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N‑甲基吩噻嗪添加剂的电解液及其制备的锂氧气电池

基于N‑甲基吩噻嗪添加剂的电解液及其制备的锂氧气电池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N‑甲基吩噻嗪添加剂的电解液,包括质子惰性的有机溶剂,N‑甲基吩噻嗪(MPT)添加剂以及电解质锂盐,其中,N‑甲基吩噻嗪的结构式如下: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46495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710483459.5

  • 发明设计人 何平;周豪慎;冯宁宁;程铸;

    申请日2017-06-22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李广

  • 地址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99号D栋309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3:58:2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7-30

    授权

    授权

  • 2018-01-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M10/0566 申请日:201706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12-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空气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N-甲基吩噻嗪添加剂的电解液及其制备的锂氧气电池。

背景技术

锂氧气电池(或锂空气电池)因其具有极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和质量轻等优点,而成为下一代高储能体系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动力汽车的最佳选择。但是,要真正实现该电池体系的实用化,需要解决很多棘手的关键技术问题。

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电池放电过程中产生不溶性放电产物,即过氧化锂,其具有低电子电导率;同时,氧还原/氧析出反应中过于缓慢的动力学造成放电过程中过电压较大,尤其是充电过程。这不仅会直接降低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还会促进电解液在高电位下严重分解,削减电池的循环寿命。

开发高效率催化剂来促进放电产物过氧化锂的分解,是有效降低锂氧气电池充电电位的方法。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固体催化剂,如贵金属、碳材料、金属氧化物和氮化物等。结果表明这些固相的催化剂在一定程度上确实降低了充电电压,但所使用的催化剂与过氧化锂之间在固—固界面上的不可移动性,使其催化活性区域仅局限于靠近反应界面处,从而制约了电池能量转换效率的大幅提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N-甲基吩噻嗪添加剂的电解液及其制备的锂氧气电池,本发明的电解液添加了N-甲基吩噻嗪,其氧化态可以通过固-液界面反应高效分解放电产物,使得锂氧气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N-甲基吩噻嗪添加剂的电解液,包括质子惰性的有机溶剂,N-甲基吩噻嗪添加剂以及电解质锂盐,其中,N-甲基吩噻嗪(MPT)的结构式如下:

进一步地,质子惰性的有机溶剂为乙二醇二甲醚(DME)、三乙二醇二甲醚(G3)、四乙二醇二甲醚(TEGDME或G4)或二甲基亚砜(DMSO)。

进一步地,电解质锂盐为三氟甲基磺酸锂(LiCF3SO3)、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N(SO2CF3)2)、高氯酸锂(LiClO4)和六氟磷酸锂(LiPF6)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电解液中电解质锂盐的浓度为0.5-1.0molL-1

进一步地,电解液中N-甲基吩噻嗪的浓度为0.01-0.1molL-1

本发明的电解液通过充电过程MPT产生的氧化态与放电产物过氧化锂之间的固-液化学反应,改善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和循环稳定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基于N-甲基吩噻嗪添加剂的电解液所制备的锂氧气电池。

进一步地,锂氧气电池还包括负极、正极、固体陶瓷复合电解质膜以及吸液膜。

进一步地,负极包括金属锂和铜集流体;正极包括多孔碳正极材料和集流体。将上述多孔碳正极材料涂在集流体上,作为正极。

进一步地,多孔碳正极材料为导电碳黑(SuperP)、科琴黑(KetjenBlack)、单壁碳纳米管(SWCNT)和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固体陶瓷复合电解质膜为NASICON型的Li1.4Al0.4Ti1.6(PO4)3(LATP)、NASICON型的Li1.5Al0.5Ge1.5(PO4)3(LAGP)或LiSICON膜。

进一步地,锂氧气电池为软包装锂氧气电池。

固体陶瓷复合电解质膜可阻挡充电过程中MPT产生的氧化态扩散至负极金属锂表面,避免MPT产生的氧化态发生还原反应。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含N-甲基吩噻嗪添加剂的锂氧气电池电解液,并将其应用于锂氧气电池体系中,正极采用无负载催化剂的多孔碳正极材料,明显降低了锂氧气电池充电过程中的过电压,提高了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也减少了因碳腐蚀引起的副反应,改善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SuperP为碳正极,使用添加MPT和未添加MPT的电解液所制备的电池的首圈充放电曲线对比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SuperP为碳正极,使用添加MPT和未添加MPT的电解液所制备的电池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曲线对比图;

