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用于前盖的集成式行人保护装置的铰接设备

具有用于前盖的集成式行人保护装置的铰接设备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铰接设备(1),具有集成式行人保护装置,包括盖侧的紧固装置(4),其通过具有限动杆(50)的连杆装置(5)与车身侧的紧固装置(6)铰接地连接,盖侧的紧固装置具有上铰接部)和耦合器件(41),车身侧的紧固装置具有至少一个锁定器件(60),其接合在耦合器件处并将前盖在正常运行状态中锁定或在碰撞的情况下借助于烟火致动器解锁,安排烟火致动器使得烟火致动器接合在锁定器件和限动杆处,烟火致动器具有壳体,在壳体内容纳可轴向移动的活塞杆(90)及触发活塞杆的点火设备,活塞杆具有自由端,自由端铰接在锁定器件处,壳体具有外端(93),外端与活塞杆(90)的自由端(91)对置并铰接在限动杆(50)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65085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保时捷股份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710605389.6

  • 发明设计人 T·策施提茨基;

    申请日2017-07-24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汪勤

  • 地址 德国斯图加特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4:26: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8-16

    授权

    授权

  • 2018-03-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0R21/38 申请日:201707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2-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铰接设备,该铰接设备具有用于机动车辆的车身的前盖的集成式行人保护装置,该铰接设备包括盖侧的紧固装置,该盖侧的紧固装置通过具有限动杆/止动杆(Anschlaglenker)的连杆装置与车身侧的紧固装置铰接地连接,其中该盖侧的紧固装置具有上铰接部和耦合器件,该车身侧的紧固装置具有至少一个锁定器件,该锁定器件接合在该耦合器件处并且在正常运行状态中将该前盖锁定或在碰撞的情况下借助于一个烟火致动器解锁,其中以如下方式安排该烟火致动器,使得该烟火致动器接合在该锁定器件和该限动杆处。

背景技术

从现有技术中以不同实施方式已知具有集成的、主动的行人保护装置的铰接设备。这些铰接设备用于在碰撞行人的情况下竖起机动车辆的前盖,以便由此减小行人受伤的危险。

例如从DE 10 2011 056 844 A1已知一种具有集成的、主动的行人保护装置的铰接设备。该铰接设备具有两个闭合元件,这些闭合元件在机动车辆的正常运行状态中将该前盖与该车身锁定。该前盖还借助于四连杆装置与该车身铰接地连接。在碰撞行人的情况下,借助于致动器首先以如下方式致动锁定器件,使得释放该第一闭合元件并且该四连杆装置能够竖起该前盖。随后释放该第二闭合元件,使得该前盖在其后缘处进一步向上提升,以便确保该撞击防护。通过使该致动器直接通过该锁定元件作用于该四连杆装置,在竖立时该前盖的后缘产生不利的速度曲线,该速度曲线尤其在该竖立运动结束时具有较高的速度,这导致该前盖的不利的振动。

从未预先公开的DE 20 2015 120 287.5已知一种开篇所述类型的铰接设备。在该烟火致动器的安装位置中,尤其在该锁定器件的区域中,该铰接设备需要相对较大的构造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所属类型的铰接设备,该铰接设备在该烟火致动器的安装位置中需要较小的构造空间。

该目的的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种开篇所述类型的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所述特征的铰接设备。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本发明的有利改进。

一种根据本发明的铰接设备的特征在于,该烟火致动器具有壳体,在该壳体内部容纳有能轴向移动的活塞杆以及用于触发该活塞杆的点火设备,其中,该活塞杆具有自由端,该自由端铰接在该锁定器件处,该壳体具有外端,该外端与该活塞杆的该自由端相对置并且铰接在该限动杆处。因为该致动器以如下方式形成,使得该致动器接合在该锁定器件处并且在该限动杆处(优选地直接),可以以有利的方式在该前盖的后缘处提供该竖立运动的速度曲线,该速度曲线在该竖立运动开始时具有十分大的速度并且在该竖立运动结束时具有十分小的速度。通过根据本发明将该活塞杆的自由端铰接在该锁定器件处并且将该致动器的壳体的、对置的外端铰接在该限动杆处,在该铰接点的区域产生构造空间上的优点,在该铰接点处,该活塞杆铰接在该车身侧的紧固装置的锁定器件上。

在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提出,该点火设备在该壳体内部安置在所述外端附近。因此提供一种安排,在该安排中,该点火设备在该壳体内部始终安排在“上部”并且该活塞杆的自由端与之相反始终安排在“下部”。

在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提出,该点火设备具有至少一个点火线缆,该点火线缆在外端的区域中从该烟火致动器的壳体中引出。通过这些措施例如可以避免瓶颈或者该至少一个点火线缆的线缆出口与设置在该锁定器件附近的端壁的碰撞。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存在如下可能性:该铰接设备包括车身侧的第一止挡元件和车身侧的第二止挡元件,其中,该第一止挡元件与该锁定器件相关联并且该第二止挡元件与该连杆装置的限动杆相关联。通过该措施以及与在该锁定器件与该限动杆之间的烟火致动器的安排的组合,可以以有利的方式有效避免在该前盖的竖立运动结束时不利的盖件振动。

以如下方式产生有利的实施方式:该连杆装置具有上部连杆、中间连杆以及下部连杆,该上部连杆借助于第一末端铰接在该车身处并且借助于第二末端铰接在该耦合器件处;该中间连杆借助于第一末端铰接在该上部连杆处并且借助于第二末端铰接在该限动杆处;该下部连杆借助于第一末端铰接在该车身处并且借助于第二末端铰接在该耦合器件处。

