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医疗防围观救护车

一种医疗防围观救护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基础设施,尤其涉及一种医疗防围观救护车。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医护人员一个良好的处理环境、对围观人群进行驱散、能够保护病人的一种医疗防围观救护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医疗防围观救护车,包括有救护车等;救护车内侧壁的顶部设有驱动装置,救护车顶部安装有警示装置,救护车的右侧安装有展开装置,展开装置上设有防护布套,防护布套的底部设有矩形框体,防护布套套在展开装置的外侧。本发明通过驱动装置、警示装置和展开装置进行相互配合,将防护布套展开,使医护人员对病人的救治更好的进行,达到了提供医护人员一个良好的处理环境、对围观人群进行驱散、能够保护病人的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69322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昌浩牛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710964802.8

  • 发明设计人 邱钰洁;

    申请日2017-10-17

  • 分类号A61G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30038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红谷中大道1568号红谷凯旋商业办综公楼及商业六301-14室(第3层)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4:34: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5-12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G3/00 登记生效日:2020042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71017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9-08-20

    授权

    授权

  • 2019-08-16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G3/00 登记生效日:20190729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71017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8-03-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G3/00 申请日:201710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2-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基础设施,尤其涉及一种医疗防围观救护车。

背景技术

医疗中文解释:1.医治,2.疾病的治疗。中华医史几千年,而这个字眼是在近几十年才出现,其实这是为了与国际接轨而新生的字眼,之前大多使用治疗。然而医疗也包含保健内容。

在人身意外事故发生时,救护人员在现场的初步处理显得尤为重要,而传统的救护车在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救治时,由于圆的特性围观人群会自然的围成一圈而对救援造成阻碍,拖延救援时间、同时围观群众多,空气浑浊、现场的环境复杂,无法实施良好的救援,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警示围观人群、为病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为医生在处理病情时更加稳定的医疗防围观救护车。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不能够驱散围观人群、现场环境复杂、空气条件差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医护人员一个良好的处理环境、对围观人群进行驱散、能够保护病人的一种医疗防围观救护车。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医疗防围观救护车,包括有救护车、驱动装置、警示装置、防护布套、展开装置和矩形框体,救护车内侧壁的顶部设有驱动装置,救护车顶部安装有警示装置,救护车的右侧安装有展开装置,展开装置上设有防护布套,防护布套的底部设有矩形框体,防护布套套在展开装置的外侧。

优选地,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一滑轨、第一滑块、固定板、第一支杆、滚轴、电机、齿轮和齿条,救护车的内侧壁顶部水平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底部水平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前侧开有凹槽,第一滑轨的右侧设有电机,电机安装在救护车的内侧壁顶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齿轮,救护车的内侧壁顶部的右侧竖直连接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底部设有与凹槽配合的滚轴,滚轴位于凹槽内,固定板的顶部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

优选地,警示装置包括有第二支杆、小皮带轮、大皮带轮、平皮带、凸轮、支架、第一弹簧和敲击块,救护车的顶部竖直连接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位于电机的正上方,第二支杆上设有小皮带轮,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大皮带轮,小皮带轮和大皮带轮之间绕有平皮带,小皮带轮的前侧安装有凸轮,第二支杆的右侧竖直设有支架,支架的左侧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左端均连接有与凸轮配合的敲击块。

优选地,展开装置包括有第二滑轨、第二滑块、第一电动绕线轮、第一拉线、剪式升降架、第三滑轨、第三滑块和第二弹簧,固定板的前侧水平设有第二滑轨,防护布套位于第二滑轨底部的左右两侧,第二滑轨的左右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轨底部的中间安装有第一电动绕线轮,第一电动绕线轮上绕有第一拉线,第一拉线的两端分别与左右侧的第二滑块相连接,左右侧的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的左右两端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左右侧的第二滑块上铰接连接有剪式升降架,矩形框体的前侧水平连接有第三滑轨,第三滑轨的左右侧均滑动是设有第三滑块,剪式升降架的底部与左右侧的第三滑块铰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通风装置,固定板顶部的右侧安装有通风装置,通风装置包括有透明盖板、第四滑轨、第四滑块、第二电动绕线轮、第二拉线和第三弹簧,固定板顶部的右侧开有通孔,通孔上盖有两块透明盖板,透明盖板的左右侧均水平向里的设有第四滑轨,第四滑轨上均设有两个第四滑块,前后侧的第四滑块分别与透明盖板的左右两端连接,右侧的第四滑轨的中部安装有第二电动绕线轮,第二电动绕线轮上绕有第二拉线,第二拉线的两端分别与右侧的第四滑块靠近第二电动绕线轮的一端相连接,右侧第四滑块与右侧的第四滑轨的两端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簧。

