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仪器仪表的便于调整型转运装置

一种用于仪器仪表的便于调整型转运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仪器仪表的转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仪器仪表的便于调整型转运装置。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灵活结构、能够方便的进行调整、具有防震措施的用于仪器仪表的便于调整型转运装置。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仪器仪表的便于调整型转运装置,包括有底座、龙门板、第一大套管、第二大套管、第一轴承、第一丝杆、第一螺母、倒凹形板、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等;龙门板位于底座的上方,龙门板与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相连接。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仪器仪表的便于调整型转运装置,具有灵活的结构,能够方便的进行调整,从而满足不同身高人员的使用,具有防震措施,在转运的过程中能够避免仪器仪表受到剧烈的震动,性能安全可靠。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905059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建海;

    申请/专利号CN201810616668.7

  • 发明设计人 华建海;

    申请日2018-06-15

  • 分类号B62B3/02(20060101);B62B5/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25300 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十源乡呈段村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7:49:3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7-10

    授权

    授权

  • 2020-07-03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62B3/02 登记生效日:2020061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80615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9-01-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2B3/02 申请日:201806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12-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仪器仪表的转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仪器仪表的便于调整型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仪器仪表是非常精密的一种器具或设备,其通常用于检出、测量、观察、计算各种物理量、物质成分和物性参数等,因此在对仪器仪表进行存放和转运时要十分小心,但是现有的用于仪器仪表的转运装置通常采用传统的固定结构,无法进行调整,难以满足不同身高人员的使用,同时现有的用于仪器仪表的转运装置不具有防震措施,在转运的过程中容易对仪器仪表造成剧烈的震动,影响仪器仪表的精度,对后续的工作造成严重的误导,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的损失。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具有灵活结构、能够方便的进行调整、具有防震措施的用于仪器仪表的便于调整型转运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用于仪器仪表的转运装置通常采用传统的固定结构,无法进行调整,难以满足不同身高人员的使用,同时现有的用于仪器仪表的转运装置不具有防震措施,在转运的过程中容易对仪器仪表造成剧烈的震动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灵活结构、能够方便的进行调整、具有防震措施的用于仪器仪表的便于调整型转运装置。

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仪器仪表的便于调整型转运装置,包括有底座、龙门板、第一大套管、第二大套管、第一轴承、第一丝杆、第一螺母、倒凹形板、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二丝杆、第二螺母、托板、第一升降杆、第一大弹簧、第二升降杆、第二大弹簧、第二轴承和旋转轮,龙门板位于底座的上方,龙门板与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相连接,底座顶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大套管,底座顶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大套管,第一轴承嵌设在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第一丝杆的下端与第一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一螺母套在第一丝杆上,第一螺母与第一丝杆螺纹连接,第一螺母嵌设在倒凹形板的中间位置,倒凹形板的左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第一滚轮为前后对称式设置,第一滚轮位于底座的左侧,倒凹形板的右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第二滚轮为前后对称式设置,第二滚轮位于底座的右侧,倒凹形板顶部的左侧开有第一大通孔,第一大套管的上端位于第一大通孔内,倒凹形板顶部的右侧开有第二大通孔,第二大套管的上端位于第二大通孔内,第一丝杆的上端连接有第二丝杆,第二螺母套在第二丝杆上,第二螺母与第二丝杆螺纹连接,第二螺母嵌设在托板的中间位置,托板顶部的左侧开有第一大凹槽,托板顶部的右侧开有第二大凹槽,托板底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升降杆,第一升降杆滑动式位于第一大套管内,第一大弹簧位于第一大套管内,第一大弹簧的上端与第一升降杆相接触,第一大弹簧的下端与底座相连接,托板底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升降杆,第二升降杆滑动式位于第二大套管内,第二大弹簧位于第二大套管内,第二大弹簧的上端与第二升降杆相接触,第二大弹簧的下端与底座相连接,第二轴承嵌设在龙门板顶部的中间位置,第二丝杆的上部与第二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旋转轮位于龙门板的上方,旋转轮与第二丝杆的上端相连接,倒凹形板和托板均位于龙门板内。

进一步,还包括有支架、第一连接板、大滑套、第一螺杆、第一导向杆和第一橡胶压板,支架位于第一大凹槽的左侧,支架的下端与托板顶部的左端相连接,第一连接板的左端与支架右侧壁的上端相连接,第一连接板的右端与龙门板的左侧壁相连接,大滑套的下部嵌设在第一连接板的中间位置,大滑套左侧壁的上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导向杆滑动式位于大滑套内,第一螺杆与第一导向杆相接触,第一导向杆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橡胶压板,第一橡胶压板位于第一大凹槽的正上方。

