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瘫痪儿童辅助运动康复器

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瘫痪儿童辅助运动康复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瘫痪儿童辅助运动康复器,包括康复凳,所述康复凳的一侧外表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嵌入式连接有语音识别音响,所述康复凳的一侧外表面靠近后端的位置铰接有康复板,所述康复板的后端外表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康复板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康复板的一侧外表面靠近滑槽的位置开设有矩形槽,该装置能够便于使用者根据语音识别音响播放的训练音乐训练手脚协调能力,同时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腿部进行调节夹板夹持腿部以降低使用者在训练时腿部晃动的幅度,在低温环境使用时进一步能够对使用者腿部进行活血加热,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0647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2011097824.7

  • 发明设计人 张萌;

    申请日2020-10-14

  • 分类号A63B23/04(20060101);A63B21/00(20060101);A63B71/06(20060101);A61H15/02(20060101);

  • 代理机构11814 北京神州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刘真

  • 地址 054000 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钢铁北路55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32:1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康复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瘫痪儿童辅助运动康复器。

背景技术

瘫痪(paralysis)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是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疾病所致,应针对导致随意运动障碍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给予康复治疗。

现有发明专利(公告号:CN108600899A)一种语音识别音响装置,包括音响本体,所述音响本体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扬声器,所述音响本体正面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按键控制器,所述音响本体正面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麦克风;所述按键控制器的输出端单向电连接有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双向电连接有语音识别模块,所述语音识别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有存储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是输入端分别单向电连接有电源模块和音频编码解码模块,所述音频编码解码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有音频输入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单向电连接有音响播放模块。

现有发明专利(公告号:CN107854296A)一种治疗背痛的加热型按摩滚筒,包括支撑筒和主管筒,所述主管筒设置在所述支撑筒的外侧且在所述主管筒的表面均匀固定有突起物,在所述支撑筒的中心固定有加热筒柱,在所述加热筒柱与所述支撑筒的内壁之间均匀固定有中空支撑柱杆,在所述加热筒柱内固定有加热块和蓄电池,在所述中空支撑柱杆内固定有导热柱杆,在所述支撑筒与所述主管筒之间设置有导热筒层,所述导热柱杆的外侧端与所述导热筒层相连接,在所述主管筒和突起物内设置有相连通的孔穴,在所述导热筒层的表面均匀固定有突头,所述突头处于所述孔穴内,所述突起物上附着有药包。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一些下肢瘫痪手脚不协调的儿童需要进行康复治疗时,往往康复仪器较为昂贵家庭无法承担,往往错过最佳康复治疗时间,同时现有的康复仪器治疗康复方式较为单一,无法针对不同情况的使用者进行治疗康复,降低装置的使用效率。

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瘫痪儿童辅助运动康复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瘫痪儿童辅助运动康复器,该装置能够便于使用者根据语音识别音响播放的训练音乐训练手脚协调能力,同时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腿部进行调节夹板夹持腿部以降低使用者在训练时腿部晃动的幅度,在低温环境使用时进一步能够对使用者腿部进行活血加热,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瘫痪儿童辅助运动康复器,包括康复凳,所述康复凳的一侧外表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嵌入式连接有语音识别音响,所述康复凳的一侧外表面靠近后端的位置铰接有康复板,所述康复板的后端外表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康复板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康复板的一侧外表面靠近滑槽的位置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按摩辊,所述康复板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脚踏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能够便于使用者根据语音识别音响播放的训练音乐训练手脚协调能力,同时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腿部进行调节夹板夹持腿部以降低使用者在训练时腿部晃动的幅度,在低温环境使用时进一步能够对使用者腿部进行活血加热,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优选的,所述滑槽与夹板的下端外表面呈T型结构相互匹配,所述夹板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设置有轴承,所述康复板的一侧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环形外表面与轴承的环形内表面相互衔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型结构相互配合的滑槽与夹板,能够提高夹板的稳定性,同时使用者在拧动螺栓时,通过轴承带动夹板在滑槽内移动,致使夹板能够夹持稳定使用者的腿部,进而能够适应不同粗细的腿部固定,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康复板的另一侧外表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按摩辊的前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转动杆贯穿矩形槽并延伸至活动槽的内部,所述滑块与活动槽相互匹配,所述滑块的另一侧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的一侧外表面与活动槽的另一侧外表面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在训练前,先调节滑块在活动槽内的位置,从而使得滑块带动转动杆上的按摩辊在矩形槽内移动,进而使得按摩辊能够针对使用者腿部的不同部位进行调节按摩,进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脚踏板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前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立柱以脚踏板的中心为中点对称分布,两个所述立柱之间捆扎有拉绳,所述脚踏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指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的脚面处与拉绳接触向上抬起康复板,进而能够使得使用者康复训练腿部,通过指压板刺激脚底穴位,从而能够起到按摩活血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康复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康复板以康复凳的一侧外表面中心为中点对称分布,其中一个所述康复板的前端外表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另一个所述康复板的后端外表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环形外表面靠近前端的位置嵌入式连接有钢珠,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环形内表面靠近后端的位置开设有弧形槽,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第二连接杆的内部,所述弧形槽与钢珠相互吻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配合下,能够提高两个康复板同时运动或交叉运动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第二连接杆并延伸至第一连接杆的内部,所述通孔的内部插接有插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拔出通孔内的插销时,能够使两个康复板进行交叉运动,然而插入插销时,能够使两个康复板同时通向运动,进而提高使用者恢复训练的多样性。