图3是本发明基于SuperP为碳正极,使用添加MPT和未添加MPT的电解液所制备的电池的定容循环图;

图4是本发明基于SuperP为碳正极所制备的锂氧气电池在放电和充电后,SuperP正极的XRD和SEM表征结果;

图5是本发明基于SWCNT为碳正极,使用添加MPT和未添加MPT的电解液所制备的电池的定容循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基于N-甲基吩噻嗪添加剂的电解液的制备

将三氟甲基磺酸锂(LiCF3SO3)在8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12小时,之后将干燥的LiCF3SO3溶于四乙二醇二甲醚(TEGDME或G4)中搅拌均匀,向其中加入N-甲基吩噻嗪(MPT),搅拌均匀,即得到本发明所述的基于N-甲基吩噻嗪添加剂的电解液。其中,LiCF3SO3的浓度为1.0molL-1,MPT的浓度为0.1molL-1

实施例2 基于N-甲基吩噻嗪添加剂的电解液的制备

将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N(SO2CF3)2)在8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12小时,之后将干燥的LiN(SO2CF3)2溶于乙二醇二甲醚(DME)中搅拌均匀,向其中加入N-甲基吩噻嗪(MPT),搅拌均匀,即得到本发明所述的基于N-甲基吩噻嗪添加剂的电解液。其中,LiN(SO2CF3)2的浓度为0.5molL-1,MPT的浓度为0.01molL-1

实施例3 基于N-甲基吩噻嗪添加剂的电解液的制备

将六氟磷酸锂(LiPF6)在8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12小时,之后将干燥的LiPF6溶于四乙二醇二甲醚(TEGDME或G4)中搅拌均匀,向其中加入N-甲基吩噻嗪(MPT),搅拌均匀,即得到本发明所述的基于N-甲基吩噻嗪添加剂的电解液。其中,LiPF6的浓度为0.8molL-1,MPT的浓度为0.1molL-1

实施例4

将高氯酸锂(LiClO4)在8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12小时,之后将干燥的LiClO4溶于二甲基亚砜(DMSO)中搅拌均匀,向其中加入N-甲基吩噻嗪(MPT),搅拌均匀,即得到本发明所述的基于N-甲基吩噻嗪添加剂的电解液。其中,LiClO4的浓度为0.6molL-1,MPT的浓度为0.05molL-1

实施例5

将三氟甲基磺酸锂(LiCF3SO3)在8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12小时,之后将干燥的LiCF3SO3溶于三乙二醇二甲醚(G3)中搅拌均匀,向其中加入N-甲基吩噻嗪(MPT),搅拌均匀,即得到本发明所述的基于N-甲基吩噻嗪添加剂的电解液。其中,LiCF3SO3的浓度为0.7molL-1,MPT的浓度为0.08molL-1

实施例6 软包装锂氧气电池的制备

将一定质量的正极碳材料(85wt%)与聚偏氟乙烯(PVDF,15wt%)粘结剂混合,再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连续搅拌2小时,形成均匀混合的浆料,将混制的浆料均匀涂布在直径11mm的碳纸原片上,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2小时得到正极电极片。本实施例中,碳正极材料为SuperP。

将吸液膜用实施例1制备的电解液浸润,按照负极片、固体陶瓷复合电解质膜(LAGP,NASICON型的Li1.5Al0.5Ge1.5(PO4)3)、吸液膜、正极电极片的顺序组装成软包装锂氧气电池。其中,负极片包括金属锂和铜集流体,结构为金属锂片熔融在LAGP一侧,铜集流体接触锂片导出电子,正极碳电极则置于LAGP的另一侧。LAGP膜可阻挡充电过程中MPT产生的氧化态扩散至负极金属锂表面,避免MPT产生的氧化态发生还原反应。

使用未添加MPT的电解液,按照上述方法制备出软包装锂氧气电池,作为对照。

将组装的电池连接在LAND电池测试系统上进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其中限定充放电比容量为1000mAhg-1。所得电池电化学性能如图1-3。

