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驱血辅助装置和驱血带

驱血辅助装置和驱血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更加可靠地进行穿刺部血管的怒张的驱血辅助装置以及驱血带。驱血辅助装置(1)包含具有沿宽度方向划分的多个加压层(11a~11e)的驱血带(10)以及对从宽度方向(W)的一端侧(A)的加压层(11a)到另一端侧(B)的加压层(11a~11e)依次进行加压的控制装置(20)。由此,能够通过使穿刺部位于患者前端侧而不是另一端侧的方式卷绕驱血带(10),从而可靠地进行穿刺部的怒张。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0358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遗传科技;

    申请/专利号CN201980031303.0

  • 发明设计人 高野顺;高田诚;

    申请日2019-05-10

  • 分类号A61B5/022(20060101);A61B5/0225(20060101);A61B5/153(20060101);A61B17/132(20060101);

  • 代理机构11313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王艳波;林军

  • 地址 日本沼津市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29:0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採血、点滴等的穿刺时、或者透析的分流穿刺时使用的驱血辅助装置和驱血带。

背景技术

为了在穿刺时对血管进行驱血使其怒张,使用驱血带。如果该驱血带的压力过高,则可能导致来自毛细血管的出血、皮下出血等,并且,大多伴随疼痛。因此,驱血带的压力不要过高,并且,驱血时间越短越好。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自动电子驱血带,在静脉穿刺的准备阶段不会给接受驱血的人带来痛苦,并且能够缩短其准备静脉穿刺所需的时间。该自动电子驱血带能够检测生物信号的变化,将检测到生物信号的变化时的臂带的加压力设定为目标加压力,并且控制使臂带的加压力控制在近似于目标加压力的范围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18938号公报

为了有效对穿刺部的血管进行驱血使其怒张,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一样,需要留意驱血带的压力。

但是,即使充分控制驱血带的压力,也存在穿刺部血管的怒张不充分的情况。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更加可靠地进行穿刺部血管的怒张的驱血辅助装置以及驱血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驱血辅助装置具有驱血带、以及控制所述驱血带的加压力的控制装置,所述驱血带实现的加压区域构成为从所述驱血带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扩展或者移动。

驱血时以驱血带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位于患者的被安装部位的中枢侧(靠近心脏侧)的方式,将该驱血带卷绕在患者的臂上。在静脉中,血液从患者的前端侧(靠近手侧)向患者的中枢侧流动。因此,通过构成为驱血带实现的加压区域从驱血带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心脏侧)向另一端侧(手侧)扩展或者移动,被驱血带勒紧的静脉部分向与血液流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扩展或者移动。由此,流到该区域的血液在静脉中被挤压而逆流(从心脏侧向手侧流动),与从患者的前端侧(靠近手侧)流动来的血液合流,使静脉血管较大地怒张。由此,通过本发明能够更加可靠地进行穿刺部血管的怒张。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驱血辅助装置中,所述驱血带可以具有沿所述宽度方向划分的多个加压层,所述控制装置对从所述宽度方向的一端侧的加压层到另一端侧的加压层依次进行加压。

由此,能够准确地执行驱血带实现的加压区域从驱血带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的扩展或者移动,能够更加可靠地进行穿刺部血管的怒张。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驱血辅助装置中,所述多个加压层中的至少一个加压层可以在该加压层的加压面的另一端侧的角部具有切口部。

如果通过具有所述切口部的加压层来按压静脉,则由于该按压,被按压的区域的血液朝向患者的前端侧(靠近手侧)被挤压的倾向变强。即,被按压的区域的血液逆流的量变多。这有益于穿刺部血管的怒张。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驱血辅助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根据追加驱血的操作,再次执行从所述一端侧的加压层到所述另一端侧的加压层的加压。

由此,能够通过驱血带连续进行同样的加压,因此,可以不费事地、更加可靠地进行穿刺部血管的怒张。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驱血辅助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优选在存在所述追加驱血的操作时,至少直到执行所述一端侧的加压层的再加压之前,对所述再加压之前已加压的所述另一端侧的加压层进行加压,。

由此,能够维持再加压之前的怒张,从该状态进行再加压,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进行穿刺部血管的怒张。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驱血辅助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在存在所述追加驱血的操作时,将所述再加压之前已加压的所述另一端侧的加压层以维持比所述再加压之前的压力更高的压力的方式进行加压。

由此,能够适当维持另一端侧的加压层的膨胀,能够防止在追加驱血时静脉中血液从患者的靠近手侧流入至心脏侧。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驱血辅助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通过所述驱血带测量血压,以形成与所述测量的血压对应的驱血压的方式控制所述驱血带的加压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驱血辅助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基于所述测量的血压求出收缩期血压以及扩张期血压,通过(收缩期血压+扩张期血压)/2求出血压平均值,通过(血压平均值+扩张期血压)/2求出所述驱血压。

由此,不会像现有血压测量那样施加多余的压力,不会进行对患者造成负担的升压。

其中,所述驱血带可以具有用于收集科罗特科夫氏音的麦克风,所述控制装置在使所述加压层的压力上升的过程中,将通过所述麦克风能够感知到科罗特科夫氏音时的所述测量的压力作为所述扩张期血压,并且,将使所述加压层的压力升压时通过所述麦克风科罗特科夫氏音消失时的所述测量的压力作为所述收缩期压力。

