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听力辅助装置的听力评估和配置

听力辅助装置的听力评估和配置

摘要

一种用于评估用户的听力的方法,包括:基于音量设置生成用户的包括一组增益值的基线听力简档,该组增益值中的每个增益值对应于频带集合中的一个频带;获取包括短语的声音片段,该短语以主要位于一个频带内的频谱为特征;在该频带中播放以第一增益放大的声音片段;在该频带中播放以第二增益放大的声音片段;从以第一增益放大的声音片段和以第二增益放大的声音片段中接收代表用户的偏好的偏好输入;并基于该偏好输入在该基线听力简档中修改对应于该频带的增益值,以生成补偿用户的听力不足的改进听力简档。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3405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康查耳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980039578.9

  • 申请日2019-04-15

  • 分类号A61B3/02(20060101);A61B3/09(20060101);A61B1/227(20060101);H04R25/02(20060101);H04R25/0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62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徐春;杨明钊

  • 地址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47:53

说明书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18年4月1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657,625的权益,该临时申请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声音加强装置和可听戴装置(hearable)的领域,并且具体地涉及在声音加强装置和可听戴装置的领域中用于评估听力并配置听力辅助装置的新的且有用的方法。

附图简述

图1是一种方法的流程图表示;

图2是该方法的一种变型的流程图表示;

图3A、图3B和图3C是在该方法中使用的示例声音片段(soundbite)的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是该方法的一种变型的流程图表示。

实施例的描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并不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于这些实施例,而是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和使用本发明。本文描述的变型、配置、实现方式、示例实现方式和示例是可选的,并且不是它们所描述的变型、配置、实现方式、示例实现方式和示例所独有。本文描述的发明可以包括这些变型、配置、实现方式、示例实现方式和示例的任何和所有置换。

1.方法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评估用户的听力的方法S100可以包括:在块S110中,基于第一音量设置,生成包括一组增益值的用户的基线听力简档(baseline hearing profile),该组增益值中的每个增益值对应于跨越人类可听频率范围(human-audible frequencyrange)的频带集合中的一个频带;在块S120中,获取(accessing)包括第一口头短语的第一声音片段,该第一口头短语以主要在该频带集合中的第一频带内的第一频谱为特征;在块S130中,在第一频带中播放以第一增益放大的第一声音片段;在块S140中,在第一频带中播放以与第一增益不同的第二增益放大的第一声音片段;在块S150中,从在第一频带中以第一增益放大的第一声音片段和在第一频带中以第二增益放大的第一声音片段之中接收代表用户偏好的第一偏好输入;以及在块S160中,基于第一偏好输入在基线听力简档中修改与第一频带相对应的第一增益值,以生成补偿用户的听力不足的第一改进听力简档。

如图2所示,方法S100的一种变型可以包括:在块S170中,获取包括第一组增益值的用户的第一听力简档,第一组增益值中的每个增益值对应于跨越人类可听范围的频带集合中的一个频带,并且每个增益值以第一组增益值中与第一频带相对应的第一增益值为特征;在块S180中,将第一听力简档上传至用户的听力辅助装置;在块S190中,在第一时间处并且响应于从听力辅助装置接收到激活第一听力简档的确认,播放包括第一口头短语的第一声音片段,该第一口头短语以主要在第一频带内的第一频谱为特征;在块S172中,获取包括第二组增益值的用户的第二听力简档,第二组增益值中的每个增益值对应于该频带集合中的一个频带,并且每个增益值以第二组增益值中与第一频带相对应的第二增益值为特征;在块S182中,将第二听力简档上传至听力辅助装置;在块S192中,在第一时间之后的第二时间处并且响应于从听力辅助装置接收到激活第二听力简档的确认,重放第一声音片段;在块S194中,响应于接收到代表用户对第二听力简档的偏好的第一偏好输入,选择第二听力简档;以及在块S196中,促使听力辅助装置将第二听力简档设置为用于听力辅助装置的有效听力简档。

2.应用

通常,方法S100由一种系统(例如,执行应用的移动计算装置、计算机系统和/或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执行以评估用户的听力不足(即,听不到柔和的声音,对响亮的声音的敏感度或任何其他听力挑战),并配置听力辅助装置以放大和/或衰减传入的声音,以补偿用户的听力不足并使用户能够在各种环境中(不仅在安静的房间中)更好地感知和理解人类语音(以及任何其他声音)。更具体地,系统可以执行方法S100以:基于用户的人口统计数据和初始听力测试,生成近似地补偿用户的听力不足的基线听力简档;在播放一系列包括口头(例如,人声)短语的声音片段时,从用户收集听力偏好(例如,以音量调整的形式),每个声音片段以特定频带内的频谱峰值为特征;基于这些听力偏好,改进基线听力简档,以更好地反映用户在整个可听频谱内的听力能力;将改进的听力简档上传至听力辅助装置;并且进一步改进听力辅助装置的放大设置,以补偿用户的听力不足。因此,与标准听力图相比,系统可以与用户进行接口连接以生成改善的听力简档,从而在语言理解的背景下更好地补偿频率特定的听力不足,而无需拜访听力学家。此外,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特定听力辅助装置微调听力简档。

系统利用麦克风、数字信号处理器(例如,在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智能电话内)和扬声器(例如,耳机,信号处理装置的内部扬声器)的组合来执行方法S100的各个块。附加地或可替代地,系统(例如,经由诸如蓝牙或蓝牙低能量的无线协议)与听力辅助装置接口连接以执行方法S100的各个块。如本文中所用,“听力辅助装置”可以包括助听器、可穿戴的与听力有关的装置(“可听”装置)、与集成麦克风协作的耳塞/耳机或能够加强传入声音的任何其他装置。

通常,本文所用的“听力简档”是指一种阵列、矩阵或离散函数,其将特定增益(即,相对音量放大)与跨越人类可听频率范围(例如20Hz至20,000Hz)的频带集合内的每个频带相关联。因此,系统可以根据听力简档选择性地和不同地放大和/或衰减给定声音片段中的各个频带。此外,系统可以与听力辅助装置进行通信,以对听力辅助装置配置各种听力简档,以执行方法S100的各个块。另外,听力简档还可以将输出增益与给定声音片段的其他特性(诸如声音片段在每个频带中的音量(即强度))相关联,从而根据在每个频带内测量的不同输入音量或声音片段的整体音量/强度来调整输出音量。

如图1所示,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初始听力评估(例如,简化的听力图)和用户输入的人口统计数据(例如年龄,性别和/或职业)来生成基线听力简档,该基线听力简档大致(近似地)补偿用户的听力不足。例如,系统可以在用户门户(例如,图形用户界面)内呈现一组数据输入字段,以记录与用户相关联的人口统计数据。另外,系统可以呈现一个或更多个滑动条(或任何其他可调整的用户界面元素),用户可以用其指示测试音调(例如5kHz音调)的最低可听音量或用户可以理解集中在特定频带内的语音的最低音量。然后,系统可以(例如,经由机器学习或其他统计技术)估计用户的基线听力简档。

在生成用户的基线听力简档后,系统可以进一步改进基线听力简档以生成用户的改进听力简档并通过对用户进行听力评估来充分表征用户的听力不足(例如,为了推荐特定的听力辅助装置)。听力评估可以包括一系列声音片段(例如,包括具有特定频率特性的音素的句子),其诸如通过连接至计算装置或与计算装置配对的耳机由计算装置选择性地输出。在该听力评估期间,系统可以选择频谱主要在特定频带内的声音片段(即,可再现的音频信号)。然后,系统可以将基线听力简档应用于声音片段并为用户播放声音片段。随后,系统可以在特定频带内以改变的增益第二次播放声音片段(例如,通过诸如在A/B测试程序中在特定频带内改变基线听力简档)。在根据频带内改变的听力简档重复收听了声音片段之后,用户随后可以形成关于哪个声音片段更清晰或更容易被用户感知的偏好。