优选地,还包括有进出装置,防护布套的右侧面安装有进出装置,进出装置包括有固定框架、门和魔术贴,防护布套的右侧面设有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上设有门,门的右侧设有可固定在防护布套上的魔术贴,门上均匀设有多个通风孔。

优选地,还包括与照明灯,固定板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照明灯。

优选地,还包括有保护箱,救护车的顶部设有保护箱,保护箱盖在警示装置上。

优选地,还包括有行程开关,第一滑轨底部的两端均设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与电机之间有电路连接。

工作原理:需要对围观人群进行驱散时,将救护车驱动到病人的前方,启动驱动装置工作,驱动装置工作带动警示装置对围观人群进行提醒,同时驱动装置带动展开装置工作,展开装置工作将防护布套进行展开,展开完毕后矩形框体接触到地面并将病人盖住,这样即可形成由防护布套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空间,这样即可有效防止围观人群对病人的伤害。

因为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一滑轨、第一滑块、固定板、第一支杆、滚轴、电机、齿轮和齿条,救护车的内侧壁顶部水平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底部水平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前侧开有凹槽,第一滑轨的右侧设有电机,电机安装在救护车的内侧壁顶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齿轮,救护车的内侧壁顶部的右侧竖直连接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底部设有与凹槽配合的滚轴,滚轴位于凹槽内,固定板的顶部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当救护车停在病人前方后,启动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警示装置工作,警示装置工作对围观人员进行警示,齿轮同时带动齿条向右移动,齿条向右移动带动第一滑轨向右侧移动,第一滑轨向右侧滑动带动展开装置工作,展开装置工作将防护布套充分展开并对病人进行遮挡,将病人遮挡完毕后关闭电机即可,当操作完成后重新控制电机带动本发明复位后即可关闭电机。

因为警示装置包括有第二支杆、小皮带轮、大皮带轮、平皮带、凸轮、支架、第一弹簧和敲击块,救护车的顶部竖直连接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位于电机的正上方,第二支杆上设有小皮带轮,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大皮带轮,小皮带轮和大皮带轮之间绕有平皮带,小皮带轮的前侧安装有凸轮,第二支杆的右侧竖直设有支架,支架的左侧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左端均连接有与凸轮配合的敲击块。电机工作带动大皮带轮工作,大皮带轮转动通过平皮带带动小皮带轮转动,小皮带轮转动带动凸轮转动,当凸轮的大头接触到敲击块时,敲击块向右移动使第一弹簧压缩,敲击块在凸轮的敲击下振动发声,当凸轮的大头转动到不与敲击块接触时,敲击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力下复位,如此电机工作不断带动凸轮接触并敲击敲击块,这样即可在救护过程中不断对围观的人群进行提醒。

因为展开装置包括有第二滑轨、第二滑块、第一电动绕线轮、第一拉线、剪式升降架、第三滑轨、第三滑块和第二弹簧,固定板的前侧水平设有第二滑轨,防护布套位于第二滑轨底部的左右两侧,第二滑轨的左右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轨底部的中间安装有第一电动绕线轮,第一电动绕线轮上绕有第一拉线,第一拉线的两端分别与左右侧的第二滑块相连接,左右侧的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的左右两端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左右侧的第二滑块上铰接连接有剪式升降架,矩形框体的前侧水平连接有第三滑轨,第三滑轨的左右侧均滑动是设有第三滑块,剪式升降架的底部与左右侧的第三滑块铰接。电机通过齿轮带动固定板向右移动,固定板将展开装置伸出救护车外后启动第一电动绕线轮收拉线,第一电动绕线轮收拉线拉动左右侧的第二滑块沿着第二滑轨的中部滑动,第二滑块向中间滑动使剪式升降架的夹角变小,剪式升降架带动第三滑块沿着第三滑轨向第三滑轨的中间滑动,同时第三滑轨向下移动,第三滑轨向下移动带动矩形框体向下移动,矩形框体向下移动带动防护布套向下移动,当矩形框体下降到接触地面后即可关闭第一电动绕线轮停止绕线工作,这样即可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防止围观群众对病人的二次损伤。