优选的,所述拉杆呈L型结构,所述拉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橡胶球,橡胶球的球形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康复板的一侧设置L型拉杆,能够在使用者训练腿部,若腿部无力时,手握橡胶球拉动拉杆,能够使得使用者自行通过手动带动腿部上抬的目的,进而达到辅助训练的目的,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该装置中添加康复凳、康复板、拉杆、按摩辊、拉绳与插销等一系列结构部件,当下肢瘫痪的儿童需要康复治疗时,使用者首先坐于康复凳上,然后腿部放置在康复板上位于两个夹板之间,进一步使用者转动螺栓,在夹板上轴承的配合下带动夹板在滑槽内移动直至将使用者腿部贴紧,从而达到固定使用者腿部的目的,降低使用者腿部晃动的幅度,提高治疗康复的效果,进一步使用者将语音识别音响与电源电性连接,此时使用者利用语音识别音响说出所需要播放的训练音乐,然后使用者脚踩脚踏板,当使用者开始康复训练时,首秀将脚背处与立柱上的拉绳接触,然后使用者利用腿部微弱的力量带动康复板向上抬起,当使用者腿部无力时,使用者可手握拉杆向后拉动拉杆,从而在拉杆的带动下迫使康复板向上抬起,从而也就带动使用者腿部跟随康复板进行上抬,此时使用者可跟随训练音乐的节奏腿部自行向上抬起带动康复板抬起或通过手部拉动拉杆带动康复板抬起,使得该装置在使用者腿部无力时能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在使用者腿部跟随康复板向上抬起时,康复板上矩形槽内的按摩辊在腿部上下抬起的过程中通过转动杆转动,从而达到活血的目的,在低温环境使用时,使用者可将按摩辊与电源电性连接对按摩辊进行加热,从而达到活血加温的目的,进而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当使用者需要对腿部的其他部分进行活血按摩时,使用者可拧松活动槽内的旋钮,使得滑块在活动槽内移动从而能够带动转动杆上的按摩辊移动,达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当使用者需要双腿同时向上抬起往复运动时,首先将康复板回归原位,进一步将插销插入通孔内,此时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被插销固定,从而在使用者向上抬起双腿的过程中就能够带动康复板同时向上抬起,当使用者的情况为一只腿需要运动康复时,使用者可将插销从通孔内拔出,在使用者抬其中一只腿的过程中,在第一连接杆上的钢珠与第二连接杆上的弧形槽配合下,使得两个康复板能够交叉运动,进而能够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同时能够提供运动康复训练的多样性,以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以及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视图;

图2为本发明康复凳与康复板的结合视图;

图3为本发明康复凳与拉杆的结合视图;

图4为本发明康复板与脚踏板的结合视图;

图5为本发明夹板与按摩辊的结合视图;

图6为本发明夹板与螺栓的结合视图;