然后,系统可以向用户请求有关用户对声音片段的每个版本的理解程度的定性反馈。如果系统检测到用户已经表达了对修改后的听力简档的偏好,则系统可以相应地修改用户的听力简档,从而提供用户听力不足的改善表征(例如,如通过用户的听力简档表示)。

系统可以针对相同频带多次执行上述听力评估(例如,通过以在频带内应用的各种增益值播放一对声音片段),以改进用户在该频带内的听力不足和优选增益。此外,系统可以在听力简档中包括的多个频带上执行听力评估,以精确地确定用户的听力偏好。

系统可以将来自听力评估测试的用户反馈汇总为改进听力简档,当将其应用于输入音频信号时,可以提高(放大和/或减小)可听或人声谱内的选定频率(在不同的输入音量下),以补偿用户的听力不足,从而使用户能够更好地大致听见声音并更具体地理解人类语音。特别地,系统可以生成并存储由音频装置可执行的改进听力简档以放大选定频率,并且因此使用户能够在简短的听力评估期间在给定从用户收集的反馈的情况下更好地理解人类语音。

在接收到听力辅助装置后,用户可以将听力辅助装置与系统配对,并且系统可以诸如经由自组织本地无线网络或根据短程无线通信协议将在听力评估期间生成的改进听力简档上传至听力辅助装置。由于听力辅助装置的输出频率响应可能不同于系统的频率响应(例如,连接至计算装置的扬声器或耳机),因此系统现在可以用听力辅助装置开始装置上听力评估。在装置上听力评估期间,系统可以向听力辅助装置回放选择声音片段(以选择频率的原始和/或修改的幅度);并且听力辅助装置可以为用户输出这些修改后的声音片段,并根据当前加载到听力辅助装置上的基线听力简档进一步修改。例如,在装置上听力评估期间,听力辅助装置可以:将改进听力简档上传至听力辅助装置;根据改进听力简档播放由听力辅助装置在本地放大的声音片段(例如包括口头短语);将改进听力简档的修改版本上传至听力辅助装置;重放声音片段;并接收用户偏好的指示,以生成修正的听力简档。系统然后可以:提示用户选择她更喜欢的改进听力简档的版本;从用户的反馈中得出用户的听力偏好和/或听力能力;为用户的听力辅助装置生成修正的听力简档;并将该修正的听力简档上传至听力辅助装置,以由听力辅助装置实现。

系统和听力辅助装置可以协作以在装置上听力评估期间和/或在整个时间范围内与用户一起进行的多次听力评估中重复此过程,以收敛于听力简档,即该听力简档在由听力辅助装置执行时,将输入音频信号放大成用户听得更清楚的输出音频信号。

此外,系统可以实现方法S100的各个块,以使用户能够调整听力辅助装置输出的声音放大,以在有背景噪声的情况下,衰减环境和/或其他背景噪声并选择性地加强可以更好地使用户能够理解语音的特定频率。例如,在嘈杂的餐厅中,由于周围的音乐、声音和其他噪声,用户可能难以听见朋友的声音。在该示例中,系统可以实现上述方法以向用户呈现听力评估并实时调整由听力辅助装置执行的听力简档,以便:减小在与背景噪声相对应的频带处的特定增益设置并增加在与朋友的声音相对应的频带处的特定增益设置。

因此,系统可以实现方法S100的各个块以简化:可能受益于听力辅助装置的用户的识别;听力辅助装置的初始配置,以输出与用户的听力能力和偏好相匹配的听力简档;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用户的听力辅助装置的听力简档的修正和改善。因此,系统可使患有听力不足(例如轻度或中度听力不足)的用户获取并配置他们自己的听力辅助装置。通过使这样的用户能够在她自己的计算装置上本地评估她自己的听力并通过她的听力辅助装置来调整选择音频频率的放大,系统还可以使用户能够快速提高其语音理解能力(例如,即时地(on the fly)),针对她的紧急需求和长期需求定制她的听力辅助装置,并且每次用户希望对其听力辅助装置进行调整时避免拜访听力学家或其他听觉专家。特别地,系统可以使用户能够完成对她的听力的自我评估,并利用该自我评估的结果将她自己的听力辅助装置微调到她的随着时间推移的需求。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放大”指示根据特定增益的音频信号的加强。因此,根据特定增益,放大可以导致音频信号的音量的实际增加或音频信号的衰减。

3.系统

如上所述,系统可以包括计算装置和/或计算机系统的分布式网络,该计算装置和/或计算机系统协作以评估用户的听力、生成代表用户希望在其处放大的频率的听力简档,以更好地理解诸如在对话期间的语音。例如,系统可以包括呈现用户门户的远程计算机系统,该远程计算机系统于是通过在本地计算装置上执行的网络浏览器或应用对本地计算装置(诸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是可访问的。因此,系统可以使用户能够开始听力评估,收听各种原始和/或修改后的声音片段,并经由用户门户输入对与她对这些声音片段的偏好相关的提示的响应,并且系统还可以将这些响应记录在分配给用户的用户简档内(例如,在远程数据库中)。然后,系统可以基于这些响应为用户生成和修正听力简档。

另外,系统可以与声音生成装置(诸如扬声器,耳塞或耳机)连接(例如,经由有线或无线连接),以可听到地再现声音片段、音调或任何其他音频的各种放大版本,以供用户评估。另外,系统可以与降噪耳机或任何其他降噪装置接口连接,以减少或消除听力评估期间的环境噪声。

系统还可以与助听器(即,一对独立的或链接的助听器)或其他听力辅助装置进行接口连接或通信,该助听器或其他听力辅助装置被配置为根据为用户生成的听力简档来放大声音的频率。通常,助听器或听力辅助装置可以包括麦克风,该麦克风被配置为检测可听信号,诸如语音、音乐和/或其他声音。助听器还可以包括:控制器或信号处理器,其被配置为根据当前加载到助听器上的听力简档(例如,配置为接合用户的左耳的左助听器的左听力简档;配置为接合用户的右耳的右助听器的右听力简档)放大由麦克风检测到的输入可听信号的选择频带;以及扬声器,其被配置为输出这些修改后的音频信号。助听器或听力辅助装置还可以包括无线通信模块,该无线通信模块被配置为无线连接至用户的计算装置并从计算装置下载基线听力简档、改进听力简档和/或修正听力简档。

然而,系统可以包括任何其他本地或远程硬件或软件元件,该硬件或软件元件被配置为执行方法S100的各个块,以补偿用户的听力不足并改善用户的语音理解能力。例如,可以将麦克风插入耳道内部,以记录助听器的扬声器输出的实际声音。在此示例中,麦克风可以记录实际声音如何在用户的耳道内回响,并转换助听器的扬声器输出的声音放大简档,以从声音放大简档补偿通过麦克风记录的实际声音的失真和/或其他偏差。

4.听力简档

通常,系统执行方法S100以识别对于有听力不足的用户的补偿性听力简档,从而从根本上改善用户的音频感知能力,尤其是用户的语音理解能力。因此,系统生成并维护各种听力简档,每种听力简档都定义了对于听力辅助装置的频率响应(在人类音频感知的整个频率范围内)。因此,当系统上传用于听力辅助装置的听力简档时,听力辅助装置可以经由听力辅助装置内的电子放大器和/或数字信号处理器来实现听力简档,以复制由上传的听力简档定义的频率响应,从而补偿用户的听力不足。此外,诸如通过根据由听力简档指示的频率响应修改存储的或流式传输的音频信号(诸如通过将听力简档应用于存储的声音片段或实时电话音频),系统可以将听力简档应用于其自己的音频输出。因此,系统可以输出被放大的音频信号,使得音频信号可以被用户更好地感知和/或理解,或者使得系统可以(诸如在下面进一步描述的听力评估过程期间)测试用户对输出音频的感知和/或理解能力,以进一步改善针对用户的估计的补偿性听力简档。