因为还包括有通风装置,固定板顶部的右侧安装有通风装置,通风装置包括有透明盖板、第四滑轨、第四滑块、第二电动绕线轮、第二拉线和第三弹簧,固定板顶部的右侧开有通孔,通孔上盖有两块透明盖板,透明盖板的左右侧均水平向里的设有第四滑轨,第四滑轨上均设有两个第四滑块,前后侧的第四滑块分别与透明盖板的左右两端连接,右侧的第四滑轨的中部安装有第二电动绕线轮,第二电动绕线轮上绕有第二拉线,第二拉线的两端分别与右侧的第四滑块靠近第二电动绕线轮的一端相连接,右侧第四滑块与右侧的第四滑轨的两端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簧。将病人维护在防护布套的稳定环境后,可启动第二电动绕线轮放第二拉线,第四滑块在第三弹簧的拉力下向第四滑轨的前后两侧滑动,第四滑块向两侧滑动带动透明盖板向前后两侧滑动,透明盖板向前后两侧滑动至不再盖住通孔后关闭第二电动绕线轮,这样即可进行通风操作,当不需要通风操作时重新启动第二电动绕线轮将透明盖板完全盖住通孔后即可关闭第二电动绕线轮。

因为还包括有进出装置,防护布套的右侧面安装有进出装置,进出装置包括有固定框架、门和魔术贴,防护布套的右侧面设有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上设有门,门的右侧设有可固定在防护布套上的魔术贴,门上均匀设有多个通风孔。将魔术贴打开后医护人员即可将门打开进入到由防护布套的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环境,通风孔也可更好的保持环境的稳定。

因为还包括与照明灯,固定板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照明灯。当防护布套内的光线较暗时,可启动照明灯即可对形成一个相对光亮的环境。

因为还包括有保护箱,救护车的顶部设有保护箱,保护箱盖在警示装置上。保护箱可对警示装置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因为还包括有行程开关,第一滑轨底部的两端均设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与电机之间有电路连接。当电机带动第一滑块向右侧滑动并接触到右侧的行程开关时,电机自动关闭,此时展开装置完全伸出救护车外,即可使展开装置工作,当第一滑块向左移动接触到左侧的行程开关时电机关闭,此时本发明复位。

(3)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驱动装置、警示装置和展开装置进行相互配合,将防护布套展开,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医疗救护环境,使医护人员对病人的救治更好的进行,达到了提供医护人员一个良好的处理环境、对围观人群进行驱散、能够保护病人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驱动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警示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展开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通风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通风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进出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照明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救护车,2-驱动装置,21-第一滑轨,22-第一滑块,23-固定板,24-凹槽,25-第一支杆,26-滚轴,27-电机,28-齿轮,29-齿条,3-警示装置,31-第二支杆,32-小皮带轮,33-大皮带轮,34-平皮带,35-凸轮,36-支架,37-第一弹簧,38-敲击块,4-防护布套,5-展开装置,51-第二滑轨,52-第二滑块,53-第一电动绕线轮,54-第一拉线,55-剪式升降架,56-第三滑轨,57-第三滑块,58-第二弹簧,6-矩形框体,7-通风装置,71-通孔,72-透明盖板,73-第四滑轨,74-第四滑块,75-第二电动绕线轮,76-第二拉线,77-第三弹簧,8-进出装置,81-固定框架,82-门,83-魔术贴,84-通风孔,9-照明灯,10-保护箱,11-行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医疗防围观救护车,如图1-10所示,包括有救护车1、驱动装置2、警示装置3、防护布套4、展开装置5和矩形框体6,救护车1内侧壁的顶部设有驱动装置2,救护车1顶部安装有警示装置3,救护车1的右侧安装有展开装置5,展开装置5上设有防护布套4,防护布套4的底部设有矩形框体6,防护布套4套在展开装置5的外侧。

实施例2

一种医疗防围观救护车,如图1-10所示,包括有救护车1、驱动装置2、警示装置3、防护布套4、展开装置5和矩形框体6,救护车1内侧壁的顶部设有驱动装置2,救护车1顶部安装有警示装置3,救护车1的右侧安装有展开装置5,展开装置5上设有防护布套4,防护布套4的底部设有矩形框体6,防护布套4套在展开装置5的外侧。