进一步,还包括有第二连接板、第二导向杆、第二螺杆和防尘罩,第二连接板的左端与龙门板右侧壁的上端相连接,第二连接板的右部开有导向孔,第二导向杆滑动式位于导向孔内,第二连接板的右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与第二导向杆相接触,第二导向杆的下端连接有防尘罩,防尘罩位于第二大凹槽的正上方。

进一步,还包括有第二橡胶压板、第一小弹簧和第二小弹簧,第二橡胶压板、第一小弹簧和第二小弹簧均位于防尘罩内,第一小弹簧和第二小弹簧均与第二橡胶压板的顶部相连接,第一小弹簧的上端和第二小弹簧的上端均与防尘罩顶部的下侧相连接,第二小弹簧位于第一小弹簧的右侧。

当工作人员需要对仪器仪表进行运送时,可以先对本发明进行调整,首先工作人员对旋转轮进行旋转,旋转轮带动第二丝杆和第一丝杆进行转动,第二丝杆和第一丝杆上的螺纹为反向设置,第二丝杆和第一丝杆分别带动第二螺母和第一螺母进行相向或相反转动,从而带动托板和倒凹形板进行相向或相反运动,调整本发明的高度位置,满足不同身高工作人员的使用,而且第一丝杆可以带动第一螺母进行向下运动,第一螺母通过倒凹形板带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进行向下移动,从而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与地面接触,底座与地面相脱离,从而可以通过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将本发明移动到需要的位置,工作人员可以将仪器仪表放到第一大凹槽和第二大凹槽内,第一大弹簧和第二大弹簧为仪器仪表的运输提供减震,使用方便。

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对第一导向杆向下进行按压,第一导向杆带动第一橡胶压板向下进行运动,第一橡胶压板向下将第一大凹槽内的仪器仪表压住,然后拧紧第一螺杆,能够对第一大凹槽内的仪器仪表更好的固定,防止仪器仪表转运过程中从第一大凹槽内向上跳出,固定更加牢靠,转运更加方便。

当仪器仪表需要密封防尘时,将仪器仪表放在第二大凹槽内,然后工作人员可以对第二导向杆向下进行按压,第二导向杆带动防尘罩向下进行运动,防尘罩向下将第二大凹槽盖住,然后拧紧第二螺杆,从而对第二大凹槽内的仪器仪表进行密封防尘。

当防尘罩将仪器仪表罩住后,第二橡胶压板能够对第二大凹槽内的仪器仪表更好的固定,防止仪器仪表移动过程中从第二大凹槽内向上跳出受到损坏,第一小弹簧和第二小弹簧为仪器仪表的运输提供减震,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仪器仪表的便于调整型转运装置,具有灵活的结构,能够方便的进行调整,从而满足不同身高人员的使用,具有防震措施,在转运的过程中能够避免仪器仪表受到剧烈的震动,性能安全可靠,容易生产制造,易于维护维修,生产制造和维护维修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支架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导向杆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橡胶压板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底座,2、龙门板,3、第一大套管,4、第二大套管,5、第一轴承,6、第一丝杆,7、第一螺母,8、倒凹形板,9、第一滚轮,10、第二滚轮,11、第二丝杆,12、第二螺母,13、托板,14、第一升降杆,15、第一大弹簧,16、第二升降杆,17、第二大弹簧,18、第二轴承,19、旋转轮,21、支架,22、第一连接板,23、大滑套,24、第一螺杆,25、第一导向杆,26、第一橡胶压板,31、第二连接板,32、第二导向杆,33、第二螺杆,34、防尘罩,41、第二橡胶压板,42、第一小弹簧,43、第二小弹簧,131、第一大凹槽,132、第二大凹槽,311、导向孔,801、第一大通孔,802、第二大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仪器仪表的便于调整型转运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座1、龙门板2、第一大套管3、第二大套管4、第一轴承5、第一丝杆6、第一螺母7、倒凹形板8、第一滚轮9、第二滚轮10、第二丝杆11、第二螺母12、托板13、第一升降杆14、第一大弹簧15、第二升降杆16、第二大弹簧17、第二轴承18和旋转轮19,龙门板2位于底座1的上方,龙门板2与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相连接,底座1顶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大套管3,底座1顶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大套管4,第一轴承5嵌设在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第一丝杆6的下端与第一轴承5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一螺母7套在第一丝杆6上,第一螺母7与第一丝杆6螺纹连接,第一螺母7嵌设在倒凹形板8的中间位置,倒凹形板8的左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9,第一滚轮9为前后对称式设置,第一滚轮9位于底座1的左侧,倒凹形板8的右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10,第二滚轮10为前后对称式设置,第二滚轮10位于底座1的右侧,倒凹形板8顶部的左侧开有第一大通孔801,第一大套管3的上端位于第一大通孔801内,倒凹形板8顶部的右侧开有第二大通孔802,第二大套管4的上端位于第二大通孔802内,第一丝杆6的上端连接有第二丝杆11,第二螺母12套在第二丝杆11上,第二螺母12与第二丝杆11螺纹连接,第二螺母12嵌设在托板13的中间位置,托板13顶部的左侧开有第一大凹槽131,托板13顶部的右侧开有第二大凹槽132,托板13底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升降杆14,第一升降杆14滑动式位于第一大套管3内,第一大弹簧15位于第一大套管3内,第一大弹簧15的上端与第一升降杆14相接触,第一大弹簧15的下端与底座1相连接,托板13底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升降杆16,第二升降杆16滑动式位于第二大套管4内,第二大弹簧17位于第二大套管4内,第二大弹簧17的上端与第二升降杆16相接触,第二大弹簧17的下端与底座1相连接,第二轴承18嵌设在龙门板2顶部的中间位置,第二丝杆11的上部与第二轴承18设置为过盈连接,旋转轮19位于龙门板2的上方,旋转轮19与第二丝杆11的上端相连接,倒凹形板8和托板13均位于龙门板2内。