如以上简要描述的,系统可以根据实现方式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定义听力简档。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系统可以将听力简档定义为增益值的阵列,其中,每个增益值对应于人类可听频率范围内的特定频带。可替代地,系统可以将听力简档定义为增益值矩阵,其中,增益值矩阵中的每个增益值对应于人类可听频率范围内的频带以及该频带内的输入音频信号的频谱密度。因此,在该实现方式中,听力简档可以指示在给定频带内的对应于该频带的不同输入强度的不同频率响应。另外,根据输入音频信号的整体强度,听力简档可以指示不同的频率响应。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系统可以将听力简档定义为连续或离散的频率响应函数,其范围对应于人类可听频率范围。

此外,系统可以针对用户的每只耳朵定义单独的听力简档(例如,右听力简档和左听力简档),以补偿用户的耳朵之间的听力不足差异。

4.1频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系统生成听力简档,该听力简档指示对于跨越人类可听频率范围的预定的频带集合中的每个频带的增益值。例如,系统可以定义听力简档,其包括与500-1000Hz、1000-1500Hz、1500-2000Hz、2000-3000Hz、3000-4000Hz、4000-6000Hz和6000-8000Hz对应的增益值。可替代地,系统可以定义对于与人类语音的特定音素相对应的预定的频带集合的听力简档。例如,该频带集合可以包括若干元音共振峰、响音辅音共振峰以及一组辅音频带,每个辅音频带,其中,每个辅音频带包括与由辅音的典型频率含量分组的一组辅音相对应的频谱范围。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系统可以根据基于可用于用户的听力辅助装置或基于用户的人口统计数据的可变分辨率的频带来定义听力简档。例如,系统可以为因过度暴露于特定频率而导致听力不足的用户提供更高的分辨率(或更多数量的较小频带)。此外,系统可以基于下面进一步描述的听力评估过程的结果来调整任何频带的数量、带宽和/或中心频率。

4.2听力简档术语

当系统执行方法S100的各个块时,系统生成收敛于可补偿给定特定听力辅助装置的用户的特定听力不足的听力简档的不同听力简档(或声音简档)。在块S110中,系统为用户生成“基线听力简档”。基线听力简档指示初步估计听力简档,该初步估计听力简档大致补偿用户的听力不足。然而,在方法S100的后续块中,将进一步改进和修正基线听力简档。

在块S130和S140中,系统可以生成根据“测试听力简档”放大的声音片段。测试听力简档基于基线听力简档,然而,每个测试听力简档在至少一个频带(例如,在听力评估过程中当前正在测试的频带)中包括修改的增益值。例如,在块S130和S140中,系统可以生成两个测试听力简档,以接收用户关于特定频带的增益值的偏好。在该示例中,第一测试听力简档可以包括与特定频带相对应的第一增益值,该第一增益值高于对于相同频带的基线听力简档的增益值,而第二测试听力简档可以包括第二增益值,该第二增益值低于对于相同频带的基线听力简档的增益值。

在块S160中,系统根据听力评估过程的结果生成“改进听力简档”。改进听力简档是基线听力简档的修改的或派生的版本,该系统根据用户对在听力评估期间呈现给用户的各种测试听力简档的表达的偏好来对基线听力简档进行修改,如下面关于块S140进一步描述的。

在块S196中,系统根据装置上听力评估过程的结果来生成“修正听力简档”和/或将“修正听力简档”上传至听力辅助装置。修正听力简档可以是系统根据用户的听力辅助装置的特定频率响应特性修改的该改进听力简档的又一改进版本。

因此,通过根据方法S100的各个块生成、修改和测试各种听力简档,系统可以选择精确地补偿给定用户的听力辅助装置的用户的听力不足的听力简档。

5.基线听力简档估计

在方法S100的块S110中,系统基于第一音量设置为用户生成包括一组增益值的基线听力简档,该组增益值中的每个增益值对应于跨越人类可听频率范围的频带集合中的一个频带。更具体地,系统可以基于一组简化的听力图测试和/或用户提供的人口统计数据来估计用户的听力不足(和相应的补偿性听力简档)。通过在进一步改进和修正用户的听力简档之前经由下面进一步描述的听力评估过程估计基线简档,系统可以提供一个起点,从该起点开始听力评估过程,从而减少了持续时间并提高了听力评估过程的精确性。

5.1人口统计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系统可以提示用户输入人口统计信息(例如,年龄,种族,性别或体重)和/或向用户调查用户难以听到的环境、单词和/或特定频率。在该变型中,系统可以访问代表常见听力不足类型的听力不足简档库,诸如低频听力不足,咬饼样(cookiebite)听力不足和/或噪声引起的听力不足。(听力不足简档库中的每个听力不足简档都可以表示为听力图,它描述了在人类可听见的整个频谱范围内的特定频率处用户可听到的近似最小音量(以分贝为单位))。基于用户提供的人口统计信息和/或调查结果,系统可以估计用户的听力不足的类型(例如,噪声引起的听力不足)。然后,系统可以:获取与用户听力不足类型相关联的通用听力不足简档;并相应地获取或生成与通用听力不足简档相对应的通用听力简档。特别地,通用听力简档可以被配置为放大具有用户的人口统计学的听力不足特征的类型的人类通常经历听力不足的选定频率。

附加地或可替代地,系统可以(例如,通过用户门户)向用户呈现通用听力简档的子集,诸如低频听力不足、噪声引起的听力不足和咬饼样听力不足。然后,系统可以提示用户选择通用听力简档之一。然后,计算装置可以根据该选择的通用听力简档来修改上述的第一声音片段,以生成在听力评估期间要回放给用户的声音片段。

通过根据所选的通用听力简档快速连续地重放原始形式和修改的样本声音片段,系统可使用户能够识别出她偏好的通用听力简档。在接收到用户的偏好之后,系统然后可以确定通用听力简档是否补偿了用户的听力不足,并且如果是这样,则系统可以根据类似方法将用户偏好的通用听力简档设置为用户中的基线听力简档。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系统经由用户门户提示用户提供包括用户的年龄、性别和/或职业的用户的人口统计数据,并基于由用户提供的人口统计数据和下面进一步描述的听力简档模型为用户生成基线听力简档。

然而,系统可以提示用户提供任何可以预测频率特定的听力不足的人口统计信息。

5.2简化的听力图测试

另外,在块S110中,系统可以经由用户门户管理简化的听力图测试,以估计用户的基线听力简档。因此,系统可以提示用户经由用户门户指定与特定频率的音调的用户最小可听音量或探索性声音片段的用户最小可理解音量(包括集中在特定频率内的语音)相对应的音量设置。可替代地,系统可以提示用户指定多个音量设置,每个音量设置对应于不同频带内的音调或探索性声音片段。一旦系统接收到用户的音量设置,系统便可以根据接收到的音量设置来估计用户听力不足的其他部分,并基于接收到的音量设置生成用户的基线听力简档。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系统可以经由用户门户呈现滑动条(或其他类似的图形用户界面元素),使得当用户改变滑动条在用户门户中的位置时,系统基于滑块的位置在特定音量处播放音调或探索性声音片段。因此,用户可以移动滑块,直到用户只能最小程度地感知音调或理解探索性声音片段中的语音。然后,系统可以基于滑块的位置记录与对应于音调或探索性声音片段的频带相对应的音量设置。因此,系统可以:以初始音量播放音调或探索性声音片段;提示用户将音量从初始音量调整为用户的最小可听音量;并将用户最小可听音量记录为音量设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系统提示用户针对与最能预测用户的听力不足简档的频带相对应的一组音调或探索性声音片段指定最小可听音量。例如,系统可以选择在整个频率范围内与听力不足最相关的单个频带,并播放与该频带相对应的音调或探索性声音片段。可替代地,系统可以:从用户接收人口统计信息;选择最能预测具有相似人口统计学特性的人类的听力不足的一组音调;并且呈现一组图形用户界面元素,该图形用户界面元素提示用户针对每个选择的音调提供最小可听音量。系统可以根据将用户的人口统计数据与预测音调或探索性声音片段相关联的条件逻辑来选择音调和/或探索性声音片段。可替代地,系统可以基于对与听力测试数据相关联的一组人口统计数据的敏感性分析,选择最具有预测性的音调或探索性声音片段来为用户播放。