驱动装置2包括有第一滑轨21、第一滑块22、固定板23、第一支杆25、滚轴26、电机27、齿轮28和齿条29,救护车1的内侧壁顶部水平设有第一滑轨21,第一滑轨21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22,第一滑块22的底部水平连接有固定板23,固定板23的前侧开有凹槽24,第一滑轨21的右侧设有电机27,电机27安装在救护车1的内侧壁顶部,电机27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齿轮28,救护车1的内侧壁顶部的右侧竖直连接有第一支杆25,第一支杆25的底部设有与凹槽24配合的滚轴26,滚轴26位于凹槽24内,固定板23的顶部设有与齿轮28啮合的齿条29。

实施例3

一种医疗防围观救护车,如图1-10所示,包括有救护车1、驱动装置2、警示装置3、防护布套4、展开装置5和矩形框体6,救护车1内侧壁的顶部设有驱动装置2,救护车1顶部安装有警示装置3,救护车1的右侧安装有展开装置5,展开装置5上设有防护布套4,防护布套4的底部设有矩形框体6,防护布套4套在展开装置5的外侧。

驱动装置2包括有第一滑轨21、第一滑块22、固定板23、第一支杆25、滚轴26、电机27、齿轮28和齿条29,救护车1的内侧壁顶部水平设有第一滑轨21,第一滑轨21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22,第一滑块22的底部水平连接有固定板23,固定板23的前侧开有凹槽24,第一滑轨21的右侧设有电机27,电机27安装在救护车1的内侧壁顶部,电机27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齿轮28,救护车1的内侧壁顶部的右侧竖直连接有第一支杆25,第一支杆25的底部设有与凹槽24配合的滚轴26,滚轴26位于凹槽24内,固定板23的顶部设有与齿轮28啮合的齿条29。

警示装置3包括有第二支杆31、小皮带轮32、大皮带轮33、平皮带34、凸轮35、支架36、第一弹簧37和敲击块38,救护车1的顶部竖直连接有第二支杆31,第二支杆31位于电机27的正上方,第二支杆31上设有小皮带轮32,电机27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大皮带轮33,小皮带轮32和大皮带轮33之间绕有平皮带34,小皮带轮32的前侧安装有凸轮35,第二支杆31的右侧竖直设有支架36,支架36的左侧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37,第一弹簧37的左端均连接有与凸轮35配合的敲击块38。

实施例4

一种医疗防围观救护车,如图1-10所示,包括有救护车1、驱动装置2、警示装置3、防护布套4、展开装置5和矩形框体6,救护车1内侧壁的顶部设有驱动装置2,救护车1顶部安装有警示装置3,救护车1的右侧安装有展开装置5,展开装置5上设有防护布套4,防护布套4的底部设有矩形框体6,防护布套4套在展开装置5的外侧。

驱动装置2包括有第一滑轨21、第一滑块22、固定板23、第一支杆25、滚轴26、电机27、齿轮28和齿条29,救护车1的内侧壁顶部水平设有第一滑轨21,第一滑轨21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22,第一滑块22的底部水平连接有固定板23,固定板23的前侧开有凹槽24,第一滑轨21的右侧设有电机27,电机27安装在救护车1的内侧壁顶部,电机27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齿轮28,救护车1的内侧壁顶部的右侧竖直连接有第一支杆25,第一支杆25的底部设有与凹槽24配合的滚轴26,滚轴26位于凹槽24内,固定板23的顶部设有与齿轮28啮合的齿条29。

警示装置3包括有第二支杆31、小皮带轮32、大皮带轮33、平皮带34、凸轮35、支架36、第一弹簧37和敲击块38,救护车1的顶部竖直连接有第二支杆31,第二支杆31位于电机27的正上方,第二支杆31上设有小皮带轮32,电机27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大皮带轮33,小皮带轮32和大皮带轮33之间绕有平皮带34,小皮带轮32的前侧安装有凸轮35,第二支杆31的右侧竖直设有支架36,支架36的左侧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37,第一弹簧37的左端均连接有与凸轮35配合的敲击块38。

