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飞行器航向增稳装置

一种飞行器航向增稳装置

摘要

本申请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行器航向增稳装置。包括:柔性安定面,刚性杆以及滑块。柔性安定面设置在机身的后部,机身的后部开设有滑轨;刚性杆包括两个,第一刚性杆以及第二刚性杆,第一刚性杆设置在柔性安定面的上边缘,第二刚性杆设置在柔性安定面的下边缘,第一刚性杆的一端与第一控制机构连接,第一控制机构用于控制第一刚性杆与第二刚性杆之间的开度;滑块与第二刚性杆连接,滑块设置在机身的后部的滑轨中,滑块与第二控制机构连接,第二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滑块沿滑轨运动。本申请通过内置于机身后部柔性安定面的收起和放下实现航向安定度的变化,达到巡航时收起减小阻力,起降时放出增加稳定性的需求,质量轻,占用空间小。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行器航向增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飞行器的需求越来越大,对飞行器本身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减小飞行阻力就是其中之一。飞行器在正常巡航中对稳定性要求较低,而在起降过程中在跑道宽度等限制下对稳定性要求较高,如何解决上述矛盾是本领域技术的一个难点。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飞行器航向增稳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飞行器航向增稳装置,包括:

柔性安定面,所述柔性安定面设置在机身的后部,所述机身的后部开设有滑轨;

刚性杆,所述刚性杆包括两个,第一刚性杆以及第二刚性杆,所述第一刚性杆设置在所述柔性安定面的上边缘,所述第二刚性杆设置在所述柔性安定面的下边缘,所述第一刚性杆的一端与第一控制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刚性杆与所述第二刚性杆之间的开度;

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刚性杆连接,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机身的后部的滑轨中,所述滑块与第二控制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运动。

可选地,所述柔性安定面呈三角形。

可选地,所述柔性安定面为铝片、帆布、高强度塑料薄膜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包括第一电机、蜗杆以及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第一刚性杆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蜗杆转动,所述蜗杆带动所述蜗轮转动,所述蜗轮带动所述第一刚性杆打开,使得所述第一刚性杆与所述第二刚性杆之间具有预定角度。

可选地,所述滑块包括多个。

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绳索收紧装置以及绳索,所述绳索的一端与所述绳索收紧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绳索收紧装置,使得所述绳索牵引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运动。

发明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飞行器航向增稳装置,通过内置于机身后部柔性安定面的收起和放下实现航向安定度的变化,从而达到巡航时收起减小阻力,起降时放出增加稳定性的需求,质量轻,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飞行器航向增稳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飞行器航向增稳装置刚性杆驱动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飞行器航向增稳装置滑块驱动示意图。

其中:

1-柔性安定面;2-刚性杆;3-滑块;4-机身;5-第一控制机构;6-绳索;7-滑轨;8-绳索收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3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飞行器航向增稳装置,包括:柔性安定面1、刚性杆2以及滑块3。

具体的,如图1所示,柔性安定面1设置在机身4的后部,机身4的后部开设有滑轨7。利用机身4的后部空间安放柔性安定面1,主要原因是柔性安定面1可以在机身4内部根据实际需求安放,不需要特定的大尺寸位置,同时起降时飞行器速度较低所需承受载荷较小。本实施例中,柔性安定面1呈三角形,柔性安定面可以是铝片、帆布、高强度塑料薄膜中的一种。

进一步,刚性杆2包括两个,第一刚性杆以及第二刚性杆,第一刚性杆设置在柔性安定面1的上边缘,第二刚性杆设置在柔性安定面1的下边缘,第一刚性杆的一端与第一控制机构5连接,第一控制机构5用于控制第一刚性杆与第二刚性杆之间的开度。当飞行器需要时利用第一刚性杆将柔性安定面1带起,且当第一刚性杆升起后,可使柔性安定面1可张开,在两个刚性杆2支撑下达到舵面的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刚性杆的升起方式可利用如图2所示方式完成。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机构5包括第一电机、蜗杆以及蜗轮,蜗轮与第一刚性杆连接,其中,第一电机驱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第一刚性杆逐渐升起,使得第一刚性杆与第二刚性杆之间具有预定角度。

本申请的飞行器航向增稳装置,滑块3与第二刚性杆连接,滑块3设置在机身4的后部的滑轨7中,滑块3与第二控制机构连接,第二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滑块3沿滑轨7运动。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柔性安定面1下边缘安装有一定数量的滑块3,以防止柔性安定面1的下端离开机身4。当第一控制机构5控制第一刚性杆收回时,刚性杆开始下降,同时滑块3在驱动下按照设定好的轨迹收缩。本实施例中,滑块3的收缩方式如图3所示,第二控制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绳索收紧装置8以及绳索6,绳索6的一端与绳索收紧装置8连接,另一端与滑块3连接,其中,第二电机驱动绳索收紧装置8,绳索6逐渐变短,使得绳索6牵引滑块3沿滑轨7运动,待收缩到位后停止运动,由于舵面为柔性体,因此不需要特定的空间,在机身4间隙布置即可。

本申请的飞行器航向增稳装置,通过内置于机身后部柔性安定面的收起和放下实现航向安定度的变化,从而达到巡航时收起减小阻力,起降时放出增加稳定性的需求,质量轻,占用空间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