实施例2

一种用于仪器仪表的便于调整型转运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座1、龙门板2、第一大套管3、第二大套管4、第一轴承5、第一丝杆6、第一螺母7、倒凹形板8、第一滚轮9、第二滚轮10、第二丝杆11、第二螺母12、托板13、第一升降杆14、第一大弹簧15、第二升降杆16、第二大弹簧17、第二轴承18和旋转轮19,龙门板2位于底座1的上方,龙门板2与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相连接,底座1顶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大套管3,底座1顶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大套管4,第一轴承5嵌设在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第一丝杆6的下端与第一轴承5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一螺母7套在第一丝杆6上,第一螺母7与第一丝杆6螺纹连接,第一螺母7嵌设在倒凹形板8的中间位置,倒凹形板8的左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9,第一滚轮9为前后对称式设置,第一滚轮9位于底座1的左侧,倒凹形板8的右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10,第二滚轮10为前后对称式设置,第二滚轮10位于底座1的右侧,倒凹形板8顶部的左侧开有第一大通孔801,第一大套管3的上端位于第一大通孔801内,倒凹形板8顶部的右侧开有第二大通孔802,第二大套管4的上端位于第二大通孔802内,第一丝杆6的上端连接有第二丝杆11,第二螺母12套在第二丝杆11上,第二螺母12与第二丝杆11螺纹连接,第二螺母12嵌设在托板13的中间位置,托板13顶部的左侧开有第一大凹槽131,托板13顶部的右侧开有第二大凹槽132,托板13底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升降杆14,第一升降杆14滑动式位于第一大套管3内,第一大弹簧15位于第一大套管3内,第一大弹簧15的上端与第一升降杆14相接触,第一大弹簧15的下端与底座1相连接,托板13底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升降杆16,第二升降杆16滑动式位于第二大套管4内,第二大弹簧17位于第二大套管4内,第二大弹簧17的上端与第二升降杆16相接触,第二大弹簧17的下端与底座1相连接,第二轴承18嵌设在龙门板2顶部的中间位置,第二丝杆11的上部与第二轴承18设置为过盈连接,旋转轮19位于龙门板2的上方,旋转轮19与第二丝杆11的上端相连接,倒凹形板8和托板13均位于龙门板2内。

还包括有支架21、第一连接板22、大滑套23、第一螺杆24、第一导向杆25和第一橡胶压板26,支架21位于第一大凹槽131的左侧,支架21的下端与托板13顶部的左端相连接,第一连接板22的左端与支架21右侧壁的上端相连接,第一连接板22的右端与龙门板2的左侧壁相连接,大滑套23的下部嵌设在第一连接板22的中间位置,大滑套23左侧壁的上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24,第一导向杆25滑动式位于大滑套23内,第一螺杆24与第一导向杆25相接触,第一导向杆25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橡胶压板26,第一橡胶压板26位于第一大凹槽131的正上方。