因此,系统可以:接收音量设置,其中,该音量设置代表音调或探索性声音片段的用户的最小可听音量,该音调或探索性声音片段以在频带内的集中度(concentration)为特征;并基于第一音量设置和听力简档模型来生成基线听力简档,下面将进一步描述。

此外,系统可以根据第二音量设置来生成基线听力简档,其中,第二音量设置代表第二音调或探索性声音片段的用户的最小可听音量或用户的最小可理解音量,第二音调以与第一频率不同的第二频率为特征;并基于音量设置、第二音量设置和听力模型生成基线听力简档,下面将进一步描述。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系统可以播放包括语音的探索性声音片段,该语音主要包括在特定频带内展现出频率峰值、而不是在特定频带内展现出频率的音调的音素。因此,在用户调整滑块(或其他用户界面元素)时,系统可以以与滑块的位置相对应的音量重放(或继续播放)探索性声音片段。另外,为了测试的目的,系统可以将带通滤波器应用于探索性声音片段,以将探索性声音片段的输出频率限制到特定频带。此外,系统可以提示用户指示探索性声音片段的最小可理解音量(当探索性声音片段包括语音时),而不是音调的最小可听音量。

5.3听力测试模型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块S110中,系统可以基于包括用户的一组人口统计特征和/或由用户指定的一组音量设置的输入向量,应用听力测试模型来生成用户的基线听力简档。在一种变型中,系统根据听力测试数据与相关联的人口统计数据的语料库训练听力测试模型。可替代地,系统可以获取执行相同功能的预训练模型。

为了训练用于生成用户的基线听力简档的听力测试模型,系统可以访问与人口统计数据相关联的听力测试数据的语料库。然后,系统可以基于人口统计和听力测试输入的选择,(经由监督学习算法)训练机器学习模型,以估计基线听力简档内每个频带的增益值。例如,系统可以使用包括用户的年龄和职业以及用户在2000-3000Hz频带内的最小可听音量的输入来训练听力测试模型。然后,该模型可以基于指定的输入来输出基线听力简档。通常,系统可以使用最能预测准确补偿用户的听力不足的基线听力简档的输入来训练听力测试模型。

听力测试模型可以包括各种人工神经网络,以根据输入的人口统计和听力测试数据来估计基线听力简档的增益值。可替代地,系统可以定义一组听力不足类别(诸如低频听力不足、咬饼样听力不足和/或噪声引起的听力不足),并利用分类算法(例如,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回归、决策树)选择听力不足的最可能的类型。系统可以选择与所选类型的听力不足相对应的基线听力简档。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系统还可以基于来自提供给用户的简化的听力图测试的请求音量设置来缩放基线听力简档的增益。

系统还可以执行诸如主动学习模型的机器学习模型,该模型可以选择向用户请求特定的人口统计数据或听力测试数据,以估计用户的基线听力简档。因此,系统可以执行听力测试模型,该听力测试模型选择用于简化的听力图测试的频率,并且选择要向用户请求的最能预测用户的补偿性基线听力简档的特定人口统计学特征。

6.听力评估过程

在估计用户的基线听力简档后,系统在块S120、S130、S140和S150中执行听力评估过程,以将基线听力简档改进为更好地补偿用户的听力不足的改进听力简档。更具体地,系统可以针对包括在基线听力简档中的每个频带(或频带的子集)执行听力评估过程,以改进对应于基线听力简档中的每个频带的增益值。系统通过以下方式执行听力评估过程:获取或选择包括被评估的频带内的信息内容的声音片段;生成两个不同于基线听力简档的测试听力简档;根据两个测试听力简档中的每个测试听力简档放大声音片段;向用户播放放大的声音片段;提示用户提供对两个放大的声音片段中的一者的偏好;并且根据用户的偏好修改对应于频带的增益值。因此,听力评估过程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声音片段选择、测试听力简档生成、声音片段放大和基于接收到的用户偏好的听力简档修改。然后,系统可以优先地执行针对基线听力简档中每个频带的听力评估过程。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用户在其计算装置处打开系统内(或网络浏览器内)的用户门户并开始听力评估时,系统可以:提示用户将它的耳机连接至计算装置;通过连接的耳机输出声音(例如,音乐曲目、音调或短语);并提示用户为耳机选择默认输出音量,用户通常可以在该音量下听到或理解该声音。然后,系统可以在此默认输出音量处执行听力评估。

6.1声音片段

当执行听力评估过程时,在块S120中,系统可以选择和/或获取包括以主要在该频带集合中的评估的频带内的频谱为特征的口头短语(例如,句子或发音单词序列)的声音片段。更具体地,系统可以获取声音片段,该声音片段可以包括合成的或记录的包括口头短语的音频信号,该音频信号在听力评估过程中评估的特定频带内表现出显著的频谱密度。可替代地,声音片段可以包括音乐、噪声、选择音调或可识别的声音(例如消防车警报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3A所示,系统获取以在评估的频带内超过阈值频谱密度的频谱密度为特征的声音片段。因此,在播放声音片段之后,系统在评估的频带内传输大于声音片段的阈值量的声能。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3B所示,系统获取以包含评估的频带内的频谱峰值的频谱为特征的声音片段。因此,尽管可以将声音片段的大部分声能分布在评估的频带之外,但是由系统发送的声音片段包括在评估的频带内的重要信息内容。

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3C所示,系统获取包括口头短语和接近典型环境噪声状况的宽带噪声的声音片段。因此,声音片段可以包含在评估的频带内的信息内容,该信息内容可以从宽带噪声中辨别出以理解口头短语。在一种变型中,系统可以记录测试环境的噪声样本(例如,经由与本地计算装置集成的麦克风),并在声音片段内生成噪声,当与记录的环境噪声结合时,该噪声近似于预期的宽带噪声简档。

在另一变型中,系统可以在听力评估过程期间回放声音片段,该声音片段包括特定类型的背景噪声,诸如背景音乐、第三方声音(例如,在嘈杂的餐厅中听到的声音)、机械和/或可能影响用户听到声音的能力的其他环境噪声。在这种变型中,系统可以评估用户在不同环境状况下的听力,并针对每种环境状况相应地生成期望的听力简档。

在又一变型中,系统可以在听力评估过程期间回放声音片段,该声音片段包括特定的可识别的破坏性和/或痛苦的声音,诸如紧急警报器、摩托车发动机或可能集中在特定频带内的任何其他声音。在此变型中,系统可以评估用户对响亮声音的敏感度,以生成衰减特定频带内的响亮声音的听力简档。