由此,可以不费事地设定最佳的驱血压。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驱血辅助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在驱血中通过所述驱血带计测压力波形,将所述计测的压力波形的最高值作为所述收缩期血压,将所述计测的压力波形的最低值作为所述扩张期血压,基于所述收缩期血压以及所述扩张期血压,以维持所述驱血压的方式控制所述驱血带的加压力。

由此,无需多次计测血压就能够持续进行血压测量,能够应对紧急时等的患者状态变化。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驱血辅助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具有向各所述加压层输送加压流体的加压泵、将从所述加压泵输送的加压流体向各所述加压层分支的分支路、对所述分支路中分支的各流路进行开闭的多个电磁阀、用于将所述分支的各流路进行排气的多个排气阀、以及控制所述加压泵的动作、各所述电磁阀的开闭以及各所述排气阀的开闭的控制部。

由此,能够通过少数量的加压泵对从一端侧的加压层到另一端侧的加压层依次执行加压。由此,能够实现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驱血辅助装置的低成本化以及小型化。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驱血辅助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具有向各所述加压层输送加压流体的加压泵、将从所述加压泵输送的加压流体向各所述加压层分支并对分支的每个流路进行开闭的多向电磁阀、以及控制所述加压泵的动作以及各所述多向电磁阀的开闭的控制部。

由此,能够通过少数量的加压泵以及阀对从一端侧的加压层到另一端侧的加压层依次执行加压。由此,能够实现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驱血辅助装置的低成本化以及小型化。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驱血辅助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具有与各所述加压层对应设置的、对各所述加压层进行加压且减压的多个加压/减压泵、以及控制各所述加压/减压泵的动作的控制部。

由此,无需使用排气机构、分支机构就能够对从一端侧的加压层到另一端侧的加压层依次执行加压。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驱血辅助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具有对各所述加压层进行加压且减压的加压/减压泵、将从所述加压/减压泵输送的加压流体向各所述加压层分支的分支路、对所述分支路中分支的各流路进行开闭的多个电磁阀、以及控制所述加压/减压泵的动作以及各所述电磁阀的开闭的控制部。

由此,仅通过少数量加压/减压泵且无需使用排气机构就能够对从一端侧的加压层到另一端侧的加压层依次执行加压。

其中,考虑到加压/减压泵是通用性较高的部件,因此能够通过采用加压/减压泵,使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驱血辅助装置以更低的成本实现,并且精度高且故障少。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驱血辅助装置中,所述驱血带可以具备加压部件,该加压部件具有加压面、以及设置于所述加压面的另一端侧的角部的切口部。

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实现驱血带实现的加压区域从驱血带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的扩展或者移动。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驱血带可以具有沿宽度方向划分的多个加压层、以及能够卷绕在被安装部位的带状的覆盖部件,所述多个加压层配置为在所述覆盖部件的内部沿所述宽度方向邻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驱血带中,可以在各个所述加压层设置流体导入导出口。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驱血带中,所述流体导入导出口的口径可以从所述宽度方向的一端侧的加压层到另一端侧的加压层依次逐渐变细。

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构成为由驱血带加压的区域从驱血带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扩展。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驱血带中,各所述加压层的容积从所述宽度方向的一端侧的加压层到另一端侧的加压层依次逐渐变大。

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构成为由驱血带加压的区域从驱血带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扩展。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驱血带中,可以具有使流体在邻接的各所述加压层之间流通的流路,各所述流路的直径从所述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到另一端侧逐渐变小,并且,所述一端侧的加压层具有与所述流路的直径相比口径更大的流体导入导出口。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构成为由驱血带加压的区域从驱血带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扩展。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驱血带中,所述多个加压层中的至少一个加压层可以在该加压层的加压面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角部具有切口部。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驱血带具备:加压部件,具有加压面、以及在所述加压面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角部设置的切口部;以及带状的覆盖部件,收纳所述加压部件,能够卷绕在被安装部位。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更加可靠地进行穿刺部血管的怒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血辅助装置的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驱血带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沿图2的X-X的截面图。

图4A是用于说明作为比较例的现有驱血带的作用的图。

图4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具有切口部的加压层的作用的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驱血辅助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操作对应的驱血辅助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用于说明持续血压计测法的血压波形的曲线图。

图8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驱血辅助装置中,穿刺人按下开始按键而未按下追加驱血按键以及按下结束按键的情况下对加压层加压的时序的时序图。

图9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驱血辅助装置中,穿刺人按下开始按键并按下追加驱血按键以及按下结束按键的情况下的对加压层加压的时序的时序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血辅助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血辅助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血辅助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3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驱血辅助装置中,穿刺人按下开始按键而未按下追加驱血按键并按下结束按键的情况下的对加压层加压的时序的其他例子的时序图。

图14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驱血辅助装置中,穿刺人按下开始按键并按下追加驱血按键以及按下结束按键的情况下的对加压层加压的时序的其他例子的时序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之一)所涉及的驱血带的截面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之二)所涉及的驱血带的概略俯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之三)所涉及的驱血带的概略俯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之四)所涉及的驱血带的概略俯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之五)所涉及的驱血带的概略截面图。

图20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追加驱血时的加压方法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驱血辅助装置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血辅助装置的框图。图2是表示驱血带的结构的图。此外,图2是从上方观察到的使驱血带扩展的状态的概略图。