在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提出,以如下方式安排该中间连杆和该限动杆,使其构成曲杆装置,在正常运行状态中,该曲杆装置成角度地用其由该中间连杆的该第二末端构成的铰接点在该锁定元件的方向上指向。

优选地,该锁定器件可以构造为钩形元件。在触发致动器(其活塞杆直接作用于该钩形元件上)后,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取消该前盖的闭合位置。

在另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提出,该第二止挡元件实施为变形元件或具有额定断裂点。在碰撞行人的情况下,通过该措施可以设定该前盖的限定的柔性/弯曲性。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通过以下的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将变得清楚。附图示出

图1示出了用于机动车辆车身的前盖的铰接设备在该前盖的闭合位置中的示意性简化的侧视图,

图2示出了在激活该铰接设备的烟火致动器之后的根据图1的铰接设备,

图3示出了在中间位置中的根据图1的铰接设备,

图4示出了在完全伸出的位置中的根据图1的铰接设备,

图5示出了在负载情况下根据图1的铰接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在其中示出了铰接设备1的示意性侧视图,该铰接设备具有用于机动车辆的、在此仅部分示出的车身3的前盖2的集成式行人保护装置。在该图示中,前盖2位于闭合位置中。未进一步详细示出的机动车辆的行驶方向在该图示中通过箭头FR表示。

铰接设备1包括盖侧的紧固装置4,该紧固装置在此处示出的实施例中包括安装在前盖2的底侧处的上铰接部40以及耦合器件41。盖侧的紧固装置4通过连杆装置5与车身侧的紧固装置6铰接地耦合。在此示出的实施例中,车身侧的紧固装置6具有锁定器件60,该锁定器件可枢转地支承在车身3处并且在当前情况下实施为钩形元件。在前盖2的闭合位置中,耦合器件41以本身已知的方式接合到形成为钩形器件的锁定器件60中并且由此将前盖2锁定在其闭合位置中。

连杆装置5具有支承在车身2处的限动杆50、上部连杆51、中间连杆52以及下部连杆53。在此,上部连杆51借助于第一末端510铰接在车身6处并且借助于第二末端511铰接在耦合器件41处。中间连杆52借助于第一末端520铰接在上部连杆51处并且借助于第二末端521铰接在限动杆50处。下部连杆53借助于第一末端530铰接在车身3处并且借助于第二末端531铰接在耦合器件41处。

铰接设备1还具有安装在车身3处的两个止挡元件7、8。第一止挡元件7与具有锁定器件60的车身侧的紧固装置6相关联,并且在当前情况下形成为变形元件的第二止挡元件8与连杆装置5的限动杆50相关联。

此外,该铰接设备包括烟火致动器9,以如下方式安排该烟火致动器,使其接合在锁定器件6和限动杆50处。烟火致动器9具有壳体92,在该壳体内部容纳有可以在轴向方向上移动的活塞杆90。活塞杆90借助于自由端91铰接在锁定器件6处。烟火致动器9的壳体92具有与活塞杆90的自由端91对置的外端93。壳体92在外端93的区域中铰接在限动杆50处。在壳体92内部,在此不能明确辨认的点火设备安置在外端93附近。该点火设备具有至少一个点火线缆10,该点火线缆在外端93的区域中从烟火致动器9的壳体92中引出。点火设备为此能够确保烟火致动器9的较少的触发时间以激活活塞杆90的轴向运动。

通过将活塞杆90的自由端91铰接在锁定器件60处并且将壳体92的对置的外端93铰接在限动杆50处,在该铰接点的周围产生构造空间上的优点,在该铰接点处,活塞杆90铰接在锁定器件60处。该点火设备始终位于活塞杆90的上部。通过前述措施例如可以在锁定器件6的附近避免瓶颈,以及避免该至少一个点火线缆10的线缆出口与设置在该区域中的端壁的碰撞。

如在图1中可以看出的,中间连杆52和限动杆50以如下方式形成并且以如下方式彼此耦合,使其构成曲杆装置,该曲杆装置在前盖2的闭合位置中为成角度的并且用其由中间连杆52的第二末端521构成的铰接点在锁定元件6的方向上指向。

在检测到碰撞行人的情况下,烟火致动器9的点火设备点火时,活塞杆90在轴向方向上向外移动。通过中间连杆52和限动杆50构成曲杆装置,通过该点火设备的点火实现触发烟火致动器9,由此引入活塞杆90的轴向运动,首先是锁定元件60的枢转运动并且因此解锁前盖2。如在图2中可以看出的,锁定元件60在此以如下方式枢转,使得该锁定元件在第一止挡元件7处止挡并且在其处支撑。

在图3所示的铰接设备1的中间位置中,致动器9的活塞杆90的进一步轴向运动现在实现限动杆50的枢转运动,使得该曲杆装置朝上死点位置的方向上移动。在此,前盖2同样向上移动,并且转移至在图4中示出的行人保护位置。在此,限动杆50位于第二止挡元件8处。由中间连杆52和该限动杆50构成的曲杆装置锁定在上死点位置中。

在图5中最终示出该负载情况,其中,行人碰撞到前盖2并且前盖2弯曲,使得可以防止行人严重受伤。在此在当前实施例中提出,限动杆50可以朝第二止挡元件8的方向上继续移动。这能够由此实现:第二止挡元件8实施为变形元件并且能够相应地变形。在一个替代性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止挡元件8也可以具有额定断裂点。因此,在碰撞行人的情况下,在此提出的铰接设备1能够以有利的方式实现限动杆50的偏转运动并且实现前盖2的挠曲。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