例如,当占用拥挤餐厅时,用户可能会表现出对语音的听力或理解困难。如上所述,系统可以获取在示例拥挤餐厅内包括口头短语和噪声的声音剪辑的第一声音片段。

当获取评估的频带的声音片段时,系统可以获取在评估的频带内包括传输用于理解所需信息的特定音素、单词和讲述者的声音片段。当声音片段包括口头短语时,系统可以获取包括具有特定音素的口头短语的声音片段,其中,这些特定音素以评估的频带内的频谱为特征。例如,系统可以获取包括由讲述者说出的若干辅音音素的声音片段,该声音片段在评估的频带内生成那些音素。在另一个示例中,系统可以获取包括若干元音音素的声音片段,该元音音素以针对特定讲述者的在评估的频带内的共振峰为特征。

因此,系统可以:获取包括第一口头短语的第一声音片段,该第一口头短语以主要位于该频带集合中的第一频带内的第一频谱为特征并且由第一讲述者叙述;并获取包括第二口头短语的第二声音片段,该第二口头短语以主要位于该频带集合中与第一频带不同的第二频带内的第二频谱为特征并且由第二讲述者叙述。

另外,系统可以:获取包括第一口头短语的第一声音片段,该第一口头短语还包括第一单词,该第一单词以主要位于该频带集合中的第一频带内的第一频谱为特征;并获取包括第二口头短语的第二声音片段,该第二口头短语还包括第二单词,该第二单词以与主要位于该频带集合中的与第一频带不同的第二频带内的第二频谱为特征。

可替代地,系统获取包括音素平衡短语(诸如“the boy was there when the sunrose”)的声音片段,以评估更广泛的评估的频带。

当获取对于不同评估的频带的声音片段时,系统可以根据实现方式获取具有不同的讲述者、不同的音素内容、不同的噪声内容的声音片段。例如,当评估较低的频带时,系统可以获取由男性说话者说出的第一声音片段,而对于较高的频带,可以获取由女性说话者说出的第二声音片段。

可替代地,系统可以通过应用带通滤波器以衰减评估的频带之外的声音片段的频率含量,从而集中在评估的频带内的声音片段的频谱密度,来获取对于多个频带的相同声音片段。在另一替代实现方式中,系统可以调制声音片段的频率以将声音片段的频谱峰值和或频谱密度从一个频带移至另一个频带。因此,系统可以在利用相同或相似的声音片段的同时评估多个频带。

因此,系统可以通过衰减初始声音片段的该频带集合的第一子集来生成第一声音片段,该第一子集不包括第一频带;以及通过衰减初始声音片段的该频带集合的第二子集来生成第二声音片段,该第二子集不包括不同于第一频带的第二频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系统可以使用户能够经由用户门户来录制声音片段,以将其结合到听力评估过程中。例如,用户可以决定录制亲人的声音,使得执行听力评估过程的系统调整用户的听力简档,以提高对特定亲人的理解能力。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系统可以使用户能够在参与听力评估过程的同时经由用户门户发起电话通话,使得执行听力评估过程的系统可以调整用户的听力简档以提高对电话通话的理解能力。因此,代替将每个测试听力简档应用于预先记录或合成的声音片段,系统可以利用根据听力评估过程生成每个听力简档实时地放大用户的电话通话。

6.2听力简档放大

在块S130和S140中,系统在评估的频带中播放以第一增益放大的声音片段;并在评估的频带中播放以与第一增益不同的第二增益放大的声音片段。更具体地,系统可以将第一测试听力简档和第二测试听力简档应用于被选择用于评估在评估的频带中的用户的优选增益值的声音片段,其中,第一测试听力简档和第二测试听力简档之间的差位于评估的频带内每个简档的相应增益值之间。因此,系统能够为用户播放相同频带内具有不同放大率的相同声音片段,使得用户可以在两个放大级之间形成偏好。

在块S130和S140中,系统基于系统已经针对被评估的用户生成的最新听力简档来生成第一测试听力简档和第二测试听力简档。最初,系统基于用户的基线听力简档生成第一测试听力简档和第二测试听力简档。然而,随着系统收到用户对先前听力简档的偏好,系统可以在开始后续测试之前动态调整基线听力简档。因此,对于由系统执行的听力评估过程的每次迭代,系统可以生成并更新用户的听力简档的版本。因此,在听力评估过程的多次迭代(即,块S120、S130、S140和S150)上,系统可以通过在用户的改进(并且更优选的)听力简档上进行收敛来变换用户的基线听力简档。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4A所示,系统根据二元搜索算法生成第一测试听力简档和第二测试听力简档,其中,根据用户在两个节点简档之间的偏好评估二元搜索算法的次序关系(例如,排序函数)。因此,系统可以针对评估的频带(具有预定叶节点分辨率(predetermined leaf node resolution))构造增益级的预成型的二元树。然后,系统可以在二元树中定位等于在为用户生成的最新听力简档的评估的频带中的当前增益级的增益级。可替代地,系统可以生成二元搜索树,该二元搜索树包括在基线听力简档内的评估的频带中的作为二元树中的根节点的基线增益级。

一旦系统在二元树内定位出用户听力简档的当前增益级,系统就可以通过获取二元树中当前增益级的叶节点的增益级来生成第一测试听力简档和第二测试听力简档。因此,系统通过参考表示二元树中当前增益级的节点的第一叶节点来设置第一测试听力简档的评估的频带中的第一增益级,而系统通过参考表示二元树中当前增益级的节点的第二叶节点来设置第二测试听力简档的评估的频带中的第二增益级。结果,系统生成具有的增益级大于评估的频带中的当前增益级的一个测试听力简档,同时系统生成具有的增益级小于当前增益级的第二测试听力简档。然而,当生成测试听力简档时,系统使评估的频带之外的当前听力简档的增益级保持一致,以在评估的频带内向用户提供清晰的对比。因此,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除了评估的频带内,每个听力简档都是相同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4B所示,系统执行A/B测试程序,其中,系统生成单个测试听力简档以与用户的当前听力简档进行比较。在该实现方式中,系统可以在生成具有比评估的频带内的当前听力简档更低增益的测试听力简档和生成具有比评估的频带内的当前听力简档更高增益的测试听力简档之间交替。在从用户接收到指示对测试听力简档的偏好的偏好输入之后,系统可以将该测试听力简档设置为新的当前听力简档。在从用户接收到指示对当前听力简档的偏好的偏好输入之后,系统可以减小评估的频带中的、在当前听力简档的增益级与每个测试听力简档的增益级之间的增益级的差,并为用户播放由另外两个测试听力简档(一个具有较高增益,另一个具有较低增益)放大的声音片段,以对当前听力简档进行评估。以这种方式,系统可以连续地缩小用户可接受的增益级的范围,直到用户对评估的频带中的当前听力简档的当前增益级感到满意。

在接收到针对当前听力简档的重复的偏好输入(例如,大于偏好输入的阈值数量)时,系统可以停止针对评估的频带的听力评估过程,并将当前的增益级选择为对于评估的频带的改进听力简档的增益级。

一旦系统生成了每个测试听力简档供用户进行比较,系统就可以将听力简档应用于针对评估的频带所选择的声音片段,从而根据每个听力简档中包含的增益值选择性地放大声音片段的频带。然后,系统可以经由与本地计算装置集成的扬声器或通过电子或无线联接的扬声器(例如,耳机,耳塞或辅助扬声器)播放输出音频信号,使得(分别由第一和第二测试听力简档放大的)第一测试声音片段和第二测试声音片段是用户可听到的。

6.3用户反馈

在块S150中,系统然后可以提示用户输入对(例如,来自包括根据第一测试听力简档放大的声音片段和根据第二测试听力简档放大的声音片段的一组声音片段中的)测试声音片段之一的偏好。系统可以提示用户指示用户更容易听到哪个测试声音片段,和/或哪个测试声音片段使用户能够更清楚地理解口头单词。例如,系统可以:在计算装置的显示器上呈现应用于第一测试声音片段的第一测试听力简档和应用于第二测试声音片段的第二测试听力简档;提示用户选择两个听力简档中的一个听力简档,以指示她对于第一测试声音片段还是第二测试声音片段的偏好;并且然后将用户的选择记录在本地和/或远程数据库中。