如图1所示,驱血辅助装置1具有驱血带10、控制装置20、以及气管30。

下面,说明驱血带10以及控制装置20的结构。此外,气管30是从控制装置20向驱血带10输送加压流体并作为驱血带10的排气路径的流路。

(驱血带的结构)

如图2所示,驱血带10具有沿驱血带10的宽度方向W划分的多个(五个)加压层11a~11e、以及能够卷绕在作为被安装部位的患者的臂的带状的覆盖部件12。

多个加压层11a~11e配置为在覆盖部件12的内部沿宽度方向W邻接,在各个加压层11a~11e设置有流体导入导出口13。

加压层11a~11e分别相当于现有血压计的衬带内的橡胶囊,由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硅、橡胶状弹性体、尼龙聚酯、聚氨酯等材料构成。

覆盖部件12具有可充分收纳加压层11a~11e的大小,例如,由布、尼龙聚酯等材料构成。

在图2中,L是驱血带10的长度方向,实际中,加压层11a~11e以及带状的覆盖部件12至少具有沿长度方向L能够充分卷绕在患者臂的长度。覆盖部件12例如可构成为通过设置于一端的粘扣带15将驱血带10卷绕在患者的臂之后而驱血带10不会松解。

这里,图3中示出了沿图2的X-X的截面图。

图2以及图3中,A侧是患者的中枢侧(心脏侧),B侧是患者的前端侧(指尖侧)。静脉的血液向箭头C所示的方向流动。

各加压层11a~11e在该加压层11a~11e的加压面111的B侧的角部具有切口部112。即,对于各加压层11a~11e,该加压层11a~11e的加压面111的B侧以随着朝向B侧而逐渐远离加压面的方式倾斜。另外,各加压层11a~11e在该加压层11a~11e的加压面111的A侧的角部不存在这样的切口部,该加压层11a~11e的加压面111的A侧的角部与该加压层11a~11e的加压面111的B侧的角部呈非对称。

如图4A所示,假使通过仅由平坦的加压面113构成的加压层114从图4的左边的状态开始按压静脉V时,由于图4右边的状态所示的按压,被按压的区域的血液分别向作为患者的前端侧(靠近手侧)的B侧以及作为患者的中枢侧(靠近心脏侧)的A侧两侧(图中箭头115方向、116方向)被挤压。

对此,如图4B所示,当具有切口部112的加压层11a~11e从图4B的左边的状态开始加压时,首先如图4B的左中的状态所示,加压面111中的平坦的部分按压静脉V,然后如图4B的右中、右边的状态所示,切口部112较晚地按压静脉V。由此,当通过具有切口部112的加压层11a~11e按压静脉V时,由于该按压,被按压的区域的血液存在较强的被向作为患者的前端侧(靠近手侧)的B侧挤压的倾向(图中的箭头117方向)。即,被按压的区域的血液逆流的量变多。这有益于后面所述的穿刺部血管的怒张。

此外,切口部112是平面状,但也可以考虑曲面状等各种形状。另外,通过加压面111、切口部112的材料的组合、厚度的调整等因硬度变化产生的结构等变形、应用的实施范围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另外,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所有加压层11a~11e具有切口部112,但是,认为至少一个加压层11a~11e具有切口部112的结构就可有益于穿刺部血管的怒张。

在驱血带10中配置有用于收集科罗特科夫氏音的克风224。通过麦克风224检测到的音响信号发送给后面所述的计测部222,在计测部222检测科罗特科夫氏音。

(控制装置的结构)

控制装置20经由气管30按照规定的步骤向驱血带10的各加压层11a~11e输送加压流体,另外,对各加压层11a~11e进行排气。

控制装置20具有控制驱血带10的压力的压力控制系统21、以及通过驱血带10测量患者血压的血压测量系统22。

压力控制系统21具有控制部211、存储部212、显示部213、通知部214、输入操作部215、以及加压泵216。

压力控制系统21还具有与各加压层11a~11e对应的电磁阀217以及排气阀218。

控制部211统一控制驱血带10的加压以及经由驱血带10的血压测量的动作。

存储部212存储控制部211的动作所需的程序,并且,暂时保存数据,此外,存储数据。

显示部213在画面上显示操作顺序、测量值、错误显示、准备完成等。

通知部214在发生错误、完成穿刺准备时、超过驱血时间等时,输出可听音。

输入操作部215具有各种按键,经由按键输出动作所需的操作。典型地,在输入操作部215输入驱血开始/结束、追加驱血的操作。

加压泵216在控制部211的控制下对驱血带10的各加压层11a~11e加压。

分支路219a将来自加压泵216的流路分支为与各加压层11a~11e对应的流路219b。各流路219b与气管30连接,经由气管30与驱血带10连接。

在各流路219b中插入有基于控制部211的控制运转的电磁阀217以及排气阀218。电磁阀217调整加压泵216对驱血带10的加压。

排气阀218基于控制部211的控制,调节各流路219b的压力,将加压层的流体进行排气。

在本实施方式中,仅由加压泵216以及各电磁阀217向驱血带10的各加压层11a~11e选择性地输送加压流体,经由各排气阀218选择性地将驱血带10的各加压层11a~11e排气。

血压测量系统22具有压力计221、计测部222以及流路223。

压力计221经由流路223连接与加压层11a~11e连通的各流路219b。计测部222基于压力计221的测量值,计测驱血带10的各加压层11a~11e的压力(患者的血压)。通过计测部222将计测的患者血压的数据传输给控制部211。

