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钩毛茜草中3个新化合物及提取分离方法

钩毛茜草中3个新化合物及提取分离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钩毛茜草中3个新化合物及提取分离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新化合物命名为:2‑甲基‑1,6‑二羟基‑9,10‑蒽醌‑3‑木糖‑(1→2)‑β‑D‑葡萄糖(1)、1,3,6‑三羟基‑2‑羟甲基‑9,10‑蒽醌‑3‑O‑β‑D‑葡萄糖(2)、1‑羟基‑2‑羟甲基‑9,10‑蒽醌‑11‑O‑β‑D‑葡萄糖(3)。本发明采用现代波谱技术如1HNMR、13CNMR、二维核磁谱、高分辨质谱、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推导出该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为钩毛茜草的进一步质量控制和药效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19469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医科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011078958.4

  • 申请日2020-10-10

  • 分类号C07H15/244(20060101);C07H1/08(20060101);

  • 代理机构52100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李余江

  • 地址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路9号贵州医科大学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30:3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提取、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从钩毛茜草药材中提取、分离和鉴别出的新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钩毛茜草为茜草科(Rubiaceae)茜草属(Rubia)植物钩毛茜草(Rubi aoncotricha Hand.-Mazz.)的干燥根及根茎,分布于我国贵州西南部、云南东北部至东南部和广西西北部和西南部等,收载于《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中,为贵州省少数民族药,具有凉血止血,止咳祛痰等功效,用于吐血、衄血、跌打损伤等病症。现代研究发现钩毛茜草中主要成分为萘醌类、蒽醌类、萜类及二聚体类化合物等。

目前对钩毛茜草的化学成分研究较少,仅有Itokawa Hideji组及谭宁华组对该种进行研究,发现主要成分为萘醌类、蒽醌类、萜类及二聚体类化合物,然而分离鉴定化合物数量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结合民间用药方法(水煎煮或酒泡),对钩毛茜草药材7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提供一种钩毛茜草中三个新化合物,同时提供一种针对本发明新化合物的简便、快速的提取分离方法,以实现丰富钩毛茜草药材的物质成分,为后期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的目的。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新化合物命名为:2-甲基-1,6-二羟基-9,10-蒽醌-3-木糖-(1→2)-β-D-葡萄糖(1)、1,3,6-三羟基-2-羟甲基-9,10-蒽醌-3-O-β-D-葡萄糖(2)、1-羟基-2-羟甲基-9,10-蒽醌-11-O-β-D-葡萄糖(3),结构式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钩毛茜草中化合物提取分离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干燥的钩毛茜草根及根茎切成小段,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10倍量体积提取2h,第二次8倍量体积提取1.5h,第三次8倍量体积提取1.5h,合并3次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挥至无醇味得浸膏。

步骤2、将浸膏用水溶解分散,然后依次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

步骤3、取正丁醇段,经正相硅胶柱色谱分离,以二氯甲烷-甲醇(50:1~1:1)梯度洗脱,再通过薄层色谱检测,再通过不同的显色方式看成分相似情况,相似成分进行合并,得到7个组分Fr.1~Fr.7。

步骤4、将Fr.2经正相硅胶柱色谱,乙酸乙酯-甲醇(15:1-1:1)洗脱,薄层色谱检测合并相同组分,得到若干个组分。将其中某一组分经正相硅胶柱色谱,以乙酸乙酯-甲醇(8:1)洗脱得不同的亚组分,然后再将某个亚组分经正相硅胶柱色谱,二氯甲烷:甲醇(8:1-4:1)梯度洗脱,再经Toyopearl HW-40F柱色谱,分别以甲醇、氯仿:甲醇(1:1)洗脱得化合物1。

步骤5、将Fr.4经Sephadex LH-20柱色谱,甲醇洗脱,薄层色谱检测合并相同流分,得到若干组分。将其中某一组分经Toyopearl HW-40F柱色谱,甲醇洗脱得到不同的亚组分,然后将某个亚组分分别经MCI柱色谱,甲醇-水洗脱、Toyopearl HW-40F柱,甲醇洗脱得化合物2。

步骤6、将Fr.6经正相硅胶柱色谱,乙酸乙酯-甲醇(15:1-1:1)洗脱,薄层色谱检测合并相同流分,得到若干组分。将其中某一组分经Sephadex LH-20柱色谱,氯仿:甲醇(1:1)洗脱得到不同亚组分。再将某一亚组分通过Sephadex LH-20柱色谱,甲醇洗脱,得若干个小组分,然后将该组分经Sephadex LH-20柱色谱,氯仿:甲醇(1:1)得到2个组分,其中某一组分再进行正相硅胶柱色谱,乙酸乙酯-甲醇(15:1-1:1)洗脱、Toyopearl HW-40F柱色谱,甲醇洗脱得化合物3。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现代波谱技术如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新化合物1的HR-ESI-MS;