在其中系统根据上述二元搜索算法执行听力评估过程的实现方式中,系统可以更新用户的当前听力简档以匹配与用户表达了偏好的测试声音片段对应的测试听力简档,从而随着听力评估过程的每次迭代都使二元搜索树降序(descending)。在听力评估过程的后续迭代中,系统然后可以基于二元搜索树中新当前节点的叶节点来生成两个其他测试听力简档。

在一种变型中,系统根据二元搜索算法继续执行听力评估过程的迭代(即,块S130、S140和S150),直到系统收到用户对没有叶节点的节点的偏好为止,从而结束针对评估的频带的听力评估过程。然而,系统可以对跨越人类可听频率范围的频带集合中的其他频带执行听力评估过程。

在其中系统根据上述A/B测试程序执行听力评估过程的实现方式中,系统可以在接收到对于根据测试听力简档放大的声音片段的用户偏好(与对于当前听力简档的用户偏好相反)之后,更新用户的当前听力简档以匹配测试听力简档。如果系统从用户接收到对于当前听力简档的重复偏好,则系统可以停止针对评估的频率执行听力评估测试。

因此,系统可以:基于第一偏好输入,该第一偏好输入表示用户对在频带中以第二增益放大的声音片段的偏好,而不是在频带中以第一增益放大的声音片段的偏好:在第一频带中播放以与第一增益和第二增益不同的第三增益放大的第一声音片段,其中,第三增益基于第二增益;在第一频带中播放以与第一增益、第二增益和第三增益不同的第四增益放大的第一声音片段,其中,第四增益基于第二增益;并且从在第一频带中以第三增益放大的第一声音片段和在第一频带中以第四增益放大的第一声音片段之中,接收表示用户的偏好的第二偏好输入;并且基于第二偏好输入,修改与用户的基线听力简档的第一频带相对应的第一增益值,以生成第一改进听力简档。

6.4频带选择

为了执行听力评估过程的多次迭代以识别每个频带中的用户的优选增益级,系统选择用于评估用户的优选增益级的频带顺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系统在该频带集合中的每个频带上以升序(相对于每个频带的中心频率)执行听力评估过程。可替代地,系统在该频带集合中的每个频带上以降序执行听力评估过程)。

在另一实现方式中,系统基于用户提供的人口统计数据识别用于评估的第一频带,以估计用户的基线听力简档。可替代地,系统可以估计用户表现出的听力不足的类型(例如,根据听力测试模型),并选择用户可能表现出更大听力不足的特定频带作为用于评估的第一频带。另外,系统可以基于用户提供的人口统计数据针对频带集合中的频带定义评估的顺序。例如,系统可以对那些以相似的人口统计数据为特征的用户经常观察到听力不足的频带进行优先排序。此外,系统可以基于用户的基线听力简档来选择频带的评估顺序,使得首先评估与最高增益级相对应的频带,而随后评估具有较低增益级的频带。

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系统可以提示用户选择用户希望在由用户的当前听力简档提供的放大率上进一步改进的频带。因此,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继续听力评估过程直到用户对她的当前听力简档感到满意为止的方式。

在一种变型中,系统还可以在检测到相邻频带的增益值的差异之后,选择性地定义具有较小带宽的频带(子频带)。例如,在检测到超过相邻频带之间的阈值差异(例如,20dB)的差异时,系统可以在听力简档中定义中心频率在相邻频带的中心频率之间的附加频带。此外,系统可以修改相邻频带的带宽,使得它们不与附加频带重叠。系统然后可以诸如通过对相邻频带的增益值进行插值来估计对于附加频带的基线增益值。

6.5单个耳朵评估

此外,系统可以实现方法S100的上述每个块,以单独评估用户的每只耳朵的听力不足。例如,系统可以通过左耳机输出第一测试声音片段和第二测试声音片段,并提示用户选择用户在她的左耳中偏爱第一测试声音片段和第二测试声音片段中的哪个测试声音片段。然后,系统可以通过右耳机输出第一声音片段和第二声音片段,并提示用户选择用户在她的右耳中偏爱第一测试声音片段和第二测试声音片段中的哪个测试声音片段。作为另一个示例,系统可以独立地将左听力简档上传至左听力装置(或将右听力简档上传至右听力装置),使得左听力装置的输出对应于被评估的听力简档,并且右听力装置的输出不会被听力简档加强(反之亦然)。系统还可以在左听力装置上以一个听力简档播放声音片段,并且在左听力装置上以第二听力简档播放相同声音片段,并提示用户选择用户在她的左耳中偏爱哪一个听力简档。另外,如果系统确定用户的两只耳朵的听力不足相似,则系统还可以根据方法S100一起评估用户的两只耳朵。

6.6音量相关评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系统可以生成单独的改进听力简档,每个改进听力简档对应于输入音量的不同范围(例如,总输入音量或在每个单独的频带内),以向听力辅助装置提供音量特定的频率响应能力。例如,用户(例如,建筑工人或其他在工作场所暴露于嘈杂噪声的用户)可能希望减小特定频率(在建筑工地上常见或消防车警报器)的嘈杂噪声的音量,并且增加语音的相对音量,以通过嘈杂环境背景噪声听到语音。

特别地,系统可以生成曲线,该曲线表示针对跨该频带集合的每个评估的频带和针对以下输入音量的每个离散范围的优选增益级,诸如:正常语音音量的输入;令人不舒服的大声音量的输入;以及其他音量下的输入(例如,耳语等)。因此,系统可以在每个输入音量处执行方法S100的上述各个块,以针对该频带集合中的每个频带以及针对输入音量的每个范围确定优选增益值。

系统还可以使用户能够手动调整曲线的离散点-诸如对应于耳语(20-30dB)、正常说话声音(60-70dB)、嘈杂噪声(诸如建筑钻头或手提钻)(大于90dB)-以在可听范围内调整异常频率(singular frequencies)或频率子范围的音量。

6.7改进听力简档

当系统在频带集合上执行听力评估的多次迭代时,系统改进用户的基线听力简档,直到该过程完成(如上所述)和/或用户指示她对当前听力简档感到满意为止。然后,在块S160中,系统可以将用户的当前听力简档记录为用户的改进听力简档,或者生成用户的改进听力简档。

然而,系统可以通过任何其他方式将用户的反馈汇总到听力简档中,使得在听力评估期间,在应用于输入音频信号时,实现听力简档的信号处理器增加了用户指示的选定频率(或频带)的幅度,从而提高了用户对人类语音的理解能力。因此,系统可以生成针对用户(或针对她的每只耳朵)的定制听力简档,该听力简档代表用户在整个可听频谱的范围内对特定频率的优选放大率。

然后,系统可以将此定制听力简档存储在用户的简档中,诸如存储在远程数据库中。

7.听力辅助装置需求评估

然后,系统可以确定用户是否可以从助听器中受益。特别地,系统可以确定:用户的听力不足是否证明用户使用助听器合理;用户的听力能力是否表明不需要听力加强;或者用户的听力不足是否可能需要医生或听力学家进行更深入的评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果针对用户生成的改进听力简档与标称听力简档(与“正常”或健康听力(fully-able)相关联的)相差第一阈值差(例如,在任何频率下超过十分贝),则系统可以:确定用户可以从听力加强中受益;诸如与标称听力简档相比,呈现改进听力简档的视觉表示,以向用户视觉传达用户的听力不足;并提示用户订购最能补偿用户听力不足和用例的听力辅助装置。然后,系统可以响应于来自用户的确认而提交将听力辅助装置直接交付给用户的订单。