(驱血辅助装置的动作)

图5是表示驱血辅助装置1的操作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该操作对应的驱血辅助装置1的动作的流程图。

穿刺人确定患者的穿刺部位(ST300),在患者的穿刺侧上臂卷绕驱血带10(ST301)。穿刺人按下输入操作部215的开始按键(ST302)。

驱血辅助装置1在按下开始按键时(ST401),测量血压(ST402),测量脉波,生成血压波形(ST403)。

·血压的测量(ST402)

通过检测加压层11a的压力变化以及科罗特科夫氏音从而进行血压测量。在通过加压泵216使加压层11a的压力上升的过程中,将感知到科罗特科夫氏音时的压力作为扩张期血压,并且,进行升压,将科罗特科夫氏音消失时的压力作为收缩期压力。

此外,也可以通过示波法等其他血压测量方法检测扩张期血压以及收缩期压力。

·脉搏的测量以及血压波形(ST403)

在测量血压的同时,通过压力计221计测压力波形(下面,作为脉波)。在驱血辅助装置1中,在维持驱血压的期间,通过经由驱血带10由血压测量系统22获得的压力来持续计测脉波。计测的脉波通过由血压测量测量的血压以下述方式进行校正。将脉波的最高值作为收缩期血压,将最低值作为扩张期血压(参照图7)。例如,以收缩期血压140/扩张期血压70的方式进行校正。这里,将校正后的波形作为血压波形。

由此,无需多次计测血压就能够持续进行血压测量,可应对紧急时等的患者状态变化。

·驱血压力的最优化

驱血辅助装置1具有在测量血压时将脉波与血压波形相关的信息存储在存储部212的功能。控制部211根据由血压测量系统22得到的压力以及存储部212中存储的信息,在驱血压维持中,持续生成血压波形。驱血辅助装置1能够追随根据血压波形得到的血压变化,维持适当的驱血压。即,控制部211捕捉血压的变动,控制驱血带10保持最佳压。

识别血压的变化,以将驱血带10的压力始终保持为血压平均值与扩张期压力的平均值(目标压力)的方式调整压力。

典型地,最佳压是通过(收缩期血压+扩张期血压)/2求出血压平均值后,通过(血压平均值+扩张期血压)/2求出的值。这是针对各加压层11a~11e的最佳驱血压。由此,不会像现有血压测量那样施加多余的压力,不会进行给患者带来负担的升压。

控制部211根据由血压测量系统22得到的血压波形变化,以始终维持最佳压的方式控制加压泵216以及排气阀218。

另外,通过持续监测血压波形,能够判断心律不齐,如果构成为发生心律不齐后对其进行报告,则可以作为穿刺时或者患者状态突然变化时(紧急时)的帮助。此外,控制部211在无法检测脉波的情况下,可以不追随血压的变动,以维持固定压力的方式控制加压泵216以及排气阀218。无法检测脉波时的可能性是故障、高压或者低压、患者的突然变化等。在无法检测脉波的情况下可以鸣响通知警报。

控制部211能够测量血压,通过运算确定最佳压(ST404),然后,从患者中枢侧A的加压层11a开始向最佳压升压,维持压力,并且对其他加压层11b~11e依次(11b、11c、11d、11e的顺序)加压(ST405)。血压测量系统22依次测量各加压层11a~11e的压力,在所有的加压层11a~11e到达最佳压后,通过通知音通知穿刺人。

此外,控制部211在步骤404无法测量血压的情况下,通过通知部214鸣响无法测量警报(步骤406)。此时,控制部211可以在显示部213进行显示,指示更换驱血带10等。

穿刺人在判断患者的穿刺位置的血管充分怒张而能够进行穿刺的情况下(步骤303),进行穿刺(步骤304),在完成该穿刺后,按下输入操作部215的结束按键(步骤305),松绑驱血带10(步骤310),通过胶带固定穿刺位置附近(步骤311)。此外,可以通过本发明人提倡的穿刺系统将这种一连串的穿刺作为自动穿刺进行(参照日本特愿2017-113581号等)。

另一方面,穿刺人在判断患者的穿刺位置的血管怒张不充分而无法穿刺的情况下,按下输入操作部215的追加驱血按键(步骤307)。穿刺人在判断本次能够穿刺的情况下(步骤308),进行穿刺(步骤309),完成该穿刺后,按下输入操作部215的结束按键(步骤305),松绑驱血带10(步骤310),通过胶带固定穿刺位置附近(步骤311)。

穿刺人在执行追加驱血后判断患者的穿刺位置的血管怒张仍然不充分而无法穿刺的情况下,再次按下输入操作部215的追加驱血按键(步骤307),进行穿刺(步骤309),在完成该穿刺后,按下输入操作部215的结束按键(步骤305),松绑驱血带10(步骤310),通过胶带固定穿刺位置附近(步骤311)。

在驱血辅助装置1的加压层11a~11e的加压后(步骤405),如上所述,原本应该是穿刺人结束穿刺按下输入操作部215的结束按键,或者按下输入操作部215的追加驱血按键,但是,有时会不进行这些操作而放置。控制部211在加压层11a~11e的加压后(步骤405),经过一定时间穿刺人仍然没有按下输入操作部215的结束按键或者追加驱血按键的情况下(步骤407),通过通知部214使通知蜂鸣器鸣响(步骤408),提示穿刺人继续进行操作。此外,可以任意设定通知蜂鸣器的动作、时间、蜂鸣声。