实施例3

一种用于仪器仪表的便于调整型转运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座1、龙门板2、第一大套管3、第二大套管4、第一轴承5、第一丝杆6、第一螺母7、倒凹形板8、第一滚轮9、第二滚轮10、第二丝杆11、第二螺母12、托板13、第一升降杆14、第一大弹簧15、第二升降杆16、第二大弹簧17、第二轴承18和旋转轮19,龙门板2位于底座1的上方,龙门板2与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相连接,底座1顶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大套管3,底座1顶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大套管4,第一轴承5嵌设在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第一丝杆6的下端与第一轴承5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一螺母7套在第一丝杆6上,第一螺母7与第一丝杆6螺纹连接,第一螺母7嵌设在倒凹形板8的中间位置,倒凹形板8的左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9,第一滚轮9为前后对称式设置,第一滚轮9位于底座1的左侧,倒凹形板8的右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10,第二滚轮10为前后对称式设置,第二滚轮10位于底座1的右侧,倒凹形板8顶部的左侧开有第一大通孔801,第一大套管3的上端位于第一大通孔801内,倒凹形板8顶部的右侧开有第二大通孔802,第二大套管4的上端位于第二大通孔802内,第一丝杆6的上端连接有第二丝杆11,第二螺母12套在第二丝杆11上,第二螺母12与第二丝杆11螺纹连接,第二螺母12嵌设在托板13的中间位置,托板13顶部的左侧开有第一大凹槽131,托板13顶部的右侧开有第二大凹槽132,托板13底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升降杆14,第一升降杆14滑动式位于第一大套管3内,第一大弹簧15位于第一大套管3内,第一大弹簧15的上端与第一升降杆14相接触,第一大弹簧15的下端与底座1相连接,托板13底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升降杆16,第二升降杆16滑动式位于第二大套管4内,第二大弹簧17位于第二大套管4内,第二大弹簧17的上端与第二升降杆16相接触,第二大弹簧17的下端与底座1相连接,第二轴承18嵌设在龙门板2顶部的中间位置,第二丝杆11的上部与第二轴承18设置为过盈连接,旋转轮19位于龙门板2的上方,旋转轮19与第二丝杆11的上端相连接,倒凹形板8和托板13均位于龙门板2内。

还包括有支架21、第一连接板22、大滑套23、第一螺杆24、第一导向杆25和第一橡胶压板26,支架21位于第一大凹槽131的左侧,支架21的下端与托板13顶部的左端相连接,第一连接板22的左端与支架21右侧壁的上端相连接,第一连接板22的右端与龙门板2的左侧壁相连接,大滑套23的下部嵌设在第一连接板22的中间位置,大滑套23左侧壁的上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24,第一导向杆25滑动式位于大滑套23内,第一螺杆24与第一导向杆25相接触,第一导向杆25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橡胶压板26,第一橡胶压板26位于第一大凹槽131的正上方。

还包括有第二连接板31、第二导向杆32、第二螺杆33和防尘罩34,第二连接板31的左端与龙门板2右侧壁的上端相连接,第二连接板31的右部开有导向孔311,第二导向杆32滑动式位于导向孔311内,第二连接板31的右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33,第二螺杆33与第二导向杆32相接触,第二导向杆32的下端连接有防尘罩34,防尘罩34位于第二大凹槽132的正上方。

实施例4

一种用于仪器仪表的便于调整型转运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座1、龙门板2、第一大套管3、第二大套管4、第一轴承5、第一丝杆6、第一螺母7、倒凹形板8、第一滚轮9、第二滚轮10、第二丝杆11、第二螺母12、托板13、第一升降杆14、第一大弹簧15、第二升降杆16、第二大弹簧17、第二轴承18和旋转轮19,龙门板2位于底座1的上方,龙门板2与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相连接,底座1顶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大套管3,底座1顶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大套管4,第一轴承5嵌设在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第一丝杆6的下端与第一轴承5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一螺母7套在第一丝杆6上,第一螺母7与第一丝杆6螺纹连接,第一螺母7嵌设在倒凹形板8的中间位置,倒凹形板8的左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9,第一滚轮9为前后对称式设置,第一滚轮9位于底座1的左侧,倒凹形板8的右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10,第二滚轮10为前后对称式设置,第二滚轮10位于底座1的右侧,倒凹形板8顶部的左侧开有第一大通孔801,第一大套管3的上端位于第一大通孔801内,倒凹形板8顶部的右侧开有第二大通孔802,第二大套管4的上端位于第二大通孔802内,第一丝杆6的上端连接有第二丝杆11,第二螺母12套在第二丝杆11上,第二螺母12与第二丝杆11螺纹连接,第二螺母12嵌设在托板13的中间位置,托板13顶部的左侧开有第一大凹槽131,托板13顶部的右侧开有第二大凹槽132,托板13底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升降杆14,第一升降杆14滑动式位于第一大套管3内,第一大弹簧15位于第一大套管3内,第一大弹簧15的上端与第一升降杆14相接触,第一大弹簧15的下端与底座1相连接,托板13底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升降杆16,第二升降杆16滑动式位于第二大套管4内,第二大弹簧17位于第二大套管4内,第二大弹簧17的上端与第二升降杆16相接触,第二大弹簧17的下端与底座1相连接,第二轴承18嵌设在龙门板2顶部的中间位置,第二丝杆11的上部与第二轴承18设置为过盈连接,旋转轮19位于龙门板2的上方,旋转轮19与第二丝杆11的上端相连接,倒凹形板8和托板13均位于龙门板2内。

