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表面金属铜修饰氯化亚铜/泡沫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表面金属铜修饰氯化亚铜/泡沫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涉及氯化亚铜/泡沫镍复合材料的制备,尤其涉及表面金属铜修饰氯化亚铜/泡沫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将剪裁好的泡沫镍NF分别用丙酮、无水乙醇、去离子水超声处理,然后浸泡在去离子水中待用;将氯化铜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并将其低温保存30min,再将洗好的NF放入静置2h,取出用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清洗,常温下干燥得到CuCl/NF;再将CuCl/NF通过10%H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902341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810855956.8

  • 发明设计人 施伟东;尉兵;肖立松;张正媛;

    申请日2018-07-31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12013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30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7:46: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6-26

    授权

    授权

  • 2019-01-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25B11/03 申请日:201807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12-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涉及氯化亚铜/泡沫镍(CuCl/NF)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表面金属铜修饰氯化亚铜/泡沫镍(Cu@CuCl/NF)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化石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CO2已经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如何减少大气中CO2含量已经成为现阶段重要课题。近年来,电催化领域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通过电化学还原CO2生成人类需要的燃料,这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想法。但是电化学还原CO2常伴随竞争反应,即析氢反应(HER)的进行,特别是在以水溶液为电解液的体系中,为了有效克服竞争反应,对电催剂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迄今,在用于电化学还原CO2的催化剂中,金属Cu是被研究最广泛的一种。因为金属Cu是在液态电解质中唯一可以将CO2还原为多种烃类,如:甲烷、乙烯等产物的金属单质。但是其相对较低的活性和电流密度、较高的过电位、快速失活以及较差的产物选择性,都不可避免地限制了这类材料的实际应用。

近年来,为了提高Cu基电催化剂的性能,许多修饰该类催化剂的方法相继产生,如:氧化处理、将体相电极纳米化、电沉积、调控电极表面形态及粗糙度等;其中调控电极表面形态及粗糙度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其电流效率。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对CuCl/NF材料采用煅烧法,通过调控煅烧温度,原位还原得到Cu@CuCl/NF复合材料电极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表面金属铜修饰氯化亚铜/泡沫镍(Cu@CuCl/NF)复合材料电极的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

一种表面金属铜修饰氯化亚铜/泡沫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剪裁好的泡沫镍(NF)先后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超声30min,再以去离子水超声3次,浸泡在去离子水中待用;

B、以去离子水配制质量浓度为7.5~9.5>2溶液,即溶液A,低温静置30min,优选质量浓度为8.5>2溶液;

C、将预处理后的泡沫镍(NF)置于溶液A中低温静置2h后,取出泡沫镍(NF),用去离子水及无水乙醇分别浸泡三次,常温干燥得到CuCl/NF;

D、将CuCl/NF置于半封闭的瓷舟中并转移至程序升温管式炉内,通入10 % H2/Ar混合气于150℃~300℃煅烧0.5h~1.5h,得到Cu@CuCl/NF复合材料,优选200>

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步骤A所述剪裁好的NF尺寸为1 cm×1 cm;NF在去离子水中超声的时间为20min/次。

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步骤B所述低温为5 ℃。

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步骤C所述低温为5 ℃。

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得的表面金属铜修饰氯化亚铜/泡沫镍复合材料,为二维纳米片状结构,表面形成了单质Cu纳米颗粒。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将本发明所制得的表面金属铜修饰氯化亚铜/泡沫镍复合材料用作电极,电化学还原溶液中CO2

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产物进行结构形貌分析,利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恒电流电解测试(P-t)进行电化学活性实验,通过分析LSV曲线、P-t曲线以初步评估其电化学还原溶液中CO2活性及稳定性。

不同煅烧温度下Cu@CuCl/NF-X复合材料电极的电化学活性实验:

(1)配制浓度为0.1>3溶液,密封并置于暗处;

(2)采取CHI660E电化学工作站(上海辰华仪器有限公司)在三电极体系中对样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以铂片为对电极,银/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所制得的复合材料为工作电极。在通饱和CO2或通饱和N2的0.1>3电解液中采用LSV法以及P-t测试对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

有益效果

本发明操作工艺简单易行、反应时间短、易于工业化实施;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Cu@CuCl/NF复合材料电极用作电化学还原溶液中CO2时,显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活性和稳定性;所制得复合材料电极原料廉价易得、无毒、符合环境友好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1、2、3和5所制备样品的XRD谱图,其中横坐标为衍射角(2θ),单位为度(º),纵坐标为衍射强度(Intensity),单位为cps。

图2、本发明实施例1、2、3和5所制备样品的SEM照片。

图3、本发明实施例3所制备样品的TEM照片以及HR-TEM照片。

图4、本发明实施例1-5所制备样品以及NF的LSV曲线图以及实施例3所制备样品的P-t曲线图,其中(a)和(c)的实验条件是样品在通饱和CO2下进行的,(b)的实验条件是本发明实施例3所制备样品分别在通饱和CO2和通饱和N2下进行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对比试验,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剪裁好的尺寸为1 cm×1 cm的NF分别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超声30分钟,之后用去离子水超声3次,每次20分钟,最后浸泡在去离子水中待用。