另一方面,控制部211在穿刺人按下输入操作部215的追加驱血按键的情况下(步骤409),执行追加驱血的动作(步骤410)。即,在步骤410中,控制部211控制加压泵216以及排气阀218,再次从患者中枢侧A的加压层11a开始向最佳压升压,维持压力并且对其他加压层11b~11e依次(11b、11c、11d、11e的顺序)加压。

此外,追加驱血按照最佳压进行,但是,也可以施加将收缩期血压作为上限的任意压力。另外,在由于血管扩张不足而进行追加驱血的情况下,可以再次进行血压测量,校正脉波,生成血压波形。

控制部211在穿刺人按下输入操作部215的结束按键的情况下(步骤411),使驱血带10快速减压(步骤412)。即,在步骤412中,控制部211控制加压泵216以及排气阀218,使加压层11a~11减压。

图8以及图9是表示上述穿刺人的输入操作部215的操作对应的对加压层11a~11e加压的时序的时序图。图6表示穿刺人按下开始按键而未按下追加驱血按键以及按下结束按键的情况,图7表示穿刺人按下开始按键并按下追加驱血按键然后按下结束按键的情况。

首先,说明穿刺人按下开始按键而未按下追加驱血按键以及按下结束按键的情况。

如图8所示,当穿刺人按下输入操作部215的开始按键时,控制部211检测到该操作(图8(1)),为了求出最佳压的驱血压,控制对驱血带10的加压层11a进行加压(图8(2))。

控制部211求出最佳值的驱血压,进行控制,使得立即按照最佳的驱血压将已处于加压状态的加压层11a加压(图8(3))。通过使用加压层11a用于求出驱血压,能够在将用于求出驱血压的加压层加压后,无需将用于驱血动作的加压层减压并使其暂时恢复初始,而是持续将加压层加压,因此,能够缩短到达开始驱血动作的时间。

然后,控制部211进行控制,使得在开始按照驱血压对加压层11a进行加压并到达目标压力之后,开始按照驱血压对加压层11b进行加压(图8(4))。

然后,控制部211进行控制,使得在开始按照驱血压对加压层11b进行加压并到达目标压力之后,开始按照驱血压对加压层11c进行加压(图8(5))。

然后,控制部211进行控制,使得在开始按照驱血压对加压层11c进行加压并达到目标压力之后,开始按照驱血压对加压层11d进行加压(图8(6))。

然后,控制部211进行控制,使得在开始按照驱血压对加压层11d进行加压并达到目标压力之后,开始按照驱血压对加压层11e进行加压(图8(7))。

此外,为了缩短时间,也可以在到达目标压力之前,开始下一个加压层的加压。

以上,形成驱血带10的所有加压层11a~11e按照驱血压进行了加压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穿刺人进行穿刺,完成穿刺后,按下输入操作部215的结束按键。如果控制部211检测到该操作(图8(8)),则进行控制,使得驱血带10的所有加压层11a~11e减压至初始状态的压力(图8(9))。

下面,说明穿刺人按下开始按键并按下追加驱血按键以及按下结束按键的情况。

如图9所示,当穿刺人按下输入操作部215的开始按键时,控制部211检测到该操作(图9(1)),为了求出最佳压的驱血压,进行控制,使得对驱血带10的加压层11a进行加压(图9(2))。

控制部211求出最佳值的驱血压,进行控制,使得立即按照最佳的驱血压对处于加压状态的加压层11a进行加压(图9(3))。

然后,控制部211进行控制,使得在开始按照驱血压对加压层11a进行加压并到达目标压力之后,开始按照驱血压对加压层11b进行加压(图9(4))。

然后,控制部211进行控制,使得在开始按照驱血压对加压层11b进行加压并到达目标压力之后,开始按照驱血压对加压层11c进行加压(图9(5))。

然后,控制部211进行控制,开始按照驱血压对加压层11c进行加压并到达目标压力之后,开始按照驱血压对加压层11d进行加压(图9(6))。

然后,控制部211进行控制,使得开始按照驱血压对加压层11d进行加压并到达目标压力之后,开始按照驱血压对加压层11e进行加压(图9(7))。

以上,形成按照驱血压对驱血带10的所有加压层11a~11e进行了加压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穿刺人在判断血管怒张不充分而无法穿刺的情况下,按下输入操作部215的追加驱血按键。当控制部211检测到该操作时(图9(8))进行控制,使得维持驱血带10的加压层11e的加压状态,将剩余的加压层11a~11d暂时减压至初始状态的压力(图9(9)),在经过规定时间t1(例如t1=5秒左右)之后(图9(10)),再次按照驱血压对加压层11a进行加压(图9(11))。能够通过设定规定时间t1,使得在加压层11a~11d的下部流入充足的血液。t1可以适当变更。

控制部211进行控制,使得按照驱血压开始对加压层11a再次进行加压并经过规定时间t2(t2>0秒,图9(12))之后,将加压层11e减压至初始状态的压力(图9(13))。能够通过设定规定时间t2,使在加压层11a与加压层11e之间的下部积蓄充足的血液。

在该时刻,加压层11a为加压状态的压力,剩余的加压层11b~11e为减压后的初始状态的压力。由此,能够向驱血带10的正下方流入血液。

然后,控制部211进行控制,使得将加压层11e减压至初始状态的压力后并经过规定时间t3(t3>0秒)后(图9(14)),开始按照驱血压对加压层11b进行加压(图9(15))。

