驱动机构5距导向软管1前端的距离至少为10mm,驱动机构5特定位置的设定,使驱动机构5前端导向软管1的长度不小于两节断骨之间的距离,不会使驱动机构5进入两节断骨之间的肌肉内,使驱动机构5无论是在髓腔内还是长骨外部都具有着陆支撑,保证有效的驱动动力。

根据公开的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驱动机构5固定于导向软管1上,能够于髓腔内行走,于驱动机构5前方的导向软管1长度为10~50mm。该长度满足在初始时医生能够将驱动机构5直接放进髓腔内;且在断骨接茬的位置,前端的导向软管1转向进入对侧断骨髓腔内时,驱动机构5能够留在后方的断骨髓腔内,通过髓腔对驱动机构5进行支撑。

具体的,驱动机构5固定于导向软管1上,随导向软管1进入髓腔内。驱动机构5包括至少一根内管511,于每一内管511上设有两安装件513、弹簧514、两驱动电机一515和两走行轮516。

内管511与导向软管1相贯设置,其两端与导向软管1固定,于内管511两端的内壁上固定有定位挡件512,定位挡件512向内凸出于导向软管1的内壁。当采用多根内管511时,多根内管511平行设置。

两安装件513置于两定位挡件512之间的内管511内,定位挡件512能够防止安装件513脱离内管511,两安装件513能够沿内管511轴向移动并被限制旋转,限制旋转的结构可通过凹凸配合结构实现。弹簧514置于两安装件513之间并处于压缩状态。两驱动电机一515分别固定于两安装件513的外侧,所述驱动电机一515的电机轴与内管511的轴线垂直设置。两走行轮516分别固定于两驱动电机一515的电机轴上,能够伸出内管511外沿髓腔内壁行走,其中走行轮516的环形面带有齿结构,可避免走行轮516打滑。压缩的弹簧514始终具有向外推的力作用在安装件513上,使走行轮516伸出内管511与髓腔内壁接触,并与髓腔内壁间具有一定的压力,以使走行轮516正常行走。

在使用时,以后人员可手动向内挤压两走行轮516,进一步压缩弹簧514,使走行轮516缩回内管511内,以使装置在初始时能够进入髓腔,进入髓腔后,在弹簧514复位伸长的作用驱动两走行轮516伸出内管511,与髓腔内壁机构,驱动电机一515启动,驱动机构5工作可驱动导线软管前移深入髓腔。

进一步的,驱动机构5还包括挤压套,以便于驱动机构5在初始时进入髓腔内。

挤压套活动套设于导向软管1外,并能够抵在髓腔的入口外,不进入髓腔。挤压套内孔呈锥形,大端开口朝后,能够使驱动机构5进入,随着导向软管1带着驱动机构5向前移动,两走行轮516受挤压套内壁挤压能够收入内管511内。

根据公开的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5设于体外,包括齿排、外硬导套521、驱动电机二和驱动齿轮522。

齿排布于导向软管1的外壁上,沿导向软管1轴向具有多个等间距布置的环形齿。外硬导套521,为硬质的导套,滑动套设于导向软管1外,并置于髓腔外。驱动电机二通过电机座固定于外硬导套521上。驱动齿轮522装配于驱动电机二的电机轴上,并可转动的位于外硬导套521内与齿排上的齿啮合实现传动。驱动电机二启动,通过驱动电机二正转、反转,在驱动齿轮522的作用下,可实现对导向软管1的前进或后退驱动。

进一步的,为防止驱动齿轮522和导向软管1进行啮合传动时,软管变形,造成驱动齿轮522和齿排无法啮合,因此驱动机构5还包括内硬导套523。

内硬导套523置于外硬导套521内,于内硬导套523的外壁上嵌设有一圈永磁体一524。外硬导套521的内壁上嵌设有一圈与永磁体一524磁极相同的永磁体二525,在磁场斥力的作用下,永磁体一524与永磁体二525保持设定的间距,使外硬导套521与内硬导套523之间形成有与导向软管1壁厚相匹配的环形间隙。导向软从该间隙内通过,通过内、外硬导套521的配合,可使该处的导向软管1具有支撑,使驱动齿轮522和齿排能够有效的啮合传动。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发明的内容对本发明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