图1为本发明中基于SuperP为碳正极,使用添加MPT(with0.1MMPT)和未添加MPT(withoutMPT)的电解液所制备的电池的首圈充放电曲线对比图。从图1可以看出,未含MPT添加剂的锂氧气电池,充电电压高达4.3V以上,且存在电解液高电位不稳定副反应;而本发明添加了MPT的电解液所制备的电池,充电电位降至3.63V,预沉积的放电产物被完全分解,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升高到75.7%。

图2为本发明中基于SuperP为碳正极,使用添加MPT和未添加MPT的电解液所制备的电池在不同电流密度(100mAg-1、200mAg-1、300mAg-1、500mAg-1)的充放电曲线对比图。从图2可以看出,大电流情况下,MPT的添加更明显地降低了充电过程的过电位,有效抑制副反应的发生。这也证明该添加剂在大电流下使用的必要性。

图3(a)为本发明中基于SuperP为碳正极,含MPT(with0.1MMPT)的锂氧气电池定容循环图,图3(b)为未添加MPT(withoutMPT)的锂氧气电池定容循环图(电流密度为150mAg-1)。对比图3(a)和图3(b)可以看出,未添加MPT的电池充电电压达到4.3V以上,并且稳定循环圈数无法超过10圈;添加MPT后,锂氧气电池的首圈充电电位由4.3V降低到了3.6V,并且在限定容量1000mAhg-1时,体系能稳定循环35圈。

图4是本发明中含MPT添加剂的锂氧气电池在放电和充电后,SuperP正极的XRD(图a)和SEM(图b-d)表征图。图中,Pristineelectrode表示放电之前的原始SuperP正极电极片,Dischargedelectrode表示放完电后的SuperP正极电极片,Rechargedelectrode表示首圈充完电循环后SuperP正极电极片。由图4(a)可以看出,放电完成后电极表面检测到过氧化锂的存在,且充电完成后过氧化锂特征峰消失,放电产物完全分解。图4(b)为测试前正极的SEM图,图4(c)为放电后正极的SEM图,图4(d)为充电后正极的SEM图。对比图4(b)(c)(d)可以看出,电池放电后,在SuperP电极片表面生成环状的过氧化锂(图4(c)),充电后过氧化锂完全分解,电极表面恢复原来状态。

实施例7 软包装锂氧气电池的制备

将一定质量的正极碳材料(85wt%)与聚偏氟乙烯(PVDF,15wt%)粘结剂混合,再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连续搅拌2小时,形成均匀混合的浆料,将混制的浆料均匀涂布在直径11mm的碳纸原片上,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2小时得到正极电极片。本实施例中,碳正极材料为SWCNT。

将吸液膜用实施例1制备的电解液浸润,按照负极片、固体陶瓷复合电解质膜(LAGP,NASICON型的Li1+xAlyGe2-y(PO4)3)、吸液膜、正极电极片的顺序组装成软包装锂氧气电池。其中,负极片包括金属锂和铜集流体,结构为金属锂片熔融在LAGP一侧,铜集流体接触锂片导出电子,正极碳电极则置于LAGP的另一侧。

使用未添加MPT的电解液,按照上述方法制备出软包装锂氧气电池,作为对照。

将组装的电池连接在LAND电池测试系统上进行充放电测试,测试电流密度为150mA g-1,限定充放电比容量为1000mAhg-1。所得电池电化学性能见图5。

图5(a)为本发明中基于SWCNT为碳正极,含MPT添加剂(with0.1MMPT)的锂氧气电池定容循环图,图5(b)为未添加MPT(withoutMPT)的锂氧气电池定容循环图。对比图5(a)和图5(b)可以看出,未添加MPT的电池充电电压超过4.0V以上,并且稳定循环20圈;添加MPT后,锂氧气电池的充电电位低于4.0V,且在限定容量1000mAhg-1时电池能稳定循环超过50圈。图5(c)为添加MPT的锂氧气电池充放电电压vs.循环次数图。此外,与图3相比可知,不同结构的正极碳材料会影响添加剂MPT的作用效果,多孔结构有利于充电过程产生的氧化态MPT+更充分接触到固体放电产物,且高效分解放电产物,最终提高电池循环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