然后,控制部211进行控制,使得开始按照驱血压对加压层11b进行加压并到达目标压力之后,经过规定时间,然后,开始按照驱血压对加压层11c进行加压(图9(16))。

然后,控制部211进行控制,使得开始按照驱血压对加压层11c进行加压并到达目标压力之后,开始按照驱血压对加压层11d进行加压(图9(17))。

然后,控制部211进行控制,使得开始按照驱血压对加压层11d进行加压并到达目标压力之后,开始按照驱血压对加压层11e进行加压(图9(18))。

以上,形成按照驱血压对驱血带10的所有加压层11a~11e进行了加压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穿刺人进行穿刺,完成穿刺后,按下输入操作部215的结束按键。控制部211在检测到该操作时(图9(19))进行控制,使得将驱血带10的所有加压层11a~11e减压至初始状态的压力(图9(20))。

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驱血辅助装置1中,在驱血带10中构成为对从患者中枢侧A的加压层11a向患者前端侧B的加压层11b~11e依次加压,因此,能够通过驱血带10更可靠进行针对位于患者前端侧B的穿刺位置(穿刺部)的血管怒张。

另外,在驱血辅助装置1中,具有追加驱血模式,能够再次以同样方式持续对驱血带10进行加压,因此,能够不费力且更加可靠地进行针对穿刺位置(穿刺部)的血管怒张。

由此,在驱血辅助装置1中,对于血管一向怒张较差、穿刺困难的患者,能够进行更加可靠的穿刺。另外,通过使用驱血辅助装置1,能够提高穿刺初学者的成功率(减少失败)。

<驱血辅助装置的其他结构例1>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血辅助装置的结构的图。

在图10所示的驱血辅助装置1中,对与图1所示的驱血辅助装置1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10所示,驱血辅助装置1的控制装置20具有分支阀261,该分支阀261兼用将来自加压泵216的加压流体向各加压层11a~11e分支的分支路、以及对分支路中分支的各流路进行开闭的电磁阀。即,该分支阀261是将来自加压泵216的加压流体向各加压层11a~11e分支并对分支的各流路进行开闭的多向电磁阀。

控制部211控制分支阀261的开闭。

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驱血辅助装置1中,能够与图1所示的驱血辅助装置1同样地减少泵的数量,因此,能够在实现低成本、小型化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分支阀261,实现电磁阀等部件数量的削减。

<驱血辅助装置的其他结构例2>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所涉及驱血辅助装置的结构的图。

在图11所示的驱血辅助装置1中,对与图1所示的驱血辅助装置1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11所示,驱血辅助装置1的控制装置20针对各个加压层11a~11e设置用于对各加压层11a~11e进行加压/减压的加压/减压泵301a~301e。

控制部211控制加压/减压泵301a~301e的动作。

以上述方式构成的驱血辅助装置1通过加压/减压泵来构成加压/减压的机械装置系统,因此认为能够由通用性较高的部件构成,精度高且故障少。

<驱血辅助装置的其他结构例3>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血辅助装置的结构的图。

在图12所示的驱血辅助装置1中,对与图1所示的驱血辅助装置1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12所示,驱血辅助装置1的控制装置20具有一个加压/减压泵401、以及用于针对每个加压层11a~11e调整加压/减压的程度的电磁阀402。

控制部211控制加压/减压泵401的动作以及各电磁阀402的开度。

以上述方式构成的的驱血辅助装置1通过加压/减压泵401以及电磁阀402构成加压/减压的机械装置系统,因此认为能够由通用性较高的部件构成,精度高且故障少。

<驱血辅助装置的其他动作例>

图13以及图14是表示与图8以及图9所示的对加压层加压的时序不同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时序图。图13表示穿刺人按下开始按键而未按下追加驱血按键以及按下结束按键的情况,图14表示穿刺人按下开始按键并按下追加驱血按键以及按下结束按键的情况。

在图8以及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求出最佳压的驱血压,对驱血带10的加压层11a~11e中的患者中枢侧A的加压层11a进行加压并计测加压层11a的压力(图8(2)、图9(2))。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求出最佳压的驱血压,对驱血带10的加压层11a~11e中的患者前端侧B的加压层11e进行加压并计测压力这一点不同(图13(2′)、图14(2′))。

通过计测患者的前端侧B的加压层11e,认为存在能够测量更靠近穿刺部的位置的血压的可能性。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为了求出最佳压的驱血压,可以使用驱血带10的加压层11a~11e中的任意一个加压层来测量血压。

<驱血带的变形例(之一)>

图15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驱血带的变形例(之一)的截面图。

如图15所示,驱血带10’具有一个加压部件511、以及收纳加压部件511且能够卷绕在患者的作为被安装部位的臂上的带状的覆盖部件512。

在加压部件511上设置有流体导入导出口(省略图示)。

加压部件511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由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硅、橡胶状弹性体、尼龙聚酯、聚氨酯等材料构成。

覆盖部件512具有可充分收纳加压部件511的大小,例如,由布、尼龙聚酯等材料构成。

此外,加压部件511以及带状的覆盖部件512具有沿长度方向至少能够充分卷绕患者臂的长度。覆盖部件512例如构成为通过设置于一端的粘扣带(省略图示)将驱血带10’卷绕在患者臂之后而驱血带10’不会松解。

