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滨水生态旅游景观设施

一种滨水生态旅游景观设施

摘要

一种滨水生态旅游景观设施,包括景观池,景观池的前面开口,景观池的顶面固定连接引水渠的下端,引水渠与景观池为一体结构,景观池的内壁背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种植台,景观池的内壁背面固定连接基柱的背面,基柱与景观池的中心线共线,基柱的前面开设盲孔,盲孔与基柱的中心线共线,盲孔的背面开设宽距螺孔,宽距螺孔的背面开设柱形槽,宽距螺孔分别同时与盲孔、柱形槽内部相通,且盲孔、宽距螺孔和柱形槽的中心线均共线,柱形槽内设有活塞。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机械结构实现水流喷射,日常运行完全不需任何能源,更加节能环保,还能够在本发明一侧设置照片打印机,游客能够将手机与照片打印机连接,即时实现照片打印。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84271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1810628318.2

  • 发明设计人 刘钰佳;

    申请日2018-06-19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董建娜

  • 地址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桃源大道100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7:20:0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6-05

    授权

    授权

  • 2018-12-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B3/00 申请日:201806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11-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滨水生态旅游景观设施。

背景技术

天气较热时,人们比较喜欢到滨水区游玩以消暑。城市滨水设施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城市景观的重要凝聚点和传承体,它作为景观的物化存在,离不开对本市区内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而现有的滨水生态旅游景观设施大多只作为摆设物存在,并无实际作用,未能将水资源与其他用途组合起来使用,水资源的利用率低,且增加了景观设施的建设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滨水生态旅游景观设施,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滨水生态旅游景观设施,包括景观池,景观池的前面开口,景观池的顶面固定连接引水渠的下端,引水渠与景观池为一体结构,景观池的内壁背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种植台,景观池的内壁背面固定连接基柱的背面,基柱与景观池的中心线共线,基柱的前面开设盲孔,盲孔与基柱的中心线共线,盲孔的背面开设宽距螺孔,宽距螺孔的背面开设柱形槽,宽距螺孔分别同时与盲孔、柱形槽内部相通,且盲孔、宽距螺孔和柱形槽的中心线均共线,柱形槽内设有活塞,活塞的外周与柱形槽的内壁接触配合,且活塞能够沿柱形槽前后滑动,活塞的前面通过轴承连接宽距螺杆的后端,宽距螺杆从宽距螺孔内穿过且与之螺纹配合,宽距螺杆的前端通过轴承连接柱形座的背面,柱形座位于盲孔内,且柱形座能够沿盲孔前后滑动,柱形座的背面固定连接弹簧的前端,弹簧的后端固定连接盲孔的背面,宽距螺杆从弹簧内穿过,基柱的外周背部固定连接数个L型管的一端,L型管的另一端均朝前且分别固定安装喷头,L型管均匀分布于基柱的外周,L型管均与柱形槽内部相通,L型管内分别固定安装单向阀,基柱的外周背部固定连接数个进水管的一端,每相邻两个L型管之间设有一个进水管,进水管均与柱形槽内部相通,进水管内分别固定安装单向阀;景观池的前面底部固定安装支架,支架的前面底部通过扭簧连接摆杆的后端,摆杆的前端固定安装软触球,摆杆的前端固定连接线绳的一端,线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柱形座的前侧底部,线绳处于紧绷状态。

如上所述的一种滨水生态旅游景观设施,所述的喷头分为普通喷头和雾化喷头,普通喷头和雾化喷头间隔设置在基柱的外周。

如上所述的一种滨水生态旅游景观设施,所述的支架为L型结构,支架的水平板两侧分别开设插槽,插槽的内端分别固定连接拉簧的一端,拉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插杆的一端,插杆的外周分别与对应的插槽的内壁接触配合,且插杆能够分别沿对应的插槽滑动,插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倒L型板的水平板一侧,支架的竖直板的前面底部通过扭簧连接摆杆的后端,支架的竖直板的前面底部开设通孔,线绳从通孔内穿过。

如上所述的一种滨水生态旅游景观设施,所述的景观池的前面底部固定连接伸缩杆的后端,伸缩杆的前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安装支架。