然而,在前述示例中,如果针对用户生成的改进听力简档与标称听力简档相差超过第二阈值差(例如,在任何频率下多于50分贝),则系统可以:将用户标记为可能表现出更严重的听力不足;并提示用户去看医生、听力学家或其他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听力评估。

然而,响应于改进听力简档与具有正常听力的用户的听力简档一致和/或与具有正常听力的用户的听力简档偏离小于阈值偏差(例如,五分贝),系统可以通知用户她几乎没有或没有听力不足,因此可能不需要声音放大。

另外,系统可以将用户的改进听力简档与指示特定类型的听力不足(例如,低频听力不足,咬饼样听力不足,和/或噪声引起的听力不足)的模板听力简档进行比较,并且基于该比较(例如,如果改进听力简档在模板听力简档的阈值偏差之内),系统可以提示用户订购针对与模板听力简档相对应的听力不足类型进行优化的特定听力辅助装置。

另外,系统可以筛选禁忌症,这些禁忌症表明即使用户听力不足且处于范围内,她仍可能无法从助听装置中受益。例如,如果系统确定左耳患有特定类型的听力不足,而右耳没有明显的听力不足,则系统可以指示用户可能存在没有影响右耳的耳垢阻塞或左耳感染。作为另一示例,系统可以提示用户提供针对特定禁忌症(例如,耳垢阻塞或耳朵感染)进行筛查的一系列问题的答案。

此外,系统可以通过播放根据用户的改进听力简档放大的声音片段并随后播放没有放大的声音片段(反之亦然)来帮助用户确定她是否需要听力辅助装置。然后,如果与未放大的声音片段相比,用户在放大的声音片段中感知到改善,则系统可以提示她订购听力辅助装置。

8.听力辅助装置的配置

在接收到听力辅助装置时(例如,在数小时、数天或数周后交付),用户可以例如通过本地自组织无线网络将听力辅助装置与她的计算装置配对。然后,在用户的计算装置上执行的系统可以:将听力辅助装置(例如,听力辅助装置的唯一标识符)链接到用户的简档;检索在上述初始评估期间生成的改进听力简档;并将改进听力简档上传至听力辅助装置。

然后,听力辅助装置可以立即开始:检测传入的音频信号;根据改进听力简档处理这些音频信号;并经由集成在听力辅助装置中的扬声器输出这些处理后的音频信号,现在该音频信号具有根据改进听力简档放大的选择频带。因此,听力辅助装置可以实现在听力评估期间生成的改进听力简档,该改进听力简档在用户的计算装置上与另一个音频输出装置(例如,一组分开的耳机)一起执行。

然而,由于听力辅助装置可以(或可能)表现出与用户的计算装置和耳机的频率响应不同的频率响应,因此在由听力辅助装置实现时,在听力评估期间生成的改进听力简档可以完全补偿用户的听力损失。但是,在听力评估期间生成的改进听力简档比通过听力辅助装置实现的标称听力简档更好地代表了用户的听力加强需求。因此,听力辅助装置可以首先实现改进听力简档;并且系统可以与听力辅助装置协作以执行装置上听力评估并相应地修改改进听力简档。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系统还可以为听力装置配置自动反馈消除功能,以防止听力辅助装置进入反馈放大循环。在该实现方式中,系统可以播放负载噪声并且随后提示用户指示她是否感觉到来自听力辅助装置的任何反馈。响应于肯定响应,系统然后可以修改听力辅助装置的反馈消除设置。

8.1装置上听力评估

通常,如图2所示,听力辅助装置和系统可以协作:以测试在由听力辅助装置(而不是用户的计算装置和耳机)实现时改进听力简档在提高用户对人类语音的理解能力的有效性;并根据用户对用听力辅助装置执行的A/B音频测试的反馈来调整改进听力简档,以供听力辅助装置实现。系统可以继续经由A/B评估过程或二元树评估来评估用户在通过听力辅助装置重放时对改进听力简档的增益级的偏好,并相应地收敛于修正听力简档以由听力辅助装置实现。

更具体地,系统可以:在块S170中获取用户的改进听力简档;在块S180中将修正听力简档上传至听力辅助装置;在块S190中,在第一时间,响应于从听力辅助装置接收到改进听力简档的激活的确认,播放与评估的频带相对应的声音片段;在块S172中,获取用户的修正听力简档;在块S182中,将修正听力简档上传至听力辅助装置;在块S192中,在第一时间之后的第二时间并且响应于从听力辅助装置接收到修正听力简档的激活的确认,重放第一声音片段;在块S194中,响应于接收到表示用户对修正听力简档的偏好的第一偏好输入,选择修正听力简档;并且在块S196中,促使听力辅助装置将修正听力简档设置为用于听力辅助装置的有效听力简档。

在一种变型中,在将如上所述的在初始评估期间生成的改进听力简档上传至听力辅助装置之后,并且一旦用户发起装置上听力评估,系统可以执行类似于上述听力评估过程的用于修正改进听力简档的过程。然而,代替基于测试听力简档选择性地放大每个声音片段,系统可以:将测试听力简档上传至听力辅助装置;确认听力辅助装置已激活听力简档(例如,听力装置的数字信号处理器正在执行一组数字滤波器,以根据上传的听力简档放大输入声音);并播放原始的声音片段(例如,没有放大的情况下),使得仅在听力辅助装置处执行应用于声音片段的放大。因此,在给定听力辅助装置的特定频率响应特性的情况下,系统可以评估用户对改进听力简档的偏好。

系统可以以与上述关于听力评估过程相同的方式来生成测试听力简档;并以相同方式(例如,经由用户门户)接收来自用户的反馈。因此,当执行装置上听力评估时,系统执行块S170、S172、S180、S182、S190、S192、S194和S196,以从改进听力简档收敛到针对特定听力辅助装置更好地优化的修正听力简档。

此外,系统可以对任何其他声音生成装置(诸如电话、扬声器系统或具有集成扬声器的计算装置)执行装置上测试。因为每个听力简档指示频带集合上的频率响应简档,所以系统可以将听力简档传递到具有数字信号处理器的任何装置,该数字信号处理器能够将听力简档应用于输入音频信号以生成放大的输出音频信号。

8.2电话听力评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系统可以:发起用户的电话通话,该电话通话根据用户的改进听力简档被放大;从用户接收描述电话通话的清晰度的反馈;根据修正听力简档来放大电话通话,该修正听力简档以与第一频带相对应的第二增益值为特征;接收表示用户对修正听力简档的偏好的第二偏好输入;并将修正听力简档上传至听力辅助装置。因此,系统可以利用用户的电话而不是听力辅助装置来执行上述的装置上听力评估。

8.3修正的听力简档

在块S196中,系统可以响应于对第二声音片段的选择,生成针对用户的表示将频率的子集放大到第二增益级的修正听力简档。通常,在块S196中,系统可以修改改进听力简档(或生成修正听力简档),以代表用户对一个或更多个听力辅助装置在整个可听频谱或更具体地在整个人声谱范围内的声音加强的偏好。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系统在听力简档的离散频率或频带中记录增益级差异,针对该听力简档,用户指示对在这种离散频率或频率内不表现出增益级变化的其他声音片段的偏好。然后,系统可以在整个可听或人声谱的范围内在增益级变化之间进行插值,以生成用户的修正的改进听力简档。