其中,加压部件511在该加压部件的加压面513的B侧的角部具有切口部514。切口部514的表面是如图所示的曲面形状,但也可以是平面形状等其他形状。

该驱血带10’的控制装置未进行图示,但是,作为最低限的功能,只要能够向该驱血带10’的加压部件511输送加压流体,将加压部件511排气即可。

如上所述,如果对具有切口部514的加压部件511加压,则首先加压面513中的平坦的部分会按压静脉,此后切口部514按压静脉。

即,在该驱血带10’中,被驱血带10’勒紧的静脉部分也向与血液流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扩展。由此,流到该区域的血液在静脉中被挤压逆流,与从患者的前端侧流动来的血液合流,使静脉血管较大的怒张。由此,使用该驱血带10’也能够可靠地使穿刺部血管怒张。

此外,使用该驱血带10’的驱血辅助装置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可以具有经通过驱血带的血压测量功能、驱血压控制功能、驱血压维持功能等。

<驱血带的变形例(之二)>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之二)所涉及的驱血带的概略俯视图。

如图16所示,驱血带10’具有沿驱血带10’的宽度方向W划分的例如三个相同容积的加压层11a~11c、以及能够卷绕在患者的作为被安装部位的臂的带状的覆盖部件12。此外,加压层11a~11c可以与覆盖部件12一体。例如,能够将两枚片材以能够形成相当于加压层11a~11c的空间的方式上下贴合,从而构成驱血带10’的主要部分。

加压层11a~11c配置为覆盖部件12的内部沿宽度方向W邻接,在各个加压层11a~11c设置有流体导入导出口13a~13c。

各个流体导入导出口13a~13c的口径从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即中枢侧A的加压层11a到另一端侧即前端侧B的加压层11c依次逐渐变细。即,在将流体导入导出口13a的口径设置为d

使用时,通过例如一个加压泵216,经由气管30a~30c以及流体导入导出口13a~13c,向各个加压层11a~11c供给加压气体。各气管30a~30c的内径设置为与各个流体导入导出口13a~13c的口径同样的关系。即,在将各气管30a~30c的内径分别设置为d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向各个加压层11a~11c的加压气体的压力保持固定。这意味着向加压层11a~11c的加压气体的流量为加压层11a>加压层11b>加压层11c。由此,使加压层11a~11c的膨胀依次延迟,能够按照加压层11a、加压层11b、加压层11c的顺序进行膨胀。

即,在使用这种结构的驱血带10’的情况下,首先,加压层11a膨胀,然后加压层11b膨胀,最后加压层11c膨胀。即,能够构成为通过驱血带10’加压的区域从驱血带10’的宽度方向W的一端侧即中枢侧A向另一端侧即前端侧B扩展。并且,无需控制机构等,通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血带10’、加压泵216以及气管30a~30c的简单结构就能够实现本发明的作用以及效果。

<驱血带的变形例(之三)>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之三)所涉及的驱血带的概略俯视图。

如图17所示,驱血带10’具有沿驱血带10’的宽度方向W划分的例如三个加压层11a~11c、以及能够卷绕在患者的作为被安装部位的臂上的带状的覆盖部件12。

加压层11a~11c配置为在覆盖部件12的内部沿宽度方向W邻接,在各个加压层11a~11c设置有流体导入导出口13a~13c。

各个加压层11a~11c的容积从宽度方向W的一端侧即中枢侧A的加压层11a到另一端侧即前端侧B的加压层11c依次逐渐变大。即,在将加压层11a的容积设置为Q

使用时,通过例如一个加压泵(省略图示),经由气管(省略图示)以及流体导入导出口13a~13c,向各个加压层11a~11c供给加压气体。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将对各个加压层11a~11c的加压气体的流量设置为固定。由此,使加压层11a~11c的膨胀依次延迟,能够按照加压层11a、加压层11b、加压层11c的顺序膨胀。

即,在使用这种结构的驱血带10’的情况下,首先加压层11a以充分紧绷的方式膨胀,然后加压层11b以充分紧绷的方式膨胀,最后加压层11c以充分紧绷的方式膨胀。即,能够构成为通过驱血带10’加压的区域从驱血带10’的宽度方向W的一端侧即中枢侧A向另一端侧即前端侧B扩展。并且,无需控制机构等,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本发明的作用以及效果。

<驱血带的变形例(之四)>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之四)所涉及的驱血带的概略俯视图。

如图18所示,驱血带10’具有沿驱血带10’的宽度方向W划分的例如三个加压层11a~11c、以及能够卷绕在患者的作为被安装部位的臂上的带状的覆盖部件12。

加压层11a~11c配置为在覆盖部件12的内部沿宽度方向W邻接,在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即中枢侧A的加压层11a设置有流体导入导出口13a。另外,在邻接的各加压层之间,即,加压层11a与加压层11b、加压层11b与加压层11c之间,设置有分别使加压气体流动的流路14b、14c。各流路14b,14c的直径从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即中枢侧A向另一端侧即前端侧B依次逐渐变小,并且,设置于一端侧即中枢侧A的加压层14a的流体导入导出口13a的口径比流路14b、14c的径大。即,在将流体导入导出口13a的口径设置为d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d