如上所述的一种滨水生态旅游景观设施,所述的支架的竖直板的前面顶部开设螺孔,螺孔的背面与外界相通,螺孔内穿过一根螺栓,螺栓与螺孔螺纹配合,螺栓的前端通过轴承连接C型板的背面,C型板的开口朝前,C型板的顶面与支架的水平板底面接触配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滨水生态旅游景观设施,所述的景观池的内壁底部通过轮架和轴承安装线轮,基柱的底部前后两侧分别通过轮架和轴承安装同样的线轮,线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线轮后固定连接柱形座的前侧底部。

如上所述的一种滨水生态旅游景观设施,所述的倒L型板的竖直板内侧分别开设凹槽,凹槽的内侧和前后两侧均与外界相通。

如上所述的一种滨水生态旅游景观设施,所述的基柱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连接板的顶面,连接板的底面分别固定连接景观池的内壁底部两侧,连接板的前面均与景观池的前面平齐。

如上所述的一种滨水生态旅游景观设施,所述的种植台的前面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挡板的背面,挡板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同时与景观池的内壁固定连接,挡板的内侧开设数个溢水孔,溢水孔的内侧均与景观池内部相通。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引水渠将河流或其他水源内的水引入景观池内,游客先将手机固定在支架上,并将手机调至相机模式,通过手动翻折摆杆确认使软触球是否能够与快门键接触,调节手机的位置使软触球能够与快门键接触,然后游客跨到基柱前面,即实际使用时的顶面,然后游客站到柱形座的前面,在重力作用下,柱形座向后移动,柱形座能够带动宽距螺杆向后移动,宽距螺杆与宽距螺孔螺纹配合,从而使得宽距螺杆边向后移动边转动,能够带动活塞沿柱形槽向后移动,柱形槽内的水通过L型管进入喷头内,继而通过喷头喷出,同时,柱形座向后移动时能够拉动线绳,线绳能够带动摆杆向上翻折,能够使软触球的外周与手机快门键接触,从而完成拍照动作,当游客离开柱形座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柱形座向前移动,从而带动活塞向前移动,景观池内的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柱形槽内。本发明通过宽距螺孔和宽距螺杆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活塞以较慢的速度移动,从而使得喷头持续喷水,喷头环绕在基柱外围,游客处于基柱上,能够使游客体验到广场喷泉的乐趣,喷头喷出的一部分水能够进入种植台内,从而能够保证种植台内具有足够的水量,以保证植株正常生长,植株能够改善种植台内水的水质,且随着喷头的喷射,种植台内的水能够溢入景观池内,进而与水源交互,能够改善景观水源的水质,植株分别位于基柱即游客两侧,游客站在柱形座上,随着柱形座向盲孔内移动,在此期间内,游客能够摆出拍照姿势,直至软触球与快门键接触,从而完成拍照,能够同时使游客和植株处于同一张照片内,游客既能够体验到游玩的乐趣,又能够将游玩画面保存下来,尤其适用于喜欢独自旅游的游客,且由于本发明毗邻水源,且喷头喷水能够使本发明周围空气中的小水滴数量增多,在阳光照射下,极易出现彩虹,拍照时很大概率能够捕捉到具有彩虹的图像,进一步增强照片的美感,能够吸引游客,增加景区客流量,从而能够提升景区的经济收入,本发明柱形座的前面采用防滑设计,以免游客滑到受伤,还能够在景观池的内增设LED彩灯,增强本发明在夜晚时的美感,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机械结构实现水流喷射,日常运行完全不需任何能源,更加节能环保,还能够在本发明一侧设置照片打印机,游客能够将手机与照片打印机连接,即时实现照片打印,能够作为滨水景区的特色大力发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的放大图;图3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的Ⅱ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3的B向视图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滨水生态旅游景观设施,如图所示,包括景观池1,景观池1的前面开口,景观池1的顶面固定连接引水渠2的下端,引水渠2的上端与水源相通,引水渠2与景观池1为一体结构,景观池1的内壁背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种植台3,种植台3上能够种植水生植物。