还包括有支架21、第一连接板22、大滑套23、第一螺杆24、第一导向杆25和第一橡胶压板26,支架21位于第一大凹槽131的左侧,支架21的下端与托板13顶部的左端相连接,第一连接板22的左端与支架21右侧壁的上端相连接,第一连接板22的右端与龙门板2的左侧壁相连接,大滑套23的下部嵌设在第一连接板22的中间位置,大滑套23左侧壁的上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24,第一导向杆25滑动式位于大滑套23内,第一螺杆24与第一导向杆25相接触,第一导向杆25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橡胶压板26,第一橡胶压板26位于第一大凹槽131的正上方。

还包括有第二连接板31、第二导向杆32、第二螺杆33和防尘罩34,第二连接板31的左端与龙门板2右侧壁的上端相连接,第二连接板31的右部开有导向孔311,第二导向杆32滑动式位于导向孔311内,第二连接板31的右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33,第二螺杆33与第二导向杆32相接触,第二导向杆32的下端连接有防尘罩34,防尘罩34位于第二大凹槽132的正上方。

还包括有第二橡胶压板41、第一小弹簧42和第二小弹簧43,第二橡胶压板41、第一小弹簧42和第二小弹簧43均位于防尘罩34内,第一小弹簧42和第二小弹簧43均与第二橡胶压板41的顶部相连接,第一小弹簧42的上端和第二小弹簧43的上端均与防尘罩34顶部的下侧相连接,第二小弹簧43位于第一小弹簧42的右侧。

当工作人员需要对仪器仪表进行运送时,可以先对本发明进行调整,首先工作人员对旋转轮19进行旋转,旋转轮19带动第二丝杆11和第一丝杆6进行转动,第二丝杆11和第一丝杆6上的螺纹为反向设置,第二丝杆11和第一丝杆6分别带动第二螺母12和第一螺母7进行相向或相反转动,从而带动托板13和倒凹形板8进行相向或相反运动,调整本发明的高度位置,满足不同身高工作人员的使用,而且第一丝杆6可以带动第一螺母7进行向下运动,第一螺母7通过倒凹形板8带动第一滚轮9和第二滚轮10进行向下移动,从而第一滚轮9和第二滚轮10与地面接触,底座1与地面相脱离,从而可以通过第一滚轮9和第二滚轮10将本发明移动到需要的位置,工作人员可以将仪器仪表放到第一大凹槽131和第二大凹槽132内,第一大弹簧15和第二大弹簧17为仪器仪表的运输提供减震,使用方便。

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对第一导向杆25向下进行按压,第一导向杆25带动第一橡胶压板26向下进行运动,第一橡胶压板26向下将第一大凹槽131内的仪器仪表压住,然后拧紧第一螺杆24,能够对第一大凹槽131内的仪器仪表更好的固定,防止仪器仪表转运过程中从第一大凹槽131内向上跳出,固定更加牢靠,转运更加方便。

当仪器仪表需要密封防尘时,将仪器仪表放在第二大凹槽132内,然后工作人员可以对第二导向杆32向下进行按压,第二导向杆32带动防尘罩34向下进行运动,防尘罩34向下将第二大凹槽132盖住,然后拧紧第二螺杆33,从而对第二大凹槽132内的仪器仪表进行密封防尘。

当防尘罩34将仪器仪表罩住后,第二橡胶压板41能够对第二大凹槽132内的仪器仪表更好的固定,防止仪器仪表移动过程中从第二大凹槽132内向上跳出受到损坏,第一小弹簧42和第二小弹簧43为仪器仪表的运输提供减震,使用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