展开装置5包括有第二滑轨51、第二滑块52、第一电动绕线轮53、第一拉线54、剪式升降架55、第三滑轨56、第三滑块57和第二弹簧58,固定板23的前侧水平设有第二滑轨51,防护布套4位于第二滑轨51底部的左右两侧,第二滑轨51的左右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52,第二滑轨51底部的中间安装有第一电动绕线轮53,第一电动绕线轮53上绕有第一拉线54,第一拉线54的两端分别与左右侧的第二滑块52相连接,左右侧的第二滑块52与第二滑轨51的左右两端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58,左右侧的第二滑块52上铰接连接有剪式升降架55,矩形框体6的前侧水平连接有第三滑轨56,第三滑轨56的左右侧均滑动是设有第三滑块57,剪式升降架55的底部与左右侧的第三滑块57铰接。

还包括有通风装置7,固定板23顶部的右侧安装有通风装置7,通风装置7包括有透明盖板72、第四滑轨73、第四滑块74、第二电动绕线轮75、第二拉线76和第三弹簧77,固定板23顶部的右侧开有通孔71,通孔71上盖有两块透明盖板72,透明盖板72的左右侧均水平向里的设有第四滑轨73,第四滑轨73上均设有两个第四滑块74,前后侧的第四滑块74分别与透明盖板72的左右两端连接,右侧的第四滑轨73的中部安装有第二电动绕线轮75,第二电动绕线轮75上绕有第二拉线76,第二拉线76的两端分别与右侧的第四滑块74靠近第二电动绕线轮75的一端相连接,右侧第四滑块74与右侧的第四滑轨73的两端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簧77。

还包括有进出装置8,防护布套4的右侧面安装有进出装置8,进出装置8包括有固定框架81、门82和魔术贴83,防护布套4的右侧面设有固定框架81,固定框架81上设有门82,门82的右侧设有可固定在防护布套4上的魔术贴83,门82上均匀设有多个通风孔84。

还包括与照明灯9,固定板23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照明灯9。

还包括有保护箱10,救护车1的顶部设有保护箱10,保护箱10盖在警示装置3上。

还包括有行程开关11,第一滑轨21底部的两端均设有行程开关11,行程开关11与电机27之间有电路连接。

工作原理:需要对围观人群进行驱散时,将救护车1驱动到病人的前方,启动驱动装置2工作,驱动装置2工作带动警示装置3对围观人群进行提醒,同时驱动装置2带动展开装置5工作,展开装置5工作将防护布套4进行展开,展开完毕后矩形框体6接触到地面并将病人盖住,这样即可形成由防护布套4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空间,这样即可有效防止围观人群对病人的伤害。

因为驱动装置2包括有第一滑轨21、第一滑块22、固定板23、第一支杆25、滚轴26、电机27、齿轮28和齿条29,救护车1的内侧壁顶部水平设有第一滑轨21,第一滑轨21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22,第一滑块22的底部水平连接有固定板23,固定板23的前侧开有凹槽24,第一滑轨21的右侧设有电机27,电机27安装在救护车1的内侧壁顶部,电机27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齿轮28,救护车1的内侧壁顶部的右侧竖直连接有第一支杆25,第一支杆25的底部设有与凹槽24配合的滚轴26,滚轴26位于凹槽24内,固定板23的顶部设有与齿轮28啮合的齿条29。当救护车1停在病人前方后,启动电机27带动齿轮28转动,齿轮28转动带动警示装置3工作,警示装置3工作对围观人员进行警示,齿轮28同时带动齿条29向右移动,齿条29向右移动带动第一滑轨21向右侧移动,第一滑轨21向右侧滑动带动展开装置5工作,展开装置5工作将防护布套4充分展开并对病人进行遮挡,将病人遮挡完毕后关闭电机27即可,当操作完成后重新控制电机27带动本发明复位后即可关闭电机27。

因为警示装置3包括有第二支杆31、小皮带轮32、大皮带轮33、平皮带34、凸轮35、支架36、第一弹簧37和敲击块38,救护车1的顶部竖直连接有第二支杆31,第二支杆31位于电机27的正上方,第二支杆31上设有小皮带轮32,第二电机27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大皮带轮33,小皮带轮32和大皮带轮33之间绕有平皮带34,小皮带轮32的前侧安装有凸轮35,第二支杆31的右侧竖直设有支架36,支架36的左侧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37,第一弹簧37的左端均连接有与凸轮35配合的敲击块38。电机27工作带动大皮带轮33工作,大皮带轮33转动通过平皮带34带动小皮带轮32转动,小皮带轮32转动带动凸轮35转动,当凸轮35的大头接触到敲击块38时,敲击块38向右移动使第一弹簧37压缩,敲击块38在凸轮35的敲击下振动发声,当凸轮35的大头转动到不与敲击块38接触时,敲击块38在第一弹簧37的作用力下复位,如此电机27工作不断带动凸轮35接触并敲击敲击块38,这样即可在救护过程中不断对围观的人群进行提醒。