图7为本发明按摩辊与滑块的结合视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连接杆与弧形槽的结合视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连接杆与钢珠的结合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结合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康复凳;2、语音识别音响;3、康复板;4、拉杆;5、滑槽;6、夹板;7、轴承;8、螺栓;9、矩形槽;10、按摩辊;11、转动杆;12、滑块;13、旋钮;14、活动槽;15、脚踏板;16、立柱;17、拉绳;18、第一连接杆;19、第二连接杆;20、钢珠;21、弧形槽;22、通孔;23、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10,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瘫痪儿童辅助运动康复器,如图1至图10所示,包括康复凳1,所述康复凳1的一侧外表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嵌入式连接有语音识别音响2,所述康复凳1的一侧外表面靠近后端的位置铰接有康复板3,所述康复板3的后端外表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拉杆4,所述康复板3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夹板6,所述康复板3的一侧外表面靠近滑槽5的位置开设有矩形槽9,所述矩形槽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按摩辊10,所述康复板3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脚踏板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能够便于使用者根据语音识别音响2播放的训练音乐训练手脚协调能力,同时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腿部进行调节夹板6夹持腿部以降低使用者在训练时腿部晃动的幅度,在低温环境使用时进一步能够对使用者腿部进行活血加热,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具体的,所述滑槽5与夹板6的下端外表面呈T型结构相互匹配,所述夹板6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设置有轴承7,所述康复板3的一侧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8,所述螺栓8的环形外表面与轴承7的环形内表面相互衔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型结构相互配合的滑槽5与夹板6,能够提高夹板6的稳定性,同时使用者在拧动螺栓8时,通过轴承7带动夹板6在滑槽5内移动,致使夹板6能够夹持稳定使用者的腿部,进而能够适应不同粗细的腿部固定,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具体的,所述康复板3的另一侧外表面开设有活动槽14,所述按摩辊10的前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转动杆11,所述转动杆11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12,所述转动杆11贯穿矩形槽9并延伸至活动槽14的内部,所述滑块12与活动槽14相互匹配,所述滑块12的另一侧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旋钮13,所述旋钮13的一侧外表面与活动槽14的另一侧外表面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在训练前,先调节滑块12在活动槽14内的位置,从而使得滑块12带动转动杆11上的按摩辊10在矩形槽9内移动,进而使得按摩辊10能够针对使用者腿部的不同部位进行调节按摩,进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具体的,所述脚踏板15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前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立柱16,所述立柱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立柱16以脚踏板15的中心为中点对称分布,两个所述立柱16之间捆扎有拉绳17,所述脚踏板15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指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的脚面处与拉绳17接触向上抬起康复板3,进而能够使得使用者康复训练腿部,通过指压板刺激脚底穴位,从而能够起到按摩活血的目的。

具体的,所述康复板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康复板3以康复凳1的一侧外表面中心为中点对称分布,其中一个所述康复板3的前端外表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8,另一个所述康复板3的后端外表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9,所述第一连接杆18的环形外表面靠近前端的位置嵌入式连接有钢珠20,所述第二连接杆19的环形内表面靠近后端的位置开设有弧形槽21,所述第一连接杆18位于第二连接杆19的内部,所述弧形槽21与钢珠20相互吻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连接杆18与第二连接杆19的配合下,能够提高两个康复板3同时运动或交叉运动的稳定性。

具体的,所述第二连接杆19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通孔22,所述通孔22贯穿第二连接杆19并延伸至第一连接杆18的内部,所述通孔22的内部插接有插销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拔出通孔22内的插销23时,能够使两个康复板3进行交叉运动,然而插入插销23时,能够使两个康复板3同时通向运动,进而提高使用者恢复训练的多样性。

具体的,所述拉杆4呈L型结构,所述拉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橡胶球,橡胶球的球形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康复板3的一侧设置L型拉杆4,能够在使用者训练腿部,若腿部无力时,手握橡胶球拉动拉杆4,能够使得使用者自行通过手动带动腿部上抬的目的,进而达到辅助训练的目的,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

工作原理:

通过在该装置中添加康复凳1、康复板3、拉杆4、按摩辊10、拉绳17与插销23等一系列结构部件,当下肢瘫痪的儿童需要康复治疗时,使用者首先坐于康复凳1上,然后腿部放置在康复板3上位于两个夹板6之间,进一步使用者转动螺栓8,在夹板6上轴承7的配合下带动夹板6在滑槽5内移动直至将使用者腿部贴紧,从而达到固定使用者腿部的目的,降低使用者腿部晃动的幅度,提高治疗康复的效果,进一步使用者将语音识别音响2与电源电性连接,此时使用者利用语音识别音响2说出所需要播放的训练音乐,然后使用者脚踩脚踏板15,当使用者开始康复训练时,首秀将脚背处与立柱16上的拉绳17接触,然后使用者利用腿部微弱的力量带动康复板3向上抬起,当使用者腿部无力时,使用者可手握拉杆4向后拉动拉杆4,从而在拉杆4的带动下迫使康复板3向上抬起,从而也就带动使用者腿部跟随康复板3进行上抬,此时使用者可跟随训练音乐的节奏腿部自行向上抬起带动康复板3抬起或通过手部拉动拉杆4带动康复板3抬起,使得该装置在使用者腿部无力时能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在使用者腿部跟随康复板3向上抬起时,康复板3上矩形槽9内的按摩辊10在腿部上下抬起的过程中通过转动杆11转动,从而达到活血的目的,在低温环境使用时,使用者可将按摩辊10与电源电性连接对按摩辊10进行加热,从而达到活血加温的目的,进而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当使用者需要对腿部的其他部分进行活血按摩时,使用者可拧松活动槽14内的旋钮13,使得滑块12在活动槽14内移动从而能够带动转动杆11上的按摩辊10移动,达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当使用者需要双腿同时向上抬起往复运动时,首先将康复板3回归原位,进一步将插销23插入通孔22内,此时第一连接杆18与第二连接杆19被插销23固定,从而在使用者向上抬起双腿的过程中就能够带动康复板3同时向上抬起,当使用者的情况为一只腿需要运动康复时,使用者可将插销23从通孔22内拔出,在使用者抬其中一只腿的过程中,在第一连接杆18上的钢珠20与第二连接杆19上的弧形槽21配合下,使得两个康复板3能够交叉运动,进而能够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同时能够提供运动康复训练的多样性,以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以及实用性。

使用方法:

当下肢瘫痪的儿童需要康复治疗时,使用者首先坐于康复凳1上,然后腿部放置在康复板3上位于两个夹板6之间,进一步使用者转动螺栓8,在夹板6上轴承7的配合下带动夹板6在滑槽5内移动直至将使用者腿部贴紧,从而达到固定使用者腿部的目的,降低使用者腿部晃动的幅度,提高治疗康复的效果,进一步使用者将语音识别音响2与电源电性连接,此时使用者利用语音识别音响2说出所需要播放的训练音乐,然后使用者脚踩脚踏板15,当使用者开始康复训练时,首秀将脚背处与立柱16上的拉绳17接触,然后使用者利用腿部微弱的力量带动康复板3向上抬起,当使用者腿部无力时,使用者可手握拉杆4向后拉动拉杆4,从而在拉杆4的带动下迫使康复板3向上抬起,从而也就带动使用者腿部跟随康复板3进行上抬,此时使用者可跟随训练音乐的节奏腿部自行向上抬起带动康复板3抬起或通过手部拉动拉杆4带动康复板3抬起,使得该装置在使用者腿部无力时能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在使用者腿部跟随康复板3向上抬起时,康复板3上矩形槽9内的按摩辊10在腿部上下抬起的过程中通过转动杆11转动,从而达到活血的目的,在低温环境使用时,使用者可将按摩辊10与电源电性连接对按摩辊10进行加热,从而达到活血加温的目的,进而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当使用者需要对腿部的其他部分进行活血按摩时,使用者可拧松活动槽14内的旋钮13,使得滑块12在活动槽14内移动从而能够带动转动杆11上的按摩辊10移动,达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当使用者需要双腿同时向上抬起往复运动时,首先将康复板3回归原位,进一步将插销23插入通孔22内,此时第一连接杆18与第二连接杆19被插销23固定,从而在使用者向上抬起双腿的过程中就能够带动康复板3同时向上抬起,当使用者的情况为一只腿需要运动康复时,使用者可将插销23从通孔22内拔出,在使用者抬其中一只腿的过程中,在第一连接杆18上的钢珠20与第二连接杆19上的弧形槽21配合下,使得两个康复板3能够交叉运动,进而能够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同时能够提供运动康复训练的多样性,以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以及实用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语音识别音响2与按摩辊10的使用过程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背景资料所给出的,并且配合本发明的说明书的阐述,所属技术领域人员能得出其使用过程,并且得到相应的使用效果,故没有一一公开。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通过变压器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本发明所提供的产品型号只是为本技术方案依据产品的结构特征进行的使用,其产品会在购买后进行调整与改造,使之更加匹配和符合本发明所属技术方案,其为本技术方案一个最佳应用的技术方案,其产品的型号可以依据其需要的技术参数进行替换和改造,其为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因此,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得到对应的使用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