步骤2:以去离子水配制质量浓度为8.5>2溶液,即溶液A,将溶液A所在烧杯转移至温度设置为5>

步骤3:将浸泡在去离子水中待用的NF至于溶液A中并继续于冰箱中5 ℃下静置2小时,之后将NF取出并用去离子水以及无水乙醇分别浸泡3次,最后常温下干燥得到CuCl/NF复合材料。

实施例2

一种表面金属铜修饰氯化亚铜/泡沫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剪裁好的尺寸为1 cm×1 cm的NF分别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超声30分钟,之后用去离子水超声3次,每次20分钟,最后浸泡在去离子水中待用。

步骤2:以去离子水配制质量浓度为8.5>2溶液,即溶液A,将溶液A所在烧杯转移至温度设置为5>

步骤3:将浸泡在去离子水中待用的NF至于溶液A中并继续于冰箱中5 ℃下静置2小时,之后将NF取出并用去离子水以及无水乙醇分别浸泡3次,最后常温下干燥得到CuCl/NF复合材料。

步骤4:将CuCl/NF复合材料置于半封闭的瓷舟中并转移至程序升温管式炉内,通过10 % H2/Ar混合气于150>

实施例3

一种表面金属铜修饰氯化亚铜/泡沫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剪裁好的尺寸为1 cm×1 cm的NF分别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超声30分钟,之后用去离子水超声3次,每次20分钟,最后浸泡在去离子水中待用。

步骤2:以去离子水配制质量浓度为8.5>2溶液,即溶液A,将溶液A所在烧杯转移至温度设置为5>

步骤3:将浸泡在去离子水中待用的NF至于溶液A中并继续于冰箱中5 ℃下静置2小时,之后将NF取出并用去离子水以及无水乙醇分别浸泡3次,最后常温下干燥得到CuCl/NF复合材料。

步骤4:将CuCl/NF复合材料置于半封闭的瓷舟中并转移至程序升温管式炉内,通过10 % H2/Ar混合气于200>

实施例4

一种表面金属铜修饰氯化亚铜/泡沫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剪裁好的尺寸为1 cm×1 cm的NF分别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超声30分钟,之后用去离子水超声3次,每次20分钟,最后浸泡在去离子水中待用。

步骤2:以去离子水配制质量浓度为8.5>2溶液,即溶液A,将溶液A所在烧杯转移至温度设置为5>

步骤3:将浸泡在去离子水中待用的NF至于溶液A中并继续于冰箱中5 ℃下静置2小时,之后将NF取出并用去离子水以及无水乙醇分别浸泡3次,最后常温下干燥得到CuCl/NF复合材料。

步骤4:将CuCl/NF复合材料置于半封闭的瓷舟中并转移至程序升温管式炉内,通过10 % H2/Ar混合气于250>

实施例5

一种表面金属铜修饰氯化亚铜/泡沫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剪裁好的尺寸为1 cm×1 cm的NF分别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超声30分钟,之后用去离子水超声3次,每次20分钟,最后浸泡在去离子水中待用。

步骤2:以去离子水配制质量浓度为8.5>2溶液,即溶液A,将溶液A所在烧杯转移至温度设置为5>

步骤3:将浸泡在去离子水中待用的NF至于溶液A中并继续于冰箱中5 ℃下静置2小时,之后将NF取出并用去离子水以及无水乙醇分别浸泡3次,最后常温下干燥得到CuCl/NF复合材料。

步骤4:将CuCl/NF复合材料置于半封闭的瓷舟中并转移至程序升温管式炉内,通过10 % H2/Ar混合气于300>

不同煅烧温度下Cu@CuCl/NF-X复合材料电极的电化学活性实验:

从图1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所制备样品主要存在NF的衍射峰(PDF#70-0989)、CuCl的衍射峰(PDF#77-1996)和少量的(Ni(OH)2(NiOOH).167).857衍射峰(PDF#89-7111);而实施例2、3和5所制备样品中NF、CuCl以及(Ni(OH)2(NiOOH).167).857的衍射峰逐渐减弱,同时,单质Cu的衍射峰(PDF#03-1015)逐渐显现出。

从图2a-2d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2、3和5所制备样品为纳米片状材料。

从图3a中可以看出实施例3所制备样品具有二维纳米片结构;从图3b中可以看出实施例3所制备样品表面很好的形成了单质Cu纳米颗粒。

从图4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5所制备样品具有优异的电化学还原CO2活性;尤其是本发明实施例3所制备样品的电化学还原CO2活性最好,在-0.3>-2;P-t测试也表明了本发明实施例3所制备样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