因为展开装置5包括有第二滑轨51、第二滑块52、第一电动绕线轮53、第一拉线54、剪式升降架55、第三滑轨56、第三滑块57和第二弹簧58,固定板23的前侧水平设有第二滑轨51,防护布套4位于第二滑轨51底部的左右两侧,第二滑轨51的左右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52,第二滑轨51底部的中间安装有第一电动绕线轮53,第一电动绕线轮53上绕有第一拉线54,第一拉线54的两端分别与左右侧的第二滑块52相连接,左右侧的第二滑块52与第二滑轨51的左右两端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58,左右侧的第二滑块52上铰接连接有剪式升降架55,矩形框体6的前侧水平连接有第三滑轨56,第三滑轨56的左右侧均滑动是设有第三滑块57,剪式升降架55的底部与左右侧的第三滑块57铰接。电机27通过齿轮28带动固定板23向右移动,固定板23将展开装置5伸出救护车1外后启动第一电动绕线轮53收拉线,第一电动绕线轮53收拉线拉动左右侧的第二滑块52沿着第二滑轨51的中部滑动,第二滑块52向中间滑动使剪式升降架55的夹角变小,剪式升降架55带动第三滑块57沿着第三滑轨56向第三滑轨56的中间滑动,同时第三滑轨56向下移动,第三滑轨56向下移动带动矩形框体6向下移动,矩形框体6向下移动带动防护布套4向下移动,当矩形框体6下降到接触地面后即可关闭第一电动绕线轮53停止绕线工作,这样即可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防止围观群众对病人的二次损伤。

因为还包括有通风装置7,固定板23顶部的右侧安装有通风装置7,通风装置7包括有透明盖板72、第四滑轨73、第四滑块74、第二电动绕线轮75、第二拉线76和第三弹簧77,固定板23顶部的右侧开有通孔71,通孔71上盖有两块透明盖板72,透明盖板72的左右侧均水平向里的设有第四滑轨73,第四滑轨73上均设有两个第四滑块74,前后侧的第四滑块74分别与透明盖板72的左右两端连接,右侧的第四滑轨73的中部安装有第二电动绕线轮75,第二电动绕线轮75上绕有第二拉线76,第二拉线76的两端分别与右侧的第四滑块74靠近第二电动绕线轮75的一端相连接,右侧第四滑块74与右侧的第四滑轨73的两端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簧77。将病人维护在防护布套4的稳定环境后,可启动第二电动绕线轮75放第二拉线76,第四滑块74在第三弹簧77的拉力下向第四滑轨73的前后两侧滑动,第四滑块74向两侧滑动带动透明盖板72向前后两侧滑动,透明盖板72向前后两侧滑动至不再盖住通孔71后关闭第二电动绕线轮75,这样即可进行通风操作,当不需要通风操作时重新启动第二电动绕线轮75将透明盖板72完全盖住通孔71后即可关闭第二电动绕线轮75。

因为还包括有进出装置8,防护布套4的右侧面安装有进出装置8,进出装置8包括有固定框架81、门82和魔术贴83,防护布套4的右侧面设有固定框架81,固定框架81上设有门82,门82的右侧设有可固定在防护布套4上的魔术贴83,门82上均匀设有多个通风孔84。将魔术贴83打开后医护人员即可将门82打开进入到由防护布套4的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环境,通风孔84也可更好的保持环境的稳定。

因为还包括与照明灯9,固定板23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照明灯9。当防护布套4内的光线较暗时,可启动照明灯9即可对形成一个相对光亮的环境。

因为还包括有保护箱10,救护车1的顶部设有保护箱10,保护箱10盖在警示装置3上。保护箱10可对警示装置3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因为还包括有行程开关11,第一滑轨21底部的两端均设有行程开关11,行程开关11与电机27之间有电路连接。当电机27带动第一滑块22向右侧滑动并接触到右侧的行程开关11时,电机27自动关闭,此时展开装置5完全伸出救护车1外,即可使展开装置5工作,当第一滑块22向左移动接触到左侧的行程开关11时电机27关闭,此时本发明复位。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