9.示例

在一个示例中,用户在装置上听力评估期间输入对500Hz处声音放大十分贝、1kHz处声音放大五分贝、2k Hz处声音放大三分贝、4k Hz处声音放大两分贝以及6k Hz处声音放大五分贝的偏好。(系统还可以对在装置上听力评估期间测试的每个频率之间的频率(例如750Hz,1.5k Hz,3k Hz和5k Hz)处的增益级变化的偏好进行插值。然后在完成装置上听力评估(或整个装置上听力评估)后,系统可以:使用音频滤波器(峰值均衡器滤波器和压缩滤波器)计算在整个可听或人声谱的范围内最佳拟合用户在离散频率处指示的这些增益级变化偏好的曲线,并将该均衡器曲线存储为用户的新的改进听力简档;并将新的改进听力简档上传至用户的一个或更多个助听器。

在前述示例中,与第一声音片段相比,系统可以在第二声音片段中将包含“eff”音素的窄频率范围的振幅的音量增加三分贝。然后听力辅助装置可以:根据改进听力简档处理并输出第一声音片段;在完成第一声音片段的回放之后,根据改进听力简档处理并输出第二声音片段。然后,计算装置可以提示用户选择用户偏爱第一声音片段和第二声音片段中的哪个声音片段,或者用户可以更清楚地听到哪个声音片段。在前面的示例中,如果在第一声音片段中“The boy was there when the sun rose”中的“ess”音素是清楚的,但是在第二声音片段中太大声,则用户可以在用户门户中指示对第一声音片段的偏好;因此系统可以确定,在包含“ess”音素的窄频率范围内,与修改后的改进听力简档相比,自定义的原始听力简档更好地调谐至用户的听力能力,并且确认在改进听力简档中在该窄频率范围内没有变化。然而,如果在第一声音片段中“The boy was there when the sun rose”中的“ess”音素太安静,并且在第二声音片段中对于用户来说是更舒适的音量,则用户可以在用户门户中指示对第二声音片段的偏好;因此,系统可以确定,在包含“ess”音素的窄频率范围内,与原始改进听力简档相比,修改后的改进听力简档可以更好地调谐至用户的听力能力,并且然后更新用户的改进听力简档以相应地反映在包含“ess”音素的窄频率范围内对于增加幅度的这种偏好。

在前述示例中,如果用户指示对于第一声音片段的偏好,则系统还可以:生成第三声音片段,该第三声音片段包括在包含“ess”音素的窄频率范围内的音量减小了三分贝的声音片段;将第三声音放大简档上传至听力辅助装置;并向用户呈现第三声音片段。然后听力辅助装置可以快速连续地重放第一和第三声音片段,并且系统可以提示用户选择她偏爱第一和第三声音片段中的哪个声音片段,或者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哪个声音片段。然后,系统可以相应地更新改进听力简档。

在另一示例中,诸如智能电话的计算装置可以以默认音量(例如,对应于正常人类语音音量的音量)呈现或播放第一声音片段和第二声音片段。在此示例中,听力辅助装置的麦克风可以根据声音放大简档记录或处理声音片段,并根据用户的自定义声音放大简档将声音片段输出到用户的耳朵中。因此,听力辅助装置可以在计算装置播放标准的未修改的声音片段的同时在本地修改呈现给用户的声音。

在另一个示例中,系统可以在一系列声音片段中在整个可听频谱或整个人声谱的范围内以离散间隔(例如,每50Hz)增加离散频率范围的音量(例如,增加10分贝),并将这些声音片段的原始版本和修改后的版本上传至听力辅助装置。然后,当为用户重放这些声音片段时,听力辅助装置可以根据当前存储在听力辅助装置中的改进听力简档来处理这些声音片段的原始版本和修改后的版本。在类似的示例中,系统和听力辅助装置可以协作:以回放包含一声音片段的第一声音片段,其中第一频率(例如,20Hz)的音量以默认音量回放;以放大了五分贝的第一频率回放包含该声音片段的第二声音片段;并提示用户指示她偏爱第一声音片段和第二声音片段中的哪个声音片段(或哪个声音片段更容易理解或“听起来更好”)。然后,系统和听力辅助装置可以协作:以回放包含第二声音片段的第三声音片段,其中以默认音量回放第二频率(例如,70Hz);以放大了五分贝的第二频率回放包含该第二声音片段的第四声音片段;并提示用户指示她偏爱第三声音片段和第四声音片段中的哪个声音片段。然后系统可以相应地更新用户的改进听力简档。

然而,系统可以通过任何其他方式与听力辅助装置协作:以在该装置上听力评估期间在可听频谱(例如,20-20,000Hz)中和/或在人声谱(例如125-8,000Hz)中测试单个频率、离散频率范围、离散频率组等的变化;并在装置上听力评估期间基于用户的反馈来修改改进听力简档。

10.自定义

在一种变型中,系统可以诸如通过系统内呈现的界面提示用户手动调整选定频率的增益级设置。在该变型中,系统可以呈现包括滑块图标的界面,用户可以切换滑块图标以手动增加和/或减小特定频率的增益级。系统可以呈现一组滑块,该滑块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的输入,增加和/或减小以一定间隔在整个频谱范围(例如,在125Hz至8,000Hz之间)内分布的频率子集的增益级。

附加地或可替代地,系统可以呈现当前加载到用户的一个或更多个助听器上的改进听力简档的表示(例如,具有表示频率范围的第一轴线以及表示增益级或幅度的第二轴线的简档图)。

例如,系统可以呈现一条曲线,该曲线代表整个频率范围内每个测试频率的优选增益级设置,并使用户能够手动调整曲线的离散点,以调整该频率范围内的频率的增益级。在用户通过系统完成对改进听力简档的每次手动调整后,系统可以将该修正的改进听力简档上传至助听器,并且助听器可以实现此修正的改进听力简档,直到新的听力简档加载在助听器上为止。

此外,系统可以呈现常用浊音,诸如辅音(例如,“F”或“S”)、元音(例如“ah”或“ee”)、单词(例如,“the”、“with”)等的选择。然后,系统可以提示用户切换增益级放大滑块(或开关)以增加和/或减小助听器回放这些常用浊音(或这些常用浊音的子集)时的增益级。附加地或可替代地,系统可以查询用户以输入她是否在听这些常用浊音(或这些常用浊音的子集)时遇到困难,她是否偏爱这些常用浊音(或这些常用浊音的子集)的放大,等等。然后系统可以相应地更新分配给用户简档的声音放大率。

11.听力简档重新评估

系统可以提示用户周期性地(例如,每周、每月、每六个月等)重新评估她的听力,以确认助听器当前实现的改进听力简档反映了用户当前的声音偏好或听力加强需求。在这些附加的听力评估期间,系统可以与助听器协作,以从用户收集声音加强偏好,并相应地修改用户的改进听力简档。然后,系统可以在一段时间(例如,两周的时段)内将新的改进听力简档上传至助听器以立即实现,或者将助听器从其当前的改进听力简档转移至新的改进听力简档中,以使用户能够逐渐适应新的客户听力简档。

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可以至少部分地体现和/或实现为被配置为接收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机器。指令可以由与集成有应用的计算机可执行组件、小程序、主机、服务器、网络、网站、通信服务、通信接口、用户计算机或移动装置的硬件/固件/软件元件、腕带、智能手机或其任何合适的组合执行。实施例的其他系统和方法可以至少部分地体现和/或实现为被配置为接收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机器。指令可以由与上述类型的装置和网络集成的计算机可执行组件集成的计算机可执行组件执行。可以将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在任何合适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诸如存储在RAM、ROM、闪存、EEPROM、光学装置(CD或DVD)、硬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或任何合适的装置上。该计算机可执行组件可以是处理器,但是任何合适的专用硬件装置都可以(可替代地或附加地)执行指令。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先前的详细描述以及从附图和权利要求书中认识到的,可以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修改和改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