使用时,通过例如一个加压泵216,经由气管30a以及流体导入导出口13a,向加压层11a供给加压气体。供给至加压层11a的加压气体经由流路14b向加压层11b供给。供给至加压层11b的加压气体经由流路14c向加压层11c供给。

在使用这种结构的驱血带10’的情况下,首先加压层11a膨胀,然后加压层11b膨胀,最后加压层11c膨胀。即,能够构成为通过驱血带10’加压的区域从驱血带10’的宽度方向W的一端侧即中枢侧A向另一端侧即前端侧B扩展。并且,无需控制机构等,能够通过本实施方式的驱血带10’、加压泵216以及气管30a的简单结构实现本发明的作用以及效果。

<驱血带的变形例(之五)>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之五)所涉及的驱血带的概略截面图。在图19中,(a)表示加压前的驱血带10’的状态,(b)表示处于加压状态的驱血带10’的状态。

如图19所示,驱血带10’具有例如沿驱血带10’的宽度方向划分的例如四个加压层11a~11d、以及能够卷绕在患者的作为被安装部位的臂上的带状的覆盖部件12。

如(a)所示,作为加压前的驱血带10’,四个加压层11a~11d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在邻接的加压层之间,即加压层11a与加压层11b之间、加压层11b与加压层11c之间以及加压层11c与加压层11d之间,具有沿驱血带10’的厚度方向重叠的区域OL。为了实现后面所述的作用,可以适当设定重叠的区域OL的面积。

如(b)所示,对于处于加压状态的驱血带10’,在邻接的加压层11a~11d之间,即,加压层11a与加压层11b之间、加压层11b与加压层11c之间以及加压层11c与加压层11d之间不产生间隙。

如果加压前的驱血带邻接的加压层之间不产生区域OL,例如在邻接的加压层之间不产生间隙的程度在驱血带配置加压层的情况下,成为加压状态的驱血带中邻接的加压层之间会产生间隙,有时会导致穿刺部血管的怒张不充分。对此,通过在邻接的加压层之间设置重叠的区域OL,可以使成为加压状态的驱血带10’在邻接的加压层之间不产生间隙。由此,能够可靠地进行穿刺部血管的怒张。

<追加驱血时的加压方法的变形例>

图20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追加驱血时的加压方法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20中,为了简化说明,以驱血带10’具有三个加压层11a~11c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根据本发明,如图20所示,在驱血带10’中构成为对从中枢侧A的加压层11a向患者前端侧B的加压层11b、11c依次加压。并且,追加驱血时,进行同样的加压。但是,追加驱血时,静脉中血液可能会从患者的靠近手侧向心脏侧流入。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追加驱血时,对于前端侧B的加压层11c,维持膨胀,并且大于追加驱血前的压力的适当值。由此,能够适当维持加压层11c的膨胀,能够防止追加驱血时静脉中血液从患者的靠近手侧向心脏侧流入。此外,为了防止追加驱血时静脉中血液从患者的靠近手侧向心脏侧流入,可以适当变更该情况下的变大的压力。

<其他>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应用。这些变形、应用的实施范围同样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均构成为驱血带实现的加压区域从驱血带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扩展,但是,也可以构成为驱血带实现的加压区域从驱血带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移动。例如,以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图2以及图3所示的驱血带10’为例,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依次对加压层11a~11e加压,最终所有的加压层11a~11e被加压,但是,也可以构成为首先对加压层11a加压,然后对加压层11b加压并将加压层11a排气,然后,直至加压层11e执行同样的的动作。

另外,在图1所示的驱血辅助装置1中,电磁阀217与排气阀218之间的流路218b与用于压力计测的流路223连接,但是,也可以是电磁阀217之前的流路、排气阀218之后的流路与用于压力计测的流路223连接。同样,在图10所示的驱血辅助装置1中,分支阀261与排气阀218之间的流路218b与用于压力计测的流路223连接,但是,也可以是分支阀261之前的流路、排气阀218之后的流路与用于压力计测的流路223连接。同样,在图12所示的驱血辅助装置1中,加压/减压分支泵410与电磁阀402之间的流路与用于压力计测的流路223连接,但是,也可以是电磁阀402之后的各个流路与用于压力计测的流路223连接。通过使电磁阀402之后的各个流路与用于压力计测的流路223连接,能够监视电磁阀402的封闭时的加压层因针孔等导致的泄漏。

另外,本发明特别是在进行初始血压测量时可以采用以下说明的心率控制加压/减压法。

心率控制加压/减压法从计测开始时计测科罗特科夫氏音,根据声音的间隔计测心率,如果心率快,则加快加压/减压速度从而缩短测量时间。如果心率慢,则通过血压可测量的减压/加压速度来调整压力。通过采用心率控制加压/减压法,如果是健康人,则能够高效、短时间地进行测量,影响较少。另外,考虑理论上存在测量精度较高(徐脉时)的效果。

本发明能够将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组合实施。例如,能够将图16~图20所示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组合实施,其实施的范围同样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附图标记说明

1:驱血辅助装置

10、10’:驱血带

11a~11e:加压层

12:覆盖部件

13、13a~13e:流体导入导出口

14b、14c:流路

20:控制装置

111:加压面

112:切口部

113:加压面

114:加压层

211:控制部

216:加压泵

217:电磁阀

219a:分支路

219b:流路

224:麦克风

301a~301e:加压/减压泵

401:加压/减压泵

402:电磁阀

511:加压部件

512:覆盖部件

513:加压面

514:切口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