种植台3完全位于景观池1内,景观池1的内壁背面固定连接基柱4的背面,基柱4与景观池1的中心线共线,基柱4的前面开设盲孔5,盲孔5与基柱4的中心线共线,盲孔5的背面开设宽距螺孔6,宽距螺孔6的背面开设柱形槽7,宽距螺孔6分别同时与盲孔5、柱形槽7内部相通,且盲孔5、宽距螺孔6和柱形槽7的中心线均共线,柱形槽7内设有活塞8,活塞8的外周与柱形槽7的内壁接触配合,且活塞8能够沿柱形槽7前后滑动,活塞8的前面通过轴承连接宽距螺杆9的后端,宽距螺杆9从宽距螺孔6内穿过且与之螺纹配合,宽距螺杆9的前端通过轴承连接柱形座10的背面,柱形座10位于盲孔5内,且柱形座10能够沿盲孔5前后滑动,柱形座10的背面固定连接弹簧11的前端,弹簧11的后端固定连接盲孔5的背面,宽距螺杆9从弹簧11内穿过,弹簧11的直径大于宽距螺孔6的直径,基柱4的外周背部固定连接数个L型管12的一端,L型管12的另一端均朝前且分别固定安装喷头13,L型管12均匀分布于基柱4的外周,L型管12均与柱形槽7内部相通,L型管12内分别固定安装单向阀,基柱4的外周背部固定连接数个进水管14的一端,每相邻两个L型管12之间设有一个进水管14,进水管14均与柱形槽7内部相通,进水管14内分别固定安装单向阀;景观池1的前面底部固定安装支架15,支架15的前面底部通过扭簧连接摆杆16的后端,摆杆16的前端固定安装软触球17,摆杆16的前端固定连接线绳18的一端,线绳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柱形座10的前侧底部,线绳18处于紧绷状态。本发明通过引水渠2将河流或其他水源内的水引入景观池1内,游客先将手机固定在支架15上,并将手机调至相机模式,通过手动翻折摆杆16确认使软触球17是否能够与快门键接触,调节手机的位置使软触球17能够与快门键接触,然后游客跨到基柱1前面,即实际使用时的顶面,然后游客站到柱形座10的前面,在重力作用下,柱形座10向后移动,柱形座10能够带动宽距螺杆9向后移动,宽距螺杆9与宽距螺孔6螺纹配合,从而使得宽距螺杆9边向后移动边转动,能够带动活塞8沿柱形槽7向后移动,柱形槽7内的水通过L型管12进入喷头13内,继而通过喷头13喷出,同时,柱形座10向后移动时能够拉动线绳18,线绳18能够带动摆杆16向上翻折,能够使软触球17的外周与手机快门键接触,从而完成拍照动作,当游客离开柱形座10时,在弹簧11的弹力作用下,柱形座10向前移动,从而带动活塞8向前移动,景观池1内的水通过进水管14进入柱形槽7内。本发明通过宽距螺孔6和宽距螺杆9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活塞8以较慢的速度移动,从而使得喷头13持续喷水,喷头13环绕在基柱4外围,游客处于基柱1上,能够使游客体验到广场喷泉的乐趣,喷头13喷出的一部分水能够进入种植台3内,从而能够保证种植台3内具有足够的水量,以保证植株正常生长,植株能够改善种植台3内水的水质,且随着喷头13的喷射,种植台3内的水能够溢入景观池1内,进而与水源交互,能够改善景观水源的水质,植株分别位于基柱4即游客两侧,游客站在柱形座10上,随着柱形座10向盲孔5内移动,在此期间内,游客能够摆出拍照姿势,直至软触球17与快门键接触,从而完成拍照,能够同时使游客和植株处于同一张照片内,游客既能够体验到游玩的乐趣,又能够将游玩画面保存下来,尤其适用于喜欢独自旅游的游客,且由于本发明毗邻水源,且喷头13喷水能够使本发明周围空气中的小水滴数量增多,在阳光照射下,极易出现彩虹,拍照时很大概率能够捕捉到具有彩虹的图像,进一步增强照片的美感,能够吸引游客,增加景区客流量,从而能够提升景区的经济收入,本发明柱形座10的前面采用防滑设计,以免游客滑到受伤,还能够在景观池1的内增设LED彩灯,增强本发明在夜晚时的美感,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机械结构实现水流喷射,日常运行完全不需任何能源,更加节能环保,还能够在本发明一侧设置照片打印机,游客能够将手机与照片打印机连接,即时实现照片打印,能够作为滨水景区的特色大力发展。