图2本发明新化合物2的HR-ESI-MS;

图3本发明新化合物3的HR-ESI-MS;

图4本发明新化合物1的

图5本发明新化合物1的

图6化合物2的

图7化合物2的

图8化合物2的HMBC图(DMSO);

图9化合物3的

图10化合物3的

图11化合物3的HMBC图(DMSO);

图12化合物3的HMQC图(DMSO)。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述方法中所涉及配料或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商业途径可获得。相关实验方法中如无特殊说明的均为本技术领域现有常规方法。其中的数值或数值比例,如无标注,均指质量数值或质量比例。

实施例1:

步骤1:将干燥的钩毛茜草根及根茎5kg切碎成1-2cm左右小段,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10倍量体积提取2h,第二次8倍量体积提取1.5h,第三次8倍量体积提取1.5h,合并3次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挥至无醇味得浸膏。

步骤2:将浸膏用水溶解分散,然后依次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部位(55g)、乙酸乙酯部位(65g)、正丁醇部位(215g)和水部位(257g)。

步骤3:取正丁醇段,经正相硅胶柱色谱分离,以二氯甲烷-甲醇(50:1~1:1)梯度洗脱,通过薄层色谱检测及不同的显色方式看成分相似情况,相似成分进行合并,得到7个组分Fr.1~Fr.7。

步骤4:将Fr.2(44.08g)经正相硅胶柱色谱,乙酸乙酯-甲醇(15:1-1:1)洗脱,薄层色谱检测合并相同组分,得到9个组分(Fr.2.1~Fr.2.9)。将Fr.2.4经正相硅胶柱色谱,以乙酸乙酯-甲醇(8:1)洗脱得5个组分(Fr.2.4.1~Fr.2.4.5),其中Fr.2.4.5经正相硅胶柱色谱,二氯甲烷:甲醇(8:1-4:1)梯度洗脱,再经Toyopearl HW-40F柱色谱,分别以甲醇、氯仿:甲醇(1:1)洗脱得化合物1(10mg)。

步骤5:将Fr.4(10.72g)经Sephadex LH-20柱色谱,甲醇洗脱,薄层色谱检测合并相同流分,得到6个组分(Fr.4.1~Fr.4.6)。将Fr.4.4经Toyopearl HW-40F柱色谱,甲醇洗脱得到3个组分(Fr.4.4.1~Fr.4.4.3),然后将Fr.4.4.2经MCI柱色谱,甲醇-水洗脱、Toyopearl HW-40F柱,甲醇洗脱得化合物2(9mg)。

步骤6:将Fr.6(14.00g)经正相硅胶柱色谱,乙酸乙酯-甲醇(15:1-1:1)梯度洗脱,薄层色谱检测合并相同流分,得到5个组分(Fr.6.1~Fr.6.5)。将Fr.6.3经Sephadex LH-20柱色谱,氯仿:甲醇(1:1)洗脱,得到6个组分(Fr.6.3.1~Fr.6.3.6)。再将Fr.6.3.1通过Sephadex LH-20柱色谱,甲醇洗脱,得6个组分(Fr.6.3.1.1~Fr.6.3.1.6),然后将Fr.6.3.1.4经Sephadex LH-20柱色谱,氯仿:甲醇(1:1)洗脱得到2个组分(Fr.6.3.1.4.1~Fr.6.3.1.4.2),其中Fr.6.3.1.4.1再经正相硅胶柱色谱,乙酸乙酯-甲醇(15:1-1:1)梯度洗脱,Toyopearl HW-40F柱色谱,甲醇洗脱得化合物3(8.7mg)。

本发明进行的TLC检识的条件:显色剂a:紫外灯(254nm,365nm)下观察荧光;显色剂b:碘显色;显色剂c:10%硫酸乙醇。

结构鉴定:采用现代波谱技术如

化合物1:淡黄色无定型粉末。HR-ESI-MS m/z:563.1400[M–H]

化合物2:淡黄色无定型粉末。HR-ESI-MS m/z:447.0920[M-H]

化合物3:淡黄色无定型粉末。HR-ESI-MS m/z:415.1025[M-H]

表1化合物1的

表2化合物2的

表3化合物3的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