具体而言,为了提升照片的美感,本实施例所述的喷头13分为普通喷头和雾化喷头,普通喷头和雾化喷头间隔设置在基柱4的外周。该结构能够使基柱4周围空气中悬浮的小水滴数量增多,从而便于形成彩虹景观,游客在使用本发明时,能够很大概率的用手机捕捉到具有彩虹的镜头,能够提升照片的美感。

具体的,为了便于对游客的手机进行固定,本实施例所述的支架15为L型结构,支架15的水平板两侧分别开设插槽19,插槽19的内端分别固定连接拉簧20的一端,拉簧20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插杆21的一端,插杆21的外周分别与对应的插槽19的内壁接触配合,且插杆21能够分别沿对应的插槽19滑动,插杆21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倒L型板22的水平板一侧,支架15的竖直板的前面底部通过扭簧连接摆杆16的后端,支架15的竖直板的前面底部开设通孔23,线绳18从通孔23内穿过。游客将倒L型板22拉开后将手机放置在支架15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软触球17朝上,手机底面与支架15的竖直板前面接触配合,拉簧20始终给予插杆21拉力,使插杆21向插槽19内运动,能够带动倒L型板22向支架15运动,手机两侧分别同时与对应的倒L型板22的竖直板内侧紧密接触配合,从而能够使手机固定在支架15上,以免手机掉落给游客造成损失;线绳18从通孔23内穿过,能够避免线绳18被柱形座10扯动时刮到游客手机,从而进一步增强支架15的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调节支架15,本实施例所述的景观池1的前面底部固定连接伸缩杆24的后端,伸缩杆24具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能够使伸缩杆24调节至任意长度后固定,伸缩杆24的前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安装支架15。该结构能够调节支架15的角度,从而使手机的拍摄角度更广,游客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调节。

更进一步的,不同手机的拍照快门键的位置不同,软触球17可能无法触碰快门键,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所述的支架15的竖直板的前面顶部开设螺孔25,螺孔25的背面与外界相通,螺孔25内穿过一根螺栓26,螺栓26与螺孔25螺纹配合,螺栓26的前端通过轴承连接C型板27的背面,C型板27的开口朝前,C型板27的顶面与支架15的水平板底面接触配合。游客通过转动螺栓26,螺栓26与螺孔25螺纹配合,此时支架15的位置是固定的,从而使得螺栓26边转动边前后移动,C型板27的顶面与支架15的水平板底面接触,使得C型板27无法随螺栓26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C型板27能够前后移动,从而能够调节手机的位置,以便于软触球17能够触碰到所有机型的快门键,适用范围更广。

更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景观池1的内壁底部通过轮架和轴承安装线轮28,基柱4的底部前后两侧分别通过轮架和轴承安装同样的线轮28,线绳18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线轮28后固定连接柱形座10的前侧底部。该结构能够使线绳18的路径更加规整,美观性更强,从而避免线绳18对游客所拍摄的照片造成影响。

更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倒L型板22的竖直板内侧分别开设凹槽29,凹槽29的内侧和前后两侧均与外界相通。手机的两侧能够分别同时位于对应的凹槽29内,通过两个凹槽29对手机进行限制,能够进一步增强手机在支架15上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游客登上基柱4,本实施例所述的基柱4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连接板30的顶面,连接板30的底面分别固定连接景观池1的内壁底部两侧,连接板30的前面均与景观池1的前面平齐。游客能够通过其中一个连接板30登上基柱4,然后通过另一个连接板30离开,能够便于游客登上基柱4,也便于管理游客,使游客更有序的登上基柱4。

更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控制景观池1内的水量,本实施例所述的种植台3的前面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挡板31的背面,挡板31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同时与景观池1的内壁固定连接,挡板31的内侧开设数个溢水孔32,溢水孔32的内侧均与景观池1内部相通。挡板31、种植台3和景观池1内壁之间种植水生植物,能够保证种植台3具有合适的水量,水量过多时,水能够通过溢水孔32流入景观池1内,既能够避免种植台3水量过少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又能够避免